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 王庭槐

合集下载

大学生理学——内分泌王庭槐

大学生理学——内分泌王庭槐

5
一、激素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编辑ppt
6
二、激素的化学分类
1.胺类激素
水溶性强
2.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3.脂类激素
水溶性强,分子量大
类固醇激素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脂溶性,分子量小
编辑ppt
7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特异作用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相互作用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 特异协作同用作,用关:键生取长决素于→靶[血细糖↑]←糖皮质 胞的特异受体。激素
生长素
促进蛋白质 合成
升血糖
分解脂肪
•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编辑p→pt 血糖↑→垂体性糖尿病 25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二)腺垂体激素
1、生长激素(GH)
(3)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血糖降低 慢波睡眠 应激刺激
GHRH GHRIH
甲状腺激素 雌激素 雄激素
编辑ppt
促进 抑26制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抗 炎
增WBC溶酶体膜的稳定性

抑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过 敏
抑制浆细胞抗体的生成和组胺的生成
胃 肠
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
道 溃疡病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使溃疡病加剧

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编辑ppt
60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与分泌调节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3、影响器官系统功能
大剂量治疗作用
编辑ppt
15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二)腺垂体激素
1、生长激素(GH)
(1)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编辑ppt
16
下丘脑
门脉 系统

药学《生理学》教学大纲

药学《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201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药学、医检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有关课程选用教材:[1]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孙红,彭聿平. 人体生理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朱大年,王庭槐. 人体生理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M].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6;[3] Physiology(英文影印版)[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4] 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 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选读书目:[1] Basic concepts in physiology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on [M]. Singapore: Health Sciences Asia, Elsevier Science, 2002;[3] Physiological medicine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闫剑群. 生理学(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6.学习网站:/(人卫医学网)/(中国生理学会)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正常人体主要生命活动的机制和调节规律。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王庭槐新年贺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王庭槐新年贺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王庭槐新年贺词王庭槐,男,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并留校任教,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王庭槐新年贺词。

历任生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医学情报所所长、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5年新年贺词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国际友人、各位校友,全院老师们、同学们: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在这吉祥和睦的美好时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向为学院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老师、同学、教职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国际友人、各位校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回首2014,学院深化教改,开放办学,稳健发展。

我们在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凝聚正能量,同筑“中国需要清华中国也需要新华梦”,共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奋斗发展史,资料共享平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王庭槐新年贺词》(https://unjs)。

我们在“坚保教学质量生命线,增强学科建设硬实力”的工作思路引导下,全面实施“开天窗、接地气”发展战略,秉承“两个传承,三个坚持”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舟共济,发愤图强,稳步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发展呈现蓬勃态势,社会声誉进一步提升。

展望2015,更要锐意征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将喜迎十周年华诞,我们将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统领工作全局,继续坚持依靠广大师生、社会力量办学,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强化服务,依法治校;继续坚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继续坚持以人才培育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继续完善创新强校机制,打造教学、学科、人才、服务、管理多元合作平台;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水平,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1、分子生物学(乙)参考书目:
①《医学分子生物学》,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11月
②《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细胞生物学(乙)参考书目:
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杨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
②《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参考书目:
①八年制《病理学》(第2版)(或第1版),陈杰,李甘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或2006年);
②八年制《病理生理学》(第一版),陈主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或(第二版),李桂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4、流行病学参考书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
①《流行病学》(第7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7月。

②流行病学(双语)(第1版),沈洪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

5、社会医学参考书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
《社会医学》(第四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5月。

1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课参考书目
2
3
4
5
6
7
8
9
10。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王庭槐PPT课件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王庭槐PPT课件

05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规律及 意义阐述
自主神经系统组成和分布范围
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神经系统中传出神经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组成部分
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分布范围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广泛,几乎支配所有内脏器官;副交感神经系统分布较局限,某些器官没有副交感神 经支配,如皮肤和肌肉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等。
器。
突触传递过程及机制
突触前膜去极化
突触囊泡释放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膜电位改变 ,钙离子内流。
钙离子触发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 放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扩散与结合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扩散,与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结合。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 变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 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深入讲解了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单 位的概念、运动控制的层次和运动学 习的原理。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
全面概述了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 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内脏感觉的特点 和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
前沿动态介绍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神经科学领域的新技术
01
介绍了光遗传学、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和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及其与神经元关系
01
02
03
04
支持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元提供物 理支持,维持神经元的形态和
位置。
营养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分泌营养物 质,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

修复作用
在神经系统损伤时,神经胶质 细胞参与修复过程,促进神经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 王庭槐ppt课件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 王庭槐ppt课件
NE--------使输精管平滑肌收缩
神经肽Y (NPY)---不能直接收缩输精管,但可抑制 突触前NE的释放量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4)神经调质的概念 神经调质的作用是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调节
和改变原有的突触传递效能,并不直接引起突触 后电位。
神经肽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中枢主要的神经递质
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
活动;
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
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
将N缝合,经N再生→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恢复。
(四)神经递质与受体 1.神经递质概述 (1)确定标准:
⑴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该神经递质的物质及酶系统,
⑵ 递质从突触前终末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发 挥特定的生理效应。
⑶ 实验将适当浓度的该物质施加到突触后膜,能产生与刺 激突触前膜相同的反应。
⑷ 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取)。
意义:使神经元 的活动能及时终止, 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 的活动步调一致。
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 或破伤风毒素破坏 Renshaw’s 细 胞 的 功 能 → 强烈的肌痉挛。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 突触前抑制
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胞体的串联式突触,一般 存在于感觉传入系统中。
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89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肌紧张和肌运动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90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理易化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抑制区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切断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抑制区和易化区间活动失衡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去大脑僵直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脑干网状结构脊髓运动神经元肌紧张肌紧张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91临床上蝶鞍上囊肿阻断皮层与皮层下联系引起去皮层僵直

药学教学参考书目.doc

药学教学参考书目.doc

药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无机及分析化学》(二)参考资料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徐勉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1 月;2.《无机及分析化学》,陈虹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8 月;3.《无机及分析化学》,张仕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年9 月;4.《无机与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8 月;5.《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6.《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2 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3.《分析化学实验》,张广强黄世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8 年6 月;4.《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 月。

《有机化学》(二)参考资料1.《有机化学》,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2.《有机化学》(第4 版),倪沛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年12 月;3.《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解题示例》,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北京大学出版,2001 年;4.《有机化学》上、下,胡宏纹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年。

《有机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统计学》(二)参考资料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王丽燕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9 月;2.《环境统计》,蔡宝森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 月;3.《生物统计学》,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

《仪器分析》(二)参考资料1.《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仪器分析》,吴谋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无机及分析化学》(二)参考资料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徐勉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1 月;2.《无机及分析化学》,陈虹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8 月;3.《无机及分析化学》,张仕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年9 月;4.《无机与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8 月;5.《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6.《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2 月。

王庭槐《生理学》章节题库(呼吸)【圣才出品】

王庭槐《生理学》章节题库(呼吸)【圣才出品】

第5章呼吸一、A型题1.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大小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答案】D【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减弱了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液体渗入肺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使小肺泡表面张力大,不致塌陷,大肺泡表面张力小,不致过度膨胀,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由于肺弹性阻力减小,使肺顺应性增加。

2.下列选项中,能使肺的静态顺应性降低的因素是()。

A.肺气肿B.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C.气道阻力增加D.惯性阻力增加【答案】B3.低氧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直接作用于()。

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感受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答案】D4.在平静呼气末和平静吸气末,两者具有相同的()。

A.肺内压B.胸廓弹性阻力C.肺表面活性物质密度D.肺弹性阻力【答案】A【解析】在平静呼气和平静吸气的终末阶段,均达到肺内压和大气压相等的状态。

①平静呼气过程:平静呼气→肺容积↓肺内压↑→空气流出肺部→至呼气末,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停止;②平静吸气过程:平静吸气→肺容积↑肺内压↓→空气进入肺内→至吸气末,肺内压降低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停止。

5.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PaO2B.PaCO2C.CO2D.[H+]【答案】D【解析】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不是CO2本身,而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CO2增多引起的H+。

血液中的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血液中的CO2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使化学感受器周围细胞外液中的H+升高,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

6.构成肺动态阻力的主要成分是()。

A.惯性阻力B.气道阻力C.粘滞阻力D.胸廓弹性阻力【答案】B【解析】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触小泡泊靠、融合 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产生突触后电位
.
生理教研室 lixu
11
生理学课件
突触囊泡释放递质过程
.
生理教研室 lixu
12
生理学课件
3.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
生理教研室 lixu
13
生理学课件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生理学课件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反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第四节 感觉的形成 第五节 躯体运动的调控
第六节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及睡眠
.
生理教研室 lixu
1
生理学课件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 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 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 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 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 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 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 经系统。


Ca2+进入突触前膜
Ca2+进入突触前膜


兴奋性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抑制性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
化学门控式通道
化学门控式通道


突触后膜上Na+或Ca2+通道开放
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


Na+或Ca2+进入突触后膜
.
生理教研室 lixu
17
生理学课件
4.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回返性抑制
(3). 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 1) 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发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 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抑制)。
⑵绝缘性:兴奋传导是局部电流在一条纤维上构成回路 + 各纤维间存在着结缔组织 结构的完整性:如损伤或切断兴奋传导障碍
⑶完整性: 功能的完整性:如应用麻醉药,麻醉区离子跨 膜运动受阻,兴奋传导障碍
⑷相对不疲劳性:比突触传递耗能少。
.
生理教研室 lixu
6
生理学课件
5.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⑴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
生理教研室 lixu
2
生理学课件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 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及其发出的 所有突起
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树突:接受冲动,传给胞体 突起
轴突:传出冲动,传给另一个细胞
轴突始段:产生 动作电位部位
.
生理教研室 lixu
3
生理学课件
有髓鞘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一、化学性突触传递 1.突触的结构: ⑴分类:
轴-体突触 轴-树突触 轴-轴突触
.
生理教研室 lixu
9
生理学课件
⑵功能结构:
①突触前膜: 递质、受体
②突触间隙: 水解酶
③突触后膜: 受体、离子通道
.
生理教研室 lixu
10
生理学课件
2.化学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 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
生理教研室 lixu
18
生理学课件
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传入纤维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 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递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后者常为功能相反 的中枢,故又称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
Cl-进入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去极化 (EPSP)
突触后膜超极化(IPSP)

(抑制)
总和达阈电位

动作电位(兴奋)
.
生理教研室 lixu
16
生理学课件
4.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突触后膜的电位改变取决于 同 时 产 生 的 EPSP 和 IPSP 的 代 数 和。 轴突始段是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 部位。
无髓鞘神经纤维
.
生理教研室 lixu
4
生理学课件
2.神经纤维的传导兴奋的速度
影响因素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 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如低温麻醉(神经传导阻滞)
.
生理教研室 lixu
5
生理学课件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双向性:局部电流可沿N纤维向二个方向构成回路。
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 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主) K+通透性↑
Na+内流、 K+外流
去极化
EPSP
.
生理教研室 lixu
14
生理学课件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 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Cl-(主) K+通透性↑
Cl-内流、 K+外流
超极化
IPSP
.
生理教研室 lixu
15
生理学课件
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比较
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兴奋冲动传入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触 后 膜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一N元 抑制另一N元
意义:使不同中枢间的活动协调起. 来。 生理教研室 lixu
19
生理学课件
②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
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 者兴奋冲动经轴突回返来又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 他神经元。
如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AP传导,并不能使所支配的肌肉发生内在
的代谢改变。
表明: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AP无关、而与营养因子有关。

生理教研室 lixu
7
生理学课件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结构。
化学性突触:神经递质作为中介
电突触:通过缝隙连接
.
生理教研室 lixu
8
生理学课件
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
活动;
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
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
将N缝合,经N再生→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