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内经典诵读篇目:《观书有感》、《春日》、《游园不值》、《江上渔者》、《示儿》。

2. 课外拓展篇目:《滕王阁序》、《咏柳》、《登鹳雀楼》、《江雪》、《枫桥夜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背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诵读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2. 利用图片、音乐等辅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分享感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诗词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3. 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词。

4. 学生自主诵读,体会诗词韵味。

5. 分组讨论,分享诗词感悟。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诵读指定的课外篇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朗读、背诵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课后自主学习、诵读情况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诗词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

2. 组织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开展诗词主题的板报设计活动,展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资源1. 诗词文本: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诵读的经典诗词。

2. 相关资料:诗词的背景知识、注释、译文等。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音乐、视频等。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篇诗词教学约需1-2课时。

2. 课程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保每篇诗词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讨论。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本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到经典文学作品,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增加文学素养。

一、活动时间:每周定时安排,每次20分钟。

二、活动场所:学校图书馆或教室。

三、活动内容:老师精选经典诵读文学作品,供学生选择。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诵读。

四、活动形式:学生个人或小组诵读,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五、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

六、活动要求:学生要求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认真对待每一次诵读,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学会用声音传达文字的内涵。

七、活动评选:每学期末,评选出优秀经典诵读学生,并颁发证书和奖励。

通过这样的经典诵读活动,相信可以使学生对经典文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八、对老师的要求: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材,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

在诵读活动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同时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提出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九、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诵读表现、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以及评选出的优秀诵读学生的表现来评估活动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作品展示和诵读比赛等形式来评估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表现。

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对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将不断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文学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的欣赏水平。

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意识。

在小组诵读环节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

在诵读经典作品时,学生会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故事,增强情感领悟能力,同时也可以自我反思,提高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能力。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一、活动目的。

经典诵读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对象。

本活动适用于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相应的文学作品选择和诵读内容安排。

三、活动内容。

1. 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童话等。

可以从国内外文学作品中进行选择,既可以涵盖中国古代经典,也可以包括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2. 学生诵读,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可以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两种形式。

个人诵读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集体诵读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诵同一篇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诵读比赛,可以组织诵读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诵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4. 诵读分享,鼓励学生在诵读活动后进行分享交流,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四、活动流程。

1. 筹备阶段,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选择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制定活动方案和宣传计划。

2. 准备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诵读准备,培训学生的诵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进行诵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诵读、集体诵读和诵读比赛等环节。

4.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五、活动评估。

1.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

2.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活动氛围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看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意见反馈,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为今后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经典诵读是指通过学生诵读经典作品,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4.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经典作品选读: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课程要求,从经典文学作品中选取适合学生诵读的篇章,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课堂诵读:在每周或每月的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诵,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诵读比赛。

3. 诵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朗诵或表演。

4. 诵读展示:在学校开展诵读展示活动,使学生的诵读成果得到展示和分享。

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学生观摩。

四、活动组织1. 活动策划:由学校教师和文艺骨干共同策划诵读活动的主题、形式和具体内容。

2. 活动安排: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班级特点,确定诵读活动的时间、场所和参与人员。

3. 活动宣传:通过班级会议、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 活动准备:准备诗歌、童话、故事等经典诵读材料,提前抄写、复印或摄影,为学生提供参考和诵读。

五、活动评估1. 学生评估:通过评选优秀诵读者,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以及观察学生的诵读成果,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3. 家长评估:向家长征求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

六、活动效果1.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2.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得到培养;3.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4.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增强,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7)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7)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能力。

通过诵读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语言能力和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实施方案以小学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帮助学生打好古文基础,增加文化内涵,提升诵读水平和修养。

二、活动内容与方式1. 经典选取精选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中华经典作品,除了古文经典外,也可以选择一些现代经典作品。

要注重选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作品,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求。

2. 诵读形式采用集体诵读与个人朗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体诵读可以安排在每周的团队活动课上,由班级集体一起诵读,增强集体凝聚力。

个人朗诵可以作为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选择并精心准备一段经典作品,通过比赛形式展示出来。

3. 辅助材料准备为学生提供诵读材料,包括经典作品的文字、拼音和注释等。

可以借助图书馆、网络等途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所需的经典材料。

4. 专题活动开展一些与中华经典相关的专题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经典故事分享会、名著改编剧演出等。

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激发他们对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的实施步骤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学年计划,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

2. 选择经典作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作品,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选择。

3. 材料准备为学生准备好经典作品的诵读材料,确保内容正确、完整,并提供必要的注释和解读。

4. 开展集体诵读在每周的团队活动课上,安排适量的时间进行集体诵读,可以先进行整体熟读,再进行小组对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5. 个人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个人朗诵比赛,鼓励他们独立选择并准备一段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通过比赛形式展示出来。

可以设立评委团,评选出优秀的个人朗诵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2. 《大学》选段3. 《中庸》选段4. 《论语》选段5. 《道德经》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经典选段,理解其中含义。

2. 难点:深入理解经典中的智慧,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诵读。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经典中的重点字词和句意,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经典中的智慧,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法:将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锻炼。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选段,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学会尊重师长,孝顺父母。

3. 第三周:学习《中庸》选段,理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学会为人处事的适度原则。

4. 第四周:学习《论语》选段,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学习仁爱、忠诚、诚信等品质。

5. 第五周:学习《道德经》选段,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学会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态度和讨论热情,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诵读能力:通过抽查学生的诵读,评估学生的发音准确性、流畅性和理解程度。

3. 实践应用:通过学生日常行为的变化,评估学生将经典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效果。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选择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教材,确保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注释、译文、故事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

3. 音频视频资源:收集或制作经典诵读的音频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诵读示范和背景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诵读展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诵读水平、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六年级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

六年级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

六年级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目标意义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从小广读博览,诵读千古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通过孩子阅读大量的中外古今美文,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三、诵读内容以教育局规定的古诗文诵读篇目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实施过程(一)营造氛围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

课前一诵(2分钟)形成常规。

(二)活动开展1、原则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师带生,生带生。

(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20分钟。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

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三)活动评价1、开展班级“诵读争星”评比活动。

(1)学生自备硬面抄,将“我会背的诗”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多。

(2)组织学生互评,通过检查古诗记录本,抽背古诗,给对方评出相应等级。

(3)教师评价,教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以及学生的动机兴趣、活动表现综合评定,填写☆数。

(4)评选班级“诵读之星”。

2、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78354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78354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备课笔记(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合兴小学年级:六年级科目:经典诵读教师:胡萍2017年9月1日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2016/2018学年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二、诵读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

三、保证诵读时间:利用每天的第一节课前、大课间活动和每周的经典诵读课。

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充分利用每周诵读课进行指导,让学生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理解体会部分重点词句的意思,培养诵读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参加学校的经典诵读比赛,精心准备,力争取得好成绩。

6、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老官中心小学邹俊武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能力。

根据学校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特制定《六年级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三个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让经典诵读成为个人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形成全民读书新风尚。

2、注重“四个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达到学校无闲人,人人读经典;学校无闲时,时时读经典;学校无闲处,处处读经典。

3、落实“五个一”,采用“课前一吟”,“一天一诵”,“一周一课”,“一月一主题”,“生活一用”等措施落实经典诵读。

每节语文课前,老师组织学生背诵一篇诗文(或其中一段或几个名句)。

每周一节以诵读为主题的活动课,检查诵读情况,并予以方法指导。

4、建立“六个机制’’,“环境营造机制”,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展示经典;“课时落实机制”,每周安排一节课,语文教师指导读经典;“教学课堂机制”,所有课堂
有理、有利、有机渗透经典;“活动开展机制”,开展丰富多彩课内外活动,推动经典诵读广泛开展、持续开展;“资源整合机制”,整合教师资源、文化资源应用经典;“长期坚持机制”,物化、内化、深化、强化、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5、开展系列活动
评选“诵读明星”
每生准备一个“读背积累本”,及时将自己会背的内容摘抄在上面,可配以一定的画面、文字装饰。

根据“读背积累本”的质量和诵读的熟练程度等,评选“班级诵读明星”,可每月评选一次,多次被评为“班级诵读明星”者可参选年度“校级诵读明星”。

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开展经典手抄报制作活动,为诗文配画,要求图文并茂,画面能充分体现诗文意境,内容形式不限。

每人交1份作品参与班级评比,获奖者作为参评年度“校级诵读明星”的条件之一。

举行经典诵读节
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节,通过诵读经典,讲故事,演经典,深化认识。

三、诵读内容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典范性,诵读作品应情、趣、理兼备,朗朗上口,易于诵记。

根据教育局经典诵读选读篇目推荐,选定五年级诵读篇目如下:
周次内容
3 《少年中国说》
4 《春夜喜雨》
6 《诗经·采薇》
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菊花》
9 《天净沙·秋》
10 《七步诗》
11 《鸟鸣涧》
12 《江畔独步寻花》
13 《竹石》
14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5、16 《论语》节选
17 《沁园春·雪》
18 《笠翁对韵》李渔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笠翁对韵》李渔
卷一(节选)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

腊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