潍坊市地质简介
潍坊区域地质上课讲义

一、地层:潍坊市所处构造部位特殊,鲁西、鲁东型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齐全。
从老到新:太古界太山群、太古——下元古界胶东群、元古界粉子山群和土门组、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O1、O2)、石炭系(C2、C3)、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太古界:主要为泰山群变质岩系,分布于昌邑—大店断裂以西的汞丹山地垒和鲁西隆起边缘的临朐、昌乐、安丘一带,主要岩性为黑云钭长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和混合片麻岩等,普遍遭受中深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变质年龄约25亿年左右。
元古界:太古——下元古界仅见于昌邑——大店断裂以东,安丘、诸城、五莲的东部地区。
主要为黑云钭长片麻岩、变粒岩等。
同位素测定年龄为17亿年左右,上元古界震旦亚界土门组零星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内坊子区所属的范围内。
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及以西地区的临朐盆地以南和上五井断裂以西地区。
下古生界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的海相碳酸岩沉积,主要岩性为页岩、鲕状和竹叶状灰岩、豹皮岩等,上古生界发育有中、上石灰系及二迭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页岩和陆相砂岩,是本市主要含煤地层。
中生界:本市分布广泛。
侏罗系中、下统坊子组为河湖相或沿泽相沉积的含煤砂页岩。
仅见于坊子及安丘辛庄两地。
上侏罗统鲁东的莱阳组分布在胶莱坳陷之中的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岩性为紫色——灰绿色砾岩、砂岩和页岩,鲁西的蒙阴组见于临朐东南及昌乐、安丘一带。
白垩系广泛分布于本市,且与构造关系密切。
其下统青山组,在胶莱坳陷、沂沭断裂带中及临朐盆地广泛分布,岩性为中基性、中酸性的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粗面岩及火山碎屑岩等。
其上统王氏组分布于安丘、坊子、临朐等地,属河湖相沉积的暗紫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中粒砂岩、黄绿色粉砂质页岩、灰绿色砾岩等。
新生界:下第三系五图组是以含煤和油页岩为特征的粘土岩、紫色和灰绿色砾岩、砂岩和页岩,分布于昌乐五图、小楼、北岩和北唐吾等地,上第三系牛山组为气孔状玄武岩与黑灰色杆栏玄武岩互层,夹棕红色泥岩,底为棕灰砂砾岩和砾岩,分布于临朐牛山、尧山、解家河、安丘城顶山、大安山、留山等地,多出露于山顶,岩层呈水平或近水平产状,山旺组为一套玄武岩和稳定湖泊相的碎屑岩、粘土岩、矽藻土和油页岩等,保存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化石,尧山组为黑色厚层玄武岩,结晶程度好,底部为黑白、黄褐色砾岩,见于临朐尧山、牛山、昌乐方山、豹山、安丘留山、大安山等,多出露于山顶,岩层近水平状。
潍坊简介

一、地理位置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海岸线长113公里。
现辖寿光、诸城、青州、安丘、高密、昌邑六市,昌乐、临朐二县,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
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7.5万人。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东邻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南连临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7%和13.6%。
海岸线长113公里。
二、自然资源与气候潍坊资源丰富。
沿海地域辽阔,拥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
沿海地下卤水面积1100平方公里,净储量58亿立方米,动储量75亿立方米,平均浓度是海水浓度的2-6倍,具有发展盐业和盐化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最大的盐及盐化工基地。
目前盐田面积达4.2万公顷,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盐业产品发展到50种;纯碱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业溴、氯化镁7万多吨,占全国的90%以上。
矿产资源已发现金、银、铁、煤、石油、蓝宝石、重晶石、沸石、膨润土、花岗岩、矿泉水等58种,探明储量的36种,有12种矿产储量居山东省首位。
【地形】由北向南,海拔逐渐增高,大体由潍北滨海低地区,潍中洪积、冲积平原区,潍南低山丘陵区3个地貌区的18个地貌类型组成。
【地质】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衔接部位,各县市区横跨鲁东古隆起区西部、鲁西隆起区东部及沂沭断裂带北段。
市域内岩浆岩分布较广,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强烈,形成大面积的火山岩、侵入岩。
【山脉】境内西部为泰山山脉的鲁山和沂山北麓,分布在青州、临胸、昌乐、安丘等县市的中南部,最高点在临朐县南部与沂水县交界处的沂山玉皇顶,海拔1032米。
潍坊市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潍坊市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刘树亮【摘要】潍坊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古生物化石和地貌景观两大类,古生物化石主要分布在诸城和临朐山旺,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昌乐乔山和潍坊西南山区。
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加大保护科研力度等措施,潍坊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该文详细介绍了潍坊市地质遗迹资源概况和保护管理的具体做法,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GeologicalheritagesinWeifangcityincludestwocategoriesasfossilsandl andscape.Thefossilsmainly distributedinZhuchengcityandShanwangareainLinqucity,whilethelandscape mainlydistributedinQiaoshan areaofChanglecityandsouthwestmountainousareasinWeifangcity.Throughtr aininginlawsandregulations, geologicalparkconstructionandstrengtheningprotectionresearch,certainach ievementshavebeengainedinthe managementofgeologicalheritageprotection.【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潍坊市【作者】刘树亮【作者单位】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山东潍坊 26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6潍坊市区内构造发育,郯庐大断裂从中部贯穿南北。
地层以安丘-莒县断裂为界,东侧属于鲁东地层分区,西侧再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之南为鲁西地层分区,之北为华北平原地层分区。
潍坊地理知识提要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潍坊市北临渤海得湾,南依山,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就是世界著名得之都。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潍坊政府驻地在 ,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 、两县, 、、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得县级市。
2、潍坊市人口稠密,人口得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就是受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得影响。
)人口稠密得地区就是地区(特别就是包括沿岸、沿岸、铁路沿线,大致呈形地带,就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得地带),原因:这里 ,所以人口稠密。
北部滨海地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与南部丘陵山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族为主,人口较多得少数民族有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得地区市。
4、潍坊市存在得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就是:(1)(2)(3)(4)、(5)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得发展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得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得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按照得发展战,规划为得空间结构。
主要形成四大板块:中心城区重点发展 ,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 ,西部重点发展 ,北部冰海地区重点发展。
(3)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得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得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合理得规划与设计。
二、自然环境:(一)地形:1、地形特征:(1)地形以为主,(2)地势。
2、山地就是我市石灰岩分布最广得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
3、位于西南部得山与山就是潍坊主要河流得发源地。
山主峰顶,海拔1032米,就是潍坊市得最高峰。
4、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发展得农业:南部区,发展业;中部区,发展业;北部地区,发展业。
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潍坊高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背景潍坊高密地区位于中国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业和农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
岩土工程勘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旨在评估地下土壤和岩石的物理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目标是对潍坊高密地区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分析2.1 地质特征分析潍坊高密地区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和构造特征等。
通过对现有地质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主要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沉积岩包括砂岩、泥岩和页岩,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和安山岩。
•地层主要分布在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第三系主要由黄土和粉砂岩组成,第四系主要由砂砾和粉砂岩组成。
•该地区存在断裂带和褶皱带,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构造较复杂。
2.2 土壤特性分析潍坊高密地区的土壤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现场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黄土、粉砂土和砂土。
•黄土属于黏性土,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和较低的抗剪强度。
•粉砂土和砂土属于非黏性土,具有较低的压缩性和较高的抗剪强度。
•土壤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土壤的承载力较低,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3. 结果基于对潍坊高密地区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地震活动频繁和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黄土的特性使其在工程施工中易发生沉降和变形,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土壤的液化特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进行充分考虑,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
•土壤的承载力较低,需要进行地基加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4. 建议基于对潍坊高密地区的分析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潍坊

三、行政区划
潍坊市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个市辖 区。 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 加工区、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四个开发区。 临朐、昌乐2个县。 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 个县级市。 2009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867.85万人, 常住人口895.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30.71万人。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金属矿产少, 非金属矿产多。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金属矿 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 产有澎润土、沸石、珍珠岩、卤水、蓝宝石、石 油、煤、黄铁矿、重晶石、型砂、红柱岩、石灰 岩、花岗石等。 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 里,水深5-20米,长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 间。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 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有宋代“青州白丸子”等
主要企业
潍柴控股集团、海化集团、孚日集团、豪迈机械科技、银鹰化 纤、新郎集团、晨鸣集团、仙霞集团、耶利亚集团、诸城外贸、 联盟化工集团、得利斯集团、福田、亚星、华光集团、泸河集团、 寿光巨能控股、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等 其中潍柴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动力制造基地,潍柴要做世界 上最大的通用发动机生产商.。潍坊海化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海洋 化工生产基地。
特色小吃
在山东流传着“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及潍坊的萝卜皮”的 说法。当然,这并非有贬低烟台苹果和莱阳梨的意思,只是强调 潍坊萝卜之好而已。
青 州 银 瓜 安 丘 蜜 桃
昌 城 板 栗 安 丘 草 莓
五、潍坊特色
1.教育
2.娱乐
3.特产
教育
199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潍坊开展职业学校学生健 康教育的试点工作,这是国家教委在全国地、市一级确 定的唯一试点单位。市教委对此下发了《关于在潍坊市 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健康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伴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应用型、操作型职业人才需 求量与日俱增。面对新形势,山东省潍坊市高瞻远瞩,提 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半岛“高职城”的战略。 在一次全市职业教育会议上,潍坊市委书记张新起掷 地有声地说:“学生过硬的技能是练出来的,仅靠在黑板 上搞设计、纸面上开机器办不了职业教育。我们不能轻 视职教,职业教育需要更大的投入!”
《潍坊地理与环境》课件

土地资源评价
潍坊市土地资源评价较高,部分 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同时,部分地区也存在土地盐碱 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需加强治
理和保护。
水资源
水资源量
潍坊市水资源总量较大,但分布不均,北部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 南部地区相对丰富。
水质状况
潍坊市大部分地区的水质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水污染问题,需加 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
《潍坊地理与环 境》ppt课件
目录
• 潍坊地理概述 • 自然资源 • 生态环境 • 人口与城市 • 经济与产业 • 文化与旅游
01
潍坊地理概述
地理位置
01
02
03
山东省中东部
潍坊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 ,与青岛、烟台、淄博等 城市相邻。
黄河下游
地处黄河下游的鲁东平原 ,地势平坦,河流密布。
交通枢纽
04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
人口数量
介绍潍坊市的人口数量, 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
人口结构
分析潍坊市的人口年龄结 构、性别比例、民族构成 等。
人口分布
描述潍坊市的人口分布情 况,包括城乡分布和地区 分布。
城市规划
规划理念
阐述潍坊市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生 态环保等。
规划目标
介绍潍坊市的城市规划目标,如建设现代化城市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农业发展
农业地位
农业是潍坊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之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
的农产品和就业机会。
作物种类
潍坊市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花生等作物,同时还有特色水 果和蔬菜。
现代化农业
潍坊市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发 展,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 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 品质量。
潍坊市概况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西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08°10′-120°01′,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南依沂山,北濒渤海,东连青岛,西接淄博、东营,南与临沂、日照接壤。
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乐、临朐2县,全市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
至2008年底,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862.5万人。
据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全市年末常住人口889.54万人。
全市有汉、满、回等51个民族。
中心市区建城区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二、历史沿革潍坊历史悠久。
早在6000多年前,弥河故道旁就有人群定居。
自夏以来,历代王朝政权在此封国建邑,设州立府。
夏、商时期,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
春秋时期分属齐、鲁、纪等国。
今潍坊版图在秦时分属胶东、临淄、琅琊三郡,汉朝时属青州刺史部,唐代属河南道,宋代属京东东路,明清两代分属青、莱二州。
民国初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1967年3月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1958年10月,博山县划归淄博专区,1969年临淄县划归淄博市,197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1992年12月五莲县划归日照市。
2007年,我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和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
潍坊市现辖4区、6市、2县,含67个镇、1个乡、49个街办,8963个村民委员会,636个居民委员会。
三、地貌概况潍坊市地势总体特征是南高北低。
南部为山区、丘陵,地面高程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海拔1032米,面积564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5.6%;中部为倾斜平原区,地面高程在海拔7-100米之间,坡降1/500-1/1200,面积65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6%;北部沿海为滨海平原区,地面高程在7米以下,面积361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地质潍坊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
沂沭断裂带纵贯山东南北,其西部为鲁西隆起区,东部为鲁东古隆起区。
潍坊市所辖各县(市、区)横跨鲁东古隆起区西部、鲁西隆起区东部及沂沭断裂带北段,3个次级构造单元。
第一辑地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
辖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
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成鲁东、鲁西两个地层分区。
两分区地层发育有很大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内与鲁西相近,但也有差别。
潍坊市位于鲁西地层分区的东北部,包括潍坊小区和泰安小区的东缘;鲁东地层分区西端,包括蓬莱、莱阳、胶南3个地层小区的西部。
属鲁西地层分区的有寿光、青州、临朐、昌乐、潍城、坊子、寒亭和昌邑、安丘的西半部。
出露的地层是太古界泰山群;上元古界(震旦亚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缺失下元古界;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奥陶系上统、石炭系下统;中生界三迭系。
属鲁东地层分区的有高密、诸城、五莲和昌邑县东部,安丘县的东半部。
出露的地层是下元古界胶南群,五莲群和粉子山群;中生界侏罗系(上统莱阳组)、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缺失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
辖域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泰山群(Art) 分布于沂山凸起和汞丹山凸起。
上部和下部为泥砂质碎屑岩建造,中部为碎屑--火山岩建造,岩石普遍受中高级变质作用,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强烈。
根据岩石组合和原岩建造,自下而上分为万山庄组、太平顶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
万山庄组(Artw)分布于临朐县辛山、蒋峪一带。
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各种混合岩。
同位素年龄24.25亿年。
太平顶组(Artt)出露于昌乐县马驹岭等地。
本组岩性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含矽线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等。
同位素年龄23.24亿年。
雁翎关组(Arty)分布于昌乐县蔡家河一带。
岩性复杂,主要岩性为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
纵向变化以斜长角闪岩与黑云片麻岩多次重复为特征。
该组含铁矿层,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磁铁角闪岩。
山草峪组(Arts)分布于安丘县西古庙、昌乐县阿陀等地。
主要岩性为眼球状黑云钾长片麻岩、白云钾长片麻岩。
该组白云钾长片麻岩中含少量电气石,可作为找硼线索。
元古界胶南群(Ptjn)该群出露于胶南隆起区,五莲县东南部和诸城市的南部。
原岩建造为一套复杂的火山一沉积岩系,经浅--中深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较普遍,属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
按岩性和建造特征分为4个组,下部是大山沟组、甄家沟组,上部为邱官庄组、于家岭组。
上下部之间呈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
大山沟组(Ptjnd)分布于五莲县街头、叩官和诸城市桃林一带。
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黑云片岩、白云石英片岩等。
厚1013至2042米。
同位素年龄22亿年。
甄家沟组(Ptjnz)广泛分布于诸城市石河头一带。
主要岩性为黑云二长片麻岩、白云二长片麻岩、斜长黑云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
厚781米。
邱官庄组(Ptjng)零星分布于千秋岭、常河店等地。
岩性以黑云变粒岩、浅粒岩为主夹黑云片岩、底部云母片麻岩夹大理岩。
厚487至1091米。
于家岭组(Ptjny)主要分布于诸城市大岳峙一线。
岩性为黑云片岩、角闪黑云片岩、浅粒岩、变粒岩夹大理岩。
厚783米。
五莲群(Ptw)分布于胶南隆起西北边缘,五莲县东北部。
原岩建造下部为基性火山岩喷发旋回,上部为泥沙质碳酸盐沉积旋回。
属浅一中区域变质作用,绿片岩相。
按岩性,建造特征分为海眼口组和坤山组。
海眼口组(Ptwh)主要出露于五莲县海眼口、贺家岭等地。
岩性为云石等。
该组赋存红柱石矿产。
全组总厚778米。
坤山组(Ptwk)分布于五莲县坤山、小庄等地。
岩性为白云质大理岩及方解石大理岩夹石英岩。
坤山大理岩是较好的水泥原料和建筑材料。
厚604米。
粉子山群 (Ptf) 分布于胶北隆起西南,昌邑县东南岞山、饮马和安丘县东北盖公山一带。
原岩沉积建造为泥砂质碎屑建造和碳酸盐建造。
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
同位素年龄13.89亿年。
区内只出露山张家组和明村组。
山张家组(Ptfs)分布于昌邑县饮马至安丘县盖公山一带。
主要岩性为石英岩、大理岩、黑云变粒岩、片岩、片麻岩。
厚422米。
赋存有沉积变质铁矿。
明村组(Ptfm)分布区同山张家组。
主要岩性为大理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石英片岩。
厚度846米。
该组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有石墨、滑石、菱铁矿、含铜磁黄铁矿等。
震旦亚界(土门群)(Zt)出露面积较小,仅分布于昌乐县五图、安丘县于家河、坊子区南部。
地层出露不全,岩性以页岩为主,其次为泥灰岩、灰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少量砾岩。
属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和碳酸盐建造。
岩层厚度不稳定, 52 米至428米。
含较丰富的迭层石。
同位素年龄为7亿年。
古生界寒武系(∈)大面积分布于青州市和临朐县的西南部山区,沂沭断裂带内呈零星分布,如安丘县的于家河、温泉一带,坊子区荆山洼、昌乐县的鄌郚孤山一带。
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和泥质岩类建造。
按沉积旋回,接触关系划分为上、中、下 3个统,8个组。
下统五山组(∈1w)分布于安丘、坊子、昌乐一带。
本组为一套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矽质灰岩,局部见有砂岩、页岩。
由南向北地层变厚,厚度16至446米。
下统馒头组(∈1m)分布与出露情况同五山组。
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夹少量暗紫色页岩。
生物群为莱得利基三叶虫。
灰岩、泥灰岩是水泥工业重要原料。
下统毛庄组(∈1m2)一套浅海相页岩,紫色页岩夹薄层灰岩。
生物群为褶颊虫亚目三叶虫。
坊子区至安丘县厚度最大,向西南变薄。
中统徐庄组(∈2X)分布范围同毛庄组。
主要岩性为暗紫色云母页岩和薄层砂岩。
安丘县、昌乐县一带下部为鲕状灰岩。
安丘县南部厚度最大,向南、向北变薄。
中统张夏组(∈2z)分布范围同毛庄组。
主要岩性为灰岩、鲕状灰岩、黄绿色页岩。
安丘县、昌乐县一带页岩较多。
生物群是褶颊三叶虫,少量长眉三叶虫。
厚层灰岩可作化工制碱原料。
上统崮山组(∈3g)分布范围同毛庄组。
主要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少量鲕状灰岩,局部有黄绿色钙质页岩。
生物群为德氏三叶虫。
厚度稳定。
上统长山组(∈3c)分布同毛庄组。
主要岩性为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
生物群有德氏三叶虫,长山超科三叶虫等。
厚度南部最大,北部变薄。
上统风山组(∈3f)分布同毛庄组。
主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灰岩、豹皮灰岩。
中厚层灰岩、豹皮灰岩质纯可做化工原料。
奥陶系(O)主要分布于青州市、临朐县西南部,安丘县西南部,昌乐县鄌郚亦有零星分布。
下统为冶里-亮甲山组,中统为马家沟组,缺失上统,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下统冶里-亮甲山组(O1(yt“L”))本组为一套泻湖相碳酸盐岩。
主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燧石结核和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
中统马家沟组(O2m)主要岩性为浅海相豹皮灰岩,含燧石条带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厚层状纯灰岩是较好的化工原料。
石炭系(C)仅出露于昌乐县鄌郚高镇。
根据钻孔揭露在昌乐县朱刘店、临朐县五井一带的断陷盆地中呈隐伏分布。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砂页岩建造。
只发育有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缺失下统。
与下伏中奥陶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本溪组(C2b)主要岩性为粘土岩、粉砂岩,夹4至5层灰岩及1至2层煤线。
厚64至87米。
太原组(C3t)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及薄层灰岩。
含煤11层,可采煤6层,是区内主要的含煤地层。
层厚91至146米。
二迭系(P)其分布范围同石炭系地层。
共两组,山西组和石盒子组。
山西组(P11S)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细砂岩,间夹灰白色中粒砂岩和鳞状粘土岩。
含可采煤1至2层,厚83至145米。
石盒子组(P21-P12)主要岩性为杂色粘土岩、灰绿色细砂岩。
地层厚135米。
中生界、新生界侏罗系(J) 侏罗系主要分布于中生代断陷盆地或坳陷盆地中,受大地构造控制。
沉积环境,岩相变化较大,形成鲁东、鲁西两个不同地层系列。
鲁西有中、下统坊子组、上统蒙阴组。
鲁东仅有上统莱阳组。
坊子组(J1+2f)仅分布于坊子区盆地和安丘县辛庄两地。
为一套河湖相、沼泽相含煤砂页岩建造。
下部为长石砂岩底部含砾;上部为炭质页岩、页岩。
含3层煤,煤层总厚1.5至11.6米。
顶部软质粘土岩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地层厚90至230米。
蒙阴组(J3m)分布于临朐县汪家沟、柳山寨、刘家庄、蔡家官庄,昌乐县营丘等地。
为一套类磨拉石建造。
下部为紫红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上部为砂质页岩、含砾砂岩、砾岩。
地层厚24.5米。
莱阳组(J3L)分布于胶莱坳陷中部及南部边缘,包括高密县城律至大王庄一带,诸城市的桃园至五莲县的罗圈一带,大面积出露。
诸城市桥上、桃林,五莲县长城岭、户部岭有零星分布。
该组为一套河湖相碎屑岩建造。
主要岩性为砂岩、长石砂岩、粉砂岩,次为凝灰岩、泥灰岩、硅质岩,底部为砾岩。
厚度1591米。
白垩系(K) 广泛分布于胶莱坳陷和沂沭断裂带内的断陷盆地中。
下部以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为主;上部为陆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为主。
按岩性、建造分为青山组、王氏组:青山组(K1q)主要分布于五莲县七宝山,诸城市指挥庄至障日山一带,安丘县的凌河、雹泉、东召一线,坊子区的涌泉庄等地。
此外,五莲县的马耳山,临朐县的王家圈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本组为一套火山岩系,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
其岩性纵、横向变化较大。
下部岩性以安山岩、安山质碎屑岩为主夹碱性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和砂岩、砾岩;中部岩性为流纹质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等;上部岩性以安山质碎屑岩和安山质熔岩为主夹有少量英安岩和砂砾岩。
本组含有较丰富的非金属矿产,中部产沸石、膨润土、珍珠岩,下部含明矾石矿。
地层总厚度2255米。
王氏组(K2w)主要分布于诸城市盆地和安丘县盆地的中心,昌乐县的鄌郚、高密县城一带也有出露。
岩性以各种粒级的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页岩、砾岩、灰岩、泥灰岩等。
上部夹有多层玄武岩。
该组含巨型恐龙化石(诸城吕标)。
地层最大厚度1596米。
新生界第三系(R)下第三系始新一渐新统五图组(E2+3w)分布于昌乐县五图镇、北岩、北鄌郚,临朐县的罗家村、刘家庄,安丘县的李家埠,潍城区的董家等地。
本组为一套湖泊--沼泽相沉积。
底部为砾岩、角砾岩;中部以粘土岩、页岩、泥灰岩为主,夹数层煤和油页岩;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夹薄层煤和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