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八年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长:40分钟试题满分:50分出题人:周利臻审核人:张丽颖一、单项选择(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x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x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x藏和平解放 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①董存瑞②邱少云③雷锋④黄继光 A.① 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5.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A.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1996年汉城奥运会上 D.20 00年悉尼奥运会上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014--2015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2)

2014--2015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2)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2014-2015学年度炉山第二中学考卷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一、 选择题 (将答案填在答题卡里面,共40分)1.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的成功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南京的解放D .西藏的和平解放2. 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A .西藏的和平解放 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3.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一桥”是( )A.南京长江大桥B.郑州黄河大桥C.钱塘江大桥D.武汉长江大桥4. 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改造(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商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5.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是 ( )A 、孔繁森B 、王崇伦C 、焦裕禄D 、王稼祥 6.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大跃进”时的浮夸风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 ) A 、农业 B 、商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 、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试卷第2页,总4页※※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9. 1958年,中共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④急于求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是指 ( ) A 、1956年—1966年 B 、1965年—1975年 C 、1966年—1976年 D 、1963年—1973年11.改革开放前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 ) A 、“两个凡是”论 B 、“党内产生资产阶级”论C 、“以阶段斗争为纲”论D 、“无产阶段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1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含答案)初二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初二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5×2=30分,本题共15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

”他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3.下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4.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5.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A.林彪集团的粉碎B.江青四人帮粉碎C.二月抗争的镇压D.《海瑞罢官》一文的发表9.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是在()A.大庆油田建成后B.胜利油田建成后C.华北油田建成后D.辽河油田建成后10.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是()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合作化道路B.合并政策C.没收政策D.公私合营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13.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平反冤假错案 D.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4.在中国,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④维护了国家统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综合题(本题共2大题,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6.(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川教版历史八下期中 试卷

川教版历史八下期中 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下列关于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B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C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 .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201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

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是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学习雷锋好榜样”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3.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西藏和平解放 A .反抗外来侵略 B .进行三大改造C .发展国民经济 D .巩固新生政权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

王崇伦的贡献是A.改进8种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5倍至10倍,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B.主持原子弹研制,参加氢弹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C.带领兰考人民向干旱、风沙、盐碱“三害”宣战,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D.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打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 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下列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中与当时情况相适应的是 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

”C.“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测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测历史试卷

八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测历 史 试 卷 2015.05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案需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核分人得分1.某报刊记者曾这样写到:“1945年8月28日,日本宣布投降13天后,重庆街头庆祝日本投降的狂欢痕迹犹在,遍地的彩色纸屑还未被风吹尽……‘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对这篇报道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该报道写于抗日战争胜利后B.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重庆谈判C.报道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内战爆发D.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和平民主建国 2.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野战军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是 A.陈毅 B.邓小平 C.彭德怀 D.粟裕3.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获得解放 D.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4.“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百万雄狮遵照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命令,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这一军事行动的结果是 A.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B.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C.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宣告结束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5.小明同学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历史时制作了某场战役的知识卡片(见右图)。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B.解放了东北全境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6.“在三年的战争中,共产党很快占据了上风并最终胜利,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军事因素。

国民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失误、国际局势的影响,尤其是人心的向背,最终导致了共产党的胜利。

2014-2015学年初二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初二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历史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A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论联合政府》C 1946 年政协决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每周一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

请问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哪次会议上?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3、在复习历史时,君君问莉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哪些?莉莉答错的是()A结束了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 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力量4、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1949年4月南京解放C 西藏和平解放D 北平和平解放5、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主要是()①朝鲜内爆发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③④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是;()A、邱少云B、董存瑞C、黄继光D、刘胡兰7、标志着我国农村彻底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历史事件是()A 新中国成立后 C 抗美援朝后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D 土地改革完成后8、第一座长江公路铁路大桥建于()A.南京B.武汉C.九江D.宜昌9、我国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办法改造的是;()A.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个体手工业 D.国营企业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1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是;()A 1949 年B 1953 年C 1954 年D 1956 年1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A 反右派运动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在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的运动13、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14、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发生在()A 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中B 三大改造中C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D “文化大革命”中1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 粉碎林彪集团B 粉碎江青集团C 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D 毛泽东逝世16、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抗美援朝②三大改造的完成③开国大典④土地革命的完成A 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17、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是;()A 中共八大B 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三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1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0、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A 毛泽东 B周恩来 C 江泽民 D邓小平21、“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A 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22、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评八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案表内)1、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A .五四运动 B .抗日战争的胜利C .抗美援朝的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A .新疆地区 B .青海地区 C .西藏地区 D .云南地区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测这位英雄应该是A .雷锋B .黄继光C .邱少云D .王崇伦 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5、“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抗美援朝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 现在A .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通过了《共同纲领》D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题号一二三合计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学 校班 级姓 名座 号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没收官僚资本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8、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2014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题卷

2014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题卷

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I和试卷Ⅱ,满分100分。

2.答题时,把试卷I的答案写在试卷Ⅱ对应的选项位置;试卷Ⅱ直接做在试卷上。

试卷Ⅰ(选择题共50分)1、明朝建立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是A、丞相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科举制度2、某初三学习小组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专题探究,所收集的资料符合该主题的有①我国发行的纪念抗战胜利的邮票②网上下载的克伦威尔的资料③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的照片④课本上攻克巴士底狱的插图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3、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4、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创立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的新道路5、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6、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A.科学革命 B.文艺复兴C.封建思想的兴起 D.新航路开辟7、某学者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你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应是A.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B.古典文化的复兴C.启蒙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世博会是展示科技进步的舞台,也是人类回望历史的平台。

据此回答8~9题:8、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巴黎举办世博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城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40分)1.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ArrayA.西藏的和平解放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3.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A.“863”计划 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4. APEC 的含义是A.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联合国科教文组织5.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A.黄鼠狼给鸡拜年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6.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A.实行土地改革B.发展重工业C.发展轻工业D.进行三大改造7.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8.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9.成为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0. 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A.农业合作化时期B. “文化大革命”时期C. “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1.某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12.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这里的“转折点”是指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3. 1951年,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20世纪60年代初,废除农奴制;今天,她更加繁荣富庶。

“她”是A.新疆B.广西C.西藏D.宁夏1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A.孙中山和毛泽东B.孙中山和邓小平C.毛泽东和邓小平D.刘少奇和邓小平15.“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这里描述的城市是A.厦门B.深圳C.珠海D.汕头16.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A.制定“八六三计划”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C.实施“五个一工程”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17.诗歌:“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此处的“白莲开”是指A.新中国的成立B.香港回归C.澳门回归D.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迅速18.某班级举办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所示成就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1982年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一届人大一次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五届人大五次会议2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①养老②医疗③失业保险④社会救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每题2分,辨析题每题6分,共20分)(一)改错题:(每小题均有一处内容是错误的,请找出并改正。

)21. 1954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2. 1993年,中共中央规定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股份制度。

23. 中国人实现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是在第29届奥运会。

24.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称谓是在中共十八大。

(二)辨析题(请写出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注:两处错误)25.课堂上老师问陈立同学:“请回答有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陈立同学这样回答:“中国政府在与苏联谈判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25届联大会上通过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中美打开外交僵局是从乒乓外交开始的。

”26. 1976年,老王选上了村委会主任,真是双喜临门,同年他儿子还考上了大学。

三、材料解析题:(27题10分,28题10分,共20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出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2分)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哪一地区?(2分)请写出该地区回归祖国的时间。

(2分)(2)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是什么?(2分)(3)请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请回答:(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2分)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2分)(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2分)(3)“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2分)(4)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两点即可,2分)四、综合题(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29.八年级某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

材料一:“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会议?(2分)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分)材料二:“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

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2)小明在网页中把右图和材料二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3)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回帖答复其具体是指什么?(2分)(4)回想过去,关注当今,展望未来,你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与发展有什么感触或体会?(2分)3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正是她一贯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才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A 图B 图C 图D 【第一组:过渡时期】(1)图A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2分)【第二组:探索时期】(2)图B中的人物因什么科技创新而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分)(3)图C中的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这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哪项民族政策(制度)?(2分)图D中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以什么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2分)南城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历史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改错辨析题:(20分)(一)改错题:(每小题均有一处内容是错误的,请找出并改正。

每题2分,共8分.)21、()错误: 改正:。

22、()错误: 改正:。

23、()错误: 改正:。

24、()错误: 改正:。

(二)辨析题:(请找出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题6分,共12分.)25、错误:_______ _ __________理由:_______ _ __________错误:_______ _ __________理由:_______ _ __________26、错误:_______ _ __________理由:_______ _ __________错误:_______ _ __________理由:_______ _ 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题(27题10分,28题,10分,共20分)27、(1);; .(2);(3);28、(1);;(2);(3);(4);;四、综合题(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29、(1);;(2);(3);(4);;30、(1);(2);(3);;(4);南城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40分)1――5:CDAAD;6――10: BDCCC;11――15:DBCCB;16――20:DCBDD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每题2分,辨析题每题6分,共20分)(一)改错题:(每小题均有一处内容是错误的,请找出并改正。

)21、(×)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2、(×)错误:股份制度改正:现代企业制度23、(×)错误: 第29届改正:第23届24、(×)错误: 中共十八大改正:中共十五大(二)辨析题(请写出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注:两处错误)25.(1)错误:与苏联谈判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的。

(2)错误:第25届联大理由: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是在第26届联大上。

26.(1)错误:老王选上了村委会主任。

理由: 1988年,才有村委会选举。

(2)错误:他儿子考上了大学。

理由:1977年,才恢复高考。

三、材料解析题:(27题10分,28题10分,共20分)27.(1)“一国两制”;(2分)香港;(2分)1997年7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