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礼仪
美国习俗礼仪与禁忌解读

美国习俗礼仪与禁忌解读【在美国留同学活了解当地礼仪习俗——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推门。
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余则以后座右侧为尊。
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殊敬重女性,到处女士优先。
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生疏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捡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需起立。
【在美国留同学活了解当地礼仪习俗——服装穿着】美国人衣着随便,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
大多数时候喜爱穿T恤衫、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旅游鞋。
着装讲究干净。
男式裤子不能露出衬裤,女子裙装不能露出衬裙。
裙子要盖过丝袜口,女式短裤不能配高跟鞋,否则会被人误以为应招女郎。
涂眉画影,口红浓重,也是应招郎的标志。
任何人都不能在公众场合穿背心、睡衣。
美国人的服饰追求体现共性、气质、风度,讲究舒适,在西方领先以简洁朴实的服装取代名牌服装。
美国习俗礼仪与禁忌解读篇2美国由于其国民来源广而且流淌性很强,因此在礼俗上任凭的成分很大。
在穿着、手势等许多问题上都没有太多的讲究。
在美国,男子之间见面都是握手,假如关系很熟,妇女之间、男女之间都可亲吻脸蛋。
与美国妇女见面握手时,应让对方实行主动。
在美国,为避开不必要的麻烦,男子不要给妇女送香水、衣物、化妆品等。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喜爱开玩笑,但与美国商人交往,涉及到生意时说话必需慎重,由于他会认为你的话是算数的。
美国人不喜爱被问及每月收入。
至于赠送礼物,美国法律上有严格规定:业务交往中送礼的费用只能减免税收25 美分。
美国人在数字上忌讳13 。
美国人不喜爱蝙蝠,认为那是凶神恶煞的象征。
美国习俗礼仪与禁忌解读篇3美国始终是莘莘学子的留学圣地,而且美国留学潮流只增不减。
美国的礼貌礼节

美国的礼貌礼节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
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
美国成立时间不长,国内各类移民又不计其数,因此美国的礼仪文化可以说是多种文化的汇合,有不少都与中国人的习惯截然相反。
一、美国人的习俗礼仪1、问候和告别礼仪美国人一般性情开朗、乐于交际、不拘礼节。
第一次见面不一定行握手礼,有时只是笑一笑,说一声“Hi”或“Hello”就算有礼了。
握手的时候习惯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认为这样才算是礼貌的举止。
在告别的时候,也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者说声“再见”、“明天见”。
但如果别人向他们致礼,他们也用相应的礼节,比如握手、点头、拥抱、行注目礼等。
2、待客礼仪在美国如果有客人夜间来访,主人穿着睡衣接待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当被邀请去老朋友家做客时,应该预备小礼物;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过主人同意,离开的时候,要留下电话费。
如果要登门拜访,必须先打电话约好;名片一般不送给别人,只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当着美国人的面想抽烟,必须问对方是否介意,不能随心所欲。
3、宴请礼仪美国人一般乐于在自己家里宴请客人,而不习惯在餐馆请客。
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
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味,味道忌咸,稍以偏甜为好。
喜欢喝可口可乐、啤酒、冰水、矿泉水、威士忌、白兰地等。
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里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喜爱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
3、见面礼节: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
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
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
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
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
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美国人的社交礼仪介绍

美国人的社交礼仪介绍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独特的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
了解并尊重美国人的社交礼仪对于在美国工作、学习或旅行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美国人社交活动中常见的礼仪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美国社交环境。
1. 问候与握手在美国社交场合中,问候是常见的礼貌表达方式。
当与他人见面时,通常要主动伸出右手进行握手。
握手时要保持适度的力度,不要过于松弛或过于用力。
同时,与陌生人见面时通常会互相问候,如说“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在正式场合或商务活动中,称呼对方的姓氏通常是常见的做法,如“先生”或“女士”。
2. 礼仪与礼貌用语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当你需要请求别人的帮助时,应使用“请”字开头的客气语句,如“请问,你能帮助我吗?”另外,在表达感谢之情时,使用“谢谢”或者“非常感谢”等词语来表达是常见的做法。
3. 用餐礼仪美国人在用餐时有一套独特的礼仪规范。
在正式用餐场合,常见的做法是等待主人或女士先就座,然后再找到自己的座位。
用餐时要保持优雅的姿态,不要发出吵闹声或咀嚼声。
用餐过程中,经常使用餐巾擦嘴,并将餐巾放在大腿上,而不是放在桌子上。
用餐结束后,将餐巾放在桌椅背后或者将其折叠放在左侧餐盘旁。
4. 礼物交换在某些社交场合,如生日聚会或节日庆祝活动中,人们常常会交换礼物。
礼物的选择通常要考虑到对方的兴趣、爱好和文化背景。
在收到礼物时,要表达感激之情,并尽量当面打开礼物,告诉送礼人你喜欢它或者对它的感激之情。
5. 社交聚会在美国,社交聚会是人们相互交流和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在参加派对或聚会时,要注意准时到达,并尽量不要迟到。
与他人交流时,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避免在过于亲近的情况下进行交谈。
与陌生人交谈时,通常可以询问一些关于工作、家庭或兴趣爱好的有趣问题,但要避免过于侵入对方的隐私。
6. 社交媒体礼仪在现代社交交流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工具。
美国风俗习惯与禁忌

美国风俗习惯与禁忌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它的风俗习惯和禁忌也各具特色。
了解并遵守这些习惯和禁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
本文将从饮食习惯、社交礼仪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介绍美国的风俗习惯与禁忌。
一、饮食习惯在美国,餐桌礼仪非常重要。
首先,进餐时要保持优雅,不大声嚼食或发出噪音。
其次,吃饭时应使用刀、叉和勺,而不是直接用手。
另外,美国人注重对食物进行切割和整齐地摆盘,要避免将食物杂乱地堆在一起。
此外,不要在食物上剩下太多残渣,要保持餐桌的清洁。
对于饮酒习惯,美国社会有着相对宽容的态度。
但是,要注意适度饮酒,不要过量,并且不要喝醉。
在商务场合或正式聚会上,通常会招待客人葡萄酒或用酒杯倒饮料,这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
二、社交礼仪在美国,人们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
因此,不要随意触碰别人,除非有明确的亲密关系。
当与他人交谈时,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于靠近对方。
另外,不要盯着他人看,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是最常见的问候方式。
通常,握手要坚定而有力,同时要保持眼神接触,这表明你真诚地对待对方。
此外,要注意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不要过于好奇地询问私人问题。
三、宗教信仰美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拥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
因此,在对待宗教话题时,需要保持尊重和包容。
不要嘲笑或贬低他人的宗教信仰,要尊重每个人的宗教选择。
在参观宗教场所时,要遵守当地的规定和礼仪。
例如,进入教堂时要保持肃静,不要大声喧哗或使用手机。
另外,如果参加宗教仪式或活动,要遵循当地的仪式和礼节。
四、禁忌除了了解美国的风俗习惯,我们还需要避免一些禁忌行为。
首先,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的整洁。
其次,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使用粗俗语言,要保持文明的言行举止。
此外,不要随意触碰他人的私人物品,包括包、手机等物品。
总结了解和尊重美国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对于我们在美国的生活和交流非常重要。
遵循这些习惯和禁忌,有助于我们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地适应美国社会。
在美国生活的礼仪常识有哪些

在美国生活的礼仪常识有哪些在美国生活的礼仪常识1.拜访的礼节美国人在拜访朋友时,无论在什么时间,进屋前都要先敲门,征求对方的许可之后,方可开门进入。
进屋之后,首先脱帽,并问对方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无碍”时,再办理事情。
如果拜访者看到“请勿打扰”的字牌,-般推迟会晤,改日再来。
一般来讲,早8点前,晚八10点后,除非有急事或要事,-般不要拜访。
在朋友家作客,想去厕所,美国人一般不问,尽量自己去找。
如果被主人引入卧室,客人通常不坐在床上,因为那是忌讳的。
未经主人同意,客人不随便摆弄屋里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钢琴。
如果到女人家里拜访时,假如女主人没让脱大衣,通常是不脱,因为他不知道女主人是否喜欢他在此久留。
2.不拘小节美国人热情开朗,以不拘小节着称。
大多数美国人不愿因年龄与社会地位的关系特别受到尊敬,他们认为那样太不自在。
许多人喜欢以名字相称呼,以为这样更能表示亲切、友好。
你时常会见到不穿外衣不打领带的人坐在写字间里工作,他们拿着电话讲话的时候会朝椅背一靠,甚至把双脚架在写字台上。
交情泛泛美国人的生活流动性很大,家庭很少在一地住到5年以上。
所以美国人之间很容易交上朋友且友谊发展很快,到美国人家里做客尽可以无拘无束,也可以和他们共度假期或一起生活。
这种友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是亲密无间的,但当人们一旦分手,交情大都随之消失。
3.时间观念在美国很重视守时的重要和价值,各界人士都以时间表组织他们的活动,给人的印象是美国人总是匆匆忙忙的,美国社会是受时钟统治的社会。
实利主义在美国成功是苦干、教育、技能和个人进取的结果。
在那里白手起家,奋斗不止而取得成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美国人往往以一个人所能积聚的财物的多寡来衡量他是否成功。
喜新厌旧美国人有一种喜欢变化,见异思迁的“冒险精神”。
他们不愿意过着那种四平八稳的生活,喜欢变动和更新,其宗旨是有新的,不用旧的。
他们一遇机会就搬家,一有合适机会就调换工作。
他们常常会丢掉一些完全没有损坏的东西去换新的,有人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以挥霍浪费物质财富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美国风俗礼仪

美国风俗礼仪(一)约会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
什么时间做什么,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
因此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只有至亲好友才可以例外。
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也如此。
美国是一个竞争的战场,美国人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们一起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贸然前去,必定不受欢迎。
因此要拜访一个美国家庭,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被当成不速之客,甚至吃闭门羹。
(二)作客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作客时更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
首先要敲门或按门铃,得到主人允许之后才进门。
有些人家门口放有擦鞋的棕毡。
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以免弄脏主人的地毯。
戴帽子的人进门后要摘帽,在房间里戴着帽于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是雨天走访,应该注意把雨伞、雨衣放在室外。
大衣、外套脱下后,主人一般会主动为你接过去挂起来,这时可以不必客气。
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间好,此后向男主人间好。
如遇主人家宾朋满堂,那么只需同主人和相识者握手,对其他人点头致意即可。
在美国人家中作客,不必过分拘礼。
如果主人请你就座,你为了表示客气而不马上坐下,反而会使主人感觉不安,以为椅子上不洁或有其他不便。
作客时不可随意观看主人桌上的字纸或翻阅文件。
不要抚弄室内的古董珍玩,更不要询问室内用具的价格。
作客时,不要轻易吸烟。
如果想吸烟,应该首先问在座的女土们是否介意,并先向其他人敬烟。
如果主人主动请你吸烟,那么即使自己有烟,也要接受主人的烟,而不可拒绝对方而吸自己的。
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很不愉快。
在美国人家就餐时,如果对吃西餐的礼节不熟悉,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女主人的动作,照她的样子做不会错。
在餐桌上,美国有许多习惯都和我们不同。
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了表达同样友好的感情,不同国家的人民却有截然相反的说法和做法。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往往是自谦地表示饭菜做得不好,请客人多多包涵。
而美国人却要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喜欢吃一类的话。
美国日常礼仪与节日简介

美国日常礼仪与节日简介美国日常礼仪具有自己的特点,打算在美国实现理想的的外国人要尽快适应美国生活,就必须全面了解美国的日常礼仪。
一、美国人的礼仪美国礼仪包括多方面,主要包括衣着利益、乘车礼仪和饮食礼仪等具体礼仪。
虽然,大多数场合美国人的衣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随和和非正式,但是在宴会和工作等情况下,美国人的衣着还是非常讲究的。
1、美国人的乘车礼仪美国乘车礼仪的规则也是变化多样的。
车内作为的尊卑顺序也会因驾驶员的变化而变化,假如是出租车则副驾驶位置是最卑的,而当驾驶员是友人的情况下该位置却是最尊位。
而右后方座位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尊位。
美国乘车礼仪与中国不同,美国男士在乘出租车时总是先为女士打开右后车门,让其先进入,而后自己再绕到左边打开车门进入,以此表达对女士的尊敬。
这与中国男士打开右后车门后,先让女士进入,而后自己再从同一门进入是不同的。
2、美国人的用餐礼仪美国饮食礼仪方面也非常讲究。
刀叉的使用要由外及内,食物必须夹紧后再切,只有切成小块之后才可以吃,喝咖啡时不要用汤勺,因为汤勺是用来搅拌加入其中的奶或是糖的。
吃主食或是喝汤的时候千万最好细嚼慢咽别有声音。
美国请客礼仪在邀请客人到家中做客时也是讲究多多,首先要根据客人的饮食习惯选择餐桌上的食物,如果邀请他人作陪,要选和主客双方关系都很好的人,当用餐时,主人应该背向房间的门,客人则坐在主人的对面,同时在作为的安排上还要注意尊卑、民族和种族等差别。
3、美国人的问候礼仪美国问候礼仪可以说是众多美国日常礼仪中内容最多,最繁琐的。
美国问候礼仪包括下属对上司或是小辈对长辈的鞠躬礼,还包括最普遍的握手礼,以及同辈或是同级之间的点头礼。
二、美国人的节日1、美国人的感恩节美国节日中的感恩节在美一年的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感恩节是美国的特色节日同时也是全家狂欢的节日。
这一天,美国上下一片欢腾,从城镇到乡村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有各种活动和表演助兴,美国孩子们则穿上古代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稀奇古怪的衣服,戴着面具画上脸谱吹着喇叭。
接待美国客商礼仪

接待美国客商礼仪要去接待接待美国客商,那你知道美国人都有什么礼仪吗?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一、仪表衣着美国人十分注重仪容整洁、看场合穿衣。
如果你认为邋遢等于潇洒,那么你就out了。
美国人的一天从早上洗澡洗头开始,洗头之后吹出蓬松发型、女士们还要化妆。
美国人视整洁仪容为礼貌,美国各种个人卫生用品层出不穷,刮胡泡沫、免洗洗手液等,都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朋友们切莫把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带到美国来,随地吐痰、当众挖鼻孔等万万不可,免得贻笑大方。
值得中国人特别注意的是,睡衣只能在家里穿,千万不能穿到街上去。
美国人平时衣着随意,在公共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体现休闲个性的风格。
所以,在美国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因为从外貌上很难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穷富与否。
一位穿着时髦笔挺西装的男士,看上去像个大老板,其实他很可能只是推销员。
穿着牛仔裤运动鞋,看似普通工人,其实却可能是一位不修边幅的教授。
前几年有美国外商来华,接待人员乍一看便以为西装笔挺的是老板,而忽视了一行人中的大胡子,把热情都倾注到了穿西装的人上。
谁知稍后一介绍身份,才知道大胡子才是真正的老板,穿西装的只是打工仔,闹出大笑话。
美国人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
参加社交活动,请注意请柬上有关服装的规定。
例如在美国举办各种宴会,往往在请柬上注明是否“黑领结”。
如果注明了“黑领结”,男士则一定要穿无尾礼服,系黑色领结,女士必须穿晚礼服。
这时,男士的长条领带,女士的裤装都上不了台面。
如果没有注明“黑领结”,而表示是“正式穿着”,那么西服就可以上场。
如果写的是“白领”,表示要穿燕尾服,系白色领带。
因此什么宴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是很有讲究的。
试想,如果在一个不怎么正式的场合,每个人都是一身短打扮,唯独你一个人身着深黑笔挺的燕尾服;或者每一个都云鬟高挽,长裙及地,唯独你一人一袭T恤,这种巨大的不协调,令人尴尬。
二、交谈聊天美国人从小就养成说话要有礼貌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特殊发展历史,形成了美国商人一般具有性格外露、自信、热情、坦率和办事利索的性格特征。
美国人崇尚进取和个人奋斗,不大注意穿着,通常相见时,一般只点头微笑,打声招呼,而不一定握手。
一般也不爱用先生、太太、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而认为对关系较深的人直呼其名是一种亲切友好的表示,从不以行政职务去称呼别人。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付小费的习惯,有的叫服务费。
在美国付小费被认为是对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尊重和酬劳,付小费的方式可根据当地习惯灵活运用。
例如不必找零钱,或将小费置于茶盘、酒杯下面,或塞在招待员手中。
有些旅馆、饭店账单上列有10%~15%的服务费,可不付小费。
但其他服务,如帮助叫出租车、开车门、取存衣帽、代搬行李以及旅馆看门人、服务员,还得付不低于1美元的小费。
但政府公务员、客机上的机组人员等,是不付小费的。
美国人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喜欢开门见山,答复明确,不爱转弯抹角;在谈判中谈锋甚健,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商务谈判前准备充分,且其参与者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一旦认为条件适合即迅速作出是否合作的决定,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做成一大笔生意。
在和美国人开展公关谈判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和美国人做生意大可放手讨价还价,但在磋商中要注意策略,立足事实,不辱对方,若不同意美商的某些论点,可用美国人自己的逻辑进行驳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美国人十分欣赏那些富于进取精神、善于施展策略、精于讨价还价而获取经济利益的人,尤其爱在“棋逢对手”的情况下与对方开展谈判和交易。
自卑的人在美国社会受到普遍的轻视。
②美国商人法律意识很强,在商务谈判中他们十分注重合同的推敲,“法庭上见”是美国人的家常便饭。
③绝对不要对对方的某一个人进行指名批评。
把以前在谈判中出现过的磨擦作为话题,或是把处于竞争关系的公司的缺点抖露出来进行贬低,都是违反美国商人的经商原则的。
④忌各种珍贵动物头形商标图案。
在美国,朋友之间也盛行互赠礼品。
美国人举行家庭招待会,在两三个小时内同时接待几十名来访的亲友,客人送礼与否关系不大。
如果出席专为自己举行的家宴时,就应带些小礼品。
美国人之间一般送酒或鲜花,而中国人去作客则应以赠中国的小工艺品为好。
在美国,如果客人赴宴不送礼品,往往意味着准备回请一次。
美国人在接受礼品时,往往当场打开礼品,这时送礼者介绍几句,受礼者赞扬一番,气氛颇为亲切融洽。
可不像我们中国的习惯,对客人的礼品先是客气一番,辞谢不受,后又接过礼品放在一旁,这样做对美国人来说是极不礼貌的,这等于对这些礼品不屑一顾。
美国人虽然不太注重礼品的价值,却十分讲究礼品的包装。
美国有专门的礼品包装纸和装饰花样,如果送礼时忽略了这点,甚至还认为昂贵的包装纸只有一两分钟的作用(即进门送礼到主人拆封那段时间),认为是浪费,那就错了。
送给美国人的礼品除唐三彩、泥塑、蛋壳画、仿玉小品、折扇、剪纸、字画等外,应选择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或别致精巧的工艺品,不要老一套而应有新意。
美国由于其国民来源广而且流动性很强,因此在礼俗上随便的成分很大。
在穿着、手势等很多问题上都没有太多的讲究。
在美国,男子之间见面都是握手,如果关系很熟,妇女之间、男女之间都可亲吻面颊。
与美国妇女见面握手时,应让对方采取主动。
在美国,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男子不要给妇女送香水、衣物、化妆品等。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开玩笑,但与美国商人交往,涉及到生意时说话必须慎重,因为他会认为你的话是算数的。
美国人不喜欢被问及每月收入。
至于赠送礼物,美国法律上有严格规定:业务交往中送礼的费用只能减免税收25美分。
美国人在数字上忌讳13。
美国人不喜欢蝙蝠,认为那是凶神恶煞的象征。
美国社会风俗跟别国社会风俗大不相同的一点,就是名字的称呼。
美国人不重视"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
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因年龄或社会地位的关系而特别受人尊敬,这样会令他们觉得不自在。
许多美国人甚至觉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称呼太客套了。
不论年龄,大家都喜欢直呼其名。
"别称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萨莉好了。
"称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亲近。
不过,你如果觉得直呼其名不好,尽可用比较客气的称呼。
你可以向对方笑笑,说你已经习惯成自然,初与人见面的时候总是比较拘谨,过一阵就会直呼名字了。
介绍的时候,往往是连名带姓:"玛丽·史密斯,这位是约翰·琼思。
"遇到这种情形,你可以自己决定该称呼那位女士为"玛丽"还是"史密斯小姐"。
有时你们两人交谈,开头是称呼对方的姓,但没过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对方的名字了。
你尽可自己选择,假若你不愿意一下子就直称别人的头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习俗称呼别人,谁也不会觉得你没有礼貌。
你可能会注意到,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
如果你平时听惯了不离头衔的谈话,就会觉得美国人说话不客气,不近人情。
你高兴的话,尽可依你本国的习惯称呼别人的名衔。
美国人听你这样说话,只是觉得有趣,觉得特别。
不过,假若他们谈话时不称头衔,你可别不高兴。
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对贵国知之甚少的美国人。
假若有这种情形,请容忍他们。
很遗憾,美国学校很少教授他国的文化风俗。
美国东西两面是大洋,跟其他国家隔得很远。
结果,美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都不大熟悉;这在其他国家也是常见的。
假若美国人用你所不熟知的办法来帮你的忙,假若他们把贵国误认为是千里以外的另一个国家,请多包涵。
跟别的国家相比,美国发展成为现代国家的时间极短,只有300年的光景。
美国人一直忙于本土的成长,忙着修建公路,忙着建立城市,忙着为千百万的孩子制定免费教育制度,忙着发明,忙着发现,忙着为全球的利益而发展。
在这300年间,有大部分的时候全国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美国本身,而不在世界。
直到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美国人才开始对世界其他地区发生兴趣。
美国人的祖先来自全球各地,所以在美国境内"认可的"社会习俗,比有些国家的社会习俗要多得多。
因此,到美国旅游的人如果要照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去做,也不必觉得难为不过,你能够对美国一般的习俗做详尽的了解,也是有所裨益的。
当然,这个题目范围太广,不能在这里详加探讨,下面所谈的,只是你访问美国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常见情形。
有些私人问题,在甲国可以提出来谈,但在乙国则不应该谈。
比方说,美国人可能会问你:"你在什么地方工作?""你有几个孩子?""你的房子有多大?""你有没有假期?"在美国人看来,这些问题不算是纯粹的私人问题。
他们往往问这些话,不外是要了解你与他之间的共同点,或作为交谈的开始。
请你明白,问这些话的本意都是友善的,问者是对你表示关心,不是对你无礼。
美国人自己也是这样相识的。
由于美国人在美国时常搬迁,这类问题就是他们每年认识许多新朋友的常用办法。
有些国家的人们几乎终生未离开过一个市镇,所以社会风俗颇为不同。
游客到了这些国家,可能要过了许久,才会有人向他问起家庭、职业、居所等私人问题。
但是在美国,样样事都快,美国人没时间讲究礼节。
他们一定要在今天认识你,因为不久他们可能又要搬到遥远的另一个市镇去了。
在一些国家里,居民的社会关系需要长期慢慢地培养。
习惯了这种情形的游客一旦到了美国,可能觉得美国人的方式可怕,太注意私人问题和无礼。
不过,美国人认为纯粹是私人问题的一些事,在美国也是避而不提的,否则未免太无礼了。
这些问题包括一个人的年龄,他有多少钱,他的衣服和财产一共值多少钱,他的宗教信仰,和他的私生活等等。
假如有人向你提出什么问题,而你觉得这纯粹是私事,那么你尽可不答。
你可以说"不知道",或说:"在我的国家里,这个问题好怪。
"再不然,你可以把话题一转,谈些不关私人的事情。
你这样做,美国人不会觉得你无礼,事实上,他多半会明白你是不想回答或不想继续谈论这些私人问题。
头衔社会阶级的差异,在美国是不受重视的,所以美国人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虽则他们对于用惯了头衔的外来客也会以他的头衔相称。
美国人反而有时用职业上的头衔。
这种头衔有别于家庭头衔,因为它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由祖先传下的。
有头衔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宗教领袖。
这里且举几个例子: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博士(教授)、怀特神父、科恩老师(对犹太人的尊称用语)、格雷主教等。
至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则称他为"先生"、"小姐"、"太太"(音密西斯)。
"Ms."(音密丝)对已婚和未婚的女士都可适用,近年来在美国已甚为通行。
假若你跟一个美国人第一次碰面,不晓得他的头衔,但又要对他表示尊敬,那么可用"先生"或"夫人"称呼。
被你这样称呼的人也许会想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称呼,于是会把正确的名称告诉你。
不过,一个人除非是从事某种特殊职业,否则正式的头衔是不常用的。
美国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礼节的关系,而不注重地位头衔。
美国人相信自己即使直称一个人的名字,仍一样可以对他表示尊敬。
服务头衔之外,美国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是平时受女佣、司机、厨师侍候惯了的游客,可能发觉和他在本国的情形大不相同。
有的游客也许想到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但在美国所受的待遇即跟普通人一样,因此觉得自己被怠慢了。
不过,美国是个"样样自己动手"的国家。
一般美国人,不管是医生、教授、商人、律师,都是自己煮饭、洗衣、上市场买东西或做其他工作。
在美国,服务是要钱的;谁都可以"买"服务,只要付得起钱就成,地位是不相干的。
一个人不管干的是什么职业,如果自己动手做家务,绝对不会被人认为有什么不对。
其实,许多美国人都花得起钱请厨师、司机,但他们不那么做。
他们宁愿享受家庭宁静,如果家里有个请来的帮手,宁静感可能多少就会丧失掉。
也有人宁愿把钱花在旅行或其他方面,而不愿付出高昂的美国工资雇人帮忙料理家务。
找漱洗间一位新到美国的游客,最近有人问他,在美国第一天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答:"找漱洗间。
" 有些国家在大街上有明显可见或在小建筑物里面标志明显的公众漱洗间,美国可没有。
在美国,公众漱洗间均设于加油站(都是干干净净的,免费的,不过可能要向站员索取钥匙)。
机场、公共汽车站、火车站、餐馆、图书馆、大商店、戏院,以及一切欢迎大众光临的场所,都有漱洗间,你还可以走进任何一家旅馆借用"女漱洗间"或"男漱洗间",即使你不是这家旅馆的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