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散文的文体魅力_臧秉武
散文欣赏带你感受文字的魅力

散文欣赏带你感受文字的魅力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富有情感的表达著称。
它不拘于形式,以自由的结构组织文字,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一、散文的自由表达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它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可以随心所欲地书写。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让作者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将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举个例子,当我们沉浸在夏日的炎炎热浪中时,散文可以用细腻而充满温度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炙热的阳光、微风拂面的凉爽和蜷缩在树荫下的舒适。
与此同时,散文也可以用平静而恬淡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夏日午后的悠闲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自由不受束缚的表达方式,让散文有了独特的魅力。
二、散文的情感表达散文以其精湛的笔触和恰到好处的描绘,能够深入读者的内心,触动他们的情感。
散文的情感表达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传达,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的交流。
比如当我们阅读一篇描述父爱的散文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爱与敬仰。
散文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父亲的形象,比如他迟到时忧心忡忡的表情、晚上陪伴读书的场景和无言的关怀等。
这样的描写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让我们在读者的内心萌生共鸣。
三、散文的思想启迪散文不仅仅是诉说感情和描写美景,更可以启迪读者的思想,引发深度的思考。
通过精辟的议论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散文可以拓宽读者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例如,当我们读到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散文时,作者通过对污染严重的场景的描绘,唤起我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散文中的深入思考和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我们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散文的文学价值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学价值。
它不拘泥于古典诗歌的规则和小说的长篇叙事,而是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散文以其简洁明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文学领域。
无论是小说的描写、戏剧的台词还是电影的片段,都可以借鉴散文的写作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添文学的韵味。
散文中的语言运用有何独特之处

散文中的语言运用有何独特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文学体裁,其魅力不仅在于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真挚,还在于语言运用的独特性。
散文的语言犹如一幅细腻的画卷,以独特的笔触和色彩展现着生活的千姿百态;又似一首悠扬的乐章,用多变的节奏和音符诉说着内心的喜怒哀乐。
那么,散文中的语言运用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首先,散文语言具有自然流畅的特点。
它不像诗歌那样追求韵律和节奏的规整,也不像小说那样需要构建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散文的语言如同日常的口语,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需刻意雕琢,却能在平实中展现出真实的力量。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样朴素的语言,没有华丽的修饰,却生动地描绘出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场景,以及作者内心深深的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其次,散文语言富有情感的张力。
散文往往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语言成为了承载情感的重要载体。
它可以是激昂澎湃的,也可以是深沉哀怨的;可以是欢快喜悦的,也可以是忧郁悲伤的。
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简单的一句话,蕴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那种痛彻心扉的情感通过质朴的语言直击读者的心灵。
再者,散文语言注重细节的描绘。
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散文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刻画,能够展现出事物的独特魅力和内在本质。
比如,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对鸭蛋的描写,“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一个“吱”字,将鸭蛋的鲜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那股香味,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味。
此外,散文语言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散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文学短信的艺术美

、
体式美
将席卷你的周 围, 计 未来五 十二周 将 不断刮 版 预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学短信 已成为文学作品中的 风。鸡年永版 ! 种新形式。文学作品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文学短信 这则短信 , 令人浮想联翩, 仿天气预报的形式真是 的内容或表达祝福, 或表达爱意, 或幽默调侃, 它的内 出奇制胜。 容大大地局限了它的创新性 因此, 文学短信的创新 3 改写古典诗词体 . 空间更多的是在体式和语言上。 这种体式是借用古典诗词的格律及音韵, 改写其 文学短信的体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五花A t。 中的部分词句 , . 3 表达节 日 祝福或进行批评讽刺。如: 它可以借用各种文学体式和非文学体式来表现内容。 贫官不怕喝酒难。 干杯万盏只等闲。鸳鸯火锅
个叫顺心 , 领头的叫幸福 !我 问过烦恼 了, 他根 本 不爱你 , 还说 永远 不理你 , 让我转告你 不要 由作 多
日 莲蓉。我欲柬舟观 月 , 恐飞船 太慢 , 是 又 远处不 胜寒 。起 身发短信 , 祝福在人 间。中秋 快乐!
今后, 但就中“ 还来” 二字用得绝妙, 自 它 然地流露出对 入 了整个诗篇 的血 肉 中, 几乎 不见 费力锤炼 痕迹 而又 “ 此来” 做客的愉快、 留恋 。 故此才有未来饮酒宴赏菊花 蕴含深厚韵味 的口头语 , 营构了一个清淡幽静 、 质朴 自 的向往和约定 。“ ” 就 字也下得极好 。 既妥贴 而 自然 。 它 然的诗境, 让人们观赏到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反映出由“ 到“ 的过程, 邀” 就” 表明彼此的更相知、 更相 卷, 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清人黄生在分析这首诗时 爱。清人朱之荆在其< 增订唐诗摘抄= 》 中指出: “就’ 字 指出:全首俱以信口道出。 “ 笔尖几不着点墨, 浅之至而 百思不得 , ‘ ’ 。 若用 看 字 便无味矣。而“ ” 菊花 ” 意象 的选 深, 淡之至而浓。 老之至而媚 , 火候至此, 并烹烘之迹俱 择, 不仅借以写出古老的习俗, 而且也反映出自己的志 化矣。王盂并称, 意尝不满于孟。 若此作 。 吾何间然。 ” 趣, 其中也暗示着对故人的称许。这两句诗从意脉上 ( 唐诗摘抄=可谓不易之论。今人闻一多在其< 见< 》 ) 孟 回顾第二句的“ 邀我至田家”从诗首的应邀而来到诗 浩然= , } 一文中也说 :孟浩然不是将诗筑在一联或一句 “ 尾的不邀自来, 贯穿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至朋 里, 而是将它冲淡了, 平均分散在全篇中, ……淡到看 好友亲密无问的感情 。 又在对未来的九九重阳日中, 老 不见诗了, 才是真正盂浩然的诗。诚然, ” 这首诗即事叙 友再度重聚欢饮美好景象的无限向往。诗人以展望未 次, 以韵调之未经苦心缔构而 自成佳诗, 闻先生之论 , 来作结, 既有水到渠成之妙 , 又有余味不尽之意。 于是诗而言, 是最恰切不过的了。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 就是诗人把艺术美巧妙地融
从短信文学的特点看汉语的艺术魅力

科 技 的 发 展 和 快 节 奏 的生 活 使 得 通
对偶 、 代 等 修 辞 手 法 , 达 现 代 反 讽 的 借 表 精 神 、 欢 的 气 质 。 本 文试 从语 言 艺 术 的 狂 角 度 管 窥 短 信 文 学 创 作 中汉 语 的 独 特 魅
子传 》 读史 记》 诗文 , 录 , 二百余 《 及 志 合
卷 。 ” ( 文 为 为 河 南 省 教 育科 学 “ 一 @本 十
五 ” 规 划 2 0 年 课 题 ,课 题 编 号 : o 8 08 2o一
J KGHAGH— 1 ) 4 0
注 释:
枝 重 新 编 辑 ,这 两 种 在 宋 时 也 都 单 独 刊
力。
息 量 。限 于 技 术 条 件 , 目前 手 机 短 信 的 文 本 信 息 的信 息 量 限 制 为 1o个 英 文 字 符 , 6 7 O个汉 字 左 右 , 因而 其 内容 往 往 是 根 据 不 同 的节 日 、 时令 和对 象 等 传 递 的 简 短 的 祝福 、 情感 、 生 哲 理 、 会 现 象 以 及 幽 默 人 社 笑 话 , 以此 来 达 到 保 持 良好 的人 际关 系 、
因此 手 机 短信 信 息 要 求 简短 而 通 俗 。 小 短 精 练 、 简 意赅 成 为手 机 短 信 语 言 上 最 显 言
著 的特 征 。人 际 间 的 日常性 事 务 、 通 交 普
够 的信 息 。 以 , 信 以短 小 精 悍见 长 , 所 短 简 短凝 练 且 富 有 文采 。 现代 人 快 节 奏 的 生 活 和短 信 篇 幅 的局 限 , 定 了 短信 必 须 以 高 决
散文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手法

散文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手法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古代的政论、传记、赋、颂等文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文学样式。
散文以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见长,既可以是抒发个人情感,也可以是表达社会风貌,其表达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散文的文体特点真实性散文的灵魂在于真实。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线,无论是写人、叙事、状物、抒情,都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
真实的散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文学性散文虽然追求真实,但也是一种文学创作。
散文的语言要求优美、生动、形象,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散文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更具文学韵味。
灵活性散文的形式多样,结构灵活,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
散文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叙事、抒情、议论、描写,可以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充分体现了文学创作的自由性。
思想性散文注重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散文的表达手法叙事是散文最基本的手法之一。
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为主,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人物活动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叙事时,作者要善于抓住典型的细节,运用各种手法,使事件生动、形象、有趣。
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的情感为主。
抒情可以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等。
抒情散文要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打动读者的心。
议论是散文的另一种重要手法。
议论散文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为主,通过对事物的分析,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议论散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描写是散文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手法。
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细致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事件描写等,要求细腻、生动、形象。
象征和隐喻象征和隐喻是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通过象征和隐喻,作者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增加文章的内涵。
散文的独特语言力体现在哪里

散文的独特语言力体现在哪里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而散文的独特语言力,正是其魅力的重要来源。
那么,散文的独特语言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散文的语言具有真实性。
它不像诗歌那样追求韵律和节奏的完美,也不像小说那样需要构建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散文往往是作者真实情感和经历的直接流露,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种真实的语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产生共鸣。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用简单而真挚的语言描写了父亲在车站送别时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让无数读者为这深沉的父爱所感动。
这种真实的力量,是散文语言独特的魅力所在。
其次,散文语言具有灵活性。
它不受格律和韵律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词汇和语气。
有时是长句的舒缓,有时是短句的明快;有时是抒情的细腻,有时是议论的深刻。
这种灵活多变的语言风格,使得散文能够适应各种主题和情境,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力。
例如鲁迅的《朝花夕拾》,既有对童年趣事的生动描绘,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语言风格在幽默与严肃之间自由转换,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散文语言的灵活性。
再者,散文语言富有感染力。
它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等手法,将读者带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
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济南冬天的美景,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韵味。
散文语言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或喜悦,或悲伤,或沉思。
此外,散文的语言还具有简洁性。
虽然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但在表达上却往往能够做到言简意赅,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思想。
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用简洁而有力的文字,探讨了历史、文化、人生等诸多深刻的话题,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中获得丰富的思考和感悟。
短信散文的文体魅力

“ 散 而神不 散 ” 来 是 传 统 散 文 最 显 著 的 形 历
[ 收稿 日期 ]0 0— 8— 6 21 0 2
[ 作者简介 ] 臧秉 武( 94一) 男 , 16 , 山东新泰人 ,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 院副教授 。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羊 走 天 堂
第3 2卷
[ 中图分 类号 ]10 . [ 献标 识码 ]A [ 276 文 文章编 号 ]17 29 (00)5— 09— 5 62— 50 2 1 0 03 0
现 代 社会 , 工作 、 活 的节 奏 越 来越 快 , 间 生 时
构 思技 巧 , 是 散 文 区 别 于 诗歌 、 也 小说 、 戏剧 等 其 它 文学体 裁 最重 要 的文 体 标 志 。其 中 , 形 散 ” “ 主 要 体现 在三 个方 面 : 是 指 散 文 在结 构安 排 上 追 一 求一 种运 笔 如 风 , 法 自由 。二 是 指 散 文 取 材 十 章
天空 、 收时放 , 时 随情感 表 达 的需要 尽情 释放 。其
、
“ ” “ ” 不 能散 形 、神 都
次是在“ ” 神 的写作要求方 面受 到 了前所未有 的 挑 战 。短信 散 文虽 然篇 幅短 小 , 但其 思想 内涵 、 文 章容量 则 绝不 能逊 色 。所 以 , 与传统 散 文相 比, 短 信 散 文 由于其 “ ” 对 写 作 技 巧方 面 的要 求就 显 短 ,
得开 ( 形 散 ” , 要 收 得 拢 ( 神 不 散 ” 。短 信 “ )又 “ )
散文则不同 , 由于受手机容量的限制 , 短信散文首 先在 “ 散 ” 面 就 有 很 大 的 变 化 。体 现 在 篇 幅 形 方
上, 由于 手机 屏幕 的 限制 , 它不 能再 像传 统 散文那 样 只要 在 一个 主 题 的 统 帅 下 , 可 以 借 助 于联 想 就 与想 象将 若干 人 和 事 , 加 限制 地 谋 篇 布 局构 思 不 成文 。在 取材 方 面 , 不 能 像 传 统 散 文 那样 海 阔 也
散文的表达文字的艺术与力

散文的表达文字的艺术与力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具备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
它以自由灵活的文字结构和深入细腻的思想表达,展现了文字的艺术与力量。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技巧和形象的描写,散文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触动读者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散文表达文字的艺术与力量。
首先,散文的语言艺术是实现其表达力量的基础。
散文的文字表达通常富于想象力,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具象的形象描写和丰富的细节描述来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文字的艺术在于揭示事物真相的同时,通过形象的呈现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例如,当作者用“一缕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老人稚嫩的脸庞上”来描写老人静坐的场景时,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老人内心的孤独和温暖,还能够通过文字的艺术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柔和。
其次,散文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文字的艺术与力量。
叙事是散文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散文往往以一个具体的事件或者故事作为载体,通过叙述事件的经过和历程,通过人物的言谈和心理描写,展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发展。
这种叙事形式不仅能够使读者沉浸于故事情节中,产生代入感和情绪共鸣,还能够通过情节的推进和变化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思维的碰撞。
因此,散文的文字艺术与力量在于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另外,散文的写景描写是展现文字艺术与力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写景描写是散文的显著特点,它涉及到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散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恢弘无垠,也能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特点和内心的挣扎。
文字的力量在于通过描写细节和独特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眼中的世界,使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景物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此外,散文的抒情表达也是展示文字艺术与力量的重要方面。
散文通过抒发情感和思想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借此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散文中的抒情表达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和自我感悟的表达,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5期2010年9月泰山学院学报J OURNAL OF TA I SHAN UN I V ERSI TYVo.l 32 NO .5Sep. 2010短信散文的文体魅力臧秉武(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泰安 271021)[摘 要] 与纸媒体传播方式下的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从构思、立意到文体风格上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是散文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的又一次更新,也是短信散文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 短信散文; 形 神 ;文体[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90(2010)05-0039-05[收稿日期]2010-08-26[作者简介]臧秉武(1964-),男,山东新泰人,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被分割成零碎的片段:等车的时候、电梯里、上下班的路上、会议的间隙!!,片刻之间,手机短信无疑是打发时间也是利用时间的最佳选择。
就像书写工具的革命总会带来汉字的革命一样,传媒的革命必然带来文学的革命。
电视发展起来了,电视散文诞生并由此繁荣。
手机普及后,散文便逐渐进入一个属于短信的时代,短信散文也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频频往来于人们的手指之间。
这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适应。
所谓短信散文主要是指运用手机短信技术创作与传播的散文。
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目前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所以,也有人将这种散文称之为 70字文 。
与纸媒介传播方式下生成的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的主要标志就是:它是以手机作为载体创作及传播的;它受制于手机短信书写字数的篇幅约束;它是即时的或现场的瞬间写作;它的创作与传播极具个性化与自由性。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短信散文独特的文体魅力便得以日益绽放并渐渐成为当代散文研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
一、 形 、 神 都不能散形散而神不散 历来是传统散文最显著的构思技巧,也是散文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它文学体裁最重要的文体标志。
其中, 形散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散文在结构安排上追求一种运笔如风,章法自由。
二是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是指散文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散文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也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而 神不散 则是就散文的立意而言,意思是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的 形散 与 神不散 是和谐统一的,即散文既要放得开( 形散 ),又要收得拢( 神不散 )。
短信散文则不同,由于受手机容量的限制,短信散文首先在 形散 方面就有很大的变化。
体现在篇幅上,由于手机屏幕的限制,它不能再像传统散文那样只要在一个主题的统帅下,就可以借助于联想与想象将若干人和事,不加限制地谋篇布局构思成文。
在取材方面,也不能像传统散文那样海阔天空、时收时放,随情感表达的需要尽情释放。
其次是在 神 的写作要求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短信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其思想内涵、文章容量则绝不能逊色。
所以,与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由于其 短 ,对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
泰山学院学报第32卷羊走天堂作者:王忠135632XX383(山东枣庄)公墓是开放的。
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走进去看看,放羊的老汉,捡瓶子的孩子,还有我。
坚硬的墓碑,像一张张名片,安静而简洁,被杂乱浓密如络腮胡的野草环绕。
打父亲日夜兼程投奔到这儿,我每年都要来几次,借助火与灰与他会面交谈。
一只羊踱到父亲面前,神态安祥地哞哞叫着,不紧不慢地咀嚼青草,像给父亲修理着胡子。
羊长着张上帝的脸,亮着两盏灯的眼睛,带给我温暖和慈祥,我差点儿觉得天堂就是公墓现在这模样。
这是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天涯#杂志社和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主办的 第二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中 银拇指奖的获奖作品。
简短的文字、丰富的想象既传承了传统散文创作中意境优美、场面细致感人、情感表达深刻而凝重等特点,又彰显了短信散文 纸短情长、短小精悍的构思之妙。
在这里, 墓碑,像一张张名片,安静而简洁, 羊踱到父亲面前,神态安祥地哞哞叫着,不紧不慢地咀嚼青草,这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筛选、巧妙设计的画面,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作者眼里,这里的墓地就是亲切、真实而又触手可及的天堂,温暖而明亮。
尤其是给父亲修理胡子的细节描写,将融入天地、渗透于生命之中的人间真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再如:盲人与光明作者:章法洪139510XX968(江苏南京)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绝症病人,边等车,边琢磨该买点什么礼物安慰病人。
车站边,一位盲人摆摊卖艺,边调音,边琢磨该拉点什么曲子招徕听众。
这时,另一位盲人朋友来访。
他们麻利地让座,爽朗地谈笑,而且,竟然相互点燃了一支烟!到医院,我把车站见闻告诉病人,他说,这是他生病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
现在,我时常想起盲人点烟的故事,他们用的是火柴,还是打火机,已记不真切了,只记得,那团火焰,很亮。
作为同期获奖作品,同样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构思技巧。
作者巧取生活一瞥引发人生话题的拷问,通过盲人与自己不同生活状态的对照,表达深刻的思想认识。
健全的内心生活就如光亮和火焰,既然能让盲人拥有光明,也必然能将正常人的世界照亮。
传神的细节、深刻的内涵、昂扬向上的格调,无不体现着作者谋篇布局、铺排照应方面的良苦用心。
当然,最能够体现短信散文 形 神兼备的当属那些精短作品,这些只言片语之间尽显作者思想光芒的创作,更能够体现短信散文的 短而 精之文体魅力。
比如:人与幸福作者:杨飞138032XX721(河北保定)人与幸福就好像猫与它的尾巴,当猫拼命追逐它的尾巴时,尾巴总是跑得比它快。
当猫决定一直向前时,尾巴就会紧紧跟着它。
屋檐是世俗的高度作者不详137931XXX232(山东济南)屋檐是世俗的高度,不管哪种理由,你都要学着低头,低下头!!在别人的幸福里行走。
作为同期获奖作品,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浓缩在尺幅之间。
虽然用墨不多,但字字珠玑,丝丝入理。
∀人与幸福#作者巧用猫尾喻人生,通过猫尾述说幸福的含义。
在芸芸众生为了追求 幸福而竞相折腰的年代,这样的感悟无疑是一副益智的清凉剂。
机智生动,韵味十足。
∀屋檐是世俗的高度#一文则通过屋檐这个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阐释人情世故,在这里,既有作者的忠告∃∃∃生活对每个人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也有作者的态度∃∃∃要务实,不要好高骛远。
是无奈的忍让?还是必要的谦卑?值得世人思考。
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中说: 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
蒋子龙先生也说: 微型小说更像是一种智力竞赛。
这些言论用来评价短信散文都不过分,因为短信散文与微型小说相同,二者都强调一个 短字,如何在 短字之中寻求突破、释放自己独特的文体魅力是它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微型作品的较量其实就是在作者的创作技巧,作者的智慧和思想的深度方面的一决高下,短信散文也不例外。
短信散文要在70字的篇幅内完成高质量的创作,必须在浓缩、凝练上下功夫。
回归到 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上就是,短信散文不仅 神(主题思想)不能散,而且 形(结构、选材、手法)也不能 散,即短信散文 形、 神都要高度凝练, 形、40第5期臧秉武:短信散文的文体魅力神都要精彩。
二、从 精神的后花园到 生活的前阳台传统散文在立意上也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普遍存在着一种 精神的后花园式的审美趋向。
所谓的 精神的后花园,其实是源自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一种 后花园式的审美意象。
人们常常把 后花园比做情人们幽会的地方,夜莺啼啭,香气袭人,娓娓话语在星光下缥缥缈缈,它传达的是一种消极的遁世情绪。
当人们受到伤害甚至感到绝望时,往往渴望获得一种静谧和温存,而这种疗伤的场所往往来自于这种比较僻静而温暖的地方,即所谓的 精神的后花园。
此类作品主要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以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为代表,这些名篇要么寄情山水,要么寄情童真,要么到历史事件中寻找寄托,唯独不能直面正视的就是眼前的现实生活,即这些作品在立意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种 精神的后花园式的情愫基调,透射出浓郁的隐忍、归避的遁世倾向。
不能否认,这种 精神的后花园可能是子夜里诚挚的眼泪,可能是茶墨书香里散发的氤氲,可能是佛家那一盏孤悬的青灯,也可能是十字架里蕴藏的慈悲,但绝不能成为一个人精神上永久的栖息地,更不能成为文学创作的精神家园。
短信散文首先在这一点上进行了颠覆,它以直面人生的态度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主动出击。
这种情绪我们不妨称之为 生活的前阳台式的审美趋向。
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不再逃避现实。
既然是一种大众化阅读与传播,散文进入短信时代自然会从 精神的后花园走向 生活的前阳台。
立意上,短信散文所关注的不再是精神层面的回避或归隐;题材上,短信散文所表现的也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内心,更多的则是现实生活、外面的世界。
也就是说,与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更愿意站在生活的前阳台看风景,栉风沐雨,指点江山,将生活的调色板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
第二,不再无病呻吟。
既然是一种大众化的创作与交流,短信散文就更加注重手机用户之间的交流,所以表现 真生活,抒写 真性情是大家共同的需求。
这些创作集中体现在一大批具有散文诗文体特征的作品之中。
总括起来,可概括为以下两类:(一)生活百味%∀做人的难处#:有钱吧,说你准变坏;没钱吧,说你真失败;有成就吧,说你会投机;没成就吧,说你没出息;有情人吧,说你真坏;没有情人吧,说你变态!%∀中年烦恼#:职务不高,工资不高,血压血脂血糖高;政治不突出,业务不突出,腰椎盘突出;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炒菜糊,烧饭糊,麻将不胡。
(二)故事新编%孔子说: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
于是,我们顿悟:原来善良很简单,看见别人打光棍,自己居然还有情人,不要张扬,哪怕躲在门后捂着嘴偷笑也是一种善良!祝:情人节快乐!在这里, 前阳台的宽敞、明亮与外露和 后花园的幽闭、遮掩与内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些飞来飞去的短信散文诗中,大多充斥着来自于抨击现实的悲情式的 黑色幽默。
其中有对现实生活的辛辣讽刺,也有对人生历练、百姓生活窘境的无奈与调侃。
虽然文字是朴素的,但欲望却是简单直白的,指向是现实的。
这些短信或哲理警世,或幽默搞笑,人们将汉语的精髓发挥到极致,将情感与世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短信散文 生活的前阳台式的价值趋向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直面现实的价值取向尤以 生活百味篇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