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胁迫对不同品种饲用小黑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更为严重。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制约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植物耐盐碱性的研究,对增强植物耐盐性、提高植物萌发率和改善盐碱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把高浓度Na<sup>+</sup>毒害效应和高pH归为盐胁迫的两大因素,所以综合治理盐渍土、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开发利用盐生植物,合理利用盐碱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研究盐生植物的耐盐碱性,改善盐渍土壤,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三种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根长、茎长、叶绿素、脯氨酸以及幼苗体内的离子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且运用STATISTICA6.0软件进行分析,找出污染程度和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盐碱胁迫实验:选择盐生植物—芨芨草、苦豆子、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植物生长生境的方法,选取最主要的中性盐分(NaCl)和碱性盐分(Na<sub>2</sub>CO<sub>3</sub>)作为实验试剂,研究和揭示复合盐碱胁迫对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初期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对无机离子的累积效应。
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sub>2</sub>CO<sub>3</sub>)复合溶液,进行盐碱胁迫实验。
每隔24小时记录一次萌发数。
测量所有萌发种子的根长和茎长,按照试验标准方法对叶绿素、脯氨酸、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行测定,进而推断盐分对植物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溶液单独作用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随着复合盐碱的浓度增加会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萌发。
混合盐碱胁迫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与对萌发率的影响是一致的,低浓度的盐碱促进植物根和茎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复合盐胁迫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复合盐胁迫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复合盐胁迫下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通过实验证明复合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萌发产生负面影响,并探讨生长调节剂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影响黑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其中某些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植物的逆境抗性。
文章还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本文总结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通过本研究,为在逆境条件下提高黑小麦种子萌发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复合盐胁迫、黑小麦种子、萌发、生长调节剂、抗盐胁迫、影响机制、应用价值、研究方向、局限性、不足之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黑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土壤中复合盐胁迫的存在,黑小麦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复合盐胁迫是指土壤中同时存在多种盐类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综合性的影响,其中包括NaCl、Na2SO4、NaHCO3等盐类。
这些盐类物质会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从而影响黑小麦种子的吸水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目前,针对复合盐胁迫下黑小麦种子萌发受抑制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黑小麦种子的耐盐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等作用,其在提高植物耐盐性方面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复合盐胁迫下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提高黑小麦抗盐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盐碱地的治理和提高黑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复合盐胁迫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提高黑小麦耐盐性和种子萌发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NaCl和Na2CO3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NaCl和Na2CO3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摘要: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nacl (50、100、150、200 mmol/l)和na2co3(25、50、75、100 mmol/l)不同浓度胁迫处理,以加蒸馏水处理作对照,处理后研究nacl和na2co3胁迫下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在nacl和na2co3处理下,当na+浓度≤50 mmol/l时,对发芽率和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特别是na+≥150 mmol/l时,黑麦草种子各项萌发生理指标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显著变化。
②就nacl和na2co3胁迫相比较,在相同na+浓度下,处于na2co3胁迫下的黑麦草种子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nacl胁迫。
这说明nacl和na2co3胁迫均对黑麦草种子和幼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在相同na+浓度下,na2co3胁迫伤害程度大于nacl胁迫,因此说明黑麦草种子和幼苗对nacl的忍耐程度高于na2co3。
关键词:盐胁迫;黑麦草(lolium perenne);萌发;相对电导率;mda中图分类号:s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613-03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caddieshack是冷季型草坪草中应用最广泛的草种之一[1]。
本试验采用人工控制盐分浓度的方法,设计了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下对黑麦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及萌发过程中伴随的生理特性的影响,对其耐盐性作定量分析,旨在初步评价黑麦草的耐盐性,为黑麦草的种植推广、抗性品种的筛选和育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更加合理充分利用盐碱地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黑麦草品种caddieshack由江苏枫景花卉苗木种子基地提供。
1.2 试验方法1.2.1 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测定将处理好的种子置于铺滤纸的培养皿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进行处理,以加蒸馏水处理为对照,nacl 胁迫分4个组:溶液分别为50、100、150、200 mmol/l(相应ph分别为7.10、7.12、7.14、7.15);na2co3胁迫分4个组:溶液分别为25、50、75、100 mmol/l(相应ph分别为10.32、10.64、10.83、10.93)。
盐分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盐分胁迫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摘要:盐碱化土壤导致土地产出率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种植耐盐小麦既有生产效益,又有改良土壤盐渍化作用。
小麦品种本身的高生长率与品种的耐盐能力呈正相关。
盐胁迫条件下高生长率稀释了盐分,减轻盐害,当土壤盐分超过一定限度时,小麦生长受到抑制,这就是盐分胁迫对小麦造成的盐害,轻则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重则造成小麦死亡。
本文将探讨盐分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关键词:小麦发芽率盐分胁迫盐溃土的分布非常广泛,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世界盐溃土面积为l×l09hm2,亚洲约为3.99×l08hm2,这些盐溃土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高盐会造成植物减产或死亡。
周丽霞等研究了盐分含量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出苗与生长的影响,发现在土壤含盐量0-0.8%范围内其出苗率、成活率、株高、根长、鲜重等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1]。
王宝山等发现高粱受Nacl胁迫后其地上部分生长抑制大于根,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与之一致[2-4],且还发现地上部分器官受盐分胁迫的程度不一样。
Y W.Yang等研究了高粱属植物栽培高粱和约翰逊草对氯化钠的整株反应,结果表明两者的叶片数、鲜、干重、叶面积等均低于未受盐胁迫的对照植株。
盐碱化土壤导致土地产出率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重不足[5-7] 、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种植耐盐小麦既有生产效益,又有改良土壤盐渍化作用。
Mass E V等[7]指出,在同一条件下,小麦品种本身的高生长率与品种的耐盐能力呈正相关。
盐胁迫条件下高生长率稀释了盐分,减轻盐害,当土壤盐分超过一定限度时,小麦生长受到抑制,这就是盐分胁迫对小麦造成的盐害,轻则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重则造成小麦死亡。
因此,研究土壤盐分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及其缓解措施悬当今盐土农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饱满小麦种子若干,花盆6个,珍珠岩、陶粒等基质,4%NaCl溶液。
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土 壤盐 碱 化 是 指 土壤 含 盐 量 超过 0 . 3 % ,而 使 农 作 物低 产 或不 能 生 长 的现象 。近年 来 , 由于农 业 生 产 中各类 化肥 用 量 的增 加 , 加 之农 民对 土 壤 的不 科 学 管 理, 土 地盐 碱化 愈 加严 重 , 以致 于严 重 制 约农 业 生 产 , 是 人类 面 临 的生 态危 机 之一 。 : 本 实 验 以黑 河 恳 九 1 0号 小 麦 种 子 为 实 验 材 料 , 探 讨 不 同 浓 度 的 氯化 钠 ( N a C 1 ) 和对 小 麦 种 子 萌 发 及 幼 苗生 长 的影 响 。 1实验 材 料 与药 品 。 ’ 本研究所选用供试小麦材料为黑河恳九 1 0号 , 图 3 不 同浓 度 N a C 1 对 小 麦种 子 活 力指 图 4 不 同浓度 N a C 1 对 小麦 幼 苗 苗 长及 根
科技创新与应用 J 2 o 1 4 年 第1 0 期
农 科 技
N a C I 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孟 灵 军 周 晓 琳 杨 蕊 郑 艳 冰
( 黑河学院 , 黑龙江 黑河 1 6 4 3 9 9 )
摘 要: 本 实验 以黑 河 恳 九 1 0号 小 麦种 子 为试 验 材 料 , 用五种不同浓度( O m m o U L 、 2 0 m mo l / L 、 4 0 m m o l / L 、 6 0 m m o l / L 、 8 0 m mo l / L ) 的 N a C 1 溶 液 处理 小 麦种 子 , 以研 究盐胁 迫 对 小麦 种子 萌发 及 幼 苗 生 长的 影 响 。结 果 显 示 : 盐胁 迫 对 小 麦种 子 的 萌及 幼 苗 生 长均 表 现抑 制 作 用 , 且 这 种抑 制 作 用随 其浓 度 的升 高而更 加 显著 。 关键 词 : N a C 1 ; 小麦 ; 种子 萌发 ; 幼 苗 生长
盐分浓度对小黑麦和燕麦出苗率、芽长及根长的影响

盐分浓度对小黑麦和燕麦出苗率、芽长及根长的影响作者:樊学惠来源:《草原与草坪》2013年第03期摘要:研究燕麦和小黑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反应。
结果表明:燕麦和小黑麦的种子发芽率、芽长和根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而且盐胁迫对小黑麦发芽率的影响大于对燕麦的影响。
与对照相比,当盐浓度为0.0%、0.2%、0.4%、0.6%、0.8%、1.0%、1.2%、1.6%和2.0%时,燕麦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6%、81%、73%、79%、71%、69%、53%、38%和26%,小黑麦种子发芽率分别为85%、79%、51%、47%、33%、29%、1%、0%和0%。
通过回归分析,燕麦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忍受极限盐浓度分别为3.13%和1.62%,小黑麦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忍受极限盐浓度分别为1.82%和1.59%。
此值对盐碱地筛选燕麦和小黑麦品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燕麦;小黑麦;盐胁迫;种子发芽据统计显示,全球盐碱地面积约为9.54×108 hm2,同时,世界范围内土地盐碱化不断加剧,其中,中国盐碱地面积约为9.913×107 hm2,约占世界盐碱地的10%,有8.913×106 hm2盐碱地分布于农田[1],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
由于不合理的灌溉量、灌溉模式和灌溉管理制度等因素,盐渍化土壤面积逐年增加,因此,开发利用盐碱地是我国农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开发和利用盐碱地种植粮食、牧草和经济作物,可缓解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通过筛选耐盐性品种,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可提高盐碱地利用率[2]。
燕麦(Avena sativa)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除籽粒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之外,燕麦还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饲用作物,具有耐寒、耐土地脊薄、耐适度盐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食用价值较高等优点[3]。
在盐碱地种植燕麦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作物产量,而且对改良盐碱地和恢复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4]。
盐胁迫对两个黑麦草品种种子萌发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 试 材 料
供 试 材 料为新 疆 常 种植 的 2种 多年 生 黑麦 草 品 种 , 购置 于 乌鲁 木 齐市 南 昌路 种 子公 司 , 饲 用型选 的 是 凤凰 品种 , 草 坪型 选用 的是 夜影 品种 , 两 个 品种都 来 自美 国 , 生产 于 2 0 1 6பைடு நூலகம் 。
电导 率、 可 溶性糖 含 量 、 可溶性 蛋 白含 量等指 标 的 变化 。 综合分 析 各指标 得 出随 盐浓 度 的增加 , 发 芽率 和 活力指 数 呈 下降趋 势 , 丙二 醛 含 量和相 对 电导 率呈 升 高趋 势 , 可 溶性 蛋 白和 可溶 性 糖含 量 呈先 升 高后 降
低 的趋 势 , 且饲 用型 黑麦 草的 变化趋 势 小 于草坪 型 黑麦草 的 变化 趋 势 。 结 果表 明 : 饲 用型 黑麦草 品种夜影
净, 待 晾 干 后按 实 验处 理 做好 标 注 , 加 入 定 量 的溶 液 , 设 6个 N a C 1 浓 度梯 度 , 其 浓度 分 别 为 0 、 1 0 0 、 2 0 0 、 3 0 0 、 4 0 0 、 5 0 0 m mo l / L , 每 处理 设 3个重 复 , 从 备 用 的供 试 种 子 中分 别 选取 种 粒 饱满 、 大 小均 匀 的种 子 分 置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5 — 0 8 , 修 回 日期 : 2 0 1 7 — 0 5 — 1 0 3 9
2 0 1 7年 7月 第 4期 ( 总第 1 8 5期 )
1 . 2 实 验 方 法
盐胁迫对黑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盐胁迫对黑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李继光h2,于爽1,肖杰1,金志民1,金建丽1,杨春文1,张隽晟1,赵月琪1(I.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l2.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研究了体积分数为O.2%、O.4%、0.6%、0.8%、1.00A、1.2%、1.4%、1.6%、1.8%的N aC l 溶液时黑走种子抗盐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随N aCl的增加,黑麦的发芽率逐渐下降,平均发芽时间随N aC l的增加而变长。
胚芽和胚根长度随N aC l的增加受抑制程度增加,根数随N a C l的增加呈现递减的现象。
关键词:黑麦;盐胁迫;发芽率中图分类号:$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268(2010)12—0009一03 Ef l eet of Sal t St r e s s on S e e d G er m i nat i on of Secal e C er eal eL I j i—guan91”,Y U Shuan91,X I A O J i el,JI N Zhi—m i nl,J IN J i an—li l,Y A N G C hun-w en l,Z H A N G J ua n-s he n91,ZH A O Y ue-qi l(1.C ol l ege of L i f e S c i ence s a nd Tec hnol ogy。
M udanj i ng T e ache r’s C ol l ege.M udanj i ang157012.C h i na I 2.School of M uni ci pa l and Envi r onm e nt al E ngi ne er i ng,H a r bi n I ns t i t ut e of Tec hnol ogy.H a r bi n150090,C hi na)A bs t r act:U nd er t he concent r at i on of0.2%,0.4%,0.6%.0.8%,L O%.1.2%,1.4%,1.6%and1.8%of N aC l sol ut i on,ant i—s al i ni t y exper i m e nt of s ec a l e c er ea l e s eeds w as c ar ri ed out.T he r es ul t i ndi ca t ed t hat und er sal t s t r ess,ger m i nat i on per cen t age,ger m i n at i on i ndex and vi t al i t y i n—dex of se c al e cereal e gr adu al l y dr o ppe d,a nd aver a ge ger m i nat i on t i m e pr ol o nged al ong w i t h i n—c r e a seof sa l i ni t y concent r at i on.I n addi t i on,t he l en gt h of pl um ul e and ra di cl e and t he num ber of r oo t s w er e s uppr es s ed al ong w i t h i n cr ease of sa l i ni t y c once nt r at i on.K e y w or ds:Secal e cer eal e;Sah s t r es s;G e r m i nat i on per cen t age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mmo l / L Na C 1 和 1 0 0 mmo l / L Na HC O 3 ,均 按 体 积 比 1: 1 混合 ,共 6个 处理 ,去 离子水 作对 照 。 挑 取籽 粒饱 满 的小 黑麦种 子 ,经 0 . 1 %的 Hg C 1
消 毒后 去离 子水 冲洗干 净 备用 。将 吸胀 后 的种 子置 于 垫有 两层 消毒 滤纸 的培 养皿 中,分 别加 入配 制好 的 Na C 1 溶液 和 Na H C O 3 溶液 1 0 ml ,每 皿 1 0 0粒种
1 材 料 与 方 法
定 结 果表 明 :小 黑麦 种子 发 芽率 、发 芽率 降低 率 、
发 芽势和 种子 活 力指数 等 指标 与 对照 相 比均有 明显
变化 。 综合 分析 认 为 ,小 黑麦 品 种 NT H1 0 4 8和 中 新 8 3 0耐 盐碱 能 力 高于其他 品 种 。适 宜在 中等 盐碱
土 壤盐碱 化 是世 界性 问题 ,据统 计 ,世 界上 约
有3 . 8亿 k m2 土地 具有 不 同程 度 的盐 渍 化 , 占可耕
地面积的 l 0 %,我 国盐渍 土 约 有 2 0 0 0万 k m ,约 占全 国耕地 的 1 / 4 ,而 且 由 于土 壤 次 生盐 碱 化 ,盐 渍 土 面 积 还 在 不 断增 加 [ I ] 。开 发 和 利 用 盐 碱 土 地 ,
程 中盐 离子 与各 种 营养元 素 相互 竞 争而造 成矿 质 营
养 胁迫 ,打 破植 物 体 内的离 子平 衡 ,严 重影 响植 物
正常 生长 。 围绕 盐 碱胁 迫对 植物 的 生理 影 响等研 究
一
( 将 胚 芽长 度与 麦 粒长 度 相 同视 为 萌 发) ,连 续 记 录
6 d至 发 芽基 本 结束 为 止 。6 d后统 计种 子 发芽 率 、 发芽 率 降低 率 、发芽 势 、活力指 数 。
直 是 国 内外研 究的热 点 。盐碱 胁 迫条件 下,植 物
不 同生 长 阶 段 、不 同器 官 生 长 均 受 盐 碱 胁 迫 的影 响 ,综 合 评价 植物 的抗盐 碱 性 能 ,可 以更好 地为抗 盐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小 黑麦( T r i t i c a l e h e x a p l o i d e L . ) ,是普 通 小麦 ( T . a e s t i v u m)  ̄ D 黑麦( S e c a l e c e r e a l e ) 经 过 属 问 杂 交 ,应 用 染色 体工程 人 工培 育 的新物 种 ,不 仅具 备小 麦 的 高 产优 质 特 性 ,也 继 承 了黑麦 的 抗逆 性 强 、苗 壮 、 赖 氨 酸含 量 高 、适 应 性 广 的特 点 [ 2 1 ,是一 种 优 良的 粮 饲兼 用 型作 物 ,干 草产 量 可达 l 3 t / h m 以上 ,具
增 加 作物种 植 面积 ,是 提 高作物 产 量 的有效 途径 之
一
。
通过对 植 物抗 盐碱 机 理 的深 入研 究 ,选 择 、引
种和 培育 新 的抗盐 碱经 济 作物 ,使 其适 应盐 渍环 境 越来 越 引起 人 们 的重视 。尤其 是我 国北 方 盐碱 地 多 属于 既含 有 中性 盐又含 有碱 性 盐 的复合 盐碱 地 ,盐 化与 碱化 往往 相 伴发 生 。碱性 盐不 仅 具有 中性 盐 的 胁 迫作 用 ,还 具 有 高 p H及 明显 降低矿 质 元 素 可利
土地 推 广种植 。
关键 词 :小黑麦 ;混合 盐碱 ;发 芽率 ;发 芽势
1 . 1 供 试 材 料 。饲 用 小 黑麦 品 种 中新 8 3 0 、劲 松 4 9 、 黔 中 3号 、冬 牧 7 O 、 冀 饲 2号 、 NT H1 0 4 8 、 中饲 8 2 8 、 中饲 2 3 7等 ,均 由河北 省 农林 科 学 院提 供 ,试 验在 河北 省衡水 学 院植物 生理 实验 室进行 。 1 . 2 试 验 方法 。配制 处理 溶 液分 别 是 :2 5 mmo l / L
期 ,采取 水培 、土 培 、滤纸 培养 法 进行 种 子 、幼 苗 的培 养 、盐碱 处理 ,测 定 不 同时期 小 黑麦抗 盐碱 能 力 ,筛选 抗盐 碱 品种 ,为 小黑 麦 的耐盐 碱 生理机 制 提供 资料 ,促 进抗 盐碱 小 黑麦 种质 资源 的利用推 广
及育 种 工作 。
子 ,3次 重复 。 处 理后 第 2天 开始观 察 并记 录种 子 的发 芽状 况
用 性 等特 殊 性 能 , 因而 较 Na C l 等 中性 盐 具 有 更大 的生态 破坏 力 。所 以 ,盐 碱 混合胁 迫 是 实际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盐碱 胁迫 下 ,植物 在 吸 收矿物 元 素 的过
盐 碱 胁 迫 对 不 同 品 种 饲 用 小 黑 麦 种 子 葫 发 的 影 响
摘 要 :采 用 Na C1 和 Na HCO 混 合溶 液 模拟 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 盐碱 胁 迫 . 分 别 处 理 供 试 的 8个 小 黑 麦 品 种 ,测
同耐 盐碱性 小 黑麦 品种 通过 萌发 期 、幼 苗期 、生育
Na C I 和 2 5 mmo l / L Na H C O 3 、5 0 mmo l / L Na C 1 和 2 5 mmo l / L Na H C O3 、1 0 0 mmo l / L Na C 1 和 5 0 mmo l / L Na HC O 3 、 1 5 0 m mo l / L Na C 1和 5 0 mmo l / L Na l— i C O 3 、 1 7 5 mmo l / L Na C 1和 1 0 0 mmo l / L Na HC O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