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室等工作制度
医院艾灸动用明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艾灸治疗工作的安全进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进行艾灸治疗的项目,包括艾灸室、治疗室、病房等场所。
三、明火使用规定1.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艾灸治疗操作资格证书,熟悉艾灸操作流程和安全知识。
2. 艾灸治疗室内应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砂土等灭火器材,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艾灸治疗室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在进行艾灸治疗前,应检查治疗室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氧气瓶、氧气表等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使用合格的艾条,并确保艾条燃烧过程中火势稳定。
6.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艾灸操作技巧,避免艾条燃烧时接触到患者皮肤或其他易燃物品。
四、艾灸治疗操作流程1.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穿戴统一的防护服装,佩戴防护手套。
2. 患者进入治疗室前,应告知其艾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如灼热感等。
3.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艾灸穴位和艾灸时间。
4.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控制艾条燃烧的明火,确保艾灸过程中的安全。
5. 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艾灸治疗室内的通风情况,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6. 艾灸治疗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检查治疗室内是否有遗留的艾灰或火种,并及时清理。
五、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时,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患者和医务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2. 治疗室内发生火灾时,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 如火势无法控制,艾灸治疗操作人员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六、监督检查1. 医院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艾灸治疗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安全管理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理。
七、附则本制度由医院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艾灸馆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艾灸馆内顾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艾灸馆的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责任1. 艾灸馆负责人对本馆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措施。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自觉维护艾灸馆的安全。
三、安全措施1. 设施设备安全(1)定期对艾灸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2)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3)设备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2. 环境安全(1)保持艾灸馆内空气流通,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定期对艾灸馆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卫生。
(3)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顾客注意安全。
3. 服务安全(1)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对顾客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确保顾客了解艾灸的注意事项。
(2)艾灸过程中,密切关注顾客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3)对顾客进行安全提示,如艾灸过程中避免移动、避免剧烈运动等。
4. 应急预案(1)制定艾灸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触电、烫伤等。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确保应急设备齐全,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四、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监督检查1. 艾灸馆负责人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鼓励员工积极举报安全隐患,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艾灸馆负责人负责解释。
艾灸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艾灸馆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顾客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配置1. 艾灸馆应配备前台接待、艾灸师、中医健康顾问等岗位。
2. 前台接待负责顾客接待、咨询、预约等日常工作。
3. 艾灸师负责为顾客提供艾灸服务,需具备相关资质。
4. 中医健康顾问负责为顾客提供中医养生咨询,需具备中医相关资质。
三、工作职责1. 前台接待:(1)热情接待顾客,耐心解答顾客疑问;(2)负责顾客预约、登记、咨询等工作;(3)维护艾灸馆环境卫生,保持秩序;(4)做好顾客满意度调查,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2. 艾灸师:(1)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为顾客提供艾灸服务;(2)关注顾客反应,及时调整艾灸方案;(3)保持艾灸设备、工具的清洁与消毒;(4)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 中医健康顾问:(1)为顾客提供中医养生咨询,解答顾客疑问;(2)根据顾客需求,推荐适合的艾灸项目;(3)关注顾客健康状况,提供养生建议;(4)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四、工作纪律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艾灸馆形象。
2. 服从管理,按时到岗,不迟到、早退、旷工。
3. 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顾客信息。
4. 诚实守信,不得以次充好,欺诈顾客。
5. 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得索要、收受贿赂。
五、考核与奖惩1. 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水平、顾客满意度等。
2.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3. 对违反规定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艾灸馆管理层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艾灸治疗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艾灸治疗室的安全、卫生、有序运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艾灸治疗室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安全管理小组由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治疗师、卫生员等担任成员。
三、安全管理内容1. 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熟悉艾灸操作规程,了解相关安全知识。
(2)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3)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设施设备管理(1)艾灸治疗室内的设备、仪器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艾灸治疗室内的设备、仪器应摆放整齐,便于操作和维护。
(3)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仪器。
3. 环境卫生管理(1)艾灸治疗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2)治疗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3)治疗室内不得吸烟、饮食。
4. 患者管理(1)患者进入治疗室前,工作人员应进行安全告知,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2)患者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治疗。
(3)患者离开治疗室后,工作人员应清理治疗区域,确保环境卫生。
四、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口罩。
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仪器是否正常,确保安全。
3.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治疗。
4. 操作完毕后,关闭设备、仪器,清理治疗区域。
五、事故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2. 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 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协助调查事故原因。
4.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艾灸治疗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艾灸治疗室安全管理小组另行规定。
艾灸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艾灸室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艾灸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艾灸室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艾灸室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艾灸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负责安全生产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等。
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艾灸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组织、协调、监督艾灸室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 艾灸室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对发生的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发生的事故负直接领导责任。
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艾灸室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4.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安全生产管理,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
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艾灸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 艾灸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艾灸室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艾灸室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5. 艾灸室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违规操作。
6. 艾灸室应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储存和使用。
五、事故处理1. 艾灸室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2.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按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3. 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而造成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艾灸治疗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艾灸治疗室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中心所有艾灸治疗室及其工作人员。
三、安全责任1. 艾灸治疗室主任负责艾灸治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治疗室的安全负总责。
2. 治疗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及患者安全。
3. 患者应遵守治疗室规定,积极配合治疗。
四、安全管理措施1. 治疗室设施安全(1)定期检查艾灸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安全。
(2)治疗室内的电源、插座等应符合国家规定,防止漏电事故。
(3)保持治疗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2. 治疗操作安全(1)治疗师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掌握艾灸操作技术。
(2)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治疗。
3. 患者安全(1)患者进入治疗室前,治疗师应向其讲解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
(2)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不得随意离开治疗室。
(3)治疗结束后,治疗师应提醒患者注意休息,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4. 消防安全(1)治疗室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2)禁止在治疗室内吸烟、使用明火。
(3)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五、应急处理1. 发生意外事故时,治疗师应立即停止治疗,组织抢救。
2. 报告艾灸治疗室主任,并按照中心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保护现场,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六、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治疗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2. 治疗师应参加中心组织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艾灸治疗工作。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艾灸治疗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艾灸治疗室主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艾灸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艾灸卫生管理,确保艾灸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艾灸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目标1.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确保艾灸场所卫生符合要求。
2. 提高艾灸服务人员卫生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 预防和控制艾灸相关传染病的传播。
三、卫生管理职责1. 艾灸场所负责人负责本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卫生措施落实到位。
2. 艾灸服务人员负责个人卫生,遵守卫生操作规程,确保服务质量。
3. 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艾灸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四、卫生管理制度1. 艾灸场所卫生要求(1)艾灸场所应保持清洁、通风、光线充足。
(2)艾灸床、艾灸器具等设施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3)艾灸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消毒液、洗手液、口罩等卫生用品。
2. 艾灸服务人员卫生要求(1)艾灸服务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体检。
(2)艾灸服务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佩戴口罩。
(3)艾灸服务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服务质量。
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1)艾灸场所应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2)艾灸服务人员应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艾灸场所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顾客卫生意识。
4. 卫生检查与记录(1)艾灸场所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2)艾灸服务人员应记录顾客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就诊时间等。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卫生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艾灸场所负责人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艾灸场所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艾灸中心工作制度

艾灸中心工作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艾灸中心的工作制度,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和规范,确保艾灸中心的工作有序、高效。
2. 员工管理2.1 入职与离职- 入职流程:新员工入职时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填写入职登记表,领取员工手册和相关材料。
- 离职流程:离职员工需提前向部门主管提出书面离职申请,并进行离职手续及资料交接。
2.2 工作时间与考勤- 工作时间:按照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工作,需准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 考勤制度:使用电子签到系统进行打卡,每日上下班、中午休息和加班时间均需记录。
2.3 休假管理- 年休假:员工享有年度带薪休假,具体天数根据工龄和岗位级别而定,需提前向部门主管申请并获得批准。
- 病假:员工因病需要请假,需提前向部门主管请假并提供相关证明。
- 事假:员工因私事需要请假,需提前向部门主管请假并获得批准。
3. 工作流程3.1 接待与预约- 接待顾客:当顾客到达艾灸中心时,员工应主动热情接待,并引导顾客进行相关咨询和预约流程。
- 预约管理:员工应根据顾客需求,协助顾客进行预约并及时记录,确保预约信息的准确性和顺利完成服务。
3.2 服务流程- 保密原则:员工需严格遵守顾客的隐私权,不得泄露顾客的个人信息和相关服务内容。
- 服务规范:员工应按时为顾客提供艾灸服务,务必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
3.3 设备维护- 设备保养:员工应定期对使用的艾灸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异常情况处理:员工在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时,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配合维修和处理工作。
4. 安全与风险防控4.1 安全意识- 防火防爆:员工应严格遵守防火防爆规定,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 急救意识:员工应熟悉急救知识,并做好各类急救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4.2 风险防控- 疾病传播:员工应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并根据流行病防控要求进行防护。
- 事故报告:员工在发生工作事故或意外时,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室工作制度
1.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应做出合理的施灸方案。
2.根据施灸的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
3.应根据施灸顺序进行灸疗。
4.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
5.需实行瘢痕灸,需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6.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分钟,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7.若发生晕厥现象,立即停止艾灸,并采取相应措施。
8.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施灸时不宜热力过强,施灸过重。
穴位贴敷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范,掌握贴敷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
2.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贴敷药物须专人专病专用,禁止提前调配。
4.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
6.掌握不同疾病贴敷时间,及时告诉病人,避免因贴敷时间过长而带来不良反应。
7.做好记录。
熏蒸室工作制度
1.凡需要熏蒸治疗的患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医师诊断后,确定
治疗种类及疗程。
2.工作人员应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熏蒸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
情况及时处理。
治疗后认真总结,做好记录。
4.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参考。
5.注意熏蒸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做好检查,使用后进行擦拭,定期检查维修,
避免蒸锅电线老化,以延长使用寿命。
6.熏蒸床的床单及被套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针灸室工作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
断,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
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揉,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
数,严防漏针。
4.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
5.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6.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
适当强度。
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8.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9.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10.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11.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灸术时,必须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
作。
12.针灸室应当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必要时男女患者的针床用屏风
隔开。
推拿室工作制度
1、热情接待病人,详细询问病史,积极排除推拿禁忌症结核、皮肤病变、骨质疏松及其他传染病等。
2、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3、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4、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5、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而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6、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7、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8、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
9.讲究医德,仪表端正,衣帽整齐,保持室内整洁。
10.做好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及处理工作。
理疗室工作制度
1.定期讨论在理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
2.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
3.凡需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科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
和疗程。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5.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科参考。
需继续治疗时,应与
理疗科研究确定,因故中断理疗,需及时通知理疗科。
6.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
病
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
高频之所有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
超高频率治疗器材,电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
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
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7.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检查维修。
要避免震动损坏。
8.体疗病员,由体疗医师及技术人员根据病情确定体疗种类。
9.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诊疗工作。
10.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
临床科室保持联系。
11.注意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
12.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心疗法。
13.负责对病员进行理疗常识的宣传工作,介绍理疗注意事项。
14.切实遵守理疗过程中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15.注意各种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
16.负责理疗登记、统计工作。
17.负责药剂、器材的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18.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19.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