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合集下载

高一下学期化学(新版本)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配套课件: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高一下学期化学(新版本)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配套课件: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故C正确;D项,光导
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学以致用 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 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 选项中的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品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答案:D
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必须 【解析】选B。A.银镜反应需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用图1装置进行银镜反应是错误的,故A错误;B.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气体经
水洗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后,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是乙烯,所以图2装置能检验乙烯的存在,故B正确;C.用图3 装置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C错误;D.乙酸具有挥发性,用图4装置不能比较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
乙烷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
答案:D
解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 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 少或消除环境污染,A项错误;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 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会造成“白色污染”,B项错误;新型杀虫 剂的使用仍然会造成食品、水等污染,C项错误;D项反应原子 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正确。
典例剖析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 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监测、“三废”治理和绿色化学及原子经济原则的应用。

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认识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及其化学控制原理,讨论在化学实验室中应该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在化学品设计和生产中,从反应物到产物的全过程按照“原子经济性反应”原则做到物尽其用;在化工行业规划和研究中,按照“循环经济”原则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兼顾物美价廉的传统性标准。

教材介绍了生物质炼油、以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燃料的生产路线、人工光合作用研究等内容,使绿色化学的思想观念得到了重视和提倡。

本节内容还凸显了时代性的要求,增加了诸如次生污染物(如酸雨、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的形成、污水的处理等内容,也增加了“化学与职业”栏目介绍环境保护工程师,以增强学生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意识,提高他们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自觉性和行动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列举常见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物及其危害,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以酸雨防治和污水处理为例,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体会化学原理的应用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说明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通过环氧乙烷两种制备方法的讨论,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并能运用“绿色化学”思想分析和讨论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形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SO2等污染物的控制、消除和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的流程、方法、原理。

教学难点:绿色化学观念的形成和绿色化学思想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100% 绿色化学示意图 【例题】判断哪个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② CH 4+Cl 2――→光CH 3Cl +HCl【评价反馈】1.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章节知识总结+练习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章节知识总结+练习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总结+练习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的任务①环境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

①治理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①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的排放,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大气污染物来源及次生污染物的形成3.污水的处理(1)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2)污水处理的常用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3)污水处理的流程①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①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又称微生物法)及某些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经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①三级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

经三级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等。

4.固体废物的处理(1)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2)目的: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

【正误判断】(1)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有可无,有污染治理就行(×)(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NO x、SO2为次生污染物(×)(3)“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4)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可不必处理(×)(5)污水的一级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将难溶解的污染物除去(×)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1.“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引言:传统化学工业给人类社会创造了无尽的财富,但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难。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化学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产生了大量的化学废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而环境的好坏,又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兴衰。

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每一门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充满着探索与进步,化学工作者既然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社会增辉添彩,同样也有办法来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污染。

绿色化学的出现和发展势必会对环境保护起到推动作用,指引人类走进绿色生活。

一、绿色化学1、基本概念。

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化学,主要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1],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2]或零污染。

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是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1)从源头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2)合成方法应具“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参加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3)在合成方法中尽量不使用和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4)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产品;(5)尽量不用溶剂等辅助物质,不得已使用时它们必须是无害的;(6)生产过程应该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且能耗应最低;(7)尽量采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别是用生物质代替石油和煤等矿物原料;(8)尽量减少副产品;(9)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10)化学产品在使用完后应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并且能进入自然生态循环;(11)发展适时分析技术以便监控有害物质的形成;(12)选择参加化学过程的物质,尽量减少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3、绿色化学的原理。

作为一门高层次的化学,绿色化学的研究者们总结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3],以此可作为实验化学家开发和评估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绿色的指导方针和标准:(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形成后处理;(2)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所用的全部材料均转化到最终产品中;(3)尽可能使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4)设计化学产品时应尽量保持其功效而降低其毒性;(5)尽量不用辅助剂,需要使用时应采用无毒物质;(6)能量使用应最小,并应考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合成方法应在常温、常压下操作;(7)最大限度地使用可更新原料;(8)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9)催化试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10)化学品应设计成使用后容易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类型;(11)分析方法应能真正实现在线监测,在有害物质形成前加以控制;(12)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选择与使用,应使化学事故的隐患最小。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分析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分析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分析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化学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

绿色化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绿色的化学反应和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伤害,同时提高物质利用率和化学反应效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绿色化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以及绿色化学对环境的保护所做出的贡献。

一、绿色化学对环境的保护的意义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护环境为宗旨,通过应用环保技术和化学原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化学反应的最大化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避免或减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因此,绿色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多方面的影响。

1.降低污染排放绿色化学可以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绿色化学反应和过程通常不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避免产生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废水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和人类的污染。

同时,绿色化学反应通常能降低化学反应的耗能和化学副产物的产生,减少了能源和原料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2.节约资源绿色化学可以最大化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绿色化学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实现天然资源的化学转化,从而减少了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节约了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成本。

3.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的实践和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绿色化学推广可持续资源利用、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实现清洁化学品生产,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绿色化学研究和实践,目的是从绿色化的角度,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许多环保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实践重点。

1. 绿色化合物的应用绿色化合物是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化合物,其在化工生产、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特定的绿色有机溶剂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在有机合成、分离和提取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NO +O
2NO +O2 = 2NO2 O +O2 = O3 总反应: 3O2 = 2O3 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的生长也 受到损害。
伦敦烟雾
③温室效应:
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 含量增大而形成的,它的后果使全球的气温升 高,引发自然灾害。 ④臭氧层破坏: 主要是氟氯烃(如氟里昂等)和氮氧化物破 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 Cl + O3 = ClO + O2 O3 + NO = O2 + NO2 ClO + O = Cl + O2 NO2 + O = NO + O2 思考:臭氧层被破坏,有什么危害?
二十世纪世界十大著名公害事件
六、1955~1972年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 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 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 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 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七、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 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 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 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 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 这次事件曾使整个日本陷入恐慌中。
2SO2+O2+2H2O = 2H2SO4
NOx→HNO3 思考:酸雨有哪些危害?
酸雨:主要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 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
正常雨水(含雨、霜、露、雹、霰等)由于 存在 CO2 原因其 pH 值约为 5.6 。在水中当 pH 值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 ;当降到小于 5时,各种鱼类和两栖动物及昆虫、水草及浮游 生物面临灭绝。 酸雨会伤害植物的新生芽,使叶绿素含量 偏小,光合作用受阻,作物产量下降,严重时 会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减少或绝收,大片的森 林树木枯死,小生物随之灭绝……最终必然会 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月 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月 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月 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月 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月 日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月 日
世的 共 界 识 环。
人 请 看 ---

正 成 为 世 界 上 越 来 越
成 自 己 的 神 圣 使 命 , 把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看
影响植物生长 破坏建筑材料 改变地球气候
讨论: 温室效应” 讨论: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治理: 治理
调整资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 调整资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 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 ),减少使用 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 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 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 用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 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 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 经济“ 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 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 。
2.水污染 来源、危害、治理 水污染的来源 危害、 水污染 来源、
1.来源: 来源: 来源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 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 降水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 固体垃圾等。 固体垃圾等。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练习
5.下列物质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C) A.制取Cu(NO 3 ) 2 :CuO+2HNO 3 =Cu(NO3 )2 +H2O B.制取CuSO 4 :Cu+2H2SO4 (浓)=CuSO 4 +SO2 ↑+2H2O C.制取氯乙烷:CH2=CH2+HCl→CH2Cl-CH 3 D.制取溴苯:C6H6 +Br 2 →C6H5Br+HBr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所谓水华(water blooms),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 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 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 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 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声污染监测
水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检测
水质检测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1)“三: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废气 、 废水 和 废渣 对环境的污染。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2) 大气污染物与次生污染物
CO、 NOx、SO2 酸雨
烟尘
挥发性有机物
阳光、空气和水蒸气等作用 次生污染物
雾霾
光化学烟雾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世界上最早出现光化 学烟雾污染的城市
人工光合作用是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实现对太阳能的转化、存储和利 用。
2003年美国启动“太阳神计划”,用半导体制成光化学二极管加上 不同的催化剂,实现太阳能的吸收,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我们需要的 化合物,
2014年第一个人工光合作用集成系统诞生,再到近几年的光合酶与 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结合实现太阳能的转化,都为人工光合系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摘要:
如今,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恶化。

现在全球公认的三大环境危机是酸雨,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

而正在继续破环环境的人类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还未知。

而绿色化学正是解决环境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意识提升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下面先给出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来自网络):
“1.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2.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3.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最好无毒的物质。

4.设计要使所生成的化学产品是安全的——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5.溶剂和辅料是较安全的——尽量不同辅料(如溶剂或析出剂),当不得已使用时,尽可能应是无害的。

6.设计中能量的使用要讲效率——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

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7.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使之变坏。

8.尽量减少派生物——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用于保护基团或取消保护和短暂改变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添加一些反应物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9.催化作用——催化剂(尽可能是具选择性的)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10.要设计降解——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在环境中不继续存在。

11.防止污染进程能进行实时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在实时分析、进程中监测,特别是对形成危害物质的控制上。

12.特别是从化学反应的安全上防止事故发生——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包括其特定形
态)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

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

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1 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

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

前者已经投入生产。

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1.2 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

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

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

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

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1.2.1 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

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

1.2.2 以水为溶剂的反应
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

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

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

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

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

1.2.3 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
超临界流体是指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

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

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31.10℃,7 477.79KPa)以上的CO2流体。

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

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

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

1.3 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

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做催化剂,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做为烷基催化剂。

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2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

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

3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

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将成为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重要产业体系。

采用生物技术已在能源、采油、采矿、肥料、农药、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的制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从发展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它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节约能源和易于实现无污染生产而且可以实现用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其产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

因此,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倍受青睐。

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

相信通过它我们的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网络:中国知网,百度
书籍:《中国环境保护年鉴》
《绿色化学与其相关技术》
《绿色化学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