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一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三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模拟卷三一、填空题(1×20=20分)1.人们在设计时规定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2.配合公差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最大值。
它表示配合精度,是评定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
3.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是产品的标准化。
4.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带代号与公差等级组成,并且要用数字和英文字母书写。
5.测量梯形螺纹常常用__三针__法。
6.测量孔径可用_外径千分尺__、_内径量表__、_内侧千分尺__等方法测量。
7.通常判断控制图异常的标准有_点子超出界限__和_点子排列存在缺陷__。
8..圆度误差的测量方法有_两点法__和_三点法__。
9.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
10.圆柱度公差同时控制圆柱轴线的_直线度_,以及两条素线的_平行度_。
二、选择题(2×24=48分)1.对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上极限偏差愈大,公差愈大B.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C.下极限偏差愈大,公差愈大D.上、下极限偏差之间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2.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为(C)。
A.最大间隙B. 最大过盈C. 最小间隙D. 最小过盈3.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可以构成(D)。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 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4.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能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的是(B)。
A.动态测量 B.主动测量 C.综合测量 D.绝对测量5. 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径尺寸属于(D)。
A.间接测量 B.相对测量 C. 动态测量 D. 绝对测量6.某仪器在示值为20 mm处的校正值为-0.02 mm,用它测量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20 mm,则工件的实际尺寸为(C)。
A.20mm B.20.02mm C.19.98mm D.19.90mm 7.主要用来测量外径千分尺难以测量的沟和槽的量具是(C)。
《零件的测量》期末考试试卷1

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零件的测量》考试试卷Ⅰ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 )。
3.测量系统的()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 )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 )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6. 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或的仪器或量具、、、、夹具、软件、、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7.测量过程的分别有、、、、五个输入要素。
8.数据的类型分为数据和数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3.以下公式错误的是()A.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B. 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C.CTV(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D.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4.重复性是由( )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A.1B.2C.3D.45.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 )和线形来确定。
A 偏倚B 精密度C 重复性D 再现性6.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基本计量型的测量系统( )。
A 极差法B 均值和极差法C 假设检验分析D ANOVA7.测量仪器分辨力的第一准则应该至少是:( ) 。
A 公差的1/5B 公差的1/10C 过程变差的1/5D 过程变差的1/108.( )是指重复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A 、稳定性 B、一致性 C、均一性 D、线性9.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不能通过( )控制图来实现的。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十八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统考班级学号姓名成绩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尺寸偏差简称,它包括和,而极限偏差又包括和。
2.国家标准中对组成配合的原则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和。
3.国家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精度最高,_________ 精度最低。
4.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该包括、、和四要素。
5.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一般为0.5mm,当微分筒转一圈,则测微螺杆的轴向位移是_______mm。
微分筒圆周上刻有______等份,此千分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
6.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一般以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 )2、按过渡配合加工出的孔、轴配合后,既可能出现间隙,也可能出现过盈。
( )3、测量内螺纹使用螺纹环规,而测量外螺纹使用螺纹塞规。
( )4、正弦规对内外圆锥角都可以进行测量。
( )5、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一定小于基本尺寸。
( )6、误差是加工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公差是设计给定的。
( )7、量块使用后为了保护测量面不碰伤,应使量块结合在一起存放。
( )8、万能角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内外角度的量具。
( )9、外径千分尺测微螺杆的移动量一般为25mm,因而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的起、止数值一般为25mm的整数倍,如25-50mm、50-75mm等。
( )10、塞规的通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大于孔的下极限尺寸。
三、选择题(每空格2分,共20分)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A.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规格的零件C.相互配合的零件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六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1.互换性是指______________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______________直接装在机器上,就能达到规定的______________。
2. 为便于生产,实现零件的互换性及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国家标准规定公差是由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3.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 确定的,止规是按孔的 设计的。
4.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线。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 ,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 。
5.正弦规是利用三角弦数的 来度量的,故称正弦规、 、 7.几何误差是指 对其 的变动量。
几何误差可分为 和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极限与配合规定了 种公差等级。
( ) A 、18 B 、20 C 、28 D 、102.百分表校正后(零刻线度对准长指针),若测量时长指针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格,指向标有80的刻度线,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测头方向 。
( ) A 、缩进0.2mm B 缩进0.8mm C 、伸出0.2mm D 、伸出0.8mm3.一般用标准锥度量规检验锥度接触面要在 以上,而且靠近大端。
( ) A 、30% B 、50% C 、75% D 、90%4.下列选项中,正确使用外径千分尺的方法是 。
( ) A 、可用千分尺测量毛坯 B 、测量时,手握住隔热手柄 C 、工件旋转时也可测量 D 、应用砂纸将尺上锈污去除5.下面不能被直线度所限制的选项是。
()A.平面外的直线B.平面内的直线C.直线回转体上的素线D.平面与平面的交线6. 内径量表测量时,测杆应该与被测孔径垂直,即在。
()A.径向与轴向找最小值 B.径向与轴向找最大值C.径向找最大值,轴向找最小值 D.径向找最小值,轴向找最大值7. Φ40f6、Φ40f7和Φ40f8三个公差带的。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项目一复习题1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复习题1一、在线观看慕课《现代机械中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有关尺寸的基本术语与定义;二、对视频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深度剖析,加深学生的印象;三、再进行PPT配套的讲解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公差带图中,孔的公差带在零线上方,则基本偏差为( B )A、 ESB、 EIC、esD、 ei2、间隙配合中最大间隙等于(D)A、 ES-esB、 EI-esC、EI-eiD、 ES-ei3、基孔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C)A、 AB、 FC、 HD、 h4、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A、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规格的零件;C、相互配合的零件;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5、某种零件在装配时需要进行修配,是此种零件(B )A、具有完全互换性;B、具有不完全互换性;C、不具有互换性;D、无法确定其是否具有互换性。
6、分组装配法属于典型的不完全互换性,它一般使用在( B)A、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时;B、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C、装配精度要求较低时;D、厂际协作或配件的生产。
7、基本尺寸是( D )A、测量时得到的;B、加工时得到的;C、装配后得到的;D、设计时给定的。
8、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 D)A、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
9、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B)A、上偏差;B、下偏差;C、基本偏差;D、实际偏差。
10、极限偏差是(C)A、加工后测量得到的;B、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C、设计时确定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11、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其实际尺寸(C)A、必定不合格;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C、等于基本尺寸;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12、适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号;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前不应标“+”号;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
(完整版)机械类技能高考模拟题1(含答案)

机械类技能高考模拟题11 . 判断( )1 . 在剖切平面通过螺杆的轴线时,对于螺栓.螺母均按剖切绘制。
而螺柱.垫圈.螺钉均按未剖绘制。
( )2 . 外螺纹的牙顶圆投影用粗实线表示,内螺纹的牙顶圆用细实线表示。
( )3 . 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各种图线的粗细相同。
( )4 . 当一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则在该面上反映实形性。
( )5 . 水平线的水平投影反映真实长度。
( )6 . 非回转体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应选择工作位置。
( )7 . 6.2.1.77起锯时,起锯角愈小愈好。
( )8 . 弯形是对金属材料继续拧塑性变形( )9 . 13.2.1.86.丝锥的校准部分有完整的齿形,切削部分磨出主偏角。
( )10 . 毛坯件的误差都可以通过划线的借料予以补救。
( )11 . 13.2.1.21.在需要精加工的已加工表面上划线时,用硫酸铜溶液作涂料。
( )12 . 13.2.1.112.磨料的粒度号数大,磨料粗;号数小磨料细。
( )13 . 13.2.1.147.錾削时形成的切削角度有前角、后角和楔角,三角之和为90°。
( )14 . 粘结剂分为有机粘合剂和无机粘合剂。
( )15 . 13.2.1.14.在划线时,采用V形块,主要用来支承安放平面平整的工件。
( )16 . 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 )17 . 化学热处理渗入原子仅限于直径小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 )18 . 12.1.1.117.链条是柔性件,故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
( )19 . 落沙使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或型砂、砂箱分开的操作。
( )20 . 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 )21 . 12.1.1.172.铰孔后,一般情况工件直径会比较直径稍大一些,该值称为铰孔扩张量。
( )22 . 5.1.1.2套式面铣刀是带柄铣刀。
( )23 . 拉伸试验中拉伸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曲线称为力一伸长曲线,又称为拉伸曲线。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十三 (附参考答案)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期末试题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直方图又称 ,是一种 的图表,它是 图。
2.合格的零件可以用下列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最大极限尺寸 实际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 实际偏差 上偏差。
(≥,≤)3.对孔、轴公差带之间相互位置关系规定的两种基准制是 和 。
基准制选择原则:优先选用 。
4.标准公差等级分为_________级,其中IT01级精度_______。
5.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 ,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称为 。
6.机械零件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往往受到人、机、 、 、 和 六大因素的影响。
7.塞尺主要用来检验 和 。
8.杠杆千分尺是 千分尺,用来测量 , 的 零件。
二、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表格对应位置上).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 .相同规格的零件B .不同规格的零件C .相互配合的零件 2.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型代号是( )。
A .TrB .GC .MD .R 3.Φ30F6,Φ30F7, Φ30F8三个公差带( )A .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B .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同C .上偏差不同且下偏差相同D .上.下偏差各不相同4.基本尺寸相同,孔的上偏差小于轴的下偏差的配合,应是( )配合。
A .间隙配合B .过盈配合C .过渡配合D .间隙或过渡配合 5.用螺纹环规检测三角螺纹时,止规的旋入量不允许超过( )螺距。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下列对于量具的使用与保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机床上测量零件时,要等零件完全停稳后进行班级 姓 学号 -------------------------------------------------装-----------------------------------------订-----------------------------------------线---------------------------------------------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B.精密量具不可以测量铸件C.画线时不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画线D.车削时,游标卡尺可以放在床头箱等较平坦地方7.检验与测量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A.检验适合大批量生产 B.检验所用的计量器具比较简单C.检验只判断被测几何量的合格性,无需得出具体值D.检验的精度比测量低8.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型角为()。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考模拟卷二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模拟卷二一、填空题 (1×20=20分)1.在公称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 越小 。
2.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 基轴制 制。
3.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 下极限尺寸 确定的,止规是按孔的 上极限尺寸 设计的。
4.图样上给出的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为 基准要素 。
5.平行度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 理想要素 在平行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6.当EI-es ≤0时,此时孔轴配合必为 过渡或过盈 配合。
7.对三角形螺纹的测量方法通常有 定性 与 定量 两种。
8.控制图只能起到 预防 作用,而不能起到 优化 作用。
9.对产品工序能力的判断必须是生产过程处于 稳定 作业下的稳定状态。
10.相互配合的孔、轴,其 公称尺寸 相同。
11.φ100071.0053.0++的基本偏差值为 +0.053 mm ,与φ1000035.0-相比,前者精度要求 较高 。
12.如需检测教室黑板的平面度误差,可采用 涂色 法。
13.要综合检测M18—5g6g —S 螺纹,可用 环规 ;要检定量具,可用 外螺纹千分尺 。
14.有一工序,双向偏差且母体质量分布中心与样本质量分布中心重合,其工序能力指数计算公式为 Cp=T/6σ ,如果计算得到的值为1.22,则工序能力为 2级能力尚可 ,在不能降低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降低标准偏差 来提供其工序能力。
二、选择题(2×20=40分) 1.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 ( A )A. 相同规格的零件B. 不同规格的零件C. 相互配合的零件 D 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2. 当孔的上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 ( C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D. 过渡或过盈配合3. 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C )A. 上极限尺寸B. 下极限尺寸C. 公称尺寸D. 实际要素4.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B )A. 测量对象、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B. 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C. 测量条件、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D. 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5. 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其读数为42.18mm时,游标尺上第九格刻线应与尺身 mm刻线对齐( A )A. 51B. 42C. 56D. 526. 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时,将直尺、角尺和卡块全都取下直接用基尺和游标尺的测量面对被测工件进行测量,此时测量的角度范围是( D )A. 0~50oB. 50o~140oC.140o~230oD.230o~320o7. 是对螺纹进行精密测量的理想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模拟卷一
一、填空题(1×20=20分)
1、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轮廓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或基准
符号中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明显错开。
2、被测要素按功能关系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3、国标规定,在图样上基准要素用基准要素或基准目标表示。
4、圆度误差的近似测量方法有两点法和三点法。
5、套类零件在检测过程中,关键是要解决零件的支撑问题,常用办法
是用心轴来模拟基准轴线。
6、百分表等表类量具测量工件时表头必须垂直于被测表面,一般要预
紧(即给触头一定的压下量),具有 1-2圈压缩量。
7、直方图的数据波动与分布具有集中性与分散性的特点。
8、塞尺又称间隙片或厚薄规,主要用来检验间隙大小和窄槽宽度
9、水平仪是一种测量偏离水平面的_____微小角度变化量_______的常用量仪,它
的主要工作部分是____水准器______。
10、标准设置了 20 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 IT01 级精度最高, IT18 精度
最低。
二、选择题(1.5×20=30分)
1、孔的下极限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极限偏差时,此配合性质可能为___D_____。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过渡或过盈配合
2、下列与基准轴相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__A______。
A.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均为正
B.孔的上极限偏差为正
C.孔的上极限偏差为零
D.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均为负
3、下列不属于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___A__。
A.工序处于控制状态
B.减小偏移量
C.降低标准差
D.扩大精度范围
4、以下几何公差项目中,必须有基准的项目是___D_____。
A.线轮廓公差
B.面轮廓公差
C.位置公差
D.圆跳动公差
5、游标卡尺的校正值为-0.02,如测量时读数正好为20,工件的实际尺寸为 C 。
A.19.80
B.20.02
C. 19.98
D. 20.20
6、________C____是机器制造业中控制尺寸的最基本的量具。
A.游标卡尺 B.外径千分尺 C.量块 D.钢直尺
7、在控制图中当连续7个点子连成上升趋势说明_____C_____。
A.要注意发展动向
B.进行原因调查
C.出现系统问题
D.生产过程正常
8、用来确定被测量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 B 。
A.理想要素 B.基准要素 C.关联要素 D.实际要素
9、M20×2-7h表示是 D 。
A.粗牙普通外螺纹 B.粗牙普通内螺纹
C.细牙普通内螺纹 D.细牙普通外螺纹
10、百分表校正后,若测量时长指针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格,指向标有80的刻度
线,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测头方向 C 。
A.缩进0.2mm
B.缩进0.8mm
C.伸出0.2mm
D.伸出0.8mm
11、圆度公差带是两个同心圆构成的 C 。
A.平面
B.圆柱
C.环形平面
D.环形圆柱
12、下列关于标准公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标准公差值相同,公差等级愈高,公称尺寸愈大
B.公称尺寸相同,公差等级愈低,标准公差值愈大
C.公差等级相同,公称尺寸愈大,标准公差值愈大
D.标准公差值相同,公差等级愈低,公称尺寸愈大
13、当控制图点子集中在上、下控制界限线附近,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
A.操作人员弄虚作假,伪造数据
B.生产过程异常
C.控制不当,将有废品产生
D.多数点子靠近上、下控制界限线
14、如图所示,可能进行的测量项目是 A 。
A.线对面的平行度
B.面对线的平行度
C.外圆柱表面的圆度
D.外圆柱表面的素线直度
15、孔的尺寸为φ20G7,其基本偏差为_____A____。
A.下偏差
B.实际偏差
C.上偏差
D.下偏差或上偏差
16、φ30
012
.0
009
.0
+
-mm的孔与φ30
015
.0
-mm的轴配合,属于______C___配
合。
A.基轴制间隙
B.基孔制间隙
C.基轴制过渡
D.基孔制过盈
17、可调千斤顶适用检查的是_____B__。
A.平行度公差
B.平面度公差
C.直线度公差
D.圆度公差
18、下列 A 不属于定向公差。
A.◎ B.⊥ C.∥ D.∠
19、量块可以分为六个精度等级,其中__C______一般作为工厂或车间计量站使用
的量具,用来检定或校准车检的精密量具。
A.00级
B.K级
C.3级
D.0级
20、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的公差是____B_____。
A.线对线的平行度公差
B.线对面的平行度公差
C.面对线的平行度公差
D.面对面的平行度公差
三、判断题(1.5×10=15分)
1、由于上极限偏差一定大于下极限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
极限偏差为正,下极限偏差为负。
( × )
2、一般孔与轴的配合中,往往孔的公差等级选用要比轴低一级。
( √ )
3、利用基尺、角尺、直尺测不同组合,可进行0°—350°范围内角度的测量。
(×)
4、与零件上各要素均有功能关系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 √ )
5、圆度相比于圆柱度能够更好地评定圆柱形零件的形状精度。
( × )
6、线对线、线对面、面对面、面对线四种情况下,平行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是
一样的。
( × )
7、直方图是一种静态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
( √ )
8、通过控制图的使用,可以优化生产过程。
( × )
9、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时,应使尺身与轴线保持平行。
( × )
10、当控制图上出现若干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此时属于控制图点子排列缺陷中的周
期性链。
( × )
四、综合题
1、平面度有哪三种测量方法?(3分)分别应用于什么场合?(3分)
1.透光法:适用于较小平面
2.涂色法:适用于大平面
3.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中等大小的平面
2、写出判断控制图异常的两条标准。
(2分)
1.点子超出界限
2.点子排列存在缺陷
3、如下图测量器具读数图一: 5.385mm (2分);图二: 9°16′(2分)。
图一图二
4、解释下图所示轴中所标注的几何公差代号的含义。
(9分)
答:
1同轴度:被测要素Ф55圆柱的轴心线,相对于基准A 左端Ф45圆柱的中心线有同轴度要求,公差值为Ф0.02mm
2圆柱度:被测Ф56的圆柱面有圆柱度要求,公差值为0.01mm
3.圆跳动:被测要素Ф56圆柱的右端面,相对于基准A 左端Ф15圆柱与基准B 右端Ф45圆柱的公共轴线有圆跳动误差,公差值为0.02
5、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测得其标准偏差S=0.054mm ,标准公差要求范围T=0.30mm 从直方图可知,该批零件尺寸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偏移量ε=0.024mm ,求PK C 值, 并判断工序能力。
(6分)
因为0.67≤Cpk<1.00,所以工序能力等级3级,工序能力不足
6.已知公称尺寸为φ24mm 的轴,其公差带代号为g7,与其相配的基准孔
的公差
等级比它低一级。
根据下表试确定孔、轴极限偏差和合格条件。
单件小批量生产该轴,试选用合适的测量器具。
(8分)
表1 轴g 的极限偏差 单位:微米
轴:上极限偏差为-0.007,下极限偏差为-0.028
孔的合格条件:φ24 ≤ 孔的实际测量尺寸 ≤ φ24.033 轴的合格条件:φ23.972 ≤ 轴的实际测量尺寸 ≤ φ23.993 测量器具:0~25的外径千分尺
78
.097054.0*6024.0*230.062≈=-=-=σεT C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