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 讲义

《电离平衡》讲义一、什么是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电离平衡。
要理解电离平衡,我们先得知道什么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大小,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比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比如弱酸、弱碱等。
以醋酸(CH₃COOH)为例,它是一种常见的弱电解质。
当醋酸溶解在水中时,一部分醋酸分子会电离出氢离子(H⁺)和醋酸根离子(CH₃COO⁻),但同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又会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
当电离的速率和结合的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电离平衡。
二、电离平衡的特征电离平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动态平衡电离平衡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也就是说,电离和结合的过程一直在进行,只是两者的速率相等,使得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2、条件一定电离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等)建立的。
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
3、弱电解质只有弱电解质才存在电离平衡,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因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
4、各粒子共存在电离平衡体系中,未电离的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同时存在。
三、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电离平衡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因为电离过程通常是吸热的。
以水的电离为例,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₂O ⇌ H⁺+OH⁻,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增大。
2、浓度(1)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2)减小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结合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以醋酸溶液为例,如果向溶液中加入更多的醋酸,醋酸分子的浓度增大,电离平衡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以减少醋酸分子的浓度,但此时醋酸的电离程度会减小;反之,如果稀释醋酸溶液,醋酸分子的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结合的方向移动,同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解析:电离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浓度无关,A 错误; 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B 正确;酸中 c(H+) 既与酸的电离常数有关,又与酸的浓度有关,C 错误;碳酸是 分步电离的,第一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Ka1=cHc+H·c2CHOC3O - 3 , 第二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Ka2=cHc+H·cCOC- 3O23-,D 错误。
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3.意义
K越大 ―→ 越易电离 ―→ 酸碱性越强
问题 电离平衡常数的定性分析 根据酸碱的电离常数大小可进行以下判断: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 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 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6)升高温度,能促进 CH3COOH 的电离;加水稀
释,
cH+
增大。根据
cH+
=
cCH3COOH
cCH3COOH
cH+·cCH3COO- cCH3COOH·cCH3COO-
=
Ka cCH3COO-
,
加
水
稀
释,Ka 不变,c(CH3COO-)减小,所以
cH+ cCH3COOH
增
大。
角度一 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B.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 液中的 c(H+)大 D.H2CO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cHc+H·2cCCOO323-
角度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点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 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 大小,都能完全电离 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 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 导电性强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讲义-最新

-
pH,或由 c(OH ) 得出 pOH
再得 pH 。
8
四、盐的水解
1、盐的分类
⑴ 按组成分: 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⑵ 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强酸强碱盐 (如 Na2SO4、NaCl) 、弱酸弱碱盐 (如 NH 4HCO 3)、
强酸弱碱盐 (如 NH 4Cl) 、强碱弱酸盐 ( 如 CH 3COONa) 。 ⑶ 按溶解性分: 易溶性盐 (如 Na2CO3)、微溶性盐 (如 CaSO4)和难溶性盐 (如 BaSO4)。
— 4
溶于水时:
NaHSO
4=Na
+
+H
+
+SO
2— 4
三、水的电离及溶液的 pH
1、水的电离 ⑴ 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3
H2O+H 2O
H 3O++OH -,通常简写为 H2O
H ++OH -;ΔH>0
25℃ 时,纯水中 c(H +)=c(OH -)=1 ×10-7mol/L
⑶ 谁弱谁水解: 发生水解的是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
⑷ 谁强显谁性: 弱酸弱碱盐看水解生成的酸和碱的强弱。
⑸ 越弱越水解: 弱酸根阴离子所对应的酸越弱,则越容易水解,水解程度越大。
9
若酸性 HA>HB>HC ,则相同浓度的 NaA 、NaB 、NaC 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pH 逐渐增大。
CO
⑤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 pH 只能约等于或接近于 7,酸的 pH 不能大于 7,碱的 pH
不能小于 7。
⑥ 对于浓度(或 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强酸的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1 弱电解质的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一二三
物质 物质类别 举例与表示方法
多元弱酸
弱电 多元弱碱 解质 两性氢氧
化物 一元弱酸 一元弱碱 H2O
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一级比一级难电离,
电离方程式书写时,可以只写第一步,也可以按顺
序每步都写,但不能合并。如 H2S 步);HS- H++S2-(第二步)
H++HS-(第一
多数 解质
盐 强碱
正盐:一步完全电离,如 Na2CO3 2Na++CO32强酸的酸式盐:一步完全电离,如 NaHSO4
Na++H++SO42弱酸的酸式盐:第一步全部电离,第二步弱酸根部分电
离,如 NaHCO3 Na++HCO3- (第一步);HCO3H++CO32-(第二步) 一步完全电离,如 Ba(OH)2 Ba2++2OH-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还会继续电离吗? 提示: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还会继续电离,只 是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在熔融态下弱酸不电离,绝大多 数弱碱受热易分解。 (2)弱电解质电离是可逆的,用“ ”表示。 如:CH3COOH CH3COO-+H+ NH3·H2O NH4++OH(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 H2S 的电离方程 式为 H2S H++HS-、HS- H++S2-。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水的电离》 讲义

《水的电离》讲义一、水的电离现象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的电离。
在纯水中,水分子会部分解离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这个电离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H₂O ⇌ H⁺+ OH⁻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电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在同一时刻,既有水分子电离成离子,也有离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
二、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同时增大。
反之,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离子浓度降低。
2、酸或碱的加入在水中加入酸,氢离子浓度增大,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同理,加入碱,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也会抑制水的电离。
3、盐的加入某些盐的加入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例如,强酸弱碱盐(如氯化铵),其阳离子水解会结合氢氧根离子,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其阴离子水解会结合氢离子,同样促进水的电离。
三、水的离子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无论是在纯水中,还是在酸、碱或盐的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都是一个定值。
Kw = c(H⁺)·c(OH⁻)例如,在 25℃时,Kw = 10×10⁻¹⁴。
这意味着在 25℃的任何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都等于 10×10⁻¹⁴。
当溶液呈酸性时,c(H⁺)> 10×10⁻⁷ mol/L ,c(OH⁻)<10×10⁻⁷ mol/L ,但 c(H⁺)·c(OH⁻)= 10×10⁻¹⁴不变。
当溶液呈碱性时,c(OH⁻)> 10×10⁻⁷ mol/L ,c(H⁺)<10×10⁻⁷ mol/L ,同样 c(H⁺)·c(OH⁻)= 10×10⁻¹⁴。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 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水溶液中的平衡专题讲义

第7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干知识·数码记忆]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天津高考)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K W 不变(×)(2)(2012·福建高考)25℃与60℃时,水的pH 相等(×)(3)(2013·重庆高考)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 溶液至pH =7,V (醋酸)<V (NaOH)(×)(4)(2013·江苏高考)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CH 3COOH )c (CH 3COO -)的值减小(√) (5)(2013·天津高考)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电离平衡”分析判断中六大误区(1)误认为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2)误认为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减小,如氨水加水稀释时,c (H +)浓度增大。
(3)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判断某些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是否发生变化时,首先要考虑该关系式是否是电离常数、离子积常数、水解常数以及它们的变形。
(4)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pH ,如pH =7的溶液在温度不同时,可能呈酸性或碱性,也可能呈中性。
(5)误认为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3mol/L 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如25℃,0.1mol/L 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都为10-13 mol/L 。
(6)误认为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如强酸和弱碱恰好中和溶液呈酸性,强碱和弱酸恰好中和溶液呈碱性,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五”因素(1)加入酸或加入碱:不论强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2)加入强酸强碱盐溶液:如果是正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如果是酸式盐(或碱式盐),则相当于加入酸(或碱),可抑制水的电离;(3)加入强酸弱碱盐溶液或加入强碱弱酸盐溶液:会促进水的电离;(4)升高或降低温度: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故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降低温度抑制水的电离;(5)投入金属钠:因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促进了水的电离。
《电离平衡》 讲义

《电离平衡》讲义一、什么是电离平衡在化学世界中,电离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当我们把电解质溶解在溶剂中时,电解质会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然而,这个电离过程并不是无限制地进行下去的,而是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电离平衡。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水池,同时有进水和出水。
刚开始,进水的速度可能比较快,但随着水池里的水越来越多,出水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最终进水速度和出水速度相等,水池里的水量就保持稳定了。
电离平衡也是类似的道理,电离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体系就处于电离平衡状态。
二、电离平衡的特征电离平衡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首先,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也就是说,电离和离子结合的过程始终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看起来好像没有变化,但实际上微观层面一直在发生着反应。
其次,电离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比如温度、浓度等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电离平衡的状态。
再者,平衡时,溶液中各种离子和分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浓度相等,而是各自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数值。
三、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比较显著。
一般来说,升高温度会促进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电离过程通常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使得更多的分子能够电离成离子。
例如,对于弱电解质醋酸,加热其溶液,会发现溶液中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这就表明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了。
2、浓度如果增大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但如果是增大离子的浓度,平衡则会向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
以氨水为例,如果向其中加入更多的氨气,也就是增加了氨水的浓度,那么电离平衡会朝着产生更多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方向移动。
而如果向其中加入氯化铵,使得铵根离子的浓度增大,那么平衡就会向左移动,减少氨水的电离。
3、同离子效应在电离平衡体系中,如果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平衡会向左移动,抑制电离。
比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由于醋酸钠完全电离产生大量的醋酸根离子,使得醋酸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电离程度减小。
水的电离平衡 讲义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授课主题水的电离平衡教学目的1、认识水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掌握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3、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并能计算各类混合溶液的pH重、难点溶液pH的计算教学内容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一】:水的电离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H2O H++OH-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2OH c OHcHcK —电离•=+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1L纯水(即55.6 mol)只有1×10-7mol H2O电离,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因此c(H2O)可以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H+)·c(OH—)=K电离·c(H2O)。
其中常数K电离与常数c(H2O)的积作为一新的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记作K W,即K W= c(H+)· c(OH—) 3、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值一定。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 w增大。
25℃时, [H+]=[OH-] =10-7 mol/L ; K W = [H+]·[OH-] = 1.0×10-14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1)温度(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c(H+)和c(OH―)同时增大,K W增大,但由于c(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故仍呈中性(2)加入酸、碱或强酸的酸式盐(抑制水的电离):向纯水中加入酸或NaHSO4、碱,由于酸(碱)电离产生的H+(OH―),使溶液中c(H+)或c(OH―)增大,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3)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在纯水中加入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由于它们能跟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生成难电离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4)加入活泼金属(促进水的电离):向纯水中加入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能与水电离的H+直接作用,产生氢气,促进水的电离H2O H++OH-ΔH>0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c(H+) c(OH-) 水的电离程度K w升高温度右移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加入HCl(g) 左移增大减小减小不变加入NaOH(s) 左移减小增大减小不变加入NaHSO4(s) 左移增大减小减小不变加入金属Na 右移减小增大增大不变5、水的离子积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或其他中性溶液),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不管是哪种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一定相等6、水的离子积表达式的应用:在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在表达式中,c(H+)、c(OH―)表示整个溶液总物质的量浓度,K W=c(H+)溶液·c(OH-)溶液(1)纯水中:K W=c(H+)水·c(OH-)水(2)酸溶液中:K W=[c(H+)酸+c(H+)水]·c(OH-)水,由于c(H+)酸>>c(H+)水,故忽略水电离出的H+即:K W=c(H+)酸·c(OH-)水,但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c(OH-)水例:计算25℃,0.1mol/L的HCl中,c(H+)酸=,c(H+)水=,c(OH-)水=,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____________(3)碱溶液中:K W=c(H+)水·[c(OH-)碱+c(OH-)水],由于c(OH-)碱>>c(OH-)水,故忽略水电离出的OH-即:K W=c(H+)水·c(OH-)碱,但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c(OH-)水例:计算25℃,0.1mol/L的NaOH中,c(H+)水=,c(OH-)碱=,c(OH-)水=,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____________【微点拨】①在不同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一定相等②对于酸、碱、盐的稀溶液中,c(H2O)也可认为是定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概念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2SO4、NaHCO3、NH4Cl、Na2O、Na2O2、Al2O3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
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O、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
如BaSO4、CaCO3等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1)物质类别判断: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性质判断: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3)实验判断: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②测对应盐溶液pH③一定pH溶液稀释测pH变化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l ③氨④食盐水⑤CO2⑥Cl2⑦CaCO3⑧Na2O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例3:(全国高考题)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ol/L甲酸溶液的c(H+)=10-2mol/L B.甲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和特征⑴电离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
任何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具有该条件下的最大电离程度。
⑵电离平衡的特征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②等: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③动: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不等于零,是动态平衡。
④定: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里离子的浓度、分子的浓度都不再改变。
⑤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⑴浓度:越稀越电离在醋酸的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变大,但c(CH3COOH)、c(H+)、c(CH3COO-)变小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右移动, c(CH3COOH)、c(H+)、c(CH3COO-)增大,但电离程度变小⑵温度:T越高,电离程度越大⑶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使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⑷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以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为例,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可归纳为下表:平衡移动方向c(H+) n(H+)c(Ac-)c(OH-)c(H+)/c(HAc)导电能力电离程度加水稀释向右减小增多减小增多增多减弱增大加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多增多减小减小增强减小升高温度向右增大增多增多增多增多增强增大加NaOH(s) 向右减小减少增多增多增多增强增大加H2SO4(浓)向左增大增多减少减少增多增强减小加醋酸铵(s) 向左减小减少增多增多减小增强减小加金属Mg 向右减小减少增多增多增多增强增大加CaCO3(s) 向右减小减少增多增多增多增强增大例1:(南昌测试题)在CH3COOH CH3COO-+H+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NaOH(s) B.加浓盐酸 C.加水 D.加热例2:(全国高考题)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3·H2O) B.c(NH3·H2O)/c(OH-) C.c(OH-) D.n(OH-)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⑴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⑵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2CO3 H++HCO3-,HCO3- H++CO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⑶弱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成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但酸根是部分电离。
NaHCO3=Na++HCO3-,HCO3- H++CO32-⑷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完全电离,但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里的电离是不相同的。
熔融状态时:NaHSO4=Na++HSO4—溶于水时:NaHSO4=Na++H++SO42—例3:在一定温度下,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4)若要使c点溶液中c(Ac-)增大,溶液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①,②,③。
三、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1、水的电离⑴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H2O+H2O H3O++OH-,通常简写为H2O H++OH-;ΔH>025℃时,纯水中c(H+)=c(OH-)=1×10-7mol/L⑵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c(H+)和c(OH-)同时增大,KW增大,但c(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和c(OH-)从1×10-7mol/L增大到1×10-6mol/L(pH变为6)。
②酸、碱向纯水中加酸、碱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W不变。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或OH-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不变时,KW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H2O H++OH-平衡移动方向电离程度c(H+)与c(OH-)的相对大小溶液的酸碱性离子积KW加热向右增大c(H+)=c(OH-) 中性增大降温向左减小c(H+)=c(OH-) 中性减小加酸向左减小c(H+)>c(OH-) 酸性不变加碱向左减小c(H+)<c(OH-) 碱性不变加能结合H+的物质向右增大c(H+)<c(OH-) 碱性不变加能结合OH-的物质向右增大c(H+)>c(OH-) 酸性不变⑶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时,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c(H+)·c(OH-),25℃时,KW=1×10-14(无单位)。
①KW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 增大。
25℃时KW=1×10-14,100℃时KW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
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KW就不变。
⑷水电离的离子浓度计算例1:在25°C时,浓度为1×10-5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是多少?酸:C(OH—) 溶液= C(OH—)水碱:C(H+)溶液= C(H+)水盐:酸性 C(H+)溶液= C(H+)水碱性 C(OH—) 溶液= C(OH—)水例2:(西安测试题)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12 B.7 C.6 D.2例3:常温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的电离产生的C(H+)=1×10-12 mol/l,则下列肯定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 NO3- SO42- Fe3+B、Cl- S2-Na+ K+C、SO32- NH4+ K+ Mg2+D、Cl-Na+ NO3- SO42-例4:在25°C时,pH=5的HCl和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比值是:2、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与c(OH-)的相对大小。
在常温下,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