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词风
夏承焘不同风格的温(庭筠)、韦(庄)词

不同风格的温(庭筠)、韦(庄)词温庭筠、韦庄是花间派的者名词家。
前人读唐五代词,时常把温庭筠、韦庄两家相提并论,认为两人词风是差不多的。
实际上他们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词风。
就他们两人的诗风论也是如此:温庭筠诗近李商隐,韦庄诗近白居易;他们的词风与诗风正是一致的。
作品风格的不同决定于他们两人的不同的生活遭遇。
温庭筠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虽然一生潦倒,但是一向依靠贵族过活。
他的词主要内容是描写妓女生活和男女间的离愁别恨的。
他许多词是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歌妓唱的。
为了适合于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份,词的风格就倾向于婉转、隐约。
他的词中也偶然有反映他个人感情,写自己不得意的哀怨和隐衷的,由于他不敢明白抒写自己的感情,所以要通过这种婉转、隐约的手法来表达。
这些作品就很自然地继承六朝宫体的传统。
由于继承这个文学传统,由于宫廷、都市的物质环境,形成温庭筠词的特色:一是外表色彩绮靡华丽,二是表情隐约细致。
这正是没落贵族落拓文士生活感情的一种表现。
韦庄虽然也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五十九岁才中进士,在这以前生活很穷苦,漂泊过许多地方,这种漂泊的生活占据了他一生的大部分岁月。
他晚年在前蜀任吏部侍郎、平章事(平章事就是宰相),第二年就死了。
大半生的漂泊生活,使他能接受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在当时词坛上有它独特的风格。
正是这种不同的生活遭遇形成了他们两人不同的文学风格,简单地说:温庭筠“密而隐”,韦庄“疏而显”。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温庭筠的具体作品《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这首词描写一个女子等待所爱的人而终究失望的心情。
她所爱的人是从水路坐船归来的,她从早到晚倚楼望江,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只中有一只载他归来,会停在她的楼前。
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从清晨“梳洗罢”直望到黄昏,仍不见他归来。
这“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句,一方面写眼前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有寓意,含有“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的意思,说明她爱情的坚贞专一。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温庭筠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 叉”之称。
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人 唐代 温庭筠的人物简介: 温庭筠(约 812 年-约 866 年),是唐代温庭筠,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 之一。
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 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
可是,到了温庭 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
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
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 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北朝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 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
他著有《握兰》、词集 《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 66 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
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 310 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 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温庭筠的性格特征: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 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 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 兼工。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 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 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 大都收入 《花间集》 。
原有集, 已散佚, 后人辑有 《温 庭筠诗集》《金荃词》。
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
温庭筠最有名的十首词

温庭筠最有名的十首词温庭筠的背景介绍温庭筠,唐代诗人,出生于江苏苏州,以词作为创作主要方式。
他的词境界高超,文字优美,被誉为”浪漫主义词派的祖宗”。
温庭筠的词作源于他世故沟通、懂得风情与体会生活琐事的才情,他善于借物言志,抒发自己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温庭筠词的特点温庭筠的词作风格独特,表现出浓郁的江南气息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
他的词作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清新婉约,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词作以琵琶曲调为主,形式简洁明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温庭筠最有名的十首词1.《夜雨寄北》北风卷尽西山雨,更无阶前甲第声。
夜深千帐灯,犹有一灯明。
2.《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鹧鸪天》已是五更烟梦,独自觉还寐,那堪更在明朝时,抛出斜阳去。
5.《夜雨》满庭芳,花前泪。
阑干忆旧游,小楼昨夜又东风。
6.《青玉案》东篱折竹枝,知是前村侧。
解作东篱雪,那堪绕村溪。
7.《谢池春·时见幽人独往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8.《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
更新偷得浮生半日闲,花近高楼伤客心。
9.《摘得琵琶怨》恨底春风拂槛朱门,感时花溅泪,恨别酒销魂。
愿扫愁,穿绣房,迎马接鞍看花迹,肯听琵琶语凄咽?10.《夜游宫·元夕》银烛半遮半掩,不敢抛人色。
风绕残烛影,歌声隐离恨,吹孤影。
都有愁。
万魂阑干赴,拥帐负薰笼。
夜半凉如水,月明如悬。
何啻一番书、碧照人窗。
年年次第声。
温庭筠的词魅力温庭筠的词作犹如一泓清泉,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他以淡泊的情感抒写着人们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他的词作如诗如画,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对美的追求和崇敬。
他的词触动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温庭筠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赢得了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温庭钧词的基本风格

温庭钧词的基本风格温庭钧是唐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品在唐代词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温庭钧的词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个性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温庭钧词的基本风格。
一、情感真挚温庭钧的词作品情感真挚,表达出了作者内心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
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情感,将自己与人物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离思》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就表现出了作者深沉而真挚的离愁之情。
二、意境深远温庭钧通过细腻而丰富的语言描绘出了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画面。
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烘托气氛和营造意境。
例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霜华满地月华明,清辉难照衣上缨”这句话就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三、音乐性强温庭钧的词作品具有很高的音乐性,他善于运用平仄、韵脚等手法来营造出优美的音韵效果。
他还注重抑扬顿挫和声调变化,使词作品更加动听。
例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话就表现出了作者对于故国的思念之情。
四、意蕴深刻温庭钧的词作品意蕴深刻,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他能够从生活中发掘出一些富有哲理和启示性的事物,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词作品中去。
例如《南乡子·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这句话就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五、形式多样温庭钧的词作品形式多样,他不拘一格,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来选择不同的词体形式。
例如《南乡子·别董大二首》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句话就采用了七绝的形式来表达离愁之情。
总之,温庭钧的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烘托气氛和营造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温庭筠和韦庄都是唐代著名的女词人,她们的词作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风格和题材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以下是对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进行比较:异点:1.题材取向:温庭筠的词作较多涉及婉约、爱情和离别等主题,她的词歌情感细腻、含蓄,描绘了绵绵不绝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而韦庄的词作则更多涉及豪放、豪情、哀思等主题,她的词歌情感直接、慷慨激昂,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壮志和对命运的抱怨与无奈。
2.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温庭筠的词作多以柔婉、细腻的语言表达,运用比喻和意象来描绘情感、自然景象,以及个人内心的情绪状态。
而韦庄的词作则更倾向于直接、豪放的表达方式,她的词歌语言更加直接、生动,不拘泥于传统的婉约风格,以舒展的笔触展现出丰富的情感。
3.形象表现:温庭筠的词中经常描绘女性形象和自然景物,并强调细腻的情感触动。
她的词作中女性形象往往柔美婉约,突出了女性的美丽和情感的纵深。
韦庄的词作则更注重展现男性英雄形象和豪情壮志,通过描绘男性情感、英勇行动来表达对男性的赞美和理解。
同点:1.才情出众:温庭筠和韦庄在唐代女词人中都以其才情出众而著称。
她们的词作不仅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语言技巧和形象描绘上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才华与创意。
2.表达爱情情感:尽管在题材和风格上有一些不同,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作都注重表达爱情和情感,通过描绘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世间事物的感知来表达内心的真挚和渴望。
3.文学地位的认可: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作在唐代文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和推崇。
她们的词作展现了独特的才情与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综上所述,温庭筠和韦庄在词风和题材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尽管她们的风格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才情出众的一面,注重表达爱情情感,且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她们的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温庭筠词的基本风格是( )A、浓艳香软B、清丽疏淡C、自然朴素D、雅丽深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温庭筠的词以描写美女和爱情为主要内容,词风秾艳香软,意象细腻眠密,尤擅表现精致的官能感受,创构出一种窈深幽约的词境,引人无限遐想。
2、柳宗元的散文《赖蝂传》属于( )。
A、人物传记B、山水游记C、寓言D、碑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赖蝂传》以赖蝂这一动物的形象发为议论,讽喻了当时“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智若小虫的贪得无厌者,用语精警,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3、王建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为( )。
A、乐府诗B、格律诗C、山水诗D、田园诗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王建的诗歌创作以乐府诗成就最高。
4、刘长卿写得最好的诗为( )。
A、五言诗B、七言诗C、乐府诗D、歌行体诗答案解析:刘长卿以五言诗见长,经过不断锤炼,他用较短的五古、五律和五绝描写离别与山水景物,创作出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意味的优秀之作。
5、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擅长的诗体是( )A、七言歌行B、七言律诗C、五言律诗D、五言绝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
6、隋炀帝杨广身边文士的诗风特点是( )。
A、重文采B、重气质C、重格律D、重理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隋代文学明显地l C、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D、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
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
9、南朝作家鲍照的文风被评为( )。
A、丽藻星铺,雕文锦缛B、胸次高旷,笔力雄迈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文多隐蔽,归趣难求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鲍照的诗歌语言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颇具震撼人心的效果,有“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之风。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约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 西祁县东南)人。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 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 叉”之称。
又是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 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 都不如李商隐。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然恃才 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 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 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 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同白居易 、柳宗元 等著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 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 杜陵游客。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早年苦心学文,年轻时即以词赋兼工, 才思敏捷知名。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 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 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 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 兼工。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 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 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 大都收入 《花间集》 。
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

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摘要: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概述一、生平简介二、代表作品介绍1.《花间集》2.《碧城仙梦录》3.《南歌子·客从何处来》4.《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三、作品风格与影响四、总结正文: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著名文学家、词人,出生于公元812年,逝世于公元866年。
他精通经史,擅长诗赋、散文,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并列,被誉为“花间派”奠基人。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生活与情感,词句华丽、寓意深刻。
温庭筠的代表作品有《花间集》、《碧城仙梦录》、《南歌子·客从何处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花间集》是温庭筠的一部诗歌集,共有诗歌二百零四首,内容丰富,包括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爱情等。
其中,《南歌子·客从何处来》描绘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词句优美,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碧城仙梦录》则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以梦幻手法展现了一对恋人曲折的爱情故事,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另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描绘了少女的娇媚形象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唐代词坛的佳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作品风格独特,以描写细腻、寓意深刻著称。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陶醉于其中。
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特别是宋词大家如辛弃疾、李清照等,都受到了他的启示与熏陶。
总之,温庭筠作为唐代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也传递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感情的真挚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词风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
由于庭筠才思艳丽,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
温庭筠词风一
一,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效果。
《更漏子》其一:“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写思妇梦回初醒之际听雨声产生的错觉,把雨声当成漏声。
在她想象中,远近的惊飞了,连画屏上的金鹧鸪也飞起来了。
这些惊飞的鸟暗示着思妇不安心情。
画屏华丽,心境凄凉。
《菩萨蛮》其六:“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用柳丝暗示季节,暗示离别,用春的无力暗示女主人的失情失绪。
二,意象跳跃,意象之间脉络隐伏,需读者去想象补充。
《菩萨蛮》其二:
水晶帘里破黎枕,暖香惹梦鸳鸯枕。
奖赏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
上阕写女子生活的环境。
首二句写其女子居室明净,温馨,华丽,引人入梦,是女子生活的小环境;后二句写室外,由近景拉开成远景,疏淡,是女子生活的大环境。
下阕写女子生活景况。
从下阕可以看出,一个正剪彩制“人胜”的女子,穿藕丝色衣服,双鬓被绯红的面庞隔开,插在头上的玉钗象春风吹来一样。
写环境只是把室内室外两种富有对比性的景况并列地摆在一起,意象之间好像是跳跃的,中间留出一片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
脉络神理俨然自在,写得自然融合。
温庭筠词风二
年轻时, 初读温庭筠词, 觉其天光云影, 清丽可爱, 然思其脉络, 则有不知其踪迹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读叶嘉莹先生《温庭筠词概说》一文, 深感其文笔优美, 分析细腻。
遂复取温词及诸家评说读之, 则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其疑难之处仍未贯通。
二零零六年秋冬之际, 闲暇偶尔思及温庭筠词作, 恍然悟之。
盖温词之所以难解者, 实因温词构思之法与常人相异。
千年以来, 其词因之一直被人视为晦涩难懂。
要之, 温庭筠词的构思之独特处有二: 曰组合意象。
曰词中有画。
一、组合意象
一般诗词作品的阅读, 作者先按一定的时空线索为情造文, 读者阅读时则按一定的时空线索被文以入情, 故所作诗文, 不难理解, 这是一般为文的常例, 温庭筠的词作却不同, 他在词中常隐去一般的时空写作线索, 按照画面形象的要求, 直接组合不同时空的意象, 构置成词境。
这是温词构思的一贯特色, 也是温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贡献。
温词这种组合意象的构思方式, 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意象的跳跃, 这实际上未看到问题的实质。
一则温词的构思是从画面形象这个总体构思要求出发的, 并非随意跳跃, 二则温词也不是没有行文脉络, 只不过这个行文脉络隐而不见, 仔细寻觅, 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温词的这种构思方式并不是空穴来风。
它是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列锦修辞方式发展而来的一种构思方式。
在温庭筠之前, 司空曙有“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的名句, 就是通过名词意象并列的方式创造意境。
只是司空曙偶尔为之, 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运用的。
温庭筠则有更为有名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的诗句, 也是运用这种手法来创造意境的。
不过, 温庭筠在其作品中运用的更广泛, 例如“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 《送人东游》)“晚风杨叶社, 寒食杏花村”,( 《与友人别》)“灯影秋江寺, 蓬声夜雨船”,( 《送僧东游》)“鱼盐桥上市, 灯火雨中船”,( 《送淮阴孙令之官》) 等诗句。
在词中, 温庭筠则突破了名词并列的形式, 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组合意象的构思方式, 并且娴熟地运用这一构思方式创造词境。
这是温庭筠的独特贡献。
从词的发展史上来讲, 温庭筠运用这种独特的构思方式成功地完成了婉约词体风格特点的创造。
温庭筠本人也被后人誉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之后, 运用这一修辞手法来写作的词人很多, 创造了大量的名句, 但很少有人把这种修辞手法发展为一种构思方法。
元曲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是运用这种意象并列的构思方法创造意境的。
其曲云“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这里仅用二十八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野夕照图, 不过, 马致远的这类创作不多, 构思方式也仅限于名词意象并列。
其后白朴的《天净沙·春》也是运用多幅名词意象并列方式的构思方式来描绘春景。
其曲曰:“孤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画意盎然, 而意境稍逊。
在文学创作中, 突破名词列锦修辞方式, 将之发展成为意象组合的构思方式, 并在创作中加以发展变化, 大力运用的则始于温庭筠。
温庭筠词摘句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菩萨蛮》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菩萨蛮》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菩萨蛮》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菩萨蛮》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菩萨蛮》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菩萨蛮》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菩萨蛮》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菩萨蛮》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菩萨蛮》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菩萨蛮》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菩萨蛮》
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销。
——《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菩萨蛮》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更漏子》
想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
——《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更漏子》
凭阑干,窥细浪,雨潇潇。
——《酒泉子》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酒泉子》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酒泉子》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酒泉子》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定西番》
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定西番》
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定西番》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