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仪器设计课后习题答案_浦昭邦_王宝光
第1章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浦昭邦_王宝光教材

2. 热工量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包括温度、湿度、流量测量仪器,如各种气压计、 真空计、多波长测温仪表、流量计等。
3. 机械量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如各种测力仪、硬度仪、加速度与速度测量仪,力 矩测量仪、振动测量仪等。
4. 时间频率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时间、频率等
5. 电磁量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用于测量各种电量和磁量的仪器,如各种交、直流电流 表、电压表、功率表、电阻测量仪、电容测量仪、静电仪、磁参数测 量仪等。
像卡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实现精密定位和图像识别与计算,并给出 被检测件的尺寸值、误差值及缺陷状况。
按功能将仪器分成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基准部件 2 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 5 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 6 显示部件
3 放大部件
4 瞄准部件
7 驱动控制器部件
8 机械结构部件
基准部件
测量的过程是一个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因此,仪器中要
测控仪器的概念
在现代计量测试仪器中,测量与控制已经密不可分,测控仪器则是利 用测量和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 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本课程的要求:
①掌握机、电、光、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仪器总体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②学会如何从设计任务出发,进行总体设计的方法;
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 不同测量对象可以用不同测量原理的传感器进行感受与转换,因此正
确选用和设计传感器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要遵守仪器设计的精度原则和经
济原则等。 常用的传感器有机械式、电子式、光电式、光学式、声学式、压电式
等等,有数千种,选用时一定要分析清楚其工作原理、精度指标、测量范
围、使用场合、特点和成本。同时一定要注意要按照被测参数的定义来选 用和设计传感器。
测控课后习题答案

1-2.典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的结构式怎么样的?各单元主要起什么作用?(1)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是以单输入单输出、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2)检测单元:是控制系统实现控制调节的基础、它完成对所有被控变量的直接测量同时也可实现某些参数的间接测量(3)变送单元完成对被测变量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其转换结果符合国际标准的符号制式(4)显示单元:是控制系统的附属单元、它将检测单元获得的有关参数、通过适当方式显示操作人员(5)调节单元:完成调节控制规律的运算、它将变送器传输出来的测量信号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调节运算、以输出作为控制信号(6)执行单元:是控制系统实施控制策略的执行机构它负责将调节器的控制输出信号按执行机构的需要产生出相应信号、以驱动执行机构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调节作用1-6.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两者间存在什么联系?灵敏度是仪表对被控参数变化的灵敏程度、分辨率是输出能相应和分辨率的最小输入量分辨率是灵敏度的一种一般来说仪表的灵敏度越高分辨率也越高1-7.仪表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是用允许的最大引用误差去掉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衡量的1、被检测物理模型的前提条件属理想条件、与实际检测条件有出入2、测量器件的材料性能或制作方法不佳使检测特性随时间而发生劣化3、电气、空气压、油压等动力源的噪音及容量的影响4、检测线路接头之间存在接触电势或接触电阻5、检测系统的惯性即延迟传递特性不符合检测的目的要求、因此要同时考虑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6、检测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气压、振动、辐射7、不同采样所得测量值的差异造成的误差8、人为的疏忽造成误差、包括个人读表偏差、知识经验的深浅、体力及精神状态等9、测量器件进入被测对象、破坏了所要测量的原有状态10、被测对象本身变动大、易受外界干扰以至测量值不稳定。
3-2.说明锁定放大原理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检测埋没在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时、可以主动调制信号、抑制噪声、专门提取微弱信号幅值和相位等有效信息3-3.利用检测方程式说明补偿结构的特点。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1-1为什么说在现代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离不开测量与控制技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
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
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
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特别是当今时代的自动化已不是本世纪初主要靠凸轮、机械机构实现的刚性自动化,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自适应控制与智能化。
越是柔性的系统就越需要检测。
没有检测,机器和生产系统就不可能按正确的规程自动运行。
自适应控制就是要使机器和系统能自动地去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按最佳的方案运行,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检测,检测是控制的基础。
智能化是能在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决策的自动化,决策的基础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掌握,它同样离不开检测。
1-2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华东交通大学_测控试卷测控仪器设计

试卷编号:( A )卷测控仪器设计课程课程类别:必考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厂一、填空题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和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和。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
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
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匹配包括、。
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2、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什么是阿贝原则?举例说明在仪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减少阿贝误差?4、试述同步比较测量原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在导轨的设计过程应重点考虑哪些问题?爬行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是什么?6、何谓导向精度?导轨设计有哪些要求?举出四种导轨组合,并说明其特点。
测控仪器设计习题解答

第一章1.测控仪器的概念是什么?答:测控仪器是利用测量与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2.为什么说测控仪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答:……3.现代测控仪器技术包含哪些内容?答:……4.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答:(1)基准部件:提供测量的标准量。
(2)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感受被测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
(3)放大部件:提供进一步加工处理和显示的信号。
(4)瞄准部件:用来确定被测量的位置(或零位)。
(5)信息处理与运算部件:用于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和校正等(6)显示部件:用指针与表盘、记录器、数字显示器、打印机、监视器等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
(7)驱动控制部件:用来驱动测控系统中的运动部件。
(8)机械结构部件:用于对被测件、标准器、传感器的定位、支承和运动。
5.写出下列成组名词术语的概念并分清其差异:分度值与分辨力:分度值——一个标尺间隔所代表的被测量值。
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
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范围——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
测量范围——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灵敏度与鉴别力(灵敏阈):灵敏度——测量仪器响应(输出)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输入)的变化。
鉴别力——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
仪器的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仪器的准确度——测量仪器输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
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重复性误差——视差、估读误差、读数误差:视差——当指示器与标尺表面不在同一平面时,观测者偏离正确观察方向进行读数和瞄准所引起的误差。
估读误差——观测者估读指示器位于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相对位置而引起的误差,有时也称为内插误差。
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计量器具示值读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包括视差和估读误差。
6.对测控仪器的设计要求有哪些?答:(1)精度要求(2)检测效率要求(3)可靠性要求(4)经济性要求(5)使用条件要求(6)造型要求第二章1.说明分析仪器误差的微分法、几何法、作用线与瞬时臂法和数学逼近法各适用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答:若能列出仪器全部或局部的作用原理方程,那么,当源误差为各特性或结构参数误差时,可以用微分法求各源对仪器精度的影响。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1f53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d.png)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试题1:什么是测控仪器设计的主要目标?参考答案1:测控仪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制造出能够准确测量和控制物理量的仪器。
这些仪器应该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等特点,以满足各种测量和控制需求。
试题2:测控仪器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参考答案2:测控仪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原型制作和测试等步骤。
首先,需要对测量和控制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
然后,根据需求设计出测控系统的整体方案。
接下来,进行电路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等。
然后,进行硬件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进行PCB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软件设计,包括编写控制程序和界面设计等。
最后,制作出原型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修改。
试题3: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参考答案3: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待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和放大,最终得到测量结果。
试题4: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器有哪些?参考答案4: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PLC和DSP等。
这些控制器可以对测控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目标物理量的精确控制。
试题5: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接口有哪些?参考答案5: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接口包括串口、并口、USB接口、以太网接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方便用户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
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

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一、测控仪器设计概论1.测控仪器:是利用测量与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2.按功能将仪器分:①基准部件;作用:测控仪器中的标准量是测量的基准;②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作用:感受被测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③放大部件;作用:提供进一步加工处理和显示的信号;④瞄准部件;作用:确定被测量的位置(或零位);⑤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作用:主要用于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和校正等;⑥显示部件;作用:用指针与表盘、记录器、数字显示器、打印机、监视器等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⑦驱动控制部件;作用:用来驱动测控系统中的运动部件;⑧机械结构部件;作用:用于对被测件、标准器、传感器的定位、支撑和运动。
3.1示值范围: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
3.2测量范围: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4.1敏感度: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的变化。
S=ΔY/ΔX。
是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4.2鉴别力: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是缓慢而单调地进行。
4.3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
指仪器显示的最末一位数字间隔代表的被测量值。
4.4视差:当指示器与标尺表面不在同一平面时,观测者偏离正确观察方向进行读数和瞄准所引起的误差。
4.5估读误差:观测者估读指示器位于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相对位置而引起的误差,也称为内插误差。
4.6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计量器具示值读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包括视差和估读误差。
二、仪器精度理论1.1 测量误差:对某物理量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值Xi与其真值Xo之间的差。
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得值对于真值的偏离程度。
1.2 理论真值:它是设计时给定的或是用数学、物理公式计算出的给定值。
1.3 约定真值: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并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浦昭邦-王宝光

测控仪器则是利用测量和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仪器仪表的用途和重要性—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仪器仪表中的计量测试仪器与控制仪器统称为测控仪器,可以说测控仪器的水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仪器仪表的用途:在机械制造业中:对产品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测试;加工过程的控制与监测;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诊断等。
在电力、化工、石油工业中:对压力、流量、温度、成分、尺寸等参数的检测和控制;对压力容器泄漏和裂纹的检测等。
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对发动机转速、转矩、振动、噪声、动力特性、喷油压力、管道流量的测量;对构件的应力、刚度、强度的测量;对控制系统的电流、电压、绝缘强度的测量等。
发展趋势: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高效率、智能化、多样化与多维化(1)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测控仪器的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几何量nm精度测量,力学量的mg 精度测量等。
同时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是航空、航天用的测控仪器,其可靠性尤为重要。
(2)高效率大批量产品生产节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高效率,因此非接触测量、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操作与控制的自动化、多点检测、机光电算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
(3)高智能化在信息拾取与转换、信息测量、判断和处理及控制方面大量采用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显示与控制系统向三维形象化发展,操作向自动化发展,并且具有多种人工智能从学习机向人工智能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4)多维化、多功能化(5)开发新原理(6)动态测量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1)程式性强调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2)创造性突出人的创造性,开发创新性产品。
(3)系统性用系统工程思想处理技术系统问题。
力求系统整体最优,同时要考虑人-机-环境的大系统关系。
(4)优化性通过优化理论及技术,以获得功能全、性能良好、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
(5)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将更全面地引入设计全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用于计算和绘图,在信息储存、评价决策、动态模拟、人工智能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瞄准用可变焦的光学显微镜和 CCD 摄像器件来完成。摄像机的输出经图
像卡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实现精密定位和图像识别与计算,并给出
被检测件的尺寸值、误差值及缺陷状况。
按功能将仪器分成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基准部件
5 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
2 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 6 显示部件
3 放大部件 4 瞄准部件 基准部件
驱动控制部件用来驱动测控系统中的运动部件,在测控仪器中常用步进电机、交直流伺 服电机、力矩电机、测速电机、压电陶瓷等实现驱动。控制一般用计算机或单片机来实现, 这时要将一个控制接口卡插入到计算机的插槽中。 机械结构部件
仪器中的机械结构部件用于对被测件、标准器、传感器的定位,支承和运动,如导轨、 轴系、基座、支架、微调、锁紧、限位保护等机构。所有的零部件还要装到仪器的基座或支 架上,这些都是测控仪器必不可少的部件,其精度对仪器精度影响起决定作用。 . 写出下列成组名词术语的概念并分清其差异: 分度值与分辨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灵敏度与鉴别力(灵敏阀); 仪器的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视差,估读误差,读数误差。
开发新原理 (6)动态测量
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
(1)程式性 强调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
(2)创造性 突出人的创造性,开发创新性产品。
(3)系统性 用系统工程思想处理技术系统问题。力求系统整体最优,同时要考虑人-机-环
境的大系统关系。
(4)优化性 通过优化理论及技术,以获得功能全、性能良好、成本低、性能价 度 标 尺 上 ,最 小 格 所 代 表 的 被 测 尺 寸 的 数 值 叫 做 分 度 值 ,分 度 值
又称刻度值。
分辨力(resolution)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对于数字式仪器,分辨力是指仪器显示的最末一位
数字间隔代表的被测量值。对模拟式仪器,分辨力就是分度值。分辨力是与仪器的精度密切 相关的。要提高仪器精度必须有足够的分辨力来保证;反过来仪器的分辨力必须与仪器精度 相适应,不考虑仪器精度而一味的追求高分辨力是不可取的。 示值误差(error of indication)
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测量范围包含示值范围还包含仪器的调节范 围。如光学计的示值范围为±,但其悬臂可沿立柱调节 180mm,在该范围内仍可保证仪器 的测量精度,则其测量范围为 180±。又如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 0~25mm,25~50mm,50~ 75mm……等规格,但其示值范围均为 25mm。 灵敏度(sensitivity)
触测量、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操作与控制的自动化、多点检测、机光电算一
体化是必然的趋势。(3)高智能化 在信息拾取与转换、信息测量、判断和处理及控制方面
大量采用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显示与控制系统向三维形象化发展,操作向自动化发展,并
且具有多种人工智能从学习机向人工智能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4)多维化、多功能化(5)
测控仪器中的传感器是仪器的感受转换部件,它的作用是感受被测
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
放大部件
分类
实例
名称
齿轮放大,杠杆放大,弹性及刚度放大等 机械式放大部件
机械系统
光学式放大部件
光准直式、显微镜式、投影放大、摄影放大式、莫尔条 光学系统 纹、光干涉等
电子放大部件
前置放大、功率放大等
. 测控仪器的概念是什么?
测控仪器则是利用测量和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
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 为什么说测控仪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仪器仪表的用途和重要性—
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仪器仪表中的计量测试仪器与
控制仪器统称为测控仪器,可以说测控仪器的水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现代测控仪器技术包含哪些内容?
发展趋势 :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高效率、智能化、多样化与多维化 (1)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对测控仪器的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几何量 nm 精度测量,力学量的 mg
精度测量等。同时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是航空、航天用的测控仪器,其可
靠性尤为重要。 (2)高效率 大批量产品生产节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高效率,因此非接
仪器仪表的用途:
在机械制造业中:对产品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测试;加工过程的控制与监测;设备运行中的故
障诊断等。
在电力、化工、石油工业中:对压力、流量、温度、成分、尺寸等参数的检测和控制;对压
力容器泄漏和裂纹的检测等。
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对发动机转速、转矩、振动、噪声、动力特性、喷油压力、管道流量
的测量;对构件的应力、刚度、强度的测量;对控制系统的电流、电压、绝缘强度的测量等。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 真值,即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作为约定真值。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包含有仪器的随 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用测量的方法确定仪器示值误差时,同一个值测量次数一般不要超 过三次。示值误差越小,表明仪器的准确度越高。 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
电子信息处理 系统
光电放大部件
光电管放大、倍增管放大等
光电系统
瞄准部件 用来确定被测量的位置(或零位),要求瞄准的重复性精度要好。
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 数据处理与运算部件主要用于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和校正等。可以利用硬件电路、
单片机或微机来完成。 显示部件
显示部件是用指针与表盘、记录器、数字显示器、打印机、监视器等将测量结果显示 出来。 驱动控制器部件
7 驱动控制器部件 8 机械结构部件
测量的过程是一个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因此,仪器中要有与被测量相比较的标
准量,标准量与其相应的装置一起,称为仪器的基准部件。
有的仪器中无标准器而是用校准的方法将标准量复现到仪器中。标准量的精度对仪
器的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 1∶1,在仪器设计时必须予以重视。 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
品。
(5)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将更全面地引入设计全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用于计算和
绘图,在信息储存、评价决策、动态模拟、人工智能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 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工作原理:
Z 向运动具有自动调焦功能,通过计算机对 CCD 摄像器件摄取图像进行
分析,用调焦评价函数来判断调焦质量。被检测的印刷线路板或 IC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