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写作方法
对比、借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写作方法

对比、借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写作方法
对比、借物喻人、欲扬先抑都是常见的写作方法,它们各有特点和作用:
1. 对比: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对比可以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例如:“他的生活简朴,与那些奢侈浪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2. 借物喻人:通过描写某一事物的特点和品质,来比喻或象征人的品质、性格或精神。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通过对事物的理解更好地领悟到人的内在特质。
例如:“梅花在寒冬中依然绽放,它的坚韧不拔正是主人公顽强精神的写照。
”
3. 欲扬先抑:先表达对某事物的否定或贬低,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描述和阐述,最终给予肯定或赞扬。
这种方法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使最终的肯定或赞扬更加有力。
例如:“起初,我对他的绘画能力持怀疑态度,但当我看到他的作品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
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同时,也要注意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以保持文章的自然和流畅。
借物喻人写作指导

借物喻人写作指导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
点,,这是习作中用来常用的写作手法。
那么怎么应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呢?
1.抓住事物的本质。
当我们掌握事物的本质后,可以发散的想想:眼前的事物使
你?
它象征
着
?两种事物本质上的
2.围绕这个展开联想,并以此表现或。
如:面对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可以这样联想:由烛光驱走黑暗给我们带来光明,想到教师传播文化使人们摆脱愚昧而充满智慧;由烛光照亮我们前进之路,想到教师点燃我们的理想之火;由蜡烛渐渐缩短燃尽自己,想到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习作:从小到大,我们见过许多的事物,在它们平凡的外表上却蕴含着不平凡的品质,当我们领悟的那一刻,也使我们受益匪浅,请以《那一刻,我懂了》写
一篇习作,抓住身边平凡的事物,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突出它们的品质。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的示例
1. "她的眼睛清澈如春水,透过镜头的时刻,记录着无数动人瞬间。" 2. "这个城市是一只巨人,拥有无尽的力量,却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3. "时间悄悄地溜走,就像一只灵巧的猫咪,永不停息地追逐着我们的脚步。"
借物喻人的技巧
1. 创造力换位思考:设想事物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 2. 感官描写:运用五感描述事物,增强形象生动度。 3. 上下文联系:将比喻的事物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切勿脱离主题。 4. 夸张手法:适当夸张事物的特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欢迎来到本次作文指导,我们将学习借物喻人的技巧,这是一种生动形象的 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什么是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拟人化手法,将事物或现象与人类的特质进行类比,从 而传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信息。
借物喻人的定义
借物喻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通过比喻手段,将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 概念,与人类的性格、特点或行为相联系,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借物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作用
借物喻人可以使作文更具形象特色和感染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借物喻人的步骤
1. 选择适合的事物或现象。 2. 把事物或现象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特征。 3. 将拟人化的事物或现象与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联系起来。 4. 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地描述拟人化的事物或现象。
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习借物喻人,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充满表现力。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使用借物喻人的技巧, 展示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介绍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介绍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介绍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山中的老杏树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借物喻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可以成为我们喻人的对象,比如说书籍、花草、动物等等。
而今天我要说的是一种特别的喻人方式——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某种物品的特点或者象征意义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特点。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被描述的人。
下面,我就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借物喻人的魅力。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花草来喻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如同一朵玫瑰花般娇艳动人,或者说一个人如同一棵常青树般坚韧不拔。
这样的比喻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被描述者的特点,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其次,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来喻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或者说一个人如同一只聪明的狐狸。
这样的比喻不仅能够生动地表达被描述者的特点,还能够让人们更加深
刻地理解被描述者的内在品质。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书籍来喻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个
人如同一本启迪心灵的佳作,或者说一个人如同一本富有智慧的百
科全书。
这样的比喻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被描述者的内
在品质,还能够让人们对被描述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借物喻人是一种生动而有趣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让
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被描述者的特点,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加利用这种表达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借物喻人这个超有趣的写作手法。
你知道不,借物喻人就像是给文章施了魔法,能让普通的文字变得超级有魅力。
比如说啊,咱们写一个蜡烛。
蜡烛这玩意儿,小小的,平时可能不太起眼。
但是当黑夜来临,它燃烧自己,给咱们带来光明。
这多像那些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呀!他们每天辛苦地备课、讲课,就为了让咱们学到知识,照亮咱们前行的路。
再比如说那坚韧的竹子。
竹子不管是在狂风中,还是在暴雨里,总是笔直地挺立着。
这不就和那些坚强不屈的战士们一样嘛!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低头,坚守自己的岗位和使命。
还有那小小的蜗牛,虽然它爬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放弃。
这就像咱们生活中那些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努力的人们,哪怕进步很小,也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借物喻人就是这么神奇,通过一个物品,能让咱们看到人的品质和精神。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借物喻人这回事儿。
你想想看,一朵小花在风中绽放,它那么娇弱,却又那么勇敢地面对风雨。
这是不是像咱们身边那些虽然渺小,但充满勇气和力量的小伙伴?他们或许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依然坚强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还有那勤劳的蜜蜂,整天飞来飞去,忙着采蜜。
这不就跟咱们社会上那些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一样嘛!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不知疲倦地付出。
再比如说那古老的大树,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稳稳地站立着。
这多像咱们家里的长辈们,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借物喻人啊,就是用这些身边常见的东西,来比喻那些有着美好品质的人。
让咱们读起来,一下子就能明白作者想说的是什么,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味道。
你是不是也觉得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手法很棒呢?以后咱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试试看哟!。
如何借物喻人

如何借物喻人借物喻人,是记叙文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一种品格,以表现、突出文章主旨的写作方法。
借物喻人,表面写物,实则喻人。
写物为桥梁,喻人是目的。
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深远,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物喻人,首先要认真观察所写事物,找出这种事物的外表、内在的独特之处。
然后,把所写的事物和所写的人物联系起来,分析其从外表到内在的相似之处。
再仔细联想,把握好事物与人物本质上的连接之处。
最后,感悟到事物与所写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契合之处。
那么,怎样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呢?请注意以下四点:1、观察事物,抓住独特之处。
例: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选自《白杨》(袁鹰)2、由物及人,分析相似之处。
例:“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选自《白杨》(袁鹰)3、仔细联想,把握连接之处。
例: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选自《白杨》(袁鹰)4、借物喻人,感悟契合之处。
例: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选自《白杨》(袁鹰)。
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

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篇一:“借物喻人”写作指导“借物喻人”写作指导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来,有以下难点:一、如何选择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的事物的特点。
二、确定事物特点之后,运用什么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三、怎样由物及人自然过渡揭示做人的道理。
为解决以上难点,写作指导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读促写,读中悟法。
考虑到借物喻人的文章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正式接触过,因此教学《落花生》一课的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父亲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二、例文引路,潜移默化。
让学生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特别是让学生写好借物喻人的文章,光靠写作理论空头说教不行,只靠《落花生》一例也不行。
因此,建议老师们选几篇“借物喻人”的例文,好像歌颂蜡烛、粉笔、让学生从较多的感性材料即案例中,去无声地感受能更好地体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通过让学生“读——悟——练”,体会写法,掌握技巧。
三、巧妙引导,拓宽思路。
五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圈子窄,生活阅历少,缺乏对事物深层次的感悟,因此引导孩子选好切近自己生活实际且又有所感悟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弄明白小练笔要求中提到的“身边的事物”包括哪些?范围有多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把事物分成了三类,即:植物类——如小草、石榴树、松树、野花等;动物类——如蚂蚁、蜜蜂、老牛等;物品类——如粉笔、蜡烛、铅笔、橡皮等。
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可写的事物多了,并不代表选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
接下来就要思考你对哪一种事物最熟悉?经常看到或接触到,你从中得到的感悟也较多,再确定选择哪一种事物下笔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
导读: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
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
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上文是关于借物喻人写作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