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单元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单元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味着蛙进入了繁殖季节。
下列关于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雄蛙鸣叫属于学习行为 B.雌雄蛙抱对有利于完成体内受精C.幼体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蛙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2.早上吃煮鸡蛋时,小林发现蛋黄上有个灰绿色的圆点,他又好奇地打开妈妈刚买的新鲜鸡蛋,发现“圆点”的颜色是()A.灰绿色 B.黑色C.红色D.白色3. “捕虫能手”丽草蛉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如图。
它的蛹藏在()A.卵中B.茧中C.幼虫体内D.成虫体内4. 2021年6月24日《细胞(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黄三文团队培育出一种用种子繁殖的杂交马铃薯新品种——“优薯1号”。
用种子繁殖马铃薯与用薯块(茎)繁殖相比,优势之一是()A.子代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B.子代个体间株高完全一致C.子代个体间产量完全相同D.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5.小林同学在一本英文科普书中看到一幅马铃薯图片(如图)。
马铃薯的“Seed”来源于其“Flower”中的()A.柱头B.花柱C.子房壁D.胚珠6.南瓜根系发达,抗病力强。
在南瓜植株上嫁接西瓜苗,不仅西瓜产量高、单瓜大,还保留了原有的甘甜。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嫁接时南瓜植株作接穗,西瓜苗作砧木B.该方法应用了植物的无性生殖C.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D.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物学老师在线远程指导同学们在家做“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
小华将鸡卵内容物轻轻倒入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进行观察,却没看到胚盘。
老师建议他采取的方法可能是()①将玻璃杯举起,从底部观察②用牙签刺破卵黄膜进行观察③用小勺轻翻卵黄再观察④再取一个鸡卵,用小勺敲开其钝端直接观察⑤将一个煮熟的鸡卵剥开卵壳和卵白等,观察卵黄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8.如图为未受精的鸡卵结构图。
苏教版生物 八年下册书后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生物课后习题答案P7 1、在酵母菌培养液中,许多酵母菌细胞上还连接着一个或者多个小细胞,这是酵母菌正在进行(B)。
A、有性生殖B、出芽生殖C、营养生殖D、嫁接2、一株苹果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秦冠”等不同品种的果实,采用的处理技术是(C )A、扦插B、压条C、嫁接D、播种3、出芽的马铃薯块茎能长成马铃薯植株。
为什么这不属于出芽生殖?答:马铃薯块茎是营养器官,而出芽生殖的芽体与母体相似,成熟后脱离母体。
4、你关注过生活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实例吗?尝试举例说出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中的意义。
答:生活中许多花卉是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
意义:(1)可以培养出植物的新品种,(2)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批植物,(3)可以防止植物病毒入侵。
思维拓展: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你能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答:“插柳”属于植物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但不像“栽花”那样常常需要较高的水、肥、土壤等条件。
同时,也说明柳枝比较适应扦插这一方式。
P14 1、植物果实的各部分是由花的相应部分发育而来的,请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下列花的结构的代号填入下表的空格内。
A、雄蕊B、花瓣C、受精卵D、珠被E、胚珠F、子房G、子房壁果实的结构果实种子种皮胚果皮花的结构 F E D C G 思维拓展:某校八年级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栽培了一株黄瓜,他们发现这株黄瓜在开花时节开了许多花,最终却只结了几根黄瓜,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你能帮助他们解开这个迷吗?答:(1)黄瓜的花为单性花,而雄花是不结果的。
(2)雌花如果不能完成异化传粉,也不会结果。
P19 思维拓展:体色奇特的毛毛虫和美丽的蝴蝶常常是同一种生物,只不过它们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
(1)毛毛虫处于发育的幼虫时期,蝴蝶处于发育的成虫时期。
(2)你觉得蝴蝶的一生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试举例说明。
答:在蝴蝶的一生中,幼虫俗称毛毛虫,危害植物;蝴蝶为成虫。
八下生物(苏教版)全册同步练习(附期末试卷)

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每天都和生物技术打交道。
如古人早就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
下面通过一些事例,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也进行制醋、制饴等生产。
其中酿酒工艺就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微生物工程。
但是,那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发酵的原理,只是依靠口传心授获得经验。
166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发明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揭开了微生物的秘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认识到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现在人们利用一些类型的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逐步形成了发酵工程。
初试锋芒1.科学家发现,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应用的发酵技术,原来是什么类型生物活动的结果()A.植物B.动物C.病毒D.微生物2.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其中哪些就是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①面包②纯净水③腐乳④鲜果汁⑤酱油⑥酸奶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⑥3. 酒酿又叫“醪糟”,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发酵食品,有甜味,它是用熟的糯米饭加酒曲发酵制作的。
这是下列哪种微生物发酵的产物()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大肠杆菌4. 把糯米发酵制成酸酸甜甜的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你知道这个温度是()A.15~20 ℃B.20~35 ℃C.25~30 ℃D.0 ℃左右5.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食品,可以称之为传统发酵产品,如()A.抗生素B.维生素C.酒类D.香料6. 判断正误:(1)古时候,人们就知道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
()(2)大家喜爱的果酒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
()(3)制酒酿时要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而不用生水降温,目的是减少杂菌混入。
()(4)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生产食品,所以微生物对人类来说全都是有利的。
苏科版生物学补充习题八年级下册答案

苏科版生物学补充习题八年级下册答案第22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补充习题答案一、填空格1、性状差异2、遗传信息变异类型环境3、外源性转入基因能够遗传4、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医药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降解有毒有害化合物处理工业废水5、不能够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超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二、选一选6.D 7C 8A 9B 10A 11C三、连连看12、①- B ②- A ③- A ④- B ⑤- B四、辨对错13√14×15×16×17√18√五、勤思考19、(1)青霉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2)可以用X 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处理萌发的植物种子,并从中选育出农作物的新品种。
20、(1)与北京相比,拉萨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环境因素增加了甘蓝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积累量,甘蓝的遗传基因并没有改变,所以,这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够遗传的变异。
(2)将在拉萨种植的结球甘蓝再引种回北京作为实验组,同时将等量的在北京栽培的同种结球甘蓝作为对照组,栽培管理的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比较这两组结球甘蓝叶球的平均重量。
或者,将北京地区的同种结球甘蓝分为等垣的两组,在北京正常条件下栽培甘蓝的一组作为对照组,模拟拉萨地区的光照、温度等条件栽培甘蓝的一组作为实验组,其他栽培管理的条件均相同,比较这两组结球甘蓝叶球的平均重量。
第23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补充习题答案一、填空格1、遗体遗物2、坚硬3、海洋原始祖先生物进化4、化石胚胎学复杂生物陆生生物高等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二、选一选5B 6B 7D 8C 9C 10C 11A三、辨对错12×13√14√四、勤思考15、(1)哺乳动物被子植物两栖动物(2)原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原始裸子原始被子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虫软体环节原始的节肢古代的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3)在生物“进化树”上,鸟类位于鱼类的上面。
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练习及答案

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练习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2、下列人类疾病与激素分泌无直接关系的是()A.甲亢B.脚气病C.糖尿病D.肢端肥大症3、“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4、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5、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6、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7、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8、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10、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11、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水蜜桃味甜,毛桃为酸,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成熟后,其味为A.酸甜各半 B.甜 C.酸D.苦涩2、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A.蝙蝠B.蜘蛛C.鸟类D.昆虫3、在人和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4、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A.一个生态系统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生物原材料 D.一种有益生物5、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6、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菌落是由各种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C.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8、下列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B.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C.“龙生龙,凤生凤”是对遗传现象的生动描述D.长期进行户外劳动的人,其子女的皮肤一定黑9、马铃薯既能用块茎繁殖,也能用种子繁殖。
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变异类型多少C.能否保持母本优良性状D.繁殖速度快慢10、人们把细菌称为大地的“清洁工”,是因为()A.某些细菌寄生在动植物体内B.腐生细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C.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D.细菌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11、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1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胆汁C.胃液D.胰液13、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A.青蛙捕食蝗虫B.兔子啃吃松蘑C.山羊吃树叶D.人类吃黑木耳2、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肺泡、支气管、气管B.气管、肺泡、支气管C.支气管、肺泡、气管D.气管、支气管、肺泡3、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4、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中A.植物遗体 B.动物遗体 C.有机物 D.活的生物细胞5、下列哪项是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A.声音B.动作C.气味D.表情6、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7、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9、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B.身体呈辐射对称C.身体呈两侧对称D.有口无肛门10、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11、血红蛋白的特性是()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12、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完好的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因此都要通过鳃进行呼吸D.马铃薯通常采用带芽的块茎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43.13、下列属于种子萌发条件的是()①充足的光照②适宜的温度③肥沃的土壤④具有生命活力的胚⑤充足的空气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④14、家鸽的生殖发育方式比青蛙的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卵生②胎生③体内受精④体外受精⑤卵外有卵壳保护⑥有孵卵、育雏行为A.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⑤⑥15、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繁殖后代C.能进行反射活动D.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三个结构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D.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细胞质3、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4、下列有关月季扦插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健壮枝条剪成15厘米左右的茎段,每段保留两个节B.每个茎段上方的切口是倾斜的,下方的切口是平的C.上面一个节去掉部分叶,下面一个节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D.扦插时将下面的一个节埋入土中,注意遮荫,及时浇水5、酸奶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A.醋酸菌B.病毒C.乳酸菌D.酵母菌6、蝄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下列叙述与蛔虫不相符的是A.体表有角质层B.有口无肛门C.身体细长,呈椭圆形D.有口有肛门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8、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A.去除多余的花蜜 B.传播花粉 C.传播种子 D.保存花粉9、沿海地区经常发生人被海蜇蜇伤的事故这是因为海蜇具有哪种能释放毒液的细胞A.内胚层细胞 B.表皮细胞 C.刺细胞 D.外胚层细胞10、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乙、丁11、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