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Excel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Excel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Excel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2. 学生能学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建筑结构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计算。

3. 学生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关设计参数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Excel进行建筑结构数据的录入、修改和查询。

2. 学生能运用Excel公式和函数进行建筑结构简单计算和分析。

3. 学生能运用Excel图表功能展示建筑结构数据,提高数据可视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念,关注建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建筑结构设计和Excel软件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建筑结构知识基础,对Excel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结构类型、分类及特点,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让学生对建筑结构有全面的认识。

2. Excel软件基本操作:回顾Excel软件的常用功能,如数据录入、修改、查询等,为后续建筑结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3. 建筑结构数据分析:运用Excel公式、函数进行建筑结构数据计算,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学会对建筑结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建筑结构设计参数与规范: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参数和规范,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5. Excel图表功能应用:利用Excel图表功能展示建筑结构数据,提高数据可视化效果,结合教材第六章内容,学会制作图表并优化展示效果。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项目121刘贺贺412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k q =___7_____2kN/m ,厂房平面尺寸12L L ⨯=___33.6m ×20.7m_____,空格中内容分别见表2;(2)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γ= 20kN/m 3 ) ,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 17kN/m 3 )。

(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钢筋采用HPB235; 2.结构方案的选择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8.4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 ,2o l /1o l =8.4/2.3=3.65,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300/40=57.5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8~o l /12=8400/18~8400/12=467~700mm 。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

截面宽度取b=(1/3~1/2)×500=166~250mm ,取b=200mm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4~o l /8=6900/14~6900/8=493~862.5mm 。

取h=800mm 截面宽度为b=(1/3~1/2)×800=267~400mm ,取b=300mm板伸人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400mmX 400mm 。

3.板的计算 3.1荷载计算值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1.2=2.4kN/2m 20mm 厚楼面水泥砂浆面层 0.02×20×1.2=0.48kN/2m 15mm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 0.015×17×1.2=0.306kN/2m g=3.19kN/2m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 q=7kN/2m 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作业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作业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作业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各类结构的特点。

2. 学生能了解建筑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力学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具备初步的结构选型能力。

2.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运用绘图软件完成建筑结构的设计作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建筑结构知识,培养对建筑美学和工程实践的兴趣,增强对建筑行业的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建筑结构在历史和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意识。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建筑结构的作用、分类及各类结构的特点,如梁、板、柱、框架、剪力墙等。

2. 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讲解建筑结构受力原理,如受力状态、受力分析的方法、内力图的绘制等。

3. 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阐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等。

5.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SketchUp 等)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第1-2周: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各类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2. 第3-4周: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讲解受力原理及受力分析的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结构强度原理–结构刚度原理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钢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结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计算–结构设计优化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各类高层建筑案例分析–结构设计中的经典问题分析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周安排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情况等。

2.期中考核:有闭卷考试,主要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核:开卷考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支结构设计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授课,保证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七、参考资料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手册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集八、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具备独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为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框架,希望能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学习体验。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框架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框架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行业对框架结构建筑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初步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3. 增强学生对我国建筑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框架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设计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建筑及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框架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包括框架结构定义、分类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2.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力特点及主要构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4. 框架结构建筑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框架结构建筑案例,提炼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5. 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与优化:介绍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方法和优化策略。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建筑行业对框架结构建筑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教材章节:第六章7.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初步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框架建筑结构基本概念第二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第三周: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第四周:框架结构建筑案例分析第五周: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与优化第六周: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第七周:实践环节(课堂讨论与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背景介绍本次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备应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建筑结构基础知识1.建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3.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结构材料和结构几何形态的选择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1.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流程2.建筑结构工程实例分析及设计3.结构设计软件及应用第三章:结构施工与安全1.结构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2.结构安全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依据本次课程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结构设计项目,可以选择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材料进行设计。

2.学生需要运用本课程所掌握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完成设计方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报告。

3.学生需要使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并提供设计软件输出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4.学生需要掌握结构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在设计报告中提供对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课程设计评分要点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占总分40%)2.课程实践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占总分30%)3.数值计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占总分20%)4.掌握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对应建议和解决办法(占总分10%)总结本次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是一次既考验学生结构设计能力又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运用能力的实践课程。

通过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学生可以在一个小型的建筑结构设计项目中完成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对结构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建筑结构第七版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第七版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第七版课程设计一、介绍本次建筑结构第七版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建筑结构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次课程设计将围绕建筑结构的动力学、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1. 课程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3.建筑结构的动力学4.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分析5.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与考虑因素6.建筑结构的施工管理7.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2. 设计要求1.学生应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结构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动力学、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分析和设计。

2.学生应自行收集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资料和文献,充分了解相关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3.学生应运用所学结构力学知识和设计方法,完成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并进行分析和检验。

4.学生应结合已有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相关知识,分析建筑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学生应编写实验报告,详细说明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和结果,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三、设计步骤1.选择建筑结构案例,明确设计目标和任务;2.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熟悉设计规范和标准;3.进行建筑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如振动分析等;4.进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5.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确定关键参数和材料选型,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6.分析建筑结构施工的关键点和质量控制要求,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7.编写实验报告,阐述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和结果,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考核方式本次课程设计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和口头答辩两部分。

实验报告应包含设计思路、计算方法与结果、设计方案分析和评价、改进建议等内容,并应在规定时间内交予指导教师。

口头答辩应依据实验报告的内容进行,学生应能自如地解答相关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阐述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背景介绍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建筑结构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技术;3.掌握 CAD、STAAD PRO、ANSYS 等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4.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设计出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建筑结构方案;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理论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建筑结构的各种荷载和作用原理;3.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和构造形式;4.建筑结构的材料和装置;5.建筑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课程实践操作本课程的实践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CAD、STAAD PRO、ANSYS 等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2.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结构方案;3.进行建筑结构计算和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4.配合其他设计和施工专业人员,协调解决建筑结构相关的问题。

课程实践项目本课程的实践项目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的建筑结构设计,旨在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践项目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项目调研和分析:了解工程背景、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2.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和要求,进行初步的建筑结构设计;3.优化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优化,达到最优方案;4.施工图设计:根据优化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5.实体模型制作:制作建筑结构实体模型,可以进一步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6.模型测试和分析:对实体模型进行测试和分析,检验方案的可行性。

课程设计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课程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4.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5.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系(部):建筑工程系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
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杜向琴
时间: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课题及要求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第三部分:构件配筋图
第一部分:设计课题及要求
一、设计课题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时间:
三、设计资料
某厂房按正常运行状况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下图)。

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3
/m
kN),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3
kN);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外,
/m
其余均为HPB235钢筋。

按以下4组数据选其中一组进行设计:
(1)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2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m
(2)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2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m
(3)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2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m
(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2
/m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柱子的尺寸为mm
350 ,四周墙厚240mm
mm350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编写整洁、正确、详细,完整的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
(2)板、次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
(3)板、次梁的配筋计算。

2、绘制构件的配筋图,具体包括板、次梁的平面布置配筋图。

3、要求:本设计可参照教材及其他参考书相关内容,但需注意: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应及时向指导老师询问。

指导老师除原上课时间外,每天指导时间为2~3小时。

五、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结束后,由指导老师按有关规定评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

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总人数的20%。

优秀:计算书正确,施工图内容正确、图面清晰布置合理、表达规范;
良好:计算书正确,施工图内容基本正确(个别有小问题)、图面清晰布置比较合理、表达比较规范;
中等:计算书基本正确,施工图有部分非主要的错误、图面比较清晰布置基本合理、表达基本规范;
及格:计算书基本正确(可能有部分小问题),施工图小错误较多、表达不太规范;
不及格:计算书错误较多,施工图有明显错误、内容不完整且表达不规范。

六. 参考资料
1.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
2.混凝土结构
3.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结构设计手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中国工业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
一、构件截面尺寸拟定
1.板的厚度确定
. . . .
2.次梁截面尺寸拟定
. . . .
3.主梁截面尺寸拟定
. . . .
二、板的配筋设计
. . . .
三、次梁的配筋设计
. . . .
第三部分:构件配筋图
一、板的配筋图
二、次梁的配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