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爱之梦》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之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之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科:音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简谱)年级:六年级(下)课题:《爱之梦》一、教材分析:《爱之梦》是被誉为“钢琴之王”的匈牙利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的一首钢琴独奏作品,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1——第25小节是呈示部,旋律宽广平稳、反复环绕,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第26——第58小节是展开部,音乐情绪热情;第61——第76小节是乐曲的再现部,主题旋律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中出现,充满纯净的梦幻色彩,整曲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二、教学目标:情:通过欣赏钢琴独奏曲《爱之梦》,感受乐曲委婉柔美又热情奔放的情绪,体会美妙的旋律,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钢琴曲的喜爱之情。

过:通过演奏、视唱的方式记忆主题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的方式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区分乐曲段落。

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简单了解“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生平,感受这首作品的风格,初步记忆主题旋律,能区分乐曲段落,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乐曲委婉柔美又热情奔放的情绪教学难点:记忆主题旋律、区分段落四、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语: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让我们先请出我们的乐器朋友——陶笛。

用陶笛吹奏主题旋律,老师指导学生视奏曲谱。

2、老师指导生视唱乐曲主题旋律曲谱(基本旋律)(二)感受体验1、师为主题旋律加入分解和弦并演奏(乐曲的第一部分),生欣赏老师演奏,感受主题音乐的感情色彩。

2、生谈感受,师适时小结。

3、生随乐曲第一部分录音视唱主题曲谱,并听辨加入的旋律节奏的规律,师指曲谱,引导学生视唱,进一步记忆主题。

4、生复听第一部分,师随录音画图谱,生感受主题之外的分解和弦。

5、揭题,师:曲作者还运用了其它的方式丰富主题的感情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世界钢琴名曲《爱之梦》6、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部分,请你仔细听,作曲家在第二部分为主题旋律加入了几条旋律线?7、师演奏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生听辨加入几条旋律线,师画两条旋律线图谱8、师:“与第一部分相比,第二部分在力度、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完整听第二部分,生感受情绪9、小结第二部分情绪及特点10、师完整画出第二部分的图谱12、导入欣赏第三部分,师:乐曲的第三部分与我们刚才欣赏的哪个部分在情绪和旋律线上比较相似?作曲家在高音区加入两次柱式和弦,请你仔细听是在第几拍和第几拍的位置加入的?13、师演奏第三部分,生听辨在哪两拍加入了高音区演奏的和弦,感受情绪14、添加第三部分的图谱,生用轻拍腿方式表现15、完整听第三部分,感受情绪16、完整欣赏乐曲,师:请同学们用默唱主题旋律、画旋律线、轻拍腿的方式参与欣赏。

爱之梦-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爱之梦-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爱之梦-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理解“爱之梦”的歌曲意义和表达。

2.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正确演唱。

3.能够通过歌曲的学唱,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通过歌曲的学唱,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如何使用正确的唱法和节奏,使演唱更加准确和优美。

3.如何通过歌曲,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过程
1. 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第一步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歌曲“爱之梦”,希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表达。

2. 集体学习
第二步是集体学习。

“爱之梦”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相对简单,适合学生集体学习。

教师可以分段教唱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唱法。

3. 学习歌曲的意义和表达
第三步是学习歌曲的意义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词和一些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

4. 学习音乐理论
第四步是学习音乐理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音乐节奏、节拍、调式等比较基础的音乐概念,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主要是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是否得到了达成。

2.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得到了突破和解决。

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方案。

爱之梦音乐教案

爱之梦音乐教案

爱之梦音乐教案【篇一: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感恩的心》2. 欣赏《欢乐颂》3. 学唱歌曲《爱的人间》4. 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歌乐曲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乐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表达音乐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 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课型:新授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一、导入: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学习歌曲: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听歌曲范唱。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请学生跟着跟老师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

听老师弹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一边作手语。

也许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爱之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爱之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爱之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欣赏《爱之梦》
学情分析:
本课让同学们欣赏的是两首世界有名的歌曲,歌曲都是独奏曲,一首是钢琴曲,另一首是吉它独奏曲,它们的风格特点让同学们去感受,了解。

希望同学们欣赏后,本节课能有所收获。

教材解读:《爱之梦》是被誉为“钢琴王子”的匈牙利音乐家弗兰茨李斯特的一首钢琴独奏作品。

这首乐曲是他为德国诗人弗来里格特的著名抒情诗《爱吧!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写的三首歌曲的曲谱。

其中的第三首流传最广,教材中选用的就是第三首。

作品为三哥部分:第一—第二十五小节是呈示部,旋律宽广平稳、反复环绕,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第二十六——第五十八小节是展示部,音乐情绪逐渐热情:第六十一至七十六小节是乐曲的再现部,主题旋律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中出现,充满纯净的梦幻色彩,整曲给人一种甜蜜而优雅的感觉。

《爱的罗曼斯》是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的主题曲。

随着影片的上映,此曲广为流传,至今已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

该歌曲格调高雅、清新脱俗,曲调略带伤感、感人肺腑。

几乎所以学过吉它的人都弹过这首乐曲。

多年来,这首旋律优美纯朴的音乐小品不仅拨动过无数人情感的心弦,也唤起过许多人失去的热情和浪漫情怀。

重难点:
打击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聆听和感受多首以“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从中感受爱的存在,领会爱在生活中的不同意义。

学习过程:
个体学习清单(一个学生的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第一板块[目标,时间]。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之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之梦》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爱之梦》这首歌曲,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准控制、节奏把握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对比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之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演唱表达情感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爱之梦》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达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创造音乐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学会配合、尊重和倾听;
5.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他们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演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爱之梦》的简谱演唱:学生需熟练识别简谱中的音高、节奏,并能准确演唱。
-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学生应理解《爱之梦》所传达的温馨、梦幻般的情感,并在演唱时进行恰当的表达。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之梦》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之梦》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1.歌曲《爱之梦》的简谱识别与演唱;
2.掌握歌曲中的音高、节奏、拍子等基本音乐元素;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人教版
4.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了解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及其作品背景,拓展音乐历史文化知识,增强音乐文化素养。
5.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合唱、合奏等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和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律、和声和节奏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和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之梦》相关的问题,如旋律的特点、歌词的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之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歌感动,感受到爱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爱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4)音乐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作曲家李斯特及其时代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多,难以将音乐作品放置于文化背景中进行深入理解。
举例:如何让学生理解李斯特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以及《爱之梦》在当时音乐发展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示范演唱、互动讨论、小组合作、音乐游戏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教案设计一、引言《爱之梦》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深受人们喜爱。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欣赏这首曲子,了解其背景、作者及重要性,并通过欣赏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爱之梦》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学生能够识别曲目的基本结构,如引子、主题、发展部、再现部和尾声。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运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活动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欣赏《爱之梦》,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之梦》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帮助学生通过欣赏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理解音乐术语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学生可能对深层次的音乐情感和意境理解不足。

四、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1. 导入●播放《爱之梦》的音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觉得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2. 背景介绍●介绍《爱之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通过PPT或视频展示作者的生平事迹和音乐成就。

3. 曲目解析●分析《爱之梦》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

●讲解音乐术语,并举例说明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4. 欣赏活动●完整播放《爱之梦》,让学生专注聆听。

●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部分的音乐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总结评价●总结《爱之梦》的欣赏要点和收获。

●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表现和理解进行评价。

五、学生活动安排与引导1. 活动安排●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专注聆听。

●在讨论环节,学生要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师引导●教师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爱之梦》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2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爱之梦》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2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 《爱满人间欣赏爱之梦》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钢琴独奏
体裁是什么?
进行曲 舞曲 小夜曲 交响曲
弗朗茨·李斯特
(匈)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自由的、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风格华丽、钢琴炫技大师
……
()ຫໍສະໝຸດ ……()节奏—— 舒展、悠长的 旋律——平缓连贯 情绪—— 抒情、柔和的
风格华丽钢琴风格华丽钢琴炫技炫技大师大师自由的富有诗意充满幻想节奏旋律情绪舒展悠长的平缓连贯抒情柔和的分解和弦流动感华丽抒情第二部分b主题从中中声部转移到了高高声部增加了声部出现双分解和弦情绪高涨热情洋溢逐渐推向高潮力度加强速度越来越快第二部分第二部分b第一部分a俄罗斯当代著名钢琴家演奏爱之梦全曲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情绪
……
增时线 级进
……


分解和弦——流动感、华丽、抒情
2 4 54 2
我们演唱的主题出现在哪个声部呢?
中声部
第二部分B
主题从中声部转移到了高声部 增加了声部,出现双分解和弦 力度加强 速度越来越快 情绪高涨、热情洋溢、逐渐推向高潮
第二部分B
第一部分A
俄罗斯当代著名钢琴家——基辛
演奏《爱之梦》全曲
自由转调、离调、
节拍
主题
伴奏音型 《
演奏乐器、 演奏方式
作曲家

体裁
曲式结构
风格
……



A
》——单三部曲式
B A' +尾声
感 情
第一部分情绪:抒情、恬静柔和
是 第二部分情绪:不断高涨,热情洋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爱之梦》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S541)。

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

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

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主题。

3、加词学唱。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聆听了《爱之梦》,大家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