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室管理方案.docx

合集下载

XX医院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XX医院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QW-YJ-081/A 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为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设施建设(一)中药煎药室的面积应根据药量和煎药设备的大小合理配置.(二)中药煎药室应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平整、洁净、无污染,室内有排烟、排气、消防设施。

(三)煎药工作台面平整、清洁。

(四)贮药容器应密封,做到防尘、防霉、防污染。

(五)室内应备有量杯、过滤器、计时器、贮药容器等。

二、煎药操作规程要严格按医嘱和本操作规程煎药。

在煎煮过程中,做到各个环节准确无误,防止差错。

(一)一般药物的煎熬法1、入煎前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

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

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熬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减水量。

2、煎熬时间,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确定。

解表药、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15-20分钟即可;一般药煎30分钟。

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分钟至一小时。

3、煎药量:儿童服用一般煎至50-150毫升,成人服用一般煎至200-300毫升。

(二)特殊药物的煎熬法: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兑服、烊化等特殊要求的中药,应按医嘱进行,确保煎药质量。

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且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下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烊化):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时,将溶化之药置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即可。

4、泡服药:用开水半杯或将煎好的药汁趁热浸泡(须加盖)10-15分钟,待降至适当温度时滤出药汁。

5、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适量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6、布包煎:凡有绒毛或细小籽粒及需包煎药物应装入布袋扎紧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三、质量、技术基本要求(一)药渣煎透度:做到三无(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合格率≥90%;(二)药汁浓度:做到汁浓味厚,合格率≥90%;(三)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率≥95%;四、煎药注意事项:(一)领药、煎药、装药、送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复写的原始处方是否相符。

中药煎药相关制度文件范本

中药煎药相关制度文件范本

中药煎药相关制度文件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规范中药煎药工作流程,根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药煎药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煎药规范和标准,保证中药煎药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煎药室设置与设备第四条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易清洁。

有通风设施、上下水设施、照明设施。

第五条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合理配置,设有储药区、准备区、煎煮区、分装区、清洗区、存放区等功能区域,标志明显。

配备有煎药、分装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第六条煎药工作台应由易清洁、防渗透材料制成,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三、煎药流程与操作规范第七条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第八条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第九条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第十条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第十一条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第十二条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药煎药室是医院中药处方制剂的重要环节,其管理规范对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就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人员管理1. 配备专职中药煎药师,持有相关证书,并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保证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提升。

2. 中药煎药师应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持有合格的职业健康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如戴口罩、穿工服等。

3. 建立中药煎药师的轮岗制度,确保煎药室持续运作,避免人员不足的情况发生。

二、设备管理1. 煎药室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宽敞明亮的空间,设有专门的净化设备,保证煎药的卫生与质量。

2. 煎药设备应定期保养,确保运行正常,并建立设备使用登记表,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保养维修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 煎药室应配备各类煎药器具,如药材容器、电子天平、加热设备等,以及必要的药材保藏设施,加强对药材质量的控制与保证。

三、质控管理1. 严格按照处方用药原则和中药处方的要求煎制药物,确保煎药的准确、规范和标准化。

2. 中草药的来源要求明确,药材必须符合国家药典和相关标准,严格进行入库检验和记录,并建立药材检查报告,确保药材质量符合要求。

3. 煎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药材的处理方法、比例和时间,防止过长、过短或温度过高等因素对药物质量的影响。

4. 煎药过程中须进行产量记录、标识和质量控制记录,确保出炉药物与处方一致,并严格把关药材的配比和加工过程的操作规范。

四、安全管理1. 中药煎药室应设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煎药室内的安全。

2. 煎药师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手套、眼镜等,防止药物污染和伤害。

3. 煎药室内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煎药废弃物和药渣,并进行分类处理,防止交叉污染和环境污染。

五、信息管理1. 建立并维护中药煎药室档案,包括设备运行记录、进货检验报告、药材和处方记录等,以供日后查询和追溯。

2. 煎药室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药材、药物、处方和煎药过程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煎药室工作制度与规范方案

煎药室工作制度与规范方案

煎药室工作制度与规范方案煎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与规范方案对保障医院煎药室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就此给出一个煎药室的工作制度与规范方案建议。

一、岗位职责1.煎药师-负责煎制中药方剂;-熟悉中药煎药知识和操作规程;-负责药材的采购、储存和管理;-维护和整理煎药室仪器设备;-参与煎药相关的病历记录和药房药品管理。

2.煎药助理-协助煎药师煎制中药方剂;-负责清洗煎药设备和器具;-协助药材采购和贮存;-协助维护煎药设备;-参与采购、接待、原料药房药品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流程1.中药配方:根据医生开具的中药方剂,煎药师仔细审方,判断煎药顺序和时间,并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2.药材采购:煎药室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药材采购,确保质地新鲜、干燥。

3.药材储存:煎药室内设有合适的药材贮存室,按照不同药材的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巡查,保持卫生整洁。

5.药材残渣处理:将煎药后的药材残渣分类处理,其中可回收的药材残渣用于制作药物渣膏,不可回收的药材残渣进行妥善处理或者交由医废管理部门处理。

6.设备维护:定期进行煎药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良好状态,减少故障发生。

三、规范要求1.知识与技能:煎药师必须具备正规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证书,掌握煎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2.卫生规范:煎药师和助理必须经常洗手,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白大褂、无菌手套等,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3.设备消毒:每日工作前,必须对煎药所需的设备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工作过程无菌。

4.药材管理:药材需根据要求坚持定期检验、审理与消毒。

5.工作纪律:煎药师和助理要有良好的工作意识,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严禁随便请假、无故迟到早退。

6.质量控制:对于每一批制作的药液,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抽检,确保对患者的用药安全。

以上是一个煎药室的工作制度与规范方案的建议,通过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遵守规范要求和加强内部管理,能够确保煎药室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药品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药煎药室管理制度范文

中药煎药室管理制度范文

中药煎药室管理制度范文中药煎药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药煎药室的管理,提高煎药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中药煎药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中药煎药室是指进行中药煎煮工作的专用地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三条中药煎药室应设立负责人,及时沟通工作需要。

第四条中药煎药室应遵守国家有关中药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确保中药煎药工作的合法性。

第五条中药煎药室应按照中药制剂的要求,保证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章中药煎药室的设置和布局第六条中药煎药室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应设在医院或药店的室内,工作区域要与其他区域相隔离,确保不会干扰煎药工作。

(二)废弃物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处理,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三)室内应设立通风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四)设有煎药用水源,用于清洗药材和煎药。

第七条中药煎药室的布局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按照煎药流程进行布局,使煎药工作的流程合理、顺畅。

(二)药品应按照分类进行存放,确保不同药材的有效隔离,避免混淆。

(三)药材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标识,以便快速找到需要的药材。

(四)应设有药材称重机,确保药材的准确称重。

第三章中药煎药室的设备和器具第八条中药煎药室应配备以下设备和器具:(一)煎药锅:应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煎药锅,确保煎药的安全和质量。

(二)煎药机:可选用电动或气动煎药机,提高煎药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精密煎药秤:用于称量药材,确保药材的准确使用。

(四)过滤器:用于滤除煎药过程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五)药材切片机:用于将大块的药材切成细片,提高煎药的效果。

(六)药材储存柜:用于存放药材,保证药材的保存质量和安全性。

第九条中药煎药室设备和器具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四章中药煎药的管理和操作第十条中药煎药室应设有专门人员负责中药的购进、储存和管理,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一条中药煎药室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操作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和器具。

煎药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煎药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煎药室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煎药室所有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煎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管理、消防安全、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煎药室各项工作符合安全标准。

二、人员管理第四条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工作人员应熟悉煎药室设备、药品及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第六条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三、设备管理第七条煎药室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煎药室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滑、防烫、防漏电等。

第九条禁止擅自拆卸、改装设备,如有需要,须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四、药品管理第十条煎药室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有效期明确。

第十一条煎药室药品应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二条煎药室药品应按照规定进行调配,不得擅自更改配方。

五、消防安全第十三条煎药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第十五条煎药室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煎药室内吸烟。

六、劳动保护第十六条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围裙等。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清理废弃药品和药渣。

第十八条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过度劳累。

七、应急处置第十九条煎药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第二十条工作人员应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八、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煎药室安全管理制度由煎药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定期对煎药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九、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煎药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

医院煎药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医院煎药室的管理,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煎药室设置与设施1. 煎药室应设置在远离污染源、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区域,室内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

2. 煎药室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1)储药区:存放中药饮片,保持干燥、防潮、防虫、防鼠;(2)准备区:进行中药饮片清洗、浸泡、分拣等操作;(3)煎煮区:进行中药煎煮,包括煎药锅、煎药机等;(4)分装区:将煎煮好的中药进行分装;(5)清洗区:清洗煎药容器、工具等;(6)存放区:存放已分装好的中药。

三、人员管理1. 煎药人员应具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煎药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3. 煎药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四、操作流程1. 核对:核对中药饮片名称、规格、数量等,确保无误。

2. 浸泡:根据药方要求,将中药饮片浸泡一定时间。

3. 煎煮:将浸泡好的中药饮片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煎煮至规定时间。

4. 分装:将煎煮好的中药进行分装,并注明药名、煎煮日期、剂量等。

5. 清洗:清洗煎药容器、工具等,保持煎药室卫生。

五、质量管理1. 煎药室应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饮片质量符合规定。

2. 煎药过程中,严格把控煎煮时间、火候等,确保中药煎药质量。

3. 对煎煮好的中药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给患者。

六、安全与卫生1. 煎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煎药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

3.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防止药品过期、变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中药煎药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中药煎药室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中医科煎药室管理制度

中医科煎药室管理制度

中医科煎药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科煎药室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质量,树立良好的医疗服务品牌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煎药室是中医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患者中药饮片的煎煮工作,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煎药室的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中医药管理规范,并与医院其他科室紧密配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条煎药室应当遵循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秉公办事,诚信为本,确保煎药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煎药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煎药师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用药质量。

要求煎药室的煎煮工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确保药材煎煮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第五条煎药室应当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不得随意更改医嘱,不得违规招揽业务,不得违法违规出售饮片。

第六条医院中药煎药室必须依法申请开办许可证,合法经营。

第二章煎药室的组织结构第七条煎药室设有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煎药师多名,制剂人员数名。

第八条煎药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煎药室工作,负责煎药室内的工作人员工作安排,指导制剂人员和煎药师开展工作。

第九条煎药室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煎药室日常工作,协调制剂人员和煎药师之间的工作关系。

第十条煎药师负责根据临床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煎煮工作,确保煎药工作的安全、准确、及时。

第十一条煎药室制剂人员协助煎药师进行中药煎制工作,负责检查煎药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第十二条煎药室设有专职质控人员,负责煎药质量的检测和监控工作,确保煎煮工作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煎药室的管理要求第十三条煎药室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煎药设备,包括电磁煎药炉、净水设备等,确保煎药的操作符合国家规定。

第十四条煎药室必须保持整洁卫生,煎药师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十五条煎药室必须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中药饮片的购进、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室工作制度为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煎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要求,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服药时间、剂数与煎煮方法,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二、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使用煎药设备。

煎煮前将药材用冷水浸泡40~60 分钟,加水量超过药材表面 2 厘米。

做到一剂煎两次,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为30~40 分钟,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

三、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设备的标签和中药包装标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方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

药渣应保存24 小时备查。

四、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彻底清洗。

内服、外用药器具应严格区分。

五、煎药室要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严防火灾和用电安全。

非工作需要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煎药室。

六、对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取,全程不得超过2小时。

七、煎药室应有详实的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八、做好门诊病人的代煎中药工作,病人凭煎药费收据到煎药室办理代煎手续,工作人员必须热情接待,细致服务,详细告知病人相关用药事项。

九、加强煎药室安全管理,做好水电及电器设备维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收药、煎药、发出要仔细认真,详细核对,做到各个环节清楚、准确,保证质量,防止差错。

1.收药:凡在本煎药室煎药者,每付药要附上煎药卡片,填写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日期、煎药剂量。

煎药人员要逐剂核对,无误后在煎药登记表上签字。

门诊煎药以收据作取药凭证。

对特殊药物,应详细注明,按要求进行煎煮。

2.浸泡: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

3.煎药:每剂药必须煎两遍,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 2-3 次,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 20-30 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 15-20 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 分钟。

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 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 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4.煎药发出:病房煎药一般在下午送到各科室,并由护理人员签收;门诊煎药由病人或家属凭证领取。

复核查对无误后,在收药单上签字。

对危重病人,急煎药送煎药室后, 1.5 —2 小时送药,确保按时服药。

5.清洗消毒:煎药设备要严格处理,对用过的煎、盛药器具要及时洗刷干净,严格消毒后再用,防止交叉污染。

6.煎药完毕,关停水电,保证工作、人身安全。

自动煎药包装机标准化操作程序(SOP)为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操作,保证中药煎药质量,对BZY150K 型自动煎药包装机操作规范制定如下:一.操作前的准备与检查:1.每个汤药煲及充填管路必须经过了充分的清洗,无任何杂物及污垢。

2.包装带已安装完毕,准确地引入了包装机头。

3.煎药时各个充填主阀门及备用阀门必须在关闭位置。

二.操作程序:1.装药(1)将煎药证固定在药单夹中 ,按照一定的比例向玻璃筒里注入适量清水 ,液面以超过药物 5厘米为宜。

(2)将要煎制的中草药装入药袋内,再将装药的布袋装入不锈钢过滤网中,最后将装完药的过滤网放进汤药煲的玻璃筒里,进行浸泡,并应进行适当搅拌。

(3)将药袋口翻向玻璃筒外边,盖好玻璃盖。

2.煎药(1)开启电源总开关,总电源指示灯亮,红色显示。

(2)对需要煎药的汤药煲,按一下该汤药煲的“加热”键,即刻有“笛”声提示同时加热指示灯(红色)亮,“强火”指示灯(黄色)闪亮、锅体加热指示灯(红色)亮,汤药煲处于全功率加热状态。

此时,“加热时间”显示器,显示上一次“强火”加热时间设定值,并倒计时显示。

根据所要煎煮药物的质地性质上、下调整键来重新设定其值 ,“强火”加热时间倒计时显示为零时,有“笛”声音响提示,汤药煲的加热方式自动由“强火”转换为“弱火”方式。

此时加热指示灯 (红色 )继续亮,“弱火”指示灯(绿色)闪亮,锅体加热指示灯(红色)闪亮,汤药煲处于半功率加热状态。

这时 , “加热时间”显示器显示的是“弱火”最后加热时间的设定值,并倒计时显示。

此时同样可利用上、下调键修定“弱火”的加热时间。

“弱火”加热时间倒计时显示为零时,有“笛”声提示,锅体加热指(红色)灭,“加热时间”显示器有( [ ])符号显示加热停止。

此时加热指示灯红灯仍亮,按一下“加热”键,指示灯红灯灭,煎药结束。

3.包装(1)按一下“热合”键,热合指示灯(红色)亮,各显示器首先显示的是初设定值。

然后经过约 3-5 秒后显示实际值 , 上、下热合辊开始加温,即进入工作状态。

(2)利用“模式”选择键,可以对有关项目重新修定。

选择项目的顺序为 : 工作状态→包装数量→下辊热合温度→上辊热合温度→工作状泰包装数量的设定范围: 0~250 循环上 (下)辊热合温度设定范围为100--199℃,一般设定为130--160 ℃。

注入量的设定范围:a、定量型:约 180mlb、变量型: 70 ~230ml选择有关设定项目,利用上、下调键改变设定值。

(3)待上、下热合辊的实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且稳定时,“准备”指示灯(绿色)亮,此时可正式开始包装作业。

(4)开启充填主阀门:待管道内空气充分排出后,同时分别按一下“自动”键、“注入”键和“起动”键,各键对应的指示灯亮,药液包装开始。

“包装数量”显示器计数显示,达到包装数量设定值时自动停机。

(5)将分装成袋的中药贴上煎药证,以利于与他人中药分清。

(6)包装要领a.当煎药结束,包装开始前,虽然汤药煲已停止加热,但药液仍呈沸腾状态这时需打开玻璃筒的锅盖自行降温,然后用药液挤压器的过滤网架杆穿过网孔把过滤网架在玻璃筒上口,形成药液自动下沥,同时用药液挤压器的压盘挤压药布袋能尽快挤出布袋的药液。

b.包装数量起始零的说明:包装数量设定后,在“包装数量”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值是实际包装过的袋数,为了正确反映有效的包装袋袋数,本设备作了如下处理:包装注入开始时,第一次切下的药袋(即上次未切下的挂在机头下面的遗留包装袋)不计数,在显示器上显示为“0,”而第二次切下的药袋才为本次包装的第一袋,在显示器上显示为 1开始计数。

c.包装数量设定后,在自动状态下,实际包装数量与设定数量一致时,包装注入自动停止。

如果重新注入包装必须首先“清零”,或进行清洗以后重新设定包装数量,否则机器不转动。

d.一个汤药煲煎药包装完毕后,对玻璃筒过滤网及充填管道要进行比较彻底的清洗。

(7)较长时间不需要进行包装的设备,应关闭“热合”键,指示灯灭,结束包装状态三.装带方法:a)将两卷包装带分别装在左、右两个芯轴上。

装带时注意带的带里朝上。

b)装上压力弹簧,用挡环调整弹簧的压力并紧固。

四.将包装带按图示方向同时引入到上辊轴之间位置。

五.启动“电源总开关”、启动“热合”键、按“起动”键,辊轴转动将包装带送入待上(下)热合辊的实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且稳定时,如果仅按“起动”键而不启动“注入”键可以检验包装带的粘合程度六.清洗方法:1.每个汤药煲煎药包装完毕后,对玻璃筒、锅底、过滤网及充填管道必须进行清洗。

2.过滤网应当在设备以外的水池中清洗。

七.玻璃筒及锅底的清洗禁止使用铁刨花或掉毛毛刷工具。

打开充填主阀门、备用阀门,洗刷水可以从备用阀门迅速放掉。

八.充填管道的清洗,利用“清洗”键。

在玻璃筒中倒入清洁水,打开充填主阀门 ,反复开启“清洗”键,将水从注入管排出,充填管道即得到充分的清洗。

煎药电磁炉操作程序( SOP)为做好中药急煎服务,保证煎药质量,特制定急煎用炉电磁炉操作程序。

1、用不锈钢煎药锅浸泡中药30 分钟后,放于电磁炉煎煮区。

2、插上电磁炉电源插座,按下“开/ 关”按键后,电磁炉进入工作状态。

3、按“+”、“-”按键,调节电磁炉温度至270℃将药物煮沸。

4、药物煮沸后调节温度到100℃,煎煮到规定时间。

煎煮过程中要搅拌药物2-3 次。

5、在文火煎煮过程中,根据情况调节温度设置,冬季调高一点,夏季调低一点,保持煎药锅微微沸腾。

6、第二煎操作程序按第一煎操作。

7、电磁炉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座。

8、用抹布清洁电磁炉。

冷藏柜操作程序( SOP)一、初次开机,首先让机器空载 1-2 个小时,待箱内温度降下来后再往箱内放入袋煎中药。

二、控制温度的控制器在箱体正面标有“ 0-7”的标牌上,通常情况下:一般温控面板上的旋钮刻度线对准“ 4-5”即可,标牌上表示的数字越大,箱内的温度就越低。

随时注意冷藏柜内温度一般在2-8℃之间即可。

三、袋煎中药煎好后,先放置在储药篮内,待温度降至室温再放入冷藏柜。

四、盛有袋煎中药的储药蓝在冷藏柜内放置均匀摆放之间保留适当间隙,并且不能靠放在箱壁上。

五、存取药品时要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并尽快将门关严,以免冷气散失。

六、冷藏箱要每日清洁,每周对冰箱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七、每天下班前检查冰箱门是否关严。

煎药质量控制规范为保证煎药质量,提高中药治疗效果,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制定《煎药质量控制规范》。

一、煎药人员必须具有中药专业人员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煎药所用的设备、设施必须经过国家认可,我院购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全自动煎药机,并配备中药包装机。

三、煎药室要远离各种污染源,室内设计要便于清洁,没有卫生死角。

四、煎药室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及操作程序齐全并落实到位。

五、煎药用火要根据药物特性的需要设置,解表药、清热药的火力稍强,煎煮时间略短;滋补药的火力稍弱,煎煮时间略长。

六、煎好药液应当符合药物的物理学特性,外观颜色不能太淡,不能看到明显的沉淀物。

解表药的颜色可能淡一些,滋补药的颜色则深一些。

一般来说,药液的比重稍大。

七、过滤出的药渣不能有白心,或者没有煎透的征象,药渣要保存 2 天备查。

八、花粉类药物不能直接放入锅内煎煮,可用布包,以免花粉颗粒逸出,刺激咽喉,不利服用。

九、先煎的药物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先行浸泡,煮沸后改用文火,煎 40-60 分钟后过滤药液,再与其他药物煎煮。

十、严格执行煎药操作记录,如实记录浸泡时间、特殊药物的处理、包装数量等项目。

十一、对煎药外观质量提出异议的处理:1、必须是本院药房调剂的药物。

2、煎药人员提供药物收发记录、煎药标签、煎药记录等相关材料。

3、分析药物的组成和影响理化性质的因素,尤其是影响药物颜色、浓度的因素,作出合理解释,患者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