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过量不足量总结

合集下载

论离子反应中三种典型过量反应问题的解法

论离子反应中三种典型过量反应问题的解法
要2 m o l C a 与之充分反应 , 而1 mo l C a ( H C O , ) 电离只
产生 1 m o l C a , 故只有 1 m o l c O ; 一 与1 m o l C a 反应,
生成 1 m o l C a C O 沉淀, 还有 1 m o l c O ; 一 为最终产物, 此步离子方程式为: c O ; 一 + C a “ = C a C O 。 各步方程式
子方程式为: O H 一 + H C O  ̄ = H 2 o + c o  ̄ 一 。 1 m o l c o ; 一 作为中
间产 物进 一 步反应 需 要 1 o t o l C a 与之 充分反 应 , 生

成1 m o l C a C O 沉淀, 此步离子方程式为: c O ; 一 + C a =
对高中化学离子反应中三种典型过量反应问题的解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可以在结果合理的情况下把复杂的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进行静态化阶段化模型化的处理以期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最佳解题的途径达到使读者能形成建立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 量 评 价
论 离子反应 中三种典型过量反应 问题 的解 法
黄 诚 ,罗华 荣,毛利宏 ,李海忠
( 孝感 高级 中学,湖北孝感 4 3 2 0 0 0 )
摘要 : 对高中化学离子反应中三种典 型过量反应问题的解法进行了分析, 指出可以在结果合理的情况下, 把复杂的溶液中的离子
反应 进 行 静态 化 、 阶段化 、 模 型化 的处 理 , 以期 快 速 找到 解题 的突破 口和最 佳 解题 的途径 , 达 到使读 者 能形 成建 立模 型、 分析 问题 、
按量进行 相加 、 化 简、 通分取 整, 得到最 终的离子方程 式为:

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

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

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探讨离子反应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几乎每年必考,主要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以及离子共存问题为切入点,但最终都归结为“能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如何进行”的问题。

离子反应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过量”问题,这是近年高考离子反应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易丢分的地方。

有些离子反应与“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量不同反应就不同。

“过量”其实是相对的,若两种物质反应,一种过量另一种就表现为不足,考察该部分内容时,主要表现为出现以下几个关键词“过量”、“大量”、“少量”、“继续滴加”等,另外还表现为滴加顺序的不同上,根据滴加顺序不同还可以用于区分两种溶液。

有关“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以不足的物质为“标准”,以哪个物质为标准,该物质的系数就为1,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单阐述:一、多元弱酸盐与酸的反应例:a. 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b . 将稀盐酸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解析:a中其实就是盐酸过量,以碳酸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b中其实就是碳酸钠过量,以盐酸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HCl+Na2CO3=NaCl+NaHCO3离子方程式为:H++CO32-= HCO3-二、多元酸的酸式盐与碱反应例1:a.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解析:a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碳酸氢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HCO3+Ba(OH)2=BaCO3↓+NaOH+H2O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b中碳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CO3 =BaCO3↓+Na2CO3+2H2O离子方程式为:2OH-+Ba2++2HCO3-=BaCO3↓+CO32-+2H2O例2:a.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解析:a中氢氧化钠过量,以碳酸氢钙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b中碳酸氢钙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OH+Ca(HCO3)2 =CaCO3↓+NaHCO3+H2O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H2O例3:a.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解析:a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硫酸氢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b中硫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三、 Al3+与AlO2-的问题例1: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a中先发生Al3++3OH-=Al(OH)3↓继续滴加发生Al(OH)3+OH-= AlO2-+2H2Ob中氢氧化钠过量,Al3+直接转化为AlO2-Al3++4OH-= AlO2-+2H2O例2: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b.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解析:a中先发生AlO2-+H++H2O= Al(OH)3↓继续滴加发生Al(OH)3+3H+= Al3++3H2Ob中盐酸过量,AlO2-直接转化为Al3+AlO2-+4H+= Al3++2H2O注:弱碱NH3·H2O、弱酸H2CO3均不能使Al(OH)3溶解四、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例: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b.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解析:a中氢氧化钠过量,以二氧化硫为“标准”SO2+2OH-=SO32-+H2Ob中二氧化硫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OH-+SO2=HSO3-五、银离子与氨水反应的问题例:a. 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Ag++NH3·H2O= 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b. 向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2NH3·H2O= Ag(NH3) 2++2H2O六、变价金属的问题例:a.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化学方程式为:3Fe+8HNO3= 3Fe(NO3)2+2NO↑+4H2O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 3Fe2++2NO↑+4H2Ob.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化学方程式为: Fe+4HNO3= Fe(NO3)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 Fe3++NO↑+2H2O7. 多种还原剂同时存在的问题例: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Fe2+=2Cl-+2Fe3+b.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注:根据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以上从七个方面对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作了简单的阐述,离子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总结、多注意就很容易做好。

离子反应过量问题

离子反应过量问题

“离子反应过量问题”的探究摘要:离子反应过量的解题技要领关键词:离子反应过量、少量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共存是近年各省高考题中的热点及难点,几乎成为必考题型,如:(2007全国卷II)第八题,(2007全国卷四川考题)第八题,(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第八题等(后面将评析这些题型)。

此类题型,看似容易,可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多数失误体现在离子反应的过量问题,此为学生知识上盲点所在,如何解决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书本上并未涉及,教辅书上也缺乏相应的解题分析,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题型、考点一变化,又会失误。

笔者对此类问题经过认真探讨,仔细推敲,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解决离子方程过量的问题。

该法将离子方程的书写及离子共存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路简单清晰,学生易于掌握,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种解题方法,与大家共享:高中化学离子方程过量问题,在下列四组物质的反应中最为典型,即含了酸碱中和离子反应,又有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如①②③组,这类反应,过量不同,方程不同:①NaHSO4+Ba(OH)2②NaHCO3+Ca(OH)2③Ca(HCO3)2+NaOH④HCl+Na2CO3书写此类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及离子方程,难点有二:(1)过量不同,方程左边系数不同,不好确定。

(2)过量不同,右边产物不同,学生无法确定右边产物。

针对二个难点,我们提出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难点:1、确定方程左边系数,方法,将不足量的一方系数定为1,再据此确定过量一方的的系数,基本原则:它应遵循“保证供给但决不多给”的原则,如:NaHSO4+Ba(OH)2反应1.Ba(OH)2滴入NaHSO4(Ba(OH)2不足量)确定方程左边系数:将不足量的Ba(OH)2的系数定为1,对于过量的一方NaHSO4的系数定为2,因为1个Ba(OH)2电提供2个OH-,故需2个NaHSO4才能将其反应掉,只有配2才能保证保证供给但决不多给,配1则NaHSO4不足量,配3则多余的一个NaHSO4不反应,故只能配2 所以左边系数为:2NaHSO4+Ba(OH)2同理,当NaHSO4滴入Ba(OH)2时(NaHSO4不足量),则NaHSO4系数为1,一个NaHSO4只能提供一个H+,只需1个Ba(OH)2提供的OH-即已过量,配系数2或3自无必要。

高考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全总结

高考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全总结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全总结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而其中又以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难度较大,也是同学们比较头痛的一类题型。

因为这类题单纯从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来看的话,一般并没有问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只有分析用量并写出方程式,才能对其正误作出判断。

为了使大家能够掌握这一类问题,现对中学阶段比较重要和常见的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作以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临考前的复习有所帮助。

Ⅰ与量有关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一、二元或多元酸与碱反应:1、H3PO4与Ca(OH)2反应:①向H3PO4溶液中逐滴加入Ca(OH)2溶液至过量现象: 开始无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方程式:2H3PO4+Ca(OH)2=Ca(H2PO4)2+2H2OCa(H2PO4)2+Ca(OH)2=2CaHPO4+2H2O2CaHPO4+Ca(OH)2=Ca3(PO4)2↓+2H2O②向Ca(OH)2中逐滴加入H3PO4溶液至过量现象: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方程式: 3Ca(OH)2+2H3PO4=Ca3(PO4)2↓+6H2OCa3(PO4)2↓+H3PO4=3CaHPO4↓CaHPO4+H3PO4=Ca(H2PO4)2应用: 相互滴加现象不同,可不用其它试剂进行鉴别发散:H2SO4、H2SO3、H2S与Ca(OH)2、Ba(OH)2、KOH等反应二、二元或多元酸酐与碱反应2、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总反应:Ca(OH)2+2CO2=Ca(HCO3)2发散:SO2与Ca(OH)2、NaOH等的反应三、弱酸盐与酸反应:3、Na2CO3溶液与HCl溶液反应①碳酸钠中滴入盐酸至过量现象: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方程式: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②盐酸中滴入碳酸钠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气泡,后停止方程式:2HCl+Na2CO3=2NaCl+CO2↑+H2O应用: 相互滴加现象不同,可不用其它试剂进行鉴别发散:Na2S、Na2SO3与HCl、H2SO4等反应4、NaAlO2溶液与HCl溶液反应①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过量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方程式:NaAlO2+HCl+H2O=NaCl+Al(OH)3↓Al(OH)3+3HCl=AlCl3+3H2O②向HCl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至过量现象:开始无现象(或产生沉淀并立即溶解),后生成白色沉淀方程式:4HCl+NaAlO2=NaCl+AlCl3+2H2OAlCl3+3NaAlO2+6H2O=4Al(OH)3↓+NaCl应用: 相互滴加现象不同,可不用其它试剂进行鉴别。

知识总结:离子反应重难点

知识总结:离子反应重难点

重点突出1.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摸拟反应过程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参见素材库内动画“离子反应本质”。

使学生认识每一种反应的特征,并分析反应实质。

从而导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2.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和电脑模拟反应过程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演示实验Na2CO3、K2SO4溶液、稀硫酸和BaCl2溶液的反应,Na2CO3、K2CO3和稀HCl的反应,使学生认识每一种反应的特征,并分析其反应实质。

3.为了使学生掌握好书写离子方程式这一技能,对初学者强调按规定的四个步骤来进行练习,教师要做好示范练习。

训练时要讲究书写格式的规范化,注意易混易错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4.关于离子方程式的教学,为了使学生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强调注意两点:1)离子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不是离子反应的不存在离子方程式问题。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这里所说的离子指的是在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

然后设疑讨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有什么区别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是什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列表总结如下: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是揭示了反应的实质。

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同一类型”一指反应物中具有同一类物质,二指反应的实质是相同的。

5.因本节教学内容多,一定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因为对于离子反应的更深刻的理解可贯穿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所以可选择那些常见的又不太复杂的离子反应让学生练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也可先仅限于复分解反应。

6.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初中课本附录“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把学生好的记忆规律介绍出来,如“可溶盐钾、钠、硝酸、铵”等顺口溜或其他方法。

注意记住难溶物像硫酸钡、卤化银、碳酸盐(钠盐、钾盐除外)等。

同时适当介绍常见的挥发性物质如氯化氢、氨气等,以及常见的难电离物质如氨水(NH3·H2O)等。

要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加深记忆和理解,使学生熟能生巧。

难点突破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应注意(1)离子方程式是离子间反应,在溶液或熔融态才可写出,如:①浓H2SO4与食盐共热②浓H2SO4与Cu共热③熟石灰与硫酸铵共热……干态条件下的反应不能写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中的比例问题

离子反应中的比例问题

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探讨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探讨离子反应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几乎每年必考,主要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以及离子共存问题为切入点,但最终都归结为“能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如何进行”的问题。

但最终都归结为“能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如何进行”的问题。

离子反应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过量”离子反应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过量”问题,这是近年高考离子反应中的热点问题也问题,这是近年高考离子反应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易丢分的地方。

有些离子反应与“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量不同反应就不同。

是易丢分的地方。

有些离子反应与“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量不同反应就不同。

“过量”“过量”其实是相对的,若两种物质反应,其实是相对的,若两种物质反应,其实是相对的,若两种物质反应,一种过量另一种就表现为不足,考察该部分内一种过量另一种就表现为不足,考察该部分内容时,主要表现为出现以下几个关键词“过量”、“大量”、“少量”、“继续滴加”等,另外还表现为滴加顺序的不同上,根据滴加顺序不同还可以用于区分两种溶液。

根据滴加顺序不同还可以用于区分两种溶液。

有关“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以不足的物质为“标准”,以哪个物质为标准,该物质的系数就为1,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单阐述:,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单阐述:一、多元弱酸盐与酸的反应一、多元弱酸盐与酸的反应例:a. 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b . 将稀盐酸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将稀盐酸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解析:a 中其实就是盐酸过量,以碳酸钠为“标准”中其实就是盐酸过量,以碳酸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离子方程式为:CO 32-+2H +=H 2O +CO 2↑b 中其实就是碳酸钠过量,以盐酸为“标准”中其实就是碳酸钠过量,以盐酸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HCl +Na 2CO 3=NaCl +NaHCO 3离子方程式为:H ++CO 32-= HCO 3-二、多元酸的酸式盐与碱反应二、多元酸的酸式盐与碱反应例1:a.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解析:a 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碳酸氢钠为“标准”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碳酸氢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HCO 3+Ba(OH)2=BaCO 3↓+NaOH +H 2O 离子方程式为:HCO 3-+Ba 2++OH -=BaCO 3↓+H 2O b 中碳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中碳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CO 3 =BaCO 3↓+Na 2CO 3+2H 2O 离子方程式为:2OH -+Ba 2++2HCO 3-=BaCO3↓+CO32-+2H2O 例2:a.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解析:a 中氢氧化钠过量,以碳酸氢钙为“标准”中氢氧化钠过量,以碳酸氢钙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Ca(HCO 3)2+2NaOH=CaCO 3↓+Na 2CO 3+2H 2O 离子方程式为:2HCO 3-+Ca 2++2OH -=CaCO 3↓+CO 32-+2H 2O b 中碳酸氢钙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中碳酸氢钙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OH +Ca(HCO 3)2 =CaCO 3↓+NaHCO 3+H 2O 离子方程式为:OH -+Ca 2++HCO 3-=CaCO 3↓+H 2O 例3:a.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解析:a 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硫酸氢钠为“标准”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硫酸氢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HSO 4+Ba(OH)2=BaSO 4↓+NaOH +H 2O 离子方程式为:H ++SO 42-+Ba 2++OH -=BaSO4↓+H2O b 中硫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中硫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 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 三、三、 Al3+与AlO2-的问题的问题例1: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渐消失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a 中先发生Al3++3OH -=Al(OH)3↓继续滴加发生Al(OH)3+OH -= AlO2-+2H2O b 中氢氧化钠过量,Al3+直接转化为AlO2-Al3++4OH-= AlO2-+2H2O 例2: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渐消失b.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解析:a 中先发生AlO2-+H++H2O= Al(OH)3↓继续滴加发生Al(OH)3+3H+= Al3++3H2O b 中盐酸过量,AlO2-直接转化为Al3+ AlO2-+4H+= Al3++2H2O 注:弱碱NH3·H2O 、弱酸H2CO3均不能使Al(OH)3溶解溶解四、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四、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例: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b.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解析:a 中氢氧化钠过量,以二氧化硫为“标准”中氢氧化钠过量,以二氧化硫为“标准”SO2+2OH -=SO32-+H2O b 中二氧化硫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中二氧化硫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OH -+SO2=HSO3-五、银离子与氨水反应的问题五、银离子与氨水反应的问题例:a. 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Ag++NH3·H2O= AgOH ↓+NH4+ AgOH +2NH3·H2O=Ag(NH3)2++OH-+2H2O b. 向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向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2NH3·H2O= Ag(NH3) 2++2H2O 六、变价金属的问题六、变价金属的问题例:a.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化学方程式为:3Fe +8HNO3= 3Fe(NO3)2+2NO ↑+4H2O 离子方程式为:3Fe +8H++2NO3-= 3Fe2++2NO ↑+4H2O b.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为: Fe +4HNO3= Fe(NO3)3+NO ↑+2H2O 离子方程式为:Fe +4H++NO3-= Fe3++NO ↑+2H2O 7. 多种还原剂同时存在的问题多种还原剂同时存在的问题例:例: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Fe2+=2Cl -+2Fe3+ b.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 注:根据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注:根据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以上从七个方面对离子反应中的以上从七个方面对离子反应中的“过量”“过量”问题作了简单的阐述,离子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总结、多注意就很容易做好。

《离子反应》难点总结

《离子反应》难点总结

离子反应重难点归纳重点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 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如:硫酸、氢氧化钠等要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化学式,如:碳酸钙、硫酸钡、氯化银、硅酸、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不溶物要写成化学式,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要写成化学式。

2.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J号)。

3. 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注意:中强酸归为弱酸范畴,也不能拆。

如:HS03—、H2PO4_、HPO42-等。

4. 氨水作为反应物写NH3 • 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 (标T号)。

5 .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浓H2SO4、浓H3PO4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6. 离子方程式要做到原子个数配平、电荷配平。

7. —些特殊的反应,如: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被一种物质氧化或还原、Ba(OH)2与KAl(SO 4)2按不同比的反应等,要考虑并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

重点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1. 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女口:2Fe+6H+——2Fe3++3H2f是错误的,因为『只能将铁氧化成+2价。

Cu+2H+——Cu2++H2 T是错误的,因为铜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 看“——”、“―”、“T”、”等是否正确。

如:H2S在水中发生电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H2S——HS「+H+是错误的,因为H2S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应当用“一”。

3. 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HCO3-不能写成CO32- + H+,HSO3「不可写成SO32+ H等。

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Ba(0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一的离子反应,又要写出Cu2+与0H「的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中过量问题

离子反应中过量问题

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探讨离子反应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几乎每年必考,主要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以及离子共存问题为切入点,但最终都归结为“能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如何进行”的问题。

离子反应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过量”问题,这是近年高考离子反应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易丢分的地方。

有些离子反应与“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量不同反应就不同。

“过量”其实是相对的,若两种物质反应,一种过量另一种就表现为不足,考察该部分内容时,主要表现为出现以下几个关键词“过量”、“大量”、“少量”、“继续滴加”等,另外还表现为滴加顺序的不同上,根据滴加顺序不同还可以用于区分两种溶液。

有关“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以不足的物质为“标准”,以哪个物质为标准,该物质的系数就为1,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单阐述:一、多元弱酸盐与酸的反应例:a. 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b . 将稀盐酸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解读:a中其实就是盐酸过量,以碳酸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b中其实就是碳酸钠过量,以盐酸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HCl+Na2CO3=NaCl+NaHCO3离子方程式为:H++CO32-= HCO3-二、多元酸的酸式盐与碱反应例1:a.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解读:a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碳酸氢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HCO3+Ba(OH)2=BaCO3↓+NaOH+H2O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b中碳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CO3 =BaCO3↓+Na2CO3+2H2O离子方程式为:2OH-+Ba2++2HCO3-=BaCO3↓+CO32-+2H2O例2:a.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解读:a中氢氧化钠过量,以碳酸氢钙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b中碳酸氢钙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OH+Ca(HCO3)2 =CaCO3↓+NaHCO3+H2O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H2O例3:a.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解读:a中氢氧化钡过量,以硫酸氢钠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b中硫酸氢钠过量,以氢氧化钡为“标准”化学方程式为: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三、 Al3+与AlO2-的问题例1: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解读:a中先发生Al3++3OH-=Al(OH)3↓继续滴加发生Al(OH)3+OH-= AlO2-+2H2Ob中氢氧化钠过量,Al3+直接转化为AlO2-Al3++4OH-= AlO2-+2H2O例2: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b.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解读:a中先发生AlO2-+H++H2O= Al(OH)3↓继续滴加发生Al(OH)3+3H+= Al3++3H2Ob中盐酸过量,AlO2-直接转化为Al3+AlO2-+4H+= Al3++2H2O注:弱碱NH3·H2O、弱酸H2CO3均不能使Al(OH)3溶解四、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例: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b.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解读:a中氢氧化钠过量,以二氧化硫为“标准”SO2+2OH-=SO32-+H2Ob中二氧化硫过量,以氢氧化钠为“标准”OH-+SO2=HSO3-五、银离子与氨水反应的问题例:a. 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并逐渐消失Ag++NH3·H2O= 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b. 向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2NH3·H2O= Ag(NH3) 2++2H2O六、变价金属的问题例:a.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化学方程式为:3Fe+8HNO3= 3Fe(NO3)2+2NO↑+4H2O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 3Fe2++2NO↑+4H2Ob.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化学方程式为: Fe+4HNO3= Fe(NO3)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 Fe3++NO↑+2H2O7. 多种还原剂同时存在的问题例: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Fe2+=2Cl-+2Fe3+b.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注:根据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以上从七个方面对离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作了简单的阐述,离子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总结、多注意就很容易做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过量、不足量问题
一、看似有量,实则无量:
1.氯化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或少量)氨水:
二、复分解反应中发生连续反应时有量的关系
(一)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碱溶液反应时用量不同产物不同。

2.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中。

3.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中。

4.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

5.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

6.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氨水中。

7. 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氨水中。

8. 硫化钠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

9. 硫化钠溶液与足量盐酸反应。

10. 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反应。

11. 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

(二)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12. 氯化铝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 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

15. 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

16. 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CO2反应。

17. 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CO2反应。

18. 偏铝酸钠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三)弱酸或其酸酐与比其酸性更弱的酸所对应的盐反应时,酸少量会生成其正盐,酸过量会生成其酸式盐。

19.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20. 过量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的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时有两种还原性离子(或两种氧化性离子)能被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或还原)时,根据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用量不同会有不同的产物
21.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2.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23. 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4. 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三、溶液中存在两对反应的离子且一对恰好反应时另一对不能恰好反应,相反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就没有量的关系。

25. 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少量或足量)反应
26. 氢氧化钠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27. 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28.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29. 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30. 明矾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31. 明矾与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32. 向Ba(OH)2溶液中逐渐滴入明矾溶液时,当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33. 少量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反应
34. 足量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反应
35. 向足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HCO3)2溶液
36. 向足量的B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HSO4溶液
37. 少量Ba(OH)2溶液与NH4HSO4溶液反应
38. 足量Ba(OH)2溶液与NH4HSO4溶液反应
四、上述存在用量关系的反应均可在反应中给定具体的用量
39. 物质的量相等的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

40. 物质的量相等的明矾与氢氧化钡反应。

41. 当n(FeBr2):n(Cl2)=1:1时
42. 当n(FeBr2):n(Cl2)=4:5时
43. 当n(FeI2):n(Cl2)=4:5时
44. 将1mol/L 的NaAlO2溶液和L的HCl溶液等体积充分混合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
45. 向L,2L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况下体积为的CO2气体
五、滴加顺序不同,发生的离子反应不同
46. 碳酸钠逐滴加入稀盐酸中:
47. 稀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中:
1.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2. CO2 +2OH- = CO32-+ H2O;
3. CO2+OH- = HCO3-
4. CO2 + H2O+Ca2+ + 2ClO- = CaCO3↓+ 2HClO
5. CO2 + H2O + ClO- = HCO3- + HClO
6. SO2 + 2 NH3•H2O = 2NH4+ SO32-
7. SO2 + NH3•H2O = NH4+ HSO3-
8. S2- + H+ = HS-
9. S2- + 2H+ = H2S↑
10. CO32- + H+ = HCO3-
11. CO32- + 2H+ = H2O + CO2↑
12. Al3+ + 3 OH- = Al(OH)3↓
13. Al3+ + 4 OH-=== AlO2- + 2H2O
14. AlO2- + H+ + H2O = Al(OH)3↓
15. AlO2- + 4H+ = Al3+ + 2H2O
16. 2AlO2- + CO2 + 3H2O == 2Al(OH)3↓+ CO32-
17. AlO2- + CO2 + 2H2O = Al(OH)3↓+ HCO3-
18. 3AlO2-+Al3++6H2O == 4Al(OH)3↓
19. SO2 + 2HCO3- = SO32- + H2O + 2CO2
20. SO2 + HCO3- = CO2 + HSO3-
21. 2Fe2++Cl2 = 2Fe3++2Cl-
22. 2Fe2++4Br-+3C12 = 2Fe3++2Br2+6Cl-
23. 2I- + Cl2 = I2 + 2Cl-
24. 2Fe2++4I-+3C12──2Fe3++2I2+6Cl-
25. Ca2+ + HCO3- + OH- = CaCO3↓+ H2O
26. Ca2++ 2 HCO3- +2OH- = CaCO3↓+ 2H2O+ CO32-
27. OH-+ HCO3- +Ca2+ = CaCO3↓+ H2O
28. Ca2++ 2OH- +2HCO3- = CaCO3↓+ 2H2O + CO32-
29. HCO3- +OH- +Ca2+ = CaCO3↓+ H2O
30. Al3+ +2SO42-+2Ba2++4OH-──2BaSO4↓+AlO2-
31. 2Al3+ +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32. 2Al3+ +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33. 2H+ + SO42- + Ba2+ + 2OH- == 2H2O + BaSO4↓
34. H+ + SO42- + Ba2+ + OH- == BaSO4↓+ H2O
35. 2HCO3-+Ba2++2H++SO42-==2H2O+2CO2↑+BaSO4↓
36. H++SO42- +HCO3-+Ba2+==H2O+CO2↑+BaSO4↓
37. Ba2++2OH-+2H+ +SO42- == BaSO4↓+ 2H2O
38. NH4+ + H+ +SO42- + Ba2+ +2OH-===BaSO4↓+ H2O+ NH3·H2O
39. OH- + Ca2+ + HCO3- = CaCO3↓+ H2O
40. 2Al3+ +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41. 2Fe2+ + 2Br- + 2Cl2 = 2Fe3+ + Br2 + 4Cl-
42. 4Fe2+ + 6Br- + 5Cl2 = 4Fe3+ + 3Br2 + 10Cl-
43. 2Fe2+ + 8I- + 5Cl2 = 2Fe3+ + 4I2 + 10Cl-
44. 6AlO2-+ 9H+ +3H2O──5Al(OH)3↓+ Al3+
45. 3OH- + 2CO2 = CO32- + HCO3- + H2O
46. CO32- + 2H+ = H2O + CO2↑
47. CO32- + H+ = HCO3-HCO3- + H+ = H2O +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