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整体把握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还要开启下文, 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文总说。
例如: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 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 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
过渡句,一般单独成段或者在下面部分的段首。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 如:(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2)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 个字加以概括。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 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 题点。
如:①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③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
不要漏掉答题点。
基本答题思路:
叙事散文
(1)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怎么干,结果如何。
(2)所描绘的景物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16.( l )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 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 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操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 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 正面衬托鼓神。 ( 4 ) “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 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散文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策略散文阅读注重考查与文本知识的衍接,其考查内容都能在文本中寻出影子,考生解答此类型题目时,应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主旨,进行归纳概括,并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表达。
1.策略之一:整体阅读文章,把握主旨考试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事例阅读。
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示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明白了,思路清楚了,才知晓每一段、每一句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主旨是一篇文章的举目之“纲”,其主题思想往往是散文的灵魂所在,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感受到了文章的沉思深意。
这样考生在答题时不致于偏离原本的文意,不使答案散形离神了。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散神聚”,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大意就是抓住了散文的“神”。
2.策略之二:依据题目信息,抓散文的筋骨散文鉴赏是一种整体训练,所以文后的题目不是孤立命制而是相互联系的。
考生读题时一定要整体研读,把各题干之间的暗示信息利用起来,而不应看一道题做一道。
现在的命题趋势是主观性表达简答题增多,但有一点不变的就是题目的设制层层相扣,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逐层加深,这就需要考生在留意试卷题目时予以特别注意。
考生在看到题目时不要急着去做题,在接触题目之前,先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
开头、结尾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同学们应当一字一句重点研读。
另外散文创作往往由形象到概括,由表象到本质,叙述描写是它的血肉,抒情议论是它的筋骨,所以鉴赏分析散文一定要紧紧抓住那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因为它们通常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妨用笔画一画以方便回头寻找。
这样有重点的圈画,便于再读时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更可节省时间去认真细致地答题。
3.策略之三:依据提供题目,潜心领悟精彩语句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和理解上。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专题07 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一、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1.整体把握第一步:通读,把握全貌。
抒情散文看情感变化;叙事散文看叙述的事件;记游散文看时空的变化。
第二步:段读,概括大意。
以段为单位细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表示出来,看出文章思路。
第三步:分层,理清关系。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寻找线索并分析作用①寻找线索的方法。
a.明确常见线索类型。
游踪、事物、时间、情感,事件的发展等。
b.抓住关键位置。
如文章的标题,或者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者议论抒情部分等。
②分析线索的作用线索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等作用。
3.分析语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主题方面。
内容角度,要考虑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作用。
主题角度,考虑对主题的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在结构思路方面。
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
考虑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和表达效果,以及读者情感(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等)。
二、概括内容,分析形象1.归纳主旨“五抓手”①抓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开头结尾。
有的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主旨,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③抓议论抒情。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果。
④抓段意层意。
有的主旨隐含在人物、景物、事件或者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⑤抓写作背景。
有的文章主旨还需要了解、分析相关时代背景,了解其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
②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
③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三、鉴赏散文的语言和手法1.理解意蕴第一步:理解字面义。
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
第二步: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三步:含蓄的词句,可能包含多层含义,要结合情感、主旨多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阅读散文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或把握其主题,那么该如何才能读懂散文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要认真阅读。
在阅读散文时,要仔细地阅读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以免错过关键信息。
散文是一种精心雕琢过的文章,作者在其中可能隐含了许多深层次的含义和思想,只有通过细心的阅读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奥秘。
在阅读散文时,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地读下去,多琢磨,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要从整体上把握。
在阅读散文时,不仅要看重每个细节,还要注意把握散文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散文通常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通过描述、议论、描绘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要通过整体把握,找出散文的主题,理清线索,才能更好地读懂散文。
要注重感悟。
散文是一种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文学形式,有时候需要深入作者的内心去理解。
在阅读散文时,不仅要把握表面的文字意义,还要通过感悟和想象去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通过感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才能把散文读得更加深刻、更加有味道。
读懂散文并不难,关键在于认真阅读、从整体把握和注重感悟。
只有通过这三个方法,才能更好地读懂散文,领略其中的魅力,获取其中的启迪,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在阅读散文时能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领略散文的魅力吧!第二篇示例: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通过自由运用语言,描绘文字美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读懂散文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我们来谈谈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第一,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每篇散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例如作者的身份、经历、情感等。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一位从农村来的作家可能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读者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之整体把握写景抒情文章的结构

《春风过处》
梳理感情变化,整体把握文章:文章开篇抒情点题, 引出下文,描写了春风到来时的自然之景和乡村之景, 突出春天的生机和村庄的安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抓住景物特点,整体把握文章:文章描写了五种落日 《家园落日》 的特点,重在描写家乡田野间落日的景、物、人温暖
亲切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家乡的强烈热爱。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 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 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 一.寸. 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 衣,然后一. 点. 一. 点. 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返回目录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 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 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 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 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返回目录
2. 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梳理感情变化。 (1)关注描写人物感情、态度的语句,做上标记,看看有没有可以 利用的原词原句。 (2)注意读题,用表示“感情”“态度”的词语进行概括。 (3)概括文章感情变化的语句要有连接词,要能表现出“梯度感”, 体现出“变化”,如在梳理文章的感情变化时,可以用上 “先”“然后”“最后”等连接词。
⑪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 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 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 看 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
⑫春风过处,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知识导图】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的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主)和因果探寻题。
一、怎样判断是局部概括题(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2015·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题干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示例其他设问方式:(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对于局部概括题,可根据不同的命题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1.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2.特点概括题“三步走”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谁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②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从这些描写中均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答题方法1.明确全文主旨。
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
另外还要留意散文阅读的题目、文中谈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留意讨论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简单,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四周,准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因此,落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精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认真取舍,做出答案。
依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
可采纳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缘由、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许多人能依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语文散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获“线索”,能理清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 体把握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 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 能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 文读两遍。
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快速 阅读,整体把握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 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 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近年来高考中的散 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 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散文的主要特征有: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 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 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 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 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 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 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 内 容 —— 文 章 写 了 什 么 ? 基 本 把 握 文 章 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形式——文章 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 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 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 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 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 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 路。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二)写人叙事散文 这类散文重在写人叙事。有时写人与叙 事很难分得开,故高考重点考写人散 文。阅读写人散文, 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 A.人物形象鲜明。写人散文以刻画人 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
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 构。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B.注重细节描写。写人散文因为篇幅 所限,一般没有长篇的叙事,所以就更 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C.情感深切动人。写人散文,作者之 所以写这个人,是因为对这个人有着某 种深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二要关注其结构模式: A.开头:(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 和该人,重点在该人。介绍该人,如肖像描 写。(2)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B.中间:(1)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 细致叙述和描写。(2)几件事。每件事即每 层次前,可以用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 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 几件事。 C.结尾:(1)重申特质,照应开头;(2)深化 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 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 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 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 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 来,就能发现作者在说什么了。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 (一)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 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 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 认识与理解。 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下面我们重点 介绍它的读法。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1.要注意理清文章脉络,沿着从表象 到精神的顺序把握所写之“物”的特点。
2.要把握所写之“物”的外形特征和 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 作者对所写之“物”进行具体描绘,最 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赞美它,而是以它为 载体,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志趣。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 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 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 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 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 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 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 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 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 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 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 泼,富于韵律美。所谓凝练,是说散 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 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 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 脾。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 (一)读懂,才能做题
标题往往蕴涵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 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 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 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如首 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 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 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 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 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 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 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 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 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 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3.把握内容类别,辨识表现手法。 状物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 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通过 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曲折地表现人物形 象风貌的,是托物喻人;通过描写客 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 是托物抒情;由具有某种特性的具体 之“物”联想开去,由此及彼地思考 社会人生,揭示深刻哲理的,是托物 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