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合集下载

语文阅读现代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

语文阅读现代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

语文阅读现代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现代散文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现代散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鉴赏。

一、现代散文的文体特点1. 兰波式的自我表达现代散文通常注重表达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作者往往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和感悟现实世界,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读者在阅读现代散文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情感共鸣。

2. 多元化的写作手法现代散文以多元化的写作手法著称,常常通过夸张、隐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作品的表达效果。

同时,现代散文还常常运用跳跃式的叙述方式,用简短的片段展示事件或情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真实生活的写照现代散文注重真实生活的写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普通人物、生活琐事的关注,现代散文反映和抒发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这种真实的写照使得现代散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读者深入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现代散文的鉴赏要点1. 注重情感共鸣阅读现代散文时,要注重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方式,读者可以进一步体味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情感。

同时,要注重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气息和感悟,从中汲取经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2. 理解隐喻和修辞手法现代散文常常运用隐喻和修辞手法,通过对常见事物的描述和象征含义的挖掘,增加作品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读者需要仔细阅读,并加深对于隐喻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义。

3. 注重文本解读和背景了解现代散文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读者需要通过解读文本,掌握其中的含义和意图。

同时,要注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

三、结语现代散文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成就,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鉴赏要点。

通过深入了解现代散文的文体特点和阅读要点,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现代文的文体与表达

现代文的文体与表达

现代文的文体与表达现代文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文学体裁。

相对于古代文言文的庄重、正经,现代文具有更加自由、灵活的特点,注重表达真实、生动和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本文将探讨现代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

一、现代文的文体特点现代文的文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通俗性:现代文追求与读者的亲近感,使用通俗的字词和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相比之下,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复杂,使用较多的文言高级词汇,读起来更加晦涩难懂。

2. 生动性:现代文注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过运用具体的细节和感官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3. 文体多样化:现代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体形式来进行表达,如散文、小说、诗歌等。

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使得现代文具有更加多样化和多样性的特点。

二、有效的现代文表达方法在进行现代文表达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使得文章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1. 使用具体的细节和例子:通过使用具体的细节和实例,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读者通过具体的事实和例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2. 运用比喻和形象语言:比喻和形象语言是现代文表达中常用的手法。

通过运用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 增强叙事性:现代文着重于故事性的叙述,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通过讲述一个情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会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4. 采用感情化的语言:现代文注重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使用感情化的语言可以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

通过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情感化的语言,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和情感的交流。

总结:现代文的文体与表达具有通俗性、生动性和文体多样化的特点。

为了进行有效的表达,可以运用具体的细节和例子,采用比喻和形象语言,增强叙事性以及使用感情化的语言。

现代文阅读与分析方法总结

现代文阅读与分析方法总结

现代文阅读与分析方法总结现代文阅读与分析方法是一门需要培养的综合能力,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与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总结一些现代文阅读与分析的方法,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文本解读1. 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一篇现代文作品之前,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知识非常重要。

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文化背景、写作风格等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意义和内涵。

2. 理解主题:在阅读时,要抓住作品的主题,即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

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揭示主题的内涵。

3. 分析结构与布局:现代文的结构多样,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要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作品的结构与布局,如时间顺序、章回结构、人物关系等等。

理解作品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二、语言分析1. 分析修辞手法:现代文中广泛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仗等等。

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目的和效果。

2. 研究语言特点: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点。

在阅读现代文作品时,要关注作者的用词、句式、语气等特点,深入研究其语言风格。

三、人物分析1. 观察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深入了解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要抓住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

2. 分析人物命运:现代文作品往往关注人物的命运和成长。

要分析人物从开始到结尾的变化和发展,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命运展现主题的意图。

四、情感体验1. 沉浸式阅读:阅读现代文作品时,要投入到作品的世界中,与人物共情、感受情绪。

在阅读过程中,体味作品所带来的情绪和意境。

2. 主观认知体验:每个人对现代文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有差异的。

要尊重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自己的认知来理解和解读作品。

总之,现代文阅读与分析方法是一门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学科。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文作品。

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文章是人们交流、传递信息和观点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表达方式和目的各异,因此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时,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针对常见的几种文章体裁,介绍相关的阅读方法。

记叙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体裁,它通过叙述一段故事、事件或经历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读者在阅读记叙文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通过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和人物等。

2.深入了解情节: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故事的始末、主次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和关系。

3.抓住关键信息:注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事件的推进、人物的变化等,以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

4.注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可以揭示他们的性格和想法,读者需要通过细读人物对话和行为来进一步理解故事。

5.分析文章结构:记叙文通常有开头、展开和结尾三部分。

分析文章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整体安排和目的。

6.寻找主题和寓意:记叙文通常包含隐含的主题和寓意,通过思考文章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说明文旨在向读者传递知识、解释事物原理或指导操作。

阅读说明文时,需要采用以下方法:1.抓住主旨句: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这通常体现在开头、结尾和段落的主旨句中。

2.理清逻辑关系:说明文通常采用因果、比较、分类等逻辑关系来组织内容。

注意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帮助整合所读内容。

3.注意图表和图示:说明文常常配有图表和图示来辅助解释和展示信息。

仔细观察和理解图表和图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4.多写读后感:阅读完说明文后,可以做好笔记或写读后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提炼,加深记忆与理解。

1.了解作者态度:仔细阅读开头和结尾部分,抓住作者对于论题的态度,如支持、反对或中立等。

5.了解反对观点:有些议论文会提及反对观点,了解并思考对方观点的合理性,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思考问题。

诗歌和散文是一种以情感和意境为主的文学体裁,阅读时需要抓住以下要点:1.感受情感和意境:诗歌和散文往往以抒情为主,要尽量捕捉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法一、文体特征1、散文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

“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2、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

小说中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面。

自然环境指人3、人物传记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

传记的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历史事迹为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围,多用形象化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

人物传记,虽然形式多样,在写作法上千差万别,但是一切优秀的人物传记仍是具有共同性的。

高一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技巧及文体辨析

高一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技巧及文体辨析

高一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技巧及文体辨析高一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技巧及文体辨析现代文阅读是高一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阅读技巧并学会辨析不同的文体。

一、现代文阅读技巧1. 注意把握文本结构:阅读一篇现代文时,首先要了解文章的结构。

通常,现代文可以分为引子、主题句、扩展段和结尾等部分。

通过把握文章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2. 留意词语的隐含含义:现代文中的一些词语常常有一定的隐含意义,需要我们仔细去揣摩。

比如,"沉默"可以表示内心的秘密,"温暖"可以代表温情和关怀。

通过捕捉这些隐含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3. 梳理推理逻辑关系:现代文中常常存在因果关系、比较关系、转折关系等逻辑关系,我们需要通过梳理这些关系来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比如,如果作者通过对比来描述两种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出对比中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

4. 注意细节归纳总结:现代文中的细节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因此,在阅读时需注意细致入微地观察细节,并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文章中的细节,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还可以帮助记忆文章的内容。

二、文体辨析1. 议论文:议论文是现代文常见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陈述和支持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通常通过列举事实、分析问题、引用权威观点等方式来进行论证。

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需要注意分析作者的观点,核对论据的可靠性,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2. 散文: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体,注重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散文通常以自然、真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心情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沉浸于作者的世界中。

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应该注重体味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感悟。

3. 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通过情节、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来展现故事。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 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 中国传统人物。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 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 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在20世纪的学人 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 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型学者。他的气质中兼有学者的严谨、深刻和诗人的灵性、敏感。虽然他
从小就学会了写作古体诗词,但在金大求学时更醉心于新诗创作。他与同
学孙望、友人常任侠等人组织了一个诗社——土星笔会,还办了一个新诗
半月刊《诗帆》。《诗帆》虽然只办了十七期就因故停刊了,但程先生已
在上面发表了四十五首新诗,显示出他对新诗的热情。
1986 年 6 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
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 “或许再过十年
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
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选自邹金灿《钱穆:凤鸣高岗》,有删改)
新中国成立后,程先生在学术上已经成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治学方
法。1954年,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
典诗歌论丛”。这是程先生诗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展示,也是他所倡导的
治学方法的最早范例。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 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 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 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这种方法后来在程先 生的著作和言论中曾得到过许多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完全一 致的,这是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 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1957年,程先生被打成“右派”以后,受到了残酷迫害。但他对祖 国的传统文化有刻骨铭心的热爱,他坚信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都是祖国所 需要的,总有一天他还可以为祖国服务。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一、文体特征1、散文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2、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小说中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人3、人物传记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

传记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历史事迹为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一、文体特征1、散文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

“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2、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

小说中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人3、人物传记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

传记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历史事迹为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

人物传记,虽然形式多样,在写作方法上千差万别,但是一切优秀的人物传记仍是具有共同性的。

其相同之处是:真实性、生动性。

作者与传主存在着一种关联:传记要保持客观性,作者与传主就要保持距离,不应根据个人好恶臧否人物;另一方面,所有的传主都是传记作者心目中的传主,作者的思想、个性乃至于喜欢都可能投射到传主身上。

传记的细节和事件是传记最富有文学性的两大元素。

细节真实关系到作品反映生活的精确程度。

传记真实细节能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事件是叙事文学的主要特征。

人物的行动、对话、心理,以至作者的抒情、议论,都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进行的。

4、访谈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这里要注意以下要点: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

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和内容。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二、文本解读的一般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解读文本;2、了解文本特征,从结构要素方面把握文本基本内容;3、阐释文本基本意蕴,发掘文本特色;4、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独立探究。

三、文学作品阅读解题四步法(一)不求甚解,捕捉基本要素。

必须实施快速阅读法。

即在第一遍阅读时,不追求文本的细枝末节,不被文本的疑点难点缠住手脚,而应“不求甚解”,重在快速把握文脉,力求捕捉文本的人、事、景、物几大要素。

(二)潜心研读,赏析主旨艺术。

实现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复杂情感、行文的结构特点、主要的表现手法、鲜明的语言特点等重大问题的深层赏析。

赏析的过程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加以分析、综合、评价、探究的过程,是调动思维能力发现文本的思想内容美和艺术形式美的过程,也是激发审美情趣、进而引发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

由于上述要点正是命题所要考查的重点,因而也正是相关答案在大脑中基本形成的过程。

(三)推敲题干,落实文中依据。

此阶段已进入解题的实质性阶段。

首先应统览四道大题。

一是弄清题目的类型,二是印证在上一步研读中大脑中所产生的“雏形答案”,这就等于吃下了“定心丸”。

然后逐题推敲题干,确立题干指向,谨防漏答偏答、顾此失彼、旁逸斜出等现象发生。

题干的关键性话语中,无一字无来由。

务必依据设问指向,到文中寻找并具体落实答题的区间范围(相关的词、句、段,或标题),并及时圈点勾画,以备解题时或筛选,或举例,或概要,或赏析。

(四)因题布点,定位答题要点。

所谓“因题布点”,就是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清”,答案的落脚点要“清”,回答哪几点要“清”,答案的主题词要“清”。

比如,要你“结合全文”,就要统览全篇,不要纠缠一点;要你“分条概括”,就要择其要点,分点陈述,不得交叉包容;要你“简要分析”,就要恰当举出文中例子,并且言明作用;若问“有哪些”,那就不止一条;若问“为什么”,那就要区别是答“原因”还是答“用意”,若答“原因”就要指出文中的逻辑关系,若答“用意”,就要答安排材料的作用;若要“结合生活实际”,就要举出生活典例,谈出体会;若要“探究”,就要由表及里、及此及彼、深层开掘、多元理解。

四、现代文答题七点意识(1)整体把握全文的意识(2)大语境(文章主旨)与小语境(问题所在段段意)结合意识(3)作答扣紧主旨思想意识(4)依据分值分条作答意识(想到几条就写几条,有把握的放在前面,错了不扣分,漏点要扣分)(5)利用原文语言作答意识(6)术语套路意识(7)语言简明准确意识。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一、人物形象1、表现人物的手法: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2、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语言鉴赏角度①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色彩词语的选用;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等。

②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③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④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⑤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三、表达技巧赏析:1、修辞手法(1)常见修辞种类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2)答题模式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先点明所用修辞手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2、表现手法类(1)常见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抑扬、衬托、渲染、类比、以小见大、反语(反讽):(2)答题模式: 明确所用表现手法 +作用+ 结合文句、文段内容分析3、表达方式类(1)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2)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四、文章中句段的作用(一)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1、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上用了作怎样的写作方法、修辞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2、结构上的作用。

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

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具体语段分析(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2、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2)情节1、情节安排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