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_15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 找拱形教科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 找拱形教科版 (共19张PPT)
拱形桥、找生活中的拱形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桥梁建设 也取得了不小成就。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
世界最长铁桥—丹昆特大桥(全长164.851公里)京沪高速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
拱桥是以拱作为支撑上部结构的桥梁,现代拱桥大都采用钢材或者钢筋混凝土, 拱也不一定都位于桥下部,很多大跨度拱桥是钢拱加吊索的形式。 世界跨度最大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跨552米,建成于2009年。
找拱形
古罗马斗兽场
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找拱形
古代的拱形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再找找!
对于桥梁或者其他建筑来说,拱桥的拱建筑物的外形, 都有类似椭圆蛋壳的一部分。所以用拱作为为桥梁或建筑 的外形(框架)会具有更好承载重物的能力,且坚实可靠。
实验三
从拱形入手探究拱形桥梁承重可行性
生活中的拱形设计
拱形与安全息息相关!
拱形的厂房屋顶
优点:
①造型优美 ②节省材料 ③牢固可靠 ④厂房空间得到优化
理论阐释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拱桥作为承主压要承会重怎构件样的?桥梁。
拱桥是向上凸起的曲面。
在拱桥承压时,压力因拱形曲面作用,拱桥在垂直方向 的力转化成水平方向拱的张力。
实验
徒手捏鸡蛋
在实验中所有同学用尽全身力气, 都无法将鸡蛋捏破。
找拱形!
经观察发现:因为鸡蛋的外壳结构是椭圆形的,两个大拱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椭 圆形,椭圆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椭圆形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组合。 椭圆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这和拱形受压力的 特点相同。

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课件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课件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2.4 找拱形课件3 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4课《找拱形》的内容,对应教科版教材的第三章《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特别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拱形结构承受力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拱形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拱形结构承受力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承受力的原理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实验探究拱形承受力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实验器材(如沙子、砖块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纸张、剪刀、胶带等,用于制作拱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门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2. 新课导入:通过课件3介绍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拱形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并观察不同形状的拱形在承受力方面的表现。

5. 实验探究:进行拱形承受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拱形结构的特点和优势。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特点2. 拱形结构承受力的原理3.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拱形结构,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2.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拱形桥梁,用于连接两个山头,减少道路的曲折,提高交通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拱形的结构和受力原理。

但部分学生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拱形在建筑、桥梁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高他们对拱形结构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找拱形》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找拱形》教学设计
提问:多个拱形组合起来,变成的这样的形状,我们称之为“圆顶形”,课件出示圆顶形图片并板书。
7、圆顶形和拱形有什么关系?
预设:很多拱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圆顶形。(板书)
追问:圆顶形承载压力时会怎样?
预设:会把压力向下传递,然后向各个方向传递,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设计意图:用魔术贴圆环、塑料片、拉压两用测力计来完成实验,压一下就可以记录了,更易操作,魔术贴贴起来后,拱形能固定住,在承载压力时能看到圆环的“形变”,能看到变成圆顶形后,外推力就没有了。而且塑料片相对纸片来说韧性更好,更不易变形,也能重复使用,节省材料也省时省力。在圆环上加拱形,拱形越多,就组合成圆顶形,突破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的难点。
PPT:温馨提示
(1)观察研究,寻找拱形,及时记录。
(2)每组到相应位置,完成后,将材料还原,到下一组,有序进行活动。
(3)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资料卡进行操作。
(4)听到音乐,马上回到座位,准备汇报。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操作提示、资料卡等摆在教室一周的桌子上(展览式的活动),材料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经常能见到的物品。如下图:学生汇报。(让学生形成生生互动,学生说说找到的拱形结构有哪些,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先小组汇报,再全班进行交流和补充。教师要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去补充修正,对于好的建议和补充的要及时评价。)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画出力的传递方向。)
5、汇报交流,分享发现。
汇报1:拱形能够承载压力的大小以及我们的发现。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拱形组合的数量越多,承载的压力越强。用测力计越往下压一个拱形时,圆环会被拉成椭圆形等。
汇报2:拱形承载压力时,根据图画来解释拱形受力时力的传递方向。
(注意提醒学生和自己画的图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补充和建议)

教科200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28

教科200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28

找拱形教材分析:《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理解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圆顶形、球形是拱形的组合,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瓶。

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拱形结构承载重力有什么特点?2、你知道有哪些拱形建筑?二、理解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我们周围有很多球形、半球形、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相关系?观察中国国家大剧院图片,了解圆顶形建筑。

2.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3.这些物体的形状能够叫做什么形状?4.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1)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能够拼成一个半圆形。

(2)观察中国国家大剧院内部结构图。

圆顶形是很多拱形的组合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水平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水平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能够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能够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找拱形》.ppt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找拱形》.ppt
•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 肉发达
• 3、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C )
•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游戏: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都 向外退,能退开吗?
• 因为他们要共同退开, 但又互相牵制,所以 这些外推力相互抵消 了。
• 圆顶形的拱足之间是 互相连接的,就像小 朋友拉起了手,同心 协力,共同抵抗外力。 所以拱足没有产生外 推力。
• 圆顶形可以 看成是拱形的 组合。它有拱 形承载压力大 的特点,而且 不产生向外推 的力。
球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试着解释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
• 球形在各个方向
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球形在任何一点受 力时,都会把力均 匀地向四周分散,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 状都要坚固。
我们还能举出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内部空间很大,但没有柱子,能承载 很大的压力。这是弧形结构最大的优 点。
生活中的例子
1.先测试一个拱形能承载多少个螺帽? 再测试两个拱形能承载多少个?
2.一人轻轻放螺帽(放中间),三人 观察,当拱形有产生变形,就由组长 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包括两方面,一是螺帽个数, 二是拱形连接点与圆环的扩张程度。
4.实验时要轻声细语,不可大声喧哗。
产生的外推力变小了。
圆顶形有产生向 外推的力吗?拱 足需要抵住吗?
鸡蛋具有如此大的承受力,是与它特有的蛋形曲线和科学的结构 分不开的 。
具有曲线的外形,厚度又很薄,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在建筑上 叫薄壳结构。 现在,像鸡蛋那样的仿蛋建筑已经很普遍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技术中心水塔,法国吐鲁士电子加速器实验站,我国新疆某机械厂 的金工车间里像水珠似的储罐,它们都是绝好的仿蛋建筑 。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4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产生的原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拱形产生的原理和拱形的数学特性,学生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拱形的原理和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知道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拱形产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对拱形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拱形产生的原理,拱形的数学特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了解拱形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拱形模型,探究拱形的原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产生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个拱形模型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屋顶、拱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为什么都是拱形的?拱形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拱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拱形模型,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拱形的原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拱形模型,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还有哪些领域会用到拱形?如物理学、数学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2.4找拱形 |教科版 (共3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2.4找拱形 |教科版  (共30张PPT)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上部
中部
底部
形状
圆顶形
瓶身圆柱形
内凹
表面环状的拱形 类似圆顶形
最厚的地方
瓶口
最薄的地方
瓶身
最硬的地方
瓶口
最软的地方
瓶身
这些都与瓶子承受力的需要有关
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 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1、圆柱形受压均匀 而不会变形;2、圆柱形省料。 3、几何形状可减少瓶之间的空 间,运输时安全、节省空间。 4、 瓶子的花纹起到防滑的作用。
三、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
• 人们利用拱形、圆顶形、球形、圆弧形 的特点创造了很多人造物体,在自然界 ,有没有天然的拱形呢?
• 我们自己身上有拱形结构吗? • 你了解生物体构造中的结构与功能吗?
保护胸腔中的内脏
肋骨 拱形
头骨 球形
保护大脑
足骨 拱形
承载重量
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拉马克宝螺
鹌鹑蛋
海虹
乌龟
鸡蛋
圆形受力均匀,压强小,能承受的压 力大,对保护他们有很大的意义。
拉马克宝螺
研究了拱形后, 你们有什么感想?
鸡蛋能承受多大的力,其形状有什么意义
当鸡蛋均匀受力时,可以承受34.1 千克的力呢! 鸡蛋具有如此大的承受 力,是与它特有的蛋形曲线和科学的 结构分不开的。奇妙的鸡蛋为我们展 现了以最少的材料造出最大的空间, 并承受很大的力的大自然的杰作。一 个鸡蛋长为4厘米,而蛋壳厚度只 0.38毫米,厚度与长度之比为1∶130, 现在,像鸡 以其特有的蛋形曲线塑造了它的外形。 蛋那样的仿 具有曲线的外形,厚度又很薄,主要 蛋建筑已经 承受压力的结构在建筑上叫薄壳结构。 很普遍了
答: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 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推的力。球形的任何一 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 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拱形》
根据教材及学生背景分析,能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生物体构造中存有着拱形结构。

2、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3、注重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依据本课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能够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承受压力的特点及其分析
三、教学难点
我校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外出旅游见得也多,但是仅限于科学知识且流于表面,对于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明白,前面学习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时亦如此。

虽然生活中看到很多拱形,但是并没想过其中的道理。

依据本校六年级的学情和教学内容,能够确定本课的难点如下: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弧形结构的设计并分析这样设计的道理;寻找生物体的拱形形状,并分析对它们自身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
1、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
2、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
3、鸡蛋2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拱形结构在承载重力时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的特点
2、观察圆顶形、球形物品(课件图片)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1)它们与拱形相似吗?
(2)用纸拱演示
3、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它们承受压力的水平如何?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了解?
4、观察、实验、分析
(1)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乒乓球的软硬。

(2)估计一下,把3个半个乒乓球、3个整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2)握鸡蛋的实验
5、我们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谈话。

看来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出示塑料瓶)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2、指导研究。

(1)观察:塑料瓶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
(2)推理:(以底部为例)塑料饮料瓶底部大多做成圆顶形,为什么?(3)验证:比较平底瓶与圆顶形底瓶的承受压力水平。

(4)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自主研究其他部位的形状。

4、汇报交流。

(四)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
1、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

我们自己身体中存有着拱形结构吗?
2、观察乌龟、贝壳、蛋壳,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还有哪些生物体中存有着拱形结构?
(五)小结,尝试设计:研究了拱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尝试设计什么的物体或者工具?
七、板书设计
4、找拱形
圆顶形弧形结构
球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