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胶黏剂的检测标准
胶粘剂老化性能如何检测

胶粘剂老化性能如何检测
1.物理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对胶粘剂的老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胶粘剂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其老化程度。
常见的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剪切强度、抗老化性能、粘接性能等。
胶粘剂的老化程度通常表现为高温下强度下降或断裂率增加。
通过对比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可以判断胶粘剂老化的严重程度。
2.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可通过检测胶粘剂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来评估其老化程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胶粘剂内部的功能基团变化、交联程度、分子量变化等,从而评估胶粘剂的老化程度。
3.加速老化试验
加速老化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老化过程,从而快速评估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
常见的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包括热老化、光老化、湿热老化等。
这些试验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胶粘剂长期使用后的老化效果,并对胶粘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4.现场应用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对胶粘剂的老化性能进行验证是一种直观可靠的方法。
在场地施工等实际环境中,使用胶粘剂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和检测其粘接效果和性能稳定性,评估胶粘剂的老化程度。
例如,可观察其粘接点是否出现开裂、脱落、变形,以及粘接强度是否下降等指标。
综上所述,胶粘剂老化性能可通过物理性能测试、化学分析、加速老化试验和现场应用验证等方法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评估胶粘剂老化的程度,指导产品的性能优化和合理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胶粘剂类型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并结合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

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胶粘剂是一种常用的粘接材料,用于将两个或多个物体粘结在一起。
为了确保胶粘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估。
下面是一份胶粘剂的检测标准简表,介绍了常见的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1.粘结强度:粘结强度是评估胶粘剂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剪切强度测试、拉伸强度测试和压缩强度测试等。
2.耐热性:胶粘剂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测试方法包括热老化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等。
3.耐候性:耐候性是胶粘剂在室外或恶劣环境中使用时的重要性能。
测试方法包括光老化试验、温湿老化试验和冻融试验等。
4.粘度:粘度是衡量胶粘剂流动性的指标,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旋转粘度法、动态粘度法和滴定法等。
5.固含量:固含量是胶粘剂中固体成分的含量,测试方法包括重量损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6.pH值:胶粘剂的pH值会对其应用场景产生一定影响,测试方法是使用pH计进行测量。
7.溶剂残留量:溶剂残留量是衡量胶粘剂中有害溶剂残留的指标,测试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
8.粘接剥离强度:粘接剥离强度是评估胶粘剂与物体粘结能力的指标,测试方法包括剥离强度测试和剥离力试验等。
9.可溶性粘合剂含量:可溶性粘合剂含量是胶粘剂中可溶于特定溶剂中的物质含量,测试方法包括透明度法和煮沸法等。
10.柔韧性:胶粘剂的柔韧性是其在不同温度下保持一定稳定性的能力指标,测试方法包括拉伸弹性模量测试和冲击韧性测试等。
上述只是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中的部分重要项目,实际的检测还应根据具体的胶粘剂类型和应用场景确定。
在进行胶粘剂检测时,应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胶粘剂的检验方法

胶粘剂的检验方法
胶粘剂检验方法依据《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6.3.1拉伸粘接强度与6.3.2可操作时间。
一、拉伸粘接强度
拉伸粘接强度按JG/T3049-1988中5.10进行测定。
(一)试样
1、尺寸如图1所示,胶粘剂厚度为3.0mm,膨胀聚苯板厚度为20mm;
2、每组试件由六块水泥砂浆试块和六个水泥砂浆或膨胀聚苯板试块粘接而成;
3、制作:
(1)按GB/T17671-1999中第6章的规定,用普通硅酸
盐水泥与中砂按1:3(重量比),水灰比0.5制作水泥砂浆试块,养护28d后,备用;
(2)用表观密度为18kg/m³的,按规定经过陈化后合格的膨胀聚苯板作为试验用标准板,切割成试验所需尺寸;
(3)按产品说明书纸杯胶粘剂后粘接试件,粘接厚度为3mm,面积为400mm×40mm。
分别准备测原强度和测耐水拉伸粘接强度的试件各一组,粘接后在试验条件下养护。
(4)养护环境:按JC/T547-1994中6.3.4.2的规定。
(二)检验过程养护期满后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mm/min。
记录每个试样的测试结果及破坏界面,并取4个中间值计算算术平均值。
二、可操作时间检验
胶浆搅拌后,在试验环境中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制造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没有规定时按4h)放置,然后按拉伸粘接强度试验方法中原强度测试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平均粘接强度不低于表4原强度的要求。
胶粘剂检测标准

胶粘剂检测标准
作为一种胶粘剂,最重要的质量标准是:A、粘接强度(附着性);B、耐高温性;C、耐低温性;D、耐老化性;E、粘接强度的保持性。
胶粘剂的主要粘料分为以下几大类:
1.动物胶;
2.植物胶;
3.无机物及矿物;
4.合成弹性体;
5.合成热塑性材料;
6.合成热固性材料;
7.热固性、热塑性材料与弹性体复合.
适用的样品测试有:
■胶粘剂■助剂
常用胶粘剂检测标准:
GB/T 2790—1995粘合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 2791—1995粘合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 2792—81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GB/T 2793—1995粘合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2794—1995粘合剂粘度的测定
GB 4850—84压敏胶粘带低速解卷强度测试方法。
瓷砖胶国家检测标准

瓷砖胶国家检测标准
瓷砖胶国家检测标准主要有两个部分: GB/T 13477-2002《瓷
砖胶粘剂》和GB/T 27951-2011《瓷砖胶粘剂》。
GB/T 13477-2002标准规定了瓷砖胶粘剂的分类、要求、试验
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包括了胶粘强度、硬度、耐水性、耐候性、变形率和流动性等指标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GB/T 27951-2011标准是对GB/T 13477-2002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该标准增加了对瓷砖胶粘剂的胶接性能、化学性能和环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并扩大了应用范围,包括了瓷砖、大理石、石材和玻璃等材质的粘接。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瓷砖胶粘剂的质量分类和质量检验方法。
通过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瓷砖胶粘剂,可以保证其质量可靠,使用效果好,对用户和环境的安全无害。
胶粘剂检验规范(含表格)

胶粘剂检验规范(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胶粘剂的检验。
3.0作业内容3.1 测量工具:胶纸、十六格刀片、2H铅笔、橡皮擦、NacL、纯净水、量杯。
3.2 缺陷分类及定义: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抽样方案表》。
3.4不合格制品按《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执行。
3.5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 A B 1 生产单位XXX有限公司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2 名称CHEMLOK252X 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3 有效期1年方法:目测法4 主要成分二甲苯<65%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乙苯<20%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氮取代的芳香化合物<10%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无机铅盐<5%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碳黑<5%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5 包装见封样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4.0相关文件4.1 《产品规格书》4.2《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4.3《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5.0记录表格5.1 《抽样方案表》5.2 《胶粘剂检验报告表》胶粘剂检验报告表来料批号规格型号质检员外协单位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实测值单项结论生产单位洛德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名称CHEMLOK252X有效期1年主要成分二甲苯<65% 乙苯<20%氮取代的芳香化合物<10%无机铅盐<5% 碳黑<5% 包装见封样其它要求:备注:。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国际标准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国际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胶粘剂粘度的测定是在胶粘剂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粘度是指液体在受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液体的粘稠程度。
胶粘剂的粘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胶粘剂的粘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材料配方、添加剂和加工方法等。
因此,准确测定胶粘剂的粘度对于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工艺改进和开发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在胶粘剂行业中,粘度的测定方法比较多样化,包括旋转式粘度计、落球粘度计、滴定粘度计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推动行业的发展,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胶粘剂粘度的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对于测定方法、设备要求、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规定,可以作为胶粘剂生产和检测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胶粘剂粘度的定义和重要性,然后探讨影响胶粘剂粘度的因素,并详细介绍常用的胶粘剂粘度测定方法。
最后,将回顾国际标准对胶粘剂粘度的规定,并总结胶粘剂粘度测定方法的重要性。
同时,对未来胶粘剂粘度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为胶粘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览,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概述部分介绍了胶粘剂粘度测定的背景和重要性,提出了该问题的研究目的。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本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各个部分的内容。
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所在。
总结部分对引言部分进行了小结,为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做了铺垫。
正文部分包括胶粘剂粘度的定义和重要性、胶粘剂粘度的影响因素、胶粘剂粘度的测定方法和胶粘剂粘度的国际标准四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对胶粘剂粘度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引导读者了解什么是胶粘剂粘度以及为什么需要对其进行测量。
胶粘剂各项测定

3.操作步骤
在预先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用分析天平称取适量试样(准确至 0.00l g) 。将称 量瓶放入恒定温度的真空烘箱内,按表 11-2 规定的干燥条件干燥,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 冷却 20 min,称量。
表 11-2 试样干燥条件
胶粘剂种类 脲醛、三聚氰胺 酚醛树脂 其他胶粘剂
试样重 /g 1.5 1.5 1.0
(2)仪器和设备
1)重量杯。20℃下容量为 37.00 mL 的金属杯。 2)恒温水浴或恒温室。能保持(23±l)℃。 3)天平。感量为 0.001 g。 4)温度计。 (0~50)℃,分度为 1℃。
(3)测定步骤
1)准备足以进行 3 次测定用的胶粘剂样品。 2)用挥发性溶剂清洗重量杯并干燥之。
2
3)在 25℃以下把搅拌均匀的胶粘剂试样装满重量杯,然后将盖子盖紧,并使溢流口保 持开启。随即用挥发性溶剂擦去溢出物。 4)将盛有胶粘剂试样的重量杯置于恒温水浴或恒温室,使试样恒温至(23±l)℃。 5)用熔剂擦去溢出物,然后用重量杯的配对砝码称重装有试样的重量杯,精确至 0.001 g。 6)每个胶粘剂样品测试 3 次,以 3 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干燥温度 /℃ 105±2 135±2 105±2
干燥时间 /min 180 60 180
1
1
胶粘剂的理化性能测试
1.1
外观的测定
外观是指色泽、状态、宏观均匀性、机械杂质等,它可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反映胶粘剂 的品质。
l、仪器
试管:内径(18±1)mm,长 150 mm。
2、操作步骤
将试样 20 mL 倒入干燥洁净的试管内,静置 5 min,用眼睛在天然散射光或日光灯下对 光观察。试验应在(25±1)℃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胶黏剂检测标准
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黏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
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
胶接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
胶黏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接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
合成化学工作者常喜欢将胶黏剂按粘料的化学成分来分类。
(001)13.12.06
胶黏剂的组成:
1.粘结物质
粘结物质也称黏料,它是胶黏剂中的基本组分,起黏结作用。
其性质决定了胶粘剂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条件。
一般多用各种树脂、橡胶类及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粘结物质。
2.固化剂
固化剂是促使黏结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加快固化的组分。
有的胶黏剂中的树脂(如环氧树脂)若不加固化剂,其本身不能变成坚硬的固体。
固化剂也是胶黏剂的主要组分,其性质和用量对胶黏剂的性能起着重要的总用。
3.增韧剂
增韧剂是为了改善黏结层的韧性、提高其抗冲击强度的组分。
常用的增韧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等。
4.稀释剂
稀释剂又称溶剂,主要起降低胶黏剂黏度的作用,以便于操作、提高胶黏剂的湿润性和流动性。
常用的稀释剂有机溶剂有丙酮、苯和甲苯等。
5.填料
填料一般在胶黏剂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它能使胶黏剂的稠度增加、热膨胀系数降低、收缩性减少、抗冲击强度和机械强度提高。
常用的填料有滑石粉、石棉粉和铝粉等。
6.改性剂
改性剂是为了改善胶黏剂的某一方面性能,以满足特殊要求而加入的一些组分,如为增加胶接强度,可加入偶联剂,还可以加入防腐剂、防霉剂、阻燃剂和稳定剂等。
胶黏剂检测标准:
ASTM D1183-70(1981)——胶粘剂耐循环实验室老化条件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581-60(1984)——玻璃瓶标签用水基或溶剂、可溶液体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713-65(1981)——自动装置密封顶盖纤维板试件用水基或溶剂、可溶液体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3632-77(1982)——用氧压法对粘接接头进行加速老化的试验方法。
ASTM D1488-60(1981)胶粘剂中的淀粉物质的标准试验方法。
175B,4032.1法——胶粘剂的灰分含量。
ASTM D1382-64(1981)——胶膜对蟑螂侵袭敏感性的标准试方法。
ASTM D1383-64(1981)——干胶膜对实验室小鼠侵袭敏感性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877-77——在霉菌条件下多层板胶粘剂粘接接头耐久性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4299-84——细菌污染对胶粘剂制备和胶膜影响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4300-84——霉菌污染对胶粘剂制备和胶膜耐久性影响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146-53(1981)——潜性胶层粘连点的标准试验方法。
ARP1610——物理化学定性方法,环氧胶粘剂和预测树脂体系。
ASTM D896-84——粘接接头耐化学试剂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062-78(1983)——金属对金属粘接劈裂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3807-79——胶粘剂的拉伸劈裂/剥离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工程塑料对工程塑料的粘接)。
ASTM D3310-74(1983)——测定胶粘剂腐蚀性的标准推荐方法。
ASTM D1780-72(1983)——金属对金属胶粘剂粘接进行蠕变试验的标准推荐方法。
ASTM D2293-69(1980)——胶粘剂压缩剪切的蠕变性质标准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ASTM D2294-69(1980)——胶粘剂拉伸剪切的蠕变性质标准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GB7750-86——胶粘剂拉伸剪切的蠕变性质试验。
密度
ASTM D1875-69(1980)——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151-84——湿度和温度对粘接影响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828-70——粘接接头与结构大气曝晒的标准方法。
ASTM D2918-71(1981)——测定受剥离应力作用的粘接接头耐久性的标准方法。
ASTM D2919-71(1981)——测定在拉伸剪切应力作用下粘接接头耐久性的标准方法。
ASTM D1304-69(1983)——用作电绝缘材料胶粘剂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3482-76(1981)——测定胶粘剂对铜的电解质腐蚀的标准方法。
ASTM D3166-73(1979)——胶粘剂拉伸剪切疲劳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ASTM D1579-60(1981)——苯酚、间苯二酚和三聚氰胺类胶粘剂填料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184-69(1980)——粘接复合层压板胶粘剂的弯曲强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3111-76(1982)——用圆棒弯曲试验法测定热熔胶柔性的标准方法。
ASTM D2183-69(1982)——胶粘剂流动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3433-75(1980)——粘接接头劈裂断裂强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2295-72(1983)——在高温下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ASTM D1583-61(1981)——氢离子浓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950-82——胶粘剂粘接件冲击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6328-84——胶粘剂粘接件的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ASTM D2557(1983)——胶粘剂在-267.8-55°C时拉伸剪切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489-69(1981)——水基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490-82——脲醛树脂溶液不挥发物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582-60(1981)——苯酚、间苯二酚和三聚氰胺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GB2793-81——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ASTM D903-49(1983)——粘接接头的剥离撕裂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N D1781-76(1981)——胶粘剂爬鼓剥离试验的标准方法。
ASTM D1876-72(1983)——胶粘剂T-剥离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2558-69(1984)——评价绱鞋底粘接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2918-71(1981)——测定剥离应力作用的粘接接头耐久性的标准方法。
ASTM D3167-76(1981)——浮辊剥离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2791-81——胶粘剂T剥离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
GB2792-81——压敏胶带180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GB2790-81——胶粘剂180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
HG4-854-81——硫化橡胶与金属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ASTM D4339-84——测定胶粘剂气味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1916-69(1980)——胶粘剂渗透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904-57(1981)——粘接试件曝露于人造光源(碳-弧光型)和自然光源的标准实践。
ASTM D1879-70(1981)——胶粘剂曝露于高能辐射下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816-82——橡胶胶粘剂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B117-73(1979)——盐雾试验的标准方法。
ASTM G85-84——改进的盐雾试验的标准实践。
在盐雾中引入酸和SO2,比B117法的腐蚀环境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