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202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一)一、填一填。
1.一个整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万位;最高位是千位的数是()位数。
2.小红在算盘上拨了四颗算珠,如下图。
百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个(),个位上的3颗算珠表示()个()。
3.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
4.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6,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5.()个千是一万,一万里有()个百。
6.小红有2500张画片,小亮的画片比小红的少一些,小冬的画片比小红的多一些,小丽的画片比小红的多得多,小军的画片比小红的少得多。
()的画片最多,()的画片第二多,()的画片最少。
7.一个数千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数字之差是2,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可能是()或()。
8.用这四张卡片摆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有(),只读一个零的数有()。
9.根据每组数的排列规律接着写。
(1)305,306,307,308,(),()。
(2)660,670,680,690,(),()。
(3)525,520,515,510,(),()。
(4)903,803,703,603,(),()。
二、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写作:()写作:()读作:()读作:()读作:()三、在()里填“>”“<”或“=”。
673()5585921()5970780()870999()1000480()479899()999999()10000129()291四、选一选。
(填序号)1.359的“5”表示(),583的“5”表示()。
A.B.C.2.小明在算盘上用两颗算珠拨了一个三位数,最大是()。
A.550B.999C.6003.在杯子中倒入一些花生,如下图。
左边杯子中有花生100粒,估一估,右边杯子中大约有花生()粒。
A.200B.300C.4004.小丽家离学校有2000米,小丽家离学校的距离比小伟家离学校的距离远得多,小伟家离学校可能有()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训练带答案解析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1.丽丽想在妈妈过生日时送给妈妈千纸鹤当做礼物,一共要折82只千纸鹤,她已经折了30只了,剩余的每天折7只,还需要多少天折完?解析:解:82-30=52(只)52÷7=7(天)……3(只)7+1=8(天)答:还需要8天折完。
【解析】【分析】剩余千纸鹤的数量=需要千纸鹤的总数量-已经折的千纸鹤的数量,需要几天=剩余千纸鹤的数量÷每天能折千纸鹤的数量,余数表示还剩几只千纸鹤没折,虽然这几只千纸鹤用不了一整天,但也需要算一天,所以需要几天折完=商+1。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解析:解:(38+1)÷7=5(辆)……4(人)答:派限乘客7人的车5辆,限乘客4人的车1辆。
【解析】【分析】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尽量坐大车,且不能有空座;总人数÷每辆大车坐的人数=大车坐满的辆数+余下的人数;余下的人数是4人,刚好坐满一辆小车,据此解答。
3.做一个灯笼用6张纸。
(1)50张纸可以做几个灯笼,还剩几张纸?(2)40张纸做8个灯笼,够吗?解析:(1)解:50÷6=8(个)……2(张)答:50张纸可以做8个灯笼,还剩2张纸。
(2)解:8×6=48(张)40<48答:不够。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用纸的总张数÷每个灯笼需要的张数=可以做的灯笼个数……剩下纸的张数,据此列式解答;(2)根据题意,用做每个灯笼需要的张数×做的灯笼个数=需要的纸的总张数,然后与准备的纸的张数对比,大于准备的纸的张数,就不够,小于或等于准备的纸的张数,就够,据此解答。
4.二(1)班39人去春游,需要租车。
(1)如果都坐小汽车,至少需几辆?(2)如果都坐中巴车,至少需几辆?(3)饮料每瓶8元,李老师带60元,最多可以买几瓶饮料?解析:(1)解:39÷5=7(辆)……4(人)7+1=8(辆)答:如果都坐小汽车,至少得8辆。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苏教版(带解析)

[精品]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卷及解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题文】一个数是36,另一个数是27,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答案】63,9【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两个数的和与差的问题。
36+27=63,36—27=9。
36在减去27时,个位上的6不够减,从十位借1时,个位变成16,减去7是9,十位上3减去1是2。
【结束】【题文】小红有32枚邮票,小明比小红多14枚,小刚比小明少19枚,小明有()枚邮票,小刚有()枚邮票,小刚比小红少()枚邮票,三人一共有()枚邮票。
【答案】46,27,5,105【解析】本题考查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小明比小红多14枚,即32+14=46枚;小刚比小明少19枚,即46-19=27枚;32-27=5,小刚比小红少5枚;三人邮票数相加,32+46+27=105。
【结束】【题文】三个两位数的和是42,其中一个两位数是21,剩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
【答案】10,11【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两位数加减法的问题。
三个两位数的和是42,其中一个两位数是21,则另外两个两位数的和为21,那么这两个两位数只能是10,11。
【结束】【题文】被减数是152,差是83,减数是()。
【答案】69【解析】本题考查被减数、差和减数的关系,被减数=差+减数,即减数=被减数—差, 152-83=69【结束】【题文】简单笔算。
68+42= 72+59= 49+63=136-12= 418-39= 26-19=680+420= 720+590= 490+630=136-120= 418-390= 260-190=680+42= 72+590= 490+63=417-294= 582-463= 295+357=【答案】110,131,112,124,379,7,1100,1310,1120,16,28,70,722,662,553, 123,119,65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简单计算的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共5套)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直接写出得数12×4= 3×31= 50×6= 59÷9= 70+60= 150-70= 300+600= 50+500-40= 40×5= 32÷4= 43×2= 25+15+90= 400+40= 550-500= 820+70=4×8+3=二、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题要验算89×3= 405+297= 804-746= 验算: 验算:46÷7= 4×75= 327+245+159= 三、填空1. 在 里填数。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宽大约4 ( ) 大树大约高8( ) 文具盒长大约25( ) 数学书厚大约6( )3.光华小学有学生893人,虹景小学有学生938人,西林小学有学生839人。
三所小学中,人数最多的学校比最少的多 人。
4.学校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考试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个苹果,每个放一盘,放了盘,还剩个。
20个苹果,放在个盘里,平均每盘放个,还剩个。
5.量一量,填一填。
()毫米()毫米()分米北6.长方形在☆的方向☆圆在☆的方向正方形在☆的方向7. 用 5 、0 、 6 三张卡片摆三位数,能摆成()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1.☆÷?=9……5 中,除数最小是多少?4□ 5□ 6□2. 铅笔每支3角,拿2元钱去买,尽可能多买,最后还剩下几角?1角□ 2角□ 3角□3.最接近800的数是哪一个?80□ 880□ 790□4.红花比黄花多8朵,黄花有20朵,红花有多少朵?28朵□ 20朵□ 12朵□5.王叔叔买45条金鱼,如果一个鱼缸里最多放8条金鱼,他至少要准备多少个鱼缸?5个□ 6个□ 7个□6.钟面上5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锐角□ 直角□ 钝角□7.做一根跳绳需要绳子2米多一些,做50根这样的跳绳可能需要绳子多少米?90米□ 100米□ 110米□8.花生米200颗绿豆?颗220颗□ 180颗□ 650颗□五、解决实际问题1.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三篇)

7、比直角大的角叫做(____),比直角小的角叫做(____)。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角。
8、一个三角板中有(_____)个角,其中直角有(_____)个。
9、在里填上“>”“<”或“=”。
1065 965376 3760500厘米 50分米
4、算盘里,一个上珠表示(_______),一个下珠表示(________)。
5、同学们排队,小丽前面有14名同学,后面有16名同学,她所在的这队共有(____)名同学。
6、在中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
7、正方形有________个直角,3个正方形共有________个直角。
35+30=78+21=14+26=90-75=
五、列式计算。(10分)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六、我会画。(10分)
1、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用给出的点和边画一个钝角。
七、解决问题。(20分)
1、甲、乙两筐苹果,每次从甲筐拿2个到乙筐,拿了5次后,两筐苹果同样多,甲筐原来比乙筐多几个苹果?
错误
四
12,16,17,24,2,30,7,28,20,7,4,48,21,4,33,9
五
1、3×3+2=11(只)或4×3-1=11(只)
2、5×6=30
六
;
20分
2× 5=10 (个) 10+10=20 (个)
答:甲筐原来比乙筐多20个苹果。
(12+16)÷4=7(面)
4×5=20(把)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一姓名完成时间家长签名一、口算下面各题。
300+400=430-30=80+600=650-600=200+800= 900-500=160-100=700+80=50+70=60+80=70+40=80+90=180-90=130-60=150-70= 110-80=45÷9=1000-300=8×9=400+600= 40×4=60×8=60×5=90×3=33×2=4×21=2×13=13×3=二、填空题。
1、动物标本小组收集了35只蝴蝶,平均放在4个盒里,每盒放( )只,还剩( )只。
2、读一读,写一写。
七百八十六四百二十九百零三一千八百五十九五百3、先读一读,再根据每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
(1)270、280、290、、。
(2)1000、998、996、、。
(3)607、608、609、、。
(4)371、374、377、、。
4、在□里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785<□84 □10>6□45、在○里填上>、<或=。
8毫米○5厘米 1米○10分米 6分米○6厘米 10毫米○8分米 10厘米○1分米 9分米○10厘米6、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 ( )个 ( )个 ( )个 ( )个7、照左边图形的样子标出其他各图中的直角。
三、用竖式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5+283 86+428 324+356637-253 462-385 825-5672、用竖式计算。
25÷6 52×8 7×63 8×3478÷8 4×82 56×9 97×2四、下面是中山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统计。
1、请你把这份统计表填写完整。
(1)中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是低年级的2倍;合计低年级 中年级高年级(2)高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比低年级的3倍少27人。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6套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6套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卷)一、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四位是千位。
2、个位和十位都是5,百位是7,这个数是575,它由5个十组成。
3、七百零二写作702;380读作三百八十。
4、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199,差是1.5、写出下面各数。
2个百、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236.里有3个6和6个0.6、2分米=200毫米,40毫米=4厘米30分米=3米,700厘米=70分米7、在☆÷8=6……△中,△最大是48,这时☆是288.8、按规律填数。
⑴378,383,388,393,398,403.⑵909,818,727,636,545,454.9、一盒饼干有50块,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可以分到8块,还剩2块;如果每个小朋友要分到9块,还差4块。
10、XXX从家向东走到大桥,再向南面走到果园,再向西面走到学校。
11、在709填上“<”、“>”或“=”。
200+300<2分米10厘米3厘米699<300毫米30+200=230二、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32÷8=4220-20=200550+100=650600+400=100060+200=260970-900=705×9=4561÷9=6余72、估计得数约是几百。
392+405≈800998-489≈500789-509≈300312+502≈8003、竖式计算,带有★的要验算。
5×7=35,45÷8=5余5,24÷4=6,34÷5=6余4 352+197+209=758,458+248=706712-289=423,68+372=440,820-366=454 三、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2.√3.4.√四、做一做。
略)1、请填写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并将其填入括号中。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了什么?我的发现是:2、9路和18路公共汽车都从火车站出发。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复习试卷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复习试卷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复题一、填空:1、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2)圈,是(60)分。
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2、在钟面上,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30)个小格,是(15)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6)小格。
3、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3)小时。
时针从7到11,经过了(4)小时。
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20)分钟。
4、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2)时(20)分,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是(2)时(30)分上课,(3)时(10)分下课。
5、看一场电影用了2(小时),早上小明8(点)上学。
6、1时=(60)分1时20分=(80)分7分=(420)秒120分=(2)时100分=(1)时40分6时=(360)分240秒=(4)分360分=(6)时7、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
8、我们现在所学的时间单位是(小时)、(分钟)、(秒)。
9、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4)时。
分针从12走到12,是(60)分,是(1)小时。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明吃午饭用30(分钟)。
2、王老师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
3、飞机飞行1000米需要2(分钟)。
4、一节课上40(分钟)。
5、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4(小时)。
6、小牛每天休息7(小时)。
7、我们8(点)出发。
8、跑100米用了60(秒)。
9、18(点)开始吃晚饭。
10、我们放学的时间是11(点)30(分)。
三、在里填上“>”、“<”、“=”:50分100秒>1分2时>120分4分40秒>100秒2分1时15分<115分90秒4时200分>3分180秒四、判断:1、分针走一圈是1分。
(错误)2、妈妈早上7:00起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
54+23= 64−42= 37+23= 160−90= 38+46= 71−25= 85−77= 500+700= 二、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写出验算过程)
☆56+374 ☆627−264 900−462 50÷7 三、填空
1. 一个数由5个百与3个一组成,这个数就是( ),它后面的一个数就是( ),前面
的一个数就是( )。
2. 3298与3829这两个数,( )比较接近3000,( )比较接近4000。
4. 圈一圈,填一填。
21÷6=□……□
5. 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时 时 分 大约 时 6. 在( )里填合适的数。
472+( )=645 ( )−216=358 7. 右边就是东山少年宫平面图。
(1)艺术楼在体育馆的( )面。
(2)体育馆的( )面就是图书馆。
(3)科技楼在体育馆的( )面。
8. 下面的线段各就是多少毫米,瞧图填一填。
( )毫米 ( )毫米
北
图书馆
科技楼体育馆
艺术楼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画“√”
1. 29÷7的商与余数各就是多少?
□商3余8 □商4余1 □商3余1
2. 珊珊读完贺知章的《咏柳》这首古诗,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30时□30分□30秒
3. 哪个算盘的百位上表示8个百?
□□□
4. 2407 472 4072 2047 4702
把上面的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就是多少?
□2047 □2407 □4072
5. 哪道算式与“450−386”的得数相等?
□550−386 □450−286 □550−486
6. 哪个角最大?
□□□
7. 叮叮家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学校在叮叮家的哪个方向?
□东南□东北□西南
8. 赵阿姨养了两扁蚕,第一扁有386条,第二扁有418条。
这两扁蚕大约一共有多少
条?
□700条□800条□900条
9. 王爷爷沿一条笔直的道路散步,她先往前走了650步,又往回走了50步,接着调过头
来往前走了200步。
这时,她离起点的位置有多少步?
□900步□850步□800步
10.大林调查了3个同学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结果如下(一个“√”表示1本):
张星√√√√√√√
李力√√√√√√√√√√
马冬√√√√√√√√
哪个同学本学期读课外书的本数最多?
□张星□李力□马冬
五、量一量、画一画
1. 右边图形中有( )个直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并在直角上画
上标记。
2. 画一条45毫米长的线段。
六、解决实际问题
1. 今年植树节期间,三年级植树267棵,四年级植树315棵。
(1)三、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2. 玲玲家养了8只母鸡,这些母鸡每天可以下6个蛋。
如果玲玲准备聚50个鸡蛋送给
奶奶,聚齐这些鸡蛋至少需要多少天?
3. 如下图,小宁家到小芳家有340米,小芳家到小红家有850米,小红家到小力家有270
米。
小宁家到小力家有多少米?
北
小红家
小力家
小芳家
小宁家
4.
上面的人可以怎样分类?先自己确定标准,再分一分。
按 分: 按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