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

合集下载

昆曲名词解释

昆曲名词解释

昆曲名词解释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被誉为“戏曲之魂”,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昆曲的常见名词的解释:
1. 昆曲:昆曲是指苏州地区的戏曲艺术形式,也是昆山地区曲艺文化的代表。

昆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娴熟的身段功底和精湛的演技而闻名,被誉为“百戏之祖”。

2. 正宫:昆曲中分为正宫、旦角、净角、丑角等角色类别。

正宫是指扮演贵族或官宦人物的男性角色,常常出现在昆曲的传统故事中。

3. 旦角:旦角是昆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角色类别,通常扮演贵妇、仕女等角色。

旦角在昆曲表演中以婉约、柔美、细腻的唱腔和姿态为特色。

4. 净角:净角是昆曲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角色类别,常常扮演武将、士兵等角色。

净角的表演风格以刚健、威猛的舞蹈动作和豪放、放声的唱腔为特点。

5. 丑角:丑角是昆曲中扮演丑角色的角色类别,常常扮演喜剧角色,具有滑稽、逗笑的表演风格。

丑角在昆曲中起到调剂气氛、增加戏剧效果的作用。

6. 坐脸:坐脸是昆曲中的一种表演技巧,指演员将一条腿盘腿坐在一个有绣花靠脚的小凳子上,另一条腿向下垂,同时唱腔
和表演。

7. 花旦:花旦是昆曲中扮演青年女性角色的特定角色类型。

花旦的造型和化妆都非常讲究,以嫩、俏、美、青春为特点。

8. 太监:太监是昆曲中的一种特殊角色扮演,他们通常扮演皇宫中的宦官,以太监的特有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特点。

以上是一些昆曲常见名词的解释,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独特魅力和表演形式使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传统剧目

昆曲传统剧目

昆曲传统剧目一、昆曲的历史和特点1.1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昆曲源于中国传统戏曲,起源于元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表演艺术。

•昆曲以其高度模拟表演和优美动人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1.2 昆曲的表演特点•昆曲讲究婉转、柔美、细腻的表演风格,以表演者的声腔和肢体语言传递情感。

•特别注重形体动作、面部神态和音乐唱腔的配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代表作品介绍2.1 《牡丹亭》•《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之一,由明代李时中创作。

•该剧以唐代文学家元稹的故事《牡丹亭记》为蓝本,讲述了两个相爱的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的悲剧。

•《牡丹亭》以其独特的剧情以及美妙的唱腔而被誉为昆曲经典之一。

2.2 《汉宫秋》•《汉宫秋》是昆曲中的古装剧,创作于明代。

•该剧以汉宫宫廷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妃嫔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争斗。

•《汉宫秋》的音乐、舞蹈和表演技巧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准,被视为昆曲中的杰作之一。

2.3 《西华山》•《西华山》是昆曲中的历史剧,创作于明代。

•该剧以历史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阎罗王在西华山修炼的过程中的一系列挑战和变化。

•《西华山》以其强烈的舞台表现力和扣人心弦的音乐节奏,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和推崇。

2.4 《雪窦山》•《雪窦山》是昆曲中的神话剧,创作于清代。

•该剧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的故事为蓝本,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

•《雪窦山》以其优美的唱腔和富有神秘感的舞台设计,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昆曲传统剧目的魅力和意义3.1 昆曲的艺术魅力•昆曲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喜剧和悲剧,也有史诗和神话故事,各具特色。

•昆曲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表演方式,引人入胜,让观众陶醉其中。

3.2 昆曲的文化传承意义•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昆曲传统剧目的演出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也能够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3.3 昆曲的国际影响•昆曲作为中国的传统剧目,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赢得了世界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昆曲知识点总结

昆曲知识点总结

昆曲知识点总结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昆曲戏、昆山戏等。

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它以优美的旋律、婉转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和精妙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被誉为“戏曲之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昆曲的流派昆曲可以分为南派和北派两大流派。

南派昆曲源于江苏昆山,以昆山腔为代表,被称为“南昆”,主要包括沪剧、苏剧、常剧等。

北派昆曲源于北京,以梆子腔为代表,被称为“北昆”,主要包括京剧、徽剧、秦腔等。

两大流派各具特色,但都是昆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曲的表演形式昆曲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唱是指演员通过歌唱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念是指演员通过朗诵来传达角色的台词和情节。

做是指演员通过动作来展现角色的形象和性格。

打是指演员通过舞蹈和武打来展示角色的动作和动态。

这四种基本功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昆曲的独特表演风格。

昆曲的唱腔昆曲的唱腔具有独特的旋律和韵律,分为“折子戏”、“走板戏”和“彩白戏”三种。

折子戏是昆曲的主要唱腔,以悠扬的旋律和华丽的唱腔为特点,适合表现剧情的高潮部分。

走板戏是昆曲的次要唱腔,以明快的旋律和轻快的唱腔为特点,适合表现剧情的过渡部分。

彩白戏是昆曲的附加唱腔,以简练的旋律和洒脱的唱腔为特点,适合表现剧情的插叙部分。

昆曲的唱腔丰富多彩,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昆曲的服饰昆曲的服饰精美绝伦,包括戏服、头面、道具等。

戏服是演员表演时穿的服装,通常根据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旦角、净角、丑角等不同类型。

头面是演员戴在头上的装饰品,通常根据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花旦头面、生旦头面、老生头面等不同类型。

道具是演员表演时使用的物品,通常根据剧情的需要而有所准备,有扇子、剑鞘、印花巾等不同类型。

昆曲的服饰华丽瑰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

昆曲的表演技巧昆曲的演员需要具备高超的表演技巧,包括唱腔技巧、唱功技巧、念功技巧、做功技巧、打功技巧等。

昆曲知识点

昆曲知识点

昆曲知识点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被誉为“戏曲之花”。

它起源于江苏苏州地区,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昆曲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昆曲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方式和角色扮演。

以下是一些昆曲的知识点:1.唱腔:昆曲的唱腔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采用的是特殊的乐曲和唱腔技巧。

昆曲的唱腔音域较宽,音色柔美,旋律细腻。

其特点是以音调变化丰富、音域跳跃较大、声音起伏有致等。

2.表演形式:昆曲的表演形式十分特殊,它采用了很多独特的技巧,如“敲子”、“套子”、“打腔”等。

其中,“敲子”是指演员在表演时敲击特制的木鱼,以引导节奏和强调情感;“套子”是指演员在表演时携带手提箱,从中取出道具和服装;“打腔”是指演员在表演时用手拍击自己的身体,以增强节奏感。

3.角色扮演:昆曲中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昆曲中的角色分为四大行当,即生、旦、净、末。

每个行当都有其特定的角色类型和表演方式,如生行当扮演男性角色,旦行当扮演女性角色,净行当扮演丑角,末行当扮演世俗角色。

4.剧目:昆曲有着丰富多样的剧目,包括历史剧、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其中,经典的剧目有《牡丹亭》、《紫钗记》、《窦娥冤》等。

这些剧目不仅在中国内地广为流传,也在海外得到了认可和喜爱。

5.影响力: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在中国内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许多昆曲剧团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演出和交流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昆曲。

总之,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瑰宝,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角色扮演使其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昆曲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通过了解昆曲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

昆曲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代表剧种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

它唱腔优美,在演唱上注重对声音节奏速度的控制,讲究咬字吐音,从而形成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的独特风格。

昆曲的角色分工很多,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

各行角色都在表演上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昆曲剧目很多,共计有400多出折子戏。

演出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渔家乐—藏舟、刺梁》、《长生殿—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哭像、闻铃、弹词》。

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

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

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

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

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昆曲艺术简述

昆曲艺术简述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14世纪的江苏昆山地区。

它以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文学性强而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昆曲的艺术特点包括:
1. 唱腔:昆曲的唱腔悠扬、旋律丰富,有独特的音乐体系,包括宫调、商调、角调、徵调、羽调五种基本调式,以及各种变调。

2. 表演:昆曲表演讲究身段、手势、眼神、步法的协调统一,动作细腻,强调内在情感的表达。

3. 文学性:昆曲剧本多取材于古代文学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等,语言优美,诗词歌赋并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 音乐伴奏:昆曲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二胡、琵琶等,音乐与唱腔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5. 脸谱与服装:昆曲角色的脸谱和服装色彩鲜明,造型华丽,有助于表现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昆曲在明朝和清朝初期达到了鼎盛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20世纪初,昆曲艺术经历了一段低谷,但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昆曲再次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如今,昆曲在国内外都有专门的演出团体和研究教育机构,致力于传承和推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昆曲简介资料

昆曲简介资料

• 昆曲的经典剧目和人物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成
曲艺术的巅峰
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昆曲的经典剧目和人物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
• 昆曲的经典剧目和人物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较高的知名
富的素材和借鉴
度,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04
昆曲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昆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传承
现代社会的传播
• 昆曲在现代社会通过戏曲演出、影视改编、教育传承等方式进行传播
政策
教育、戏曲演出等
• 国家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昆曲的传承
• 国家通过设立昆曲传承基地、举办昆曲比赛等方式,推
和保护工作
动昆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昆曲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 昆曲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观众群体萎缩、专业人才流失、资金投入不
足等
• 昆曲传承与保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机遇
• 昆曲传承与保护的机遇包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际社会对东方文化的关注等
• 昆曲传承与保护可以通过与现代艺术、科技的结合,实现创新发展,提高自身的影
响力和竞争力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以唱腔和念白为主要
以唱腔、念白和表演
表现手段
的花旦为主要表现手
表现手段
表现手段
动作为主要表要求演
• 昆曲的末角要求演
• 昆曲的丑角要求演
员具备较高的文学素
• 昆曲的武戏要求演
员具备较高的音韵功
员具备较高的音韵功
员具备较高的表演技
养和艺术修养
员具备较高的武术功

十大昆曲曲目

十大昆曲曲目

十大昆曲曲目(原创版)目录1.昆曲简介2.十大昆曲曲目列表3.十大昆曲曲目简介4.昆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正文昆曲,又被称为昆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源于明代,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其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昆曲的众多曲目中,有十大昆曲曲目备受推崇,它们是:《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夜行船》、《风筝误》、《西厢记》、《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和《破幽梦孤雁》。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被誉为昆曲中的爱情经典。

《桃花扇》则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一部反映南明历史的剧作,以侯方域和陈圆圆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长生殿》是清代剧作家洪升的代表作,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宫廷图景。

《夜行船》是一部讽刺喜剧,讲述了一个穷书生为了搭乘夜行船而闹出的一系列笑话。

《风筝误》则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喜剧,讲述了一个风筝引发的爱情误会。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讲述了张生、崔莺莺和红娘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汉宫秋》是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以汉武帝和陈阿娇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宫廷图景。

《琵琶记》是明代剧作家高濂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琵琶师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被誉为昆曲中的“教育剧”。

《娇红记》是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书生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家庭生活的画卷。

《破幽梦孤雁》是明代剧作家邵雍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书生和一位女子的爱情故事,被誉为昆曲中的抒情小品。

昆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影响了其他地方戏曲的发展,还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牡丹亭][游园][步步娇]杜丽娘:【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春香:【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塡。

杜丽娘:可知我常—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羞花闭月花愁颤。

2[牡丹亭][游园][皂罗袍]杜丽娘: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春香:是花都开,那牡丹花还早。

杜丽娘:【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蘑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3[长生殿][哭像][叨叨令
唐明皇:【叨叨令】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的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的谤;更排些戈儿戟儿,不哄中重重叠叠的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

(哭科)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

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
【脱布衫】羞杀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

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啊将他轻放。

【小梁州】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么篇】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只落得泪万行,愁千伏!(哭科)我那妃子呵,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
4[长生殿][哭像][快活三]
唐明皇:【快活三】俺只见宫娥每簇拥将,把团扇护新妆。

犹错认定情初,夜入兰房。

(悲科)可怎生冷清清独坐在这彩画生绡帐!
【朝天子】爇腾腾宝香,映荧荧烛光,猛逗着往事来心上。

记当日长生殿里御炉傍,对牛女把深盟讲。

又谁知信誓荒唐,存殁参商!空忆前盟不暂忘。

今日呵,我在这厢,你在那厢,把着这断头香在手添凄怆。

5[西厢记][佳期][十二红]
红娘:【十二红】小姐小姐多丰采,君瑞君瑞济川才,一双才貌世无赛,堪爱,爱他们两意和谐。

一个半推半就,一个又惊又爱,一个娇羞满面,一个春意满怀,好似襄王神女会阳台,花心摘,柳腰摆。

似露滴牡丹开,香恣游蜂采。

一个斜欹云鬓也不管堕折宝钗,一个掀翻锦被也不管冻却瘦骸。

今宵勾却相思债,竟不管红娘在门儿外待,教我无端春兴倩谁排,只得咬,咬定罗衫耐。

犹恐夫人睡觉来,将好事翻成害。

将门叩叫秀才,嗳秀才你忙披衣快把门开,低,低声叫小姐,小姐吓,你莫贪余乐惹飞灾,看看月上粉墙来,嗳,莫怪我再三催。

6[孽海记][下山][赏宫花]
本无:【赏宫花】和尚出家受尽了波查,被师傅打骂,我就逃往回家,一年二年,养起了头发,三年四年,做起了人家,五年六年,讨一个浑家,七年八年,养一个娃娃,九年十年,只落得,唉,叫一声和尚我的爹爹。

7[孽海记][下山][江头金桂]
本无:【江头金桂】须要谨遵五戒,断酒除荤,烧香扫地,念佛看经,香醪美酒全无份,嗳,红,嗳,红粉佳人不许瞧,雪夜孤眠寒悄悄,霜天削发冷萧萧。

似这等万苦千辛,受尽了折挫!我前日,打从一家门首经过,见几个年少娇娥,呀呦,生得来十分标致。

看他脸似桃腮,鬓若堆鸦,十指尖尖,袅娜娉婷。

啊呀,莫说是个凡间女子了,就是那月里嫦娥,月里嫦娥也赛不过她。

因此上心中牵挂,暮暮朝朝我就撇她不下!
8[玉簪记][秋江][小桃红]
潘必正:【小桃红】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也。

这别离中生出一种苦难言。

恨拆散在霎时间,都只为心儿里眼儿边,血儿流把我的香肌减,也。

恨煞那野水平川,生隔断银河水,断送我春老啼鹃。

【下山虎】黄昏月下,意惹情牵。

才照的个双鸾镜,又早买别离船。

哭得我两岸枫林,做了相思泪斑。

和你打迭凄凉今夜眠,喜见你的多情面。

花谢重开月再园,又怕你难留恋。

离情万千,一似梦里相逢,教我愁怎言?
9[窦娥冤][斩娥][端正好]
窦娥:【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项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10[窦娥冤][斩娥][滚绣球]
窦娥:【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1[窦娥冤][斩娥][叨叨令]
窦娥:【叨叨令】恁凭俺当赴法场,啊呀,到此际有何亲眷,十几年早已不见家人面。

后节里去不把哥埋怨,前街里去职恐怕俺的婆婆见。

兀的不住叫她痛煞人也麽哥,兀的不苦煞人也麽哥,啊告,告哥哥,临刑时好与奴行方便。

12[长生殿][弹词][一枝花]
李龟年:【一枝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

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

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

哪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吓哈倒,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13[长生殿][弹词][四转]
【四转】那君王看承得似明珠没两,整日里高擎在掌。

赛过那汉飞在昭阳。

可正是玉楼中巢翡翠,金殿上锁着鸳鸯,宵偎昼傍。

直弄得那官家舍不得半刻,心儿上。

守住情场,占断柔乡,美甘甘写不了风流帐。

行厮并坐一双,端的是欢浓爱长,博得个月夜花朝同受享。

14[长生殿][弹词][六转]
【六转】吓哈恰,恰正好喜孜孜霓裳歌舞,不提防扑扑突突渔阳战鼓。

刬地里慌慌忙忙,纷纷乱乱奏边书,送得个九重内心惶惧。

早则是惊惊恐恐、仓仓卒卒、挨挨挤挤、抢抢攘攘出延秋西路,携着个娇娇滴滴贵妃同去。

又则见密密匝匝的兵,重重叠叠的卒,闹闹炒炒、轰轰剨剨四下喧呼,生逼散恩恩爱爱、疼疼热热帝王夫妇。

霎时间画就了这一幅惨惨凄凄绝代佳人绝命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