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填空:

1中国传统音乐按使用的人群分为哪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2民间的音乐具有的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

3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属于:非均分律动和旋律跳进

4花儿分两个流派: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

5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异性:1地域性变异2内容性变异3审美性变异4即兴性变异

6木卡姆有哪三个部分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

7大本曲《大哭板》:三腔九板十八调

8秦腔:明代梆子腔系鼻祖

9山歌常在歌曲前加歌头或吆号性的喊句

10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

11维吾尔族包含三部分:民间音乐木卡姆宗教音乐

判断:

1民间歌舞音乐有富有地方性,演员乐器不离手,唱腔旋律……(错说唱音乐)

2热瓦甫是俄罗斯族民间音乐的弹拨乐器(错维吾尔族)

3花灯是一种……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错汉族)

4黄扬扁担诞生于云南昆明(错重庆秀山)

5西安鼓乐是一种以丝竹乐为主的传统乐种(错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

名词解释:

1民族音乐的广义:指的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2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应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3窝热热:属男女二声部合唱。男声部由sol、#mi、do三个音组成呼唤式的旋律,女声部由la、xi、sol三个音组成装饰性的衬腔穿插于男声间隙之中,造成一种热烈粗犷的情绪,轻盈悠扬、爽朗而又健美的声音,似群群羔羊的鸣叫,表现了纳西族先民无拘无束的原始游牧狩猎生活。

4呼麦狭义:指一人同时演唱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演唱方法。演唱者运用特殊的“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唱出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长音,在此长音上面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

5民族音乐的狭义: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6民间音乐:指的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背景、生动的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7哄驼调:是唱给母驼的劝奶歌,是在虚词“h?s”上演唱的长调形态歌曲。音乐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其中,上乐句又可分为上下两个乐节,各为一小节。下乐句是一个由三个小节构成的结构。上乐句前一乐节自调式主音“羽”迂回下行,后一乐节自“角”迂回上行并落在羽音。下乐句旋律是上乐句旋律的变化发展。通过新因素的纳入、模进和节奏的拉长等手法,将上乐句所提供的旋律素材重新组织。总体上看,上乐句如诉如歌,具有吟诵、陈述的意味,像是人与畜之间娓娓而谈;下乐句则跌宕起伏、悠远舒展,犹如对母亲的真挚呼唤。

8呼麦的广义:指蒙古族一系列传统唱法之总称,演唱方法有十三种之多,目前所用的主要

有四种:“哈日嘎”,是一种超低音演唱方法;“伊斯古日格”,是固定低音加哨音旋律声部的两声部演唱方法,“哈日嘎”和“伊斯古日格”的结合,唱出三个声部;“树伦伊斯古日格”,是两个声部的“直音”呼麦;“乌叶勒呼”,是一种颤音演唱技法。

简答:

1哈腰挂的音乐特征:领腔为一小节两拍,合腔是一小节一拍;领腔唱实词,合腔为虚词;领腔有一定歌唱性,词腔也具有较大的即兴性,合腔仅是一个短单音,二者形成呼应关系;领腔起指挥作用,因集体劳动需步调一致,故合腔需严格配合,不可有差错。号子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节奏型。

2中国民族音乐有哪些内容:

3劳动号子的特征概念: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直接配合着劳动的歌唱。如:《川江船夫号子》、《澧水船夫号子》、《打硪歌》、《压路调》、《伐木号子》等。其音乐要素都与劳动生活紧密关联,与劳动过程相适应。一般说来,劳动强度越大,劳动号子的节奏性越强,旋律性越弱。劳动强度越小,劳动号子的节奏性越弱,旋律性越强。劳动号子的曲式结构单纯多反复。伴随着较为复杂多变的劳动过程,也产生了多段体的劳动号子。歌唱方式多一领众和。

4小调的音乐特征:小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行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它多在城镇中形成发展起来。如果说山歌是“山野之曲”的话,那么,小调就是“里巷之声”。如《孟姜女》、《绣荷包》、《茉莉花》、《姑苏风光》、《放风筝》、《对花》等。小调的歌词往往是预先编写好的,文学性较强,常把著名的故事按数序、月序编成多段来歌唱。曲式结构较为匀称,多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也常有加上过门、曲间插衬、句尾扩充等变化形式。节奏较为规整,旋律多级进或曲线进行。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对唱。常加入乐器伴奏。

论述:

1展开论述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三大音乐体系

答:从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①中国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是除俄罗斯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都采用的音乐体系。亦有人称之为华夏音乐体系或五声音阶体系。其形成和发展综合了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以珠江流域为中心的百越文化及中国其他地区、众多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音乐体系。

②欧洲音乐体系:中国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近百年来,在维吾尔族、锡伯族中也产生了若干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音乐作品。

③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中国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中国56个民族中,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属于

“单一音乐体系民族”,如藏族、汉族只采用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俄罗斯族只采用欧洲音乐体系。有的民族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称为“复合音乐体系民族”,如:哈萨克族、塔塔尔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和中国音乐体系,维吾尔族才用了三个音乐体系。同时,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也自然的带来了音乐体系之间的互相交融和影响,其结果是出现了不同音乐体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如:在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西北地区的汉族、回族民间音乐中,在调式音阶方面表现出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影响。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又表现出马来音乐体系的影响等。这种交流,产生了新的特殊的风格,成为促进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一种有利因素。

2中国民族音乐和学校音乐教育

答:当今的学校教育,除了强调其本体功能之外,十分强调其文化功能。同样,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也十分重视其文化效应。因为音乐和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即构成了文化本体,又具有传递和深化音乐文化的作用,尤其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传承、弘扬和创新的作用。当今,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实践都证明,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应当用丰富多彩的浸润着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音乐去充实音乐教育,用本民族的母语来唱歌,从而培养理解本民族人民、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新一代。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普遍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将《中国民族音乐》列为必修课程之一。旨在运用听、唱、背、分析和创作实践等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有关中国民族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各音乐文化区概况和音乐特点,理解各民族音乐的共性和个性。总之,研究各民族音乐特色,总结民族音乐的特殊规律,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这就是我们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目的。

3西安鼓乐

答:西安鼓乐,民间称“细乐”、“乐器”,建国以后称西安鼓乐,也较长安鼓乐。是流行在陕西西安一带、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民间传统吹打乐种。根据音乐学家从它的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西安鼓乐可能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安鼓乐按照其风格的差异和应用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一般而言,僧派悠扬敞亮,道派平和闲雅,俗派热烈浓郁。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有两种,即行乐和坐乐。行乐,即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杜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笛、管、笙等吹管乐器和高把鼓、单面鼓、小吊锣、铰子、供锣、手梆子、方匣子等打击乐器。用高把鼓的,又叫“高把子”,风格文雅庄重;用单面鼓的,又叫“乱八仙”,风格活泼悠扬。坐乐,是在室内桌案旁围坐演奏的,曲调是一种有固定结构的套曲,即“花鼓段坐乐全套”和“八拍鼓坐乐全套”。西安鼓乐目前尚存的手抄乐谱约100余册,曲目约1100首左右,锣鼓牌子50多个。其中大型套曲主要有《套词》、《北词》、《大乐》、《花鼓段》等约四百余套。小型乐曲主要有《鼓段》、《耍曲》、《小曲》、《下水船》、《游声》等约五百余首。可以独立演奏的鼓谱有《浪头子》、《帽子头》、《干鼓》等百余首。西安鼓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常用的四调称之为:六调、尺调、上调、五调。主奏乐器笛子常用的有宫调笛、平调笛、梅管调笛三种。《游月宫》是传统西安鼓乐曲目,《宋史乐志》中作为宫廷燕乐二百七十小曲之八首大石调之一被记录在册。《游月宫》以《游月宫》、《满园春》、《青春》三支小曲杂糅而成。乐曲古色古香,抒情优美。使用笛、笙、管以及方匣子等八件乐器演奏,俗称“乱八仙”,属“行乐”,常常用在典礼或祭祀仪式中。

4秦陇音乐

答:秦陇传统音乐的音乐特征表现在其核心音组、音调类型、三度间音以及调式结构等的运用习惯上。在秦陇地区,“商”、“徵”两音为基础构成的核心音调模型“re-sol-la”、“sol-do-re”是秦陇音调风格的主要特征,并依此为基础形成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甚至八声音列。在秦陇传统音乐中,依据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其音调有花音(欢音、甜音)、苦音(哭音、伤音)的区别,花音与苦音在秦陇地区的民歌、七月、戏曲、曲艺以及歌舞音乐中都有使用。一般来讲,凡“花音”或快乐情绪的乐曲,大多使用正声音阶,也称“花音音阶”;凡“苦音”或忧伤情绪的乐曲,则大多使用变体清商音阶,也称“苦音音阶”,即在低音“la-do”和“mi-sol”之间加入一个音高具有游移性的“低音↓si”和“↑fa”,被称为“三度间音”。这种三度间音普遍运用于秦陇传统音乐形态之中,成为该地区音乐的风格象征。由于三度间音的使用,使秦陇民间音乐最重要的调式——徵调式的结构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色彩。

中国民族音乐

填空: 1中国传统音乐按使用的人群分为哪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2民间的音乐具有的特征: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变异性 3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多属非均分律动,旋律常有比较多的跳进。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独唱,也有对唱,常在歌前加歌头或吆喝性的喊句 4花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地域性山歌的统称,分两个流派: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 5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异性:1地域性变异2内容性变异3审美性变异4即兴性变异 6木卡姆有哪三个部分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 7大本曲《大哭板》:白族的曲艺音乐,素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之说。 8秦腔:约形成于明代,是梆子腔系戏曲的鼻祖 9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 10维吾尔族包含三部分:民间音乐木卡姆宗教音乐 判断: 1民间歌舞音乐有富有地方性,演员乐器不离手,唱腔旋律……(错说唱音乐) 2热瓦甫是俄罗斯族民间音乐的弹拨乐器(错维吾尔族) 3花灯是一种……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错汉族) 4黄扬扁担诞生于云南昆明(错重庆秀山) 5西安鼓乐是一种以丝竹乐为主的传统乐种(错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 名词解释: 1民族音乐的广义:指的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既包含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歌曲。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 2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应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3窝热热:舞姿剽悍遒劲,粗犷骁勇,歌声热情奔放,明朗豪爽。属男女二声部合唱。男声部由sol、#mi、do三个音组成呼唤式的旋律,女声部由la、xi、sol三个音组成装饰性的衬腔穿插于男声间隙之中,造成一种热烈粗犷的情绪,轻盈悠扬、爽朗而又健美的声音,似群群羔羊的鸣叫,表现了纳西族先民无拘无束的原始游牧狩猎生活。 4呼麦狭义:指一人同时演唱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演唱方法。演唱者运用特殊的“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唱出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长音,在此长音上面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 5民族音乐的狭义: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6民间音乐:指的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背景、生动的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7哄驼调:是唱给母驼的劝奶歌,是在虚词“h?s”上演唱的长调形态歌曲。音乐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其中,上乐句又可分为上下两个乐节,各为一小节。下乐句是一个由三个小节构成的结构。上乐句前一乐节自调式主音“羽”迂回下行,后一乐节自“角”迂回上行并落在羽音。下乐句旋律是上乐句旋律的变化发展。通过新因素的纳入、模进和节奏的拉长等手法,将上乐句所提供的旋律素材重新组织。总体上看,上乐句如诉如歌,具有吟诵、陈述的意味,像是人与畜之间娓娓而谈;下乐句则跌宕起伏、悠远舒展,犹如对母亲的真挚呼唤。 8呼麦的广义:指蒙古族一系列传统唱法之总称,演唱方法有十三种之多,目前所用的主要有四种:“哈日嘎”,是一种超低音演唱方法;“伊斯古日格”,是固定低音加哨音旋律声部的两声部演唱方法,“哈日嘎”和“伊斯古日格”的结合,唱出三个声部;“树伦伊斯古日格”,是两个声部的“直音”呼麦;“乌叶勒呼”,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省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多次的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会把原来所在民族的精神文化带到融合后的民族中去。这种融合,也给民族之间的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创作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借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许多少数民族有用山歌谈情说爱的习惯,好多山区的姑娘们经常用山歌唱出她们的心里话,而痴情的小伙子也能从温柔缠绵的音调中,判断出姑娘所说的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如南方民歌《弥渡山歌》,它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郞松》。 其中宋祖英就是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宋祖英不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从她演唱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其歌曲代表作:《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都闻名于中内外。 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更是我喜欢的一首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同样《黄河大合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民族音乐。它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宋家初中卜隆坤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间乐器。 2、通过欣赏《抬驴》《赛马》《十里埋伏》《奇迹》《民乐合奏》来了解中国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感受中国民乐的特点与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讲故事、欣赏、表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有关材料,一及音乐相关文化的有机关联。 教学难点 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法、分析法 教学设计 一、感受民族音乐 导入: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播放动画片《抬驴》片段.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是民族音乐还是西洋音乐? 二、认识民族音乐 1、了解民族乐器及其音色 (1)我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大家都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2)看来同学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还真不少。你能说出图片中这些乐器的名称吗?(展示、生抢答) 2 、欣赏乐曲 (1)乐曲1:播放《赛马》主题旋律,请学生欣赏并仔细思考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来自哪首器乐作品?(二胡、《赛马》) (2)赛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比赛活动?(蒙古族) 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第二部分音乐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旋律?每段主旋节奏有何变化?(欣赏《赛马》片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结合大家的分析,让我们完整欣赏《赛马》这首曲子。(播放《赛马》) 乐曲2:欣赏著名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 介绍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 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思考: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xx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 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

对中国民族音乐认识

对中国民族音乐认识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歌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说唱音乐 这种音乐是以一段固定的旋律、节奏,配上合成器、刮唱片和快得听不懂的说唱所组成,很多人觉得太怪异、太单调,所以预测它维持不了多久,可是事实证明,从它发展到现在所有正式的音乐颁奖礼及歌曲排行榜上都有说唱这个项目的细分,像Billboard的年度说唱专辑大奖便是了解美国说唱流行趋势的最佳指南。许多人认为所有的说唱音乐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你要先去听说唱所表现出来的节奏和押韵的感觉,再去了解它要表达的内容。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中国民族音乐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特点的相关知识吧! 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音乐一般都是由五声音阶写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过去经常有人把唱歌不准的人称为五音不全,这里说的五音就是指五声调式中的这五个音。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如人们熟悉的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基本上都是某一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合奏音乐一般用在宫廷典礼、宗教仪式、迎神赛会等大型场合,这与讲求和声效果的西方音乐是有较大区别的。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 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另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也是很有特色的。我们通常把这种中国人千百年来在音乐实践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的演唱方法叫做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特点是:强调声音的明亮与甜美,语言生动与感情质朴,强调行腔的圆润和咬字吐字的清晰,讲求气息的运用,并以真声演唱为主。近年来,我国声乐工作者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特点,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生命力更强。 中国的戏曲唱法也是民族唱法的一种,是很具特色的演唱方法。中国戏曲种类很多,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戏曲唱法以京剧的唱法最有代表性。在京剧中,演唱方法又叫唱腔。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各有各的唱腔,其唱法复杂多变,真假声并用,方法考究,是世界上特色鲜明的演唱方法。现代民族唱法中的很多精华都来自中国的戏剧唱腔。 中国民族音乐的来源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1、中原音乐 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民族音乐论文

浅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所谓而民族音乐,狭义地讲,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而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流行音乐圈内有许多自学成才的流行音乐歌手就是明例, 而这种现象在古典、严肃音乐的创作中却极为少见。而它的审美功能则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 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它的消遣娱乐功能不同。消遣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一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审美功能则主要是指美感, 具有心理以及社会意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功 能,在此就不再详述了。民族音乐是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精华,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它能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却以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加上动作手势,自由不羁,亲切自然,所以大众听起来,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代表了大众的感情,因为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流行歌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的流行歌曲已牢牢地抓住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周杰伦现象在华语歌坛上保持高温状态便是例证。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每个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偶像,为什么众多的青少年如此地喜爱流行歌曲呢? 它会不会和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生冲突呢?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民歌借流行歌曲元素焕发生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生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文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则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众多音乐人可以借助这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有时也显得很切近人们的

中国民族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设计时段】一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情感。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了解中国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他们的异同。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思路: 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欣赏课的理解比较精疏,对教师的依赖特别强,对此,引导启发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作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由老师的讲解、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听、看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的能力,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方法: 用“小舞台”----?赛歌会?、?露一手?的形式唤醒学生原有的民歌 知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2、用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视听、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讨论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内容: 江苏民歌?茉莉花?2、河北民歌?茉莉花?3、陕北民歌?赶牲灵?4、江浙民歌?采茶舞曲?5、江都民歌?拔根芦柴花?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音乐,播放?春江花都?mtv,(大屏幕展示) …设计意图? 营造课堂气氛,家乡的一草一木,勤劳勇敢的人民,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师: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它描绘了什么地方的风土人情?生:优美、清新。我们的家乡扬州江都。 师:我们的家乡人美、水美、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其悠悠水韵,韵出了灿烂的文化,也韵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绪言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1.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 2.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 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从广义来讲,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在中国应包含自古至今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专业音乐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 从狭义来讲,民族音乐则专指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三、民间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 1.口头性是指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情之所至即兴讴歌,见啥想啥就唱啥奏啥;唱词是口头文学,音乐是口头,都不是用笔头书写成的。简言之,是口头创作。 2.集体性是指集体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人口头创作出“原型”后,在传播过程中(共时或历时)经他人改造(即再创造)逐步定型,成为集体创作的成果。一种是在原创时不有二人以上参与,一人一句凑合而成,在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中,二人对唱或集体歌唱的民歌,数人接唱的山歌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3.变异性是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被再创作时)原型发生了变异,有时是局部变异,有时因变异较大,而由母体(原型)产生了子体。 因此在民间音乐中,同一首民歌或乐曲在不同演唱(奏)者的唱、奏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一曲多变,或许多曲调小异、小同大异的状况,这是民间音乐创作中变异性的体现。 (二)传承性和演变性 传承性是传统与继承的特征,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观念、音乐形成、表现手法等,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作历时性传递。 这些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因素就是传统。后代继承前代的传统,据此继续向前发展,就是继承性。

中国经典民族音乐鉴赏

《中国经典民族音乐鉴赏》赏析心得在这学期我选修了《中国经典民族音乐鉴赏》这个课程。之所以选它是因为,音乐欣赏是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发展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这几讲中,我随着老师见识到了各种的民族乐器,欣赏到了各种古典的民族音乐。比如琵琶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扬琴独奏《彝族舞曲》;唢呐吹奏的《百鸟朝凤》;竹笛演奏的《苏州行》;扬琴弹奏的《步步高》等等。当然在这些乐曲中有我很喜爱的几首民乐。 唢呐独奏曲之一就是《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七十年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

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有些鸟说:“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民乐步步高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步步高: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中国民族音乐

第一章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 一.名词解释 1.《云门》:又称云门大卷,六代之舞之一,相传是黄帝时代的赞颂图腾的乐舞,周时为祭天神时行祭天礼的一部分。 2.《大武》:周初为庆祝武王伐纣而作的大型乐舞,有歌有舞征伐气氛浓厚,六代之舞之一。 3.六代之舞:雅乐的最高典范,用在祭司天地,日月,山川以及祖先等场合,受贵族重视。《云门大卷》《大武》《大咸》《大韶》《大夏》《大濩》 4.瞽gǔ宗:商代人进行祭司和音乐教育的机构:瞽朦,进行演唱、演奏和音乐教育的盲乐师。 二.简答题 1.远古至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类型? a.吹奏乐器:骨笛,陶埙,缶,埙,言, b.打击乐器:陶钟,土鼓,石磬,铜鼓, 2.远古夏商奴隶主对音乐的享受表现在哪些方面? a.远古时期音乐的作用主要在于助兴娱乐,抒发感情鼓舞人们对劳动的热情和斗争精神。 b.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音乐文化的提高,奴隶主把音乐作为娱神和娱己的手段,于是出现了为他们服务的乐舞奴隶和各种歌舞。 c.从一些文献看,奴隶主对月物的使用达到穷奢极欲的程度,“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 d.奴隶主的奢侈使音乐迅速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出现了专职乐师与乐舞奴隶,乐器的数量和质量,乐舞的演奏技艺和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二章西周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一.名词解释 1.礼乐制度:礼,以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互为表里的礼制;乐,与礼相配合的音乐歌舞和乐队配置。周时为统治者区分等级、调和矛盾、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手段。 2.俗乐:又称新乐,是我国古代对民间音乐的一种称呼,与雅乐相对而言。 3.成均:周代大学之一,用来进行周代的礼乐教育。 4.《诗经》:我国现存最早一步诗歌总集,按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发展及演奏形式

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发展及演奏形式 我国的民族器乐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的祖先为我们保留了大量优秀的民族乐器乐曲。目前,我国传统乐器按其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可划分为吹、打、弹、拉四大类。 一、吹奏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的吹奏乐器主要是竹、木制片,发音原理上很像西洋乐器的木管乐器。吹管乐器是我国比较古老的乐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掘的乐器如“陶埙”距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吹管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得最为广泛。 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如《姑苏行》笛子独奏和《五梆子》笛子曲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如《百鸟朝凤》唢呐曲和《江河水》双管独奏曲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如《凤凰展翅》笙曲和《草原骑兵》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采,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 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二、弹拨乐器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弹拨乐器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琴、筝、琵早在周秦时代就有了,这类乐器分两种: 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古琴传统曲目较著名的有《流水》、《广陵散》、《渔樵问答》、《酒狂》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琵琶曲中著名的如《阳春白雪》、《十面埋伏》、《大浪淘沙》、《彝族舞曲》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 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三、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 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大钹。 四、拉弦乐器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宗教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天籁之音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苏州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中国民族音乐史试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歌曲艺术,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又是民族乐器、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基础。民歌的三个基本特征: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现起来的;民歌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的体裁大体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当地方言,有很浓的地方气息。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以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也称二人班。剧目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形式。 昆曲:是明代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柔和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代一般指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2003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曲目有长生殿。 客家山歌:是流行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台湾等客家人聚居点的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内容广泛,语言朴实生动,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结构,常用比兴手法。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十二大套歌舞音乐艺术的总称。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是维吾尔族歌舞音乐中的宝贵财富,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的一大奇迹。 花鼓: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口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在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所以,劳动号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 ①琵琶的文曲,武曲,大曲:曲目众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文曲、武曲、大曲。文曲是以抒发情意为主的,曲调清新柔美,细腻轻巧,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飞花点翠》、《汉宫秋月》等等。 武曲大多粗犷、豪放。例如描写古代战争场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等。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宫廷音乐 C. 文人音乐 D.宗教音乐 ABCD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文人自度曲 B.宴乐 C.古琴音乐 D.朝会乐 AC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A.礼乐B.天籁之音C.非乐D.道法自然 C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祭祀乐B.宴乐 C.朝会乐D.国风 ABC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A.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B.礼乐C.大音希声D.声无哀乐 AB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民间歌曲 B. 宫廷音乐 C. 民间歌舞 D.说唱音乐 正确答案:B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A.苏州弹词B.号子C.山歌D.小调 正确答案:BCD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A.京剧B.劳动号子C.山歌 D.小调 正确答案:B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A.谣曲 B.插秧山歌C.吟唱调D.时调 正确答案:D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A.茉莉花调B.花儿C.摇篮曲D.对花调 正确答案:B 第三章 1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纳西族B.白族C.傈僳族D.普米族正确答案:A 2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A.长调B.呼麦C.冬不拉弹唱D.十二木卡姆小调正确答案:AB 3 侗族大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歌唱方式A.单声部B.多声部C.有伴奏D.个人歌唱正确答案:B 4 《在那东山顶上》属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A.彝族 B.纳西族 C.回族D.藏族正确答案:D 5 青春棚音乐文化属于下列哪个民族(或支系的)民歌A.白族B.汉族C.彝族D.他留人正确答案:CD 第四章 1 乐舞类音乐是指舞蹈与谁的结合A.歌唱B.器乐C.体育D.风俗 正确答案:B 2 采茶歌舞主要流行在我国哪几个省份A.福建B.安徽C.山东 D.河南 正确答案:AB 3 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属于以下哪一类A.歌舞类B.乐舞类C.综合类歌舞D.器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