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单元测试-月考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章节练习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 .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2.若直线a 不平行于平面α,且α⊄a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α内的所有直线与a 异面 B .α内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 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a 平行 D .α内的直线与a 都相交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平行、相交或异面 4.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 A .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β平行B .直线βα//,//a a 且直线a 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C .直线α⊂a ,直线β⊂b 且β//a ,α//bD .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B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C .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交线平行D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相交 6.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①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 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3 B .2 C .1 D .0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平面βα⊥,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B .如果平面βα⊥,那么平面α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如果平面τα⊥,τβ⊥,l =⋂βα,那么τ⊥l 8.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 与ED 平行 ②CN 与BE 异面 ③CN 与BM 成 60 ④DM 与BN 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9.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无法确定 10.已知直线a 、b 与平面α、β、γ,下列条件中能推出α∥β的是 ( ) A .a ⊥α且a ⊥β B .α⊥γ且β⊥γ C .a ⊂α,b ⊂β,a ∥b D .a ⊂α,b ⊂α,a ∥β,b ∥β 11.下列四个说法 ①a //α,b ⊂α,则a // b ②a ∩α=P ,b ⊂α,则a 与b 不平行 ③a ⊄α,则a //α ④a //α,b //α,则a // b 其中错误的说法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如图,A —BCDE 是一个四棱锥,AB ⊥平面BCDE ,且四边形BCDE 为矩形,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共有( )A .4组B .5组C .6组D .7组13.(12分)已知正方方体111'D C B A ABCD -,求:(1)异面直线11CC BA 和的夹角是多少? (2)B A 1和平面11B CDA 所成的角?(3)平面11B CDA 和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AB CDEFMN C A 1B 11P A BCDCABPMN14.(12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垂直于平面ABC ,AC ⊥BC . 求证:BC ⊥平面PAC .15.(10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B A ,的任意一点,求证: PAC BC 平面⊥16.(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若ABCD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MN ∥平面PAD .,M N 分别是17. 如图:S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平面外一点,,SA BD 上的点,且SM AM =NDBN, 求证://MN 平面SCDA BCP O17.(14分)如图正方形ABCD 中,O 为中心,P O ⊥面ABCD ,E 是PC 中点, 求证:(1)PA ||平面BDE ; (2)面PAC ⊥面BDE.18.(14分)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 中,AC =BC =1,∠ACB =90°,AA 1 =2,D 是A 1B 1 中点.(1)求证C 1D ⊥平面A 1B ;(2)当点F 在BB 1 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AB 1 ⊥平面 C 1DF ?并证明你的结论.19.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E F BB CD -11111中,、分别是、的中点 (1)证明:AD D F ⊥1; (2)求AE D F 与1所成的角; (3)证明:面面AED A FD ⊥11.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2.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A 、 -3B 、-6C 、23- D 、323.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A )2 (B )21 (C )1 (D )274. 点M(4,m )关于点N(n, - 3)的对称点为P(6,-9),则( ) A m =-3,n =10 B m =3,n =10 C m =-3,n =5 D m =3,n =55.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A 3x-y-8=0 B 3x+y+4=0 C 3x-y+6=0 D 3x+y+2=06.过点M(2,1)的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且|MP|=|MQ|, 则L的方程是( )A x-2y+3=0 B 2x-y-3=0 C 2x+y-5=0 D x+2y-4=0 7.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1,-2) D (1,2)8. 直线0202=++=++n y x m y x 和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不能确定 9. 如图1,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必有 A. k 1<k 3<k 2 B. k 3<k 1<k 2C. k 1<k 2<k 3D. k 3<k 2<k 110.已知A (1,2)、B (-1,4)、C (5,2),则Δ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5y-15=0 (B)x=3 (C) x-y+1=0 (D)y-3=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点)4,5(-A 和),2,3(B 则过点)2,1(-C 且与B A ,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 12.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13.直线5x+12y+3=0与直线10x+24y+5=0的距离是 . 14.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5. ①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 16.直线x+m 2y+6=0与直线(m-2)x+3my+2m=0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 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值. ②求垂直于直线x+3y-5=0, 且与点P(-1,0)的距离是1053的直线的方程.*17.已知直线l 被两平行直线063=-+y x 033=++y x 和所截得的线段长为3,且直线过点(1,0),求直线l 的方程.参考答案:1.A ;2.B ;3.B ;4.D ;5.B ;6.D ;7.A ;8.C ;9.A ;10.A. 11.x+4y-7=0或x=-1;12.x+y-3=0或2x-y=0;13.261;14.2x-y+5=0; 15. (1)3x+4y+23=0或3x+4y-47=0;(2)3x-y+9=0或3x-y-3=0. 16.m=0或m=-1;17.x=1或3x-4y-3=0.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方程x 2+y 2+2ax-by+c=0表示圆心为C (2,2),半径为2的圆,则a 、b 、c 的值 依次为(A )2、4、4; (B )-2、4、4; (C )2、-4、4; (D )2、-4、-4 2.直线3x-4y-4=0被圆(x-3)2+y 2=9截得的弦长为( ) (A)22 (B)4 (C)24 (D)23.点4)()()1,1(22=++-a y a x 在圆的内部,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a (B) 10<<a (C) 11>-<a a 或 (D)1±=a4.自点 1)3()2()4,1(22=-+--y x A 作圆的切线,则切线长为( )(A)5 (B) 3 (C)10 (D) 55.已知M (-2,0), N (2,0), 则以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 222=+y x (B) 422=+y x (C) )2(222±≠=+x y x (D) )2(422±≠=+x y x6.若直线(1+a)x+y+1=0与圆x 2+y 2-2x=0相切,则a 的值为A 、1,-1B 、2,-2C 、1D 、-17.过原点的直线与圆x 2+y 2+4x+3=0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线的方程是A 、x y 3=B 、x y 3-=C 、x y 33=D 、x y 33-= 8.过点A (1,-1)、B (-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是A 、(x-3)2+(y+1)2=4B 、(x+3)2+(y-1)2=4C 、(x-1)2+(y-1)2=4D 、(x+1)2+(y+1)2=4 9.直线0323=-+y x 截圆x 2+y 2=4得的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是A 、6π B 、4π C 、3π D 、2π 10.M (x 0,y 0)为圆x 2+y 2=a 2(a>0)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则直线x 0x+y 0y=a 2与 该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切B 、相交C 、相离D 、相切或相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以点A(1,4)、B(3,-2)为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圆的方程为 .12.设A 为圆1)2()2(22=-+-y x 上一动点,则A 到直线05=--y x 的最大距离为______. 13.过点P(-1,6)且与圆4)2()3(22=-++y x 相切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14.过圆x 2+y 2-x+y-2=0和x 2+y 2=5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3x+4y-1=0上的圆的方程为 . 2+y 2-8x=0的弦OA 。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周末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面四个命题: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异面直线;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③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2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3.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三条交线为异面直线B .三条交线两两平行C .三条交线交于一点D .三条交线两两平行或交于一点4. 在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与EF GH 、 能相交于点P ,那么 ( )A 、点P 必在直线AC 上B 、点P 必在直线BD 上C 、点P 必在平面BCD 内 D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5.若平面α⊥平面β,α∩β=l ,且点P ∈α,P ∉l ,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过点P 且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B .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直线在α内C .过点P 且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D .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 6.设a ,b 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a ,b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B .若a ∥α,b ∥β,α∥β,则a ∥bC .若a ⊂α,b ⊂β,a ∥b ,则α∥βD .若a ⊥α,b ⊥β,α⊥β,则a ⊥b 7.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线段A 1B 1,B 1C 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 1E =B 1F ,有下面四个结论:①EF ⊥AA 1; ②EF ∥AC ; ③EF 与AC 异面; ④EF ∥平面ABCD .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8.如图,在△ABC 中,∠BAC =90°,P A ⊥面ABC ,AB =AC ,D 是BC的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5 B .8 C .10D .69.如右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ABCD的中心,M 、N 分别是棱DD 1、D 1C 1的中点,则直线OM ( ) A .与AC 、MN 均垂直相交 B .与AC 垂直,与MN 不垂直 C .与MN 垂直,与AC 不垂直D .与AC 、MN 均不垂直10、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点P 、Q 分别在侧棱AA 1 和 CC 1上,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 A 、2V B 、3V C 、4V D 、5V11.(2009·海南、宁夏高考)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线段B 1D 1上有两个动点 E 、F ,且EF =1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C ⊥BEB .EF ∥平面ABCDC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D .△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相等12.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 ⊥BD ;②△ACD 是等边三角形;③AB 与平面BCD 成60°的角;④AB 与CD 所成的角是6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13、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14.已知三棱锥D -ABC 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 =AC =3,BC =2,则以BC 为棱,以面BCD 与面BCA 为面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为 .15.如下图所示,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BC 上的高AD 为折痕.Q PC'B'A'C BA使△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则:(1)BD与CD的关系为________.(2)∠BAC=________.16.在正方体ABCD—A′B′C′D′中,过对角线BD′的一个平面交AA′于E,交CC′于F,则①四边形BFD′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平面BFD′E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三、解答题17、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18.如图所示,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2,M为BC的中点.(1)证明:AM⊥PM;(2)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1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与△A1B1C1都为正三角形且AA1⊥面ABC,F、F1分别是AC,A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B1F1∥平面C1BF;(2)平面AB1F1⊥平面ACC1A1.20.如图,DC⊥平面ABC,EB∥DC,AC=BC=EB=2DC=2,∠ACB=120°,P,Q分别为AE,AB的中点.(1)证明:PQ∥平面ACD;(2)求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21.如图,△ABC中,AC=BC=22AB,ABE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平面ABED⊥底面ABC,若G,F分别是EC,BD的中点.(1)求证:GF∥底面ABC;(2)求证:AC⊥平面EBC;(3)求几何体ADEBC的体积V.高二周末检测题答一、选择题 1-5 BDDAB 6-10 DDBAB 11-12 DC 二、填空题13、菱形 14、90° 15、(1)BD ⊥CD (2)60° 16、①③④ 三、解答题17、证明:(1)∵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EF ∥AD .又AD ⊂平面ACD ,EF ⊄平面ACD , ∴直线EF ∥面ACD .(2)在△ABD 中,∵AD ⊥BD ,EF ∥AD , ∴EF ⊥BD .在△BCD 中,∵CD =CB ,F 为BD 的中点,∴CF ⊥BD . ∵CF ∩EF =F ,∴BD ⊥平面EFC , 又∵BD ⊂平面BCD , ∴平面EFC ⊥平面BCD .18、[解析] (1)证明:如图所示,取CD 的中点E ,连接PE ,EM ,EA , ∵△PCD 为正三角形,∴PE ⊥CD ,PE =PD sin ∠PDE =2sin60°= 3. ∵平面PCD ⊥平面ABCD ,∴PE ⊥平面ABCD ,而AM ⊂平面ABCD ,∴PE ⊥AM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E ,△ECM ,△ABM 均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得EM =3,AM =6,AE =3, ∴EM 2+AM 2=AE 2.∴AM ⊥EM .又PE ∩EM =E ,∴AM ⊥平面PEM ,∴AM ⊥PM . (2)解:由(1)可知EM ⊥AM ,PM ⊥AM , ∴∠PME 是二面角P -AM -D 的平面角. ∴tan ∠PME =PEEM=33=1,∴∠PME =45°.∴二面角P -AM -D 的大小为45°.19[分析] 本题可以根据面面平行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证明] (1)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F 、F 1分别是AC 、A 1C 1的中点, ∴B 1F 1∥BF ,AF 1∥C 1F .又∵B1F1∩AF1=F1,C1F∩BF=F,∴平面AB1F1∥平面C1BF.(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1B1C1,∴B1F1⊥AA1.又B1F1⊥A1C1,A1C1∩AA1=A1,∴B1F1⊥平面ACC1A1,而B1F1⊂平面AB1F1,∴平面AB1F1⊥平面ACC1A1.20.(1)证明:因为P,Q分别为AE,AB的中点,所以PQ∥EB.又DC∥EB,因此PQ∥DC,又PQ⊄平面ACD,从而PQ∥平面ACD.(2)如图,连接CQ,DP,因为Q为AB的中点,且AC=BC,所以CQ⊥AB.因为DC⊥平面ABC,EB∥DC,所以EB⊥平面ABC,因此CQ⊥EB.故CQ⊥平面ABE.由(1)有PQ∥DC,又PQ=12EB=DC,所以四边形CQPD为平行四边形,故DP∥CQ,因此DP⊥平面ABE,∠DAP为AD和平面ABE所成的角,在Rt△DP A中,AD=5,DP=1,sin∠DAP=5 5,因此AD和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5.21[分析] (1)转化为证明GF平行于平面ABC内的直线AC;(2)转化为证明AC垂直于平面EB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C和BE;(3)几何体ADEBC是四棱锥C-ABED.[解] (1)证明:连接AE,如下图所示.∵ADEB 为正方形,∴AE ∩BD =F ,且F 是AE 的中点, 又G 是EC 的中点,∴GF ∥AC ,又AC ⊂平面ABC ,GF ⊄平面ABC , ∴GF ∥平面ABC .(2)证明:∵ADEB 为正方形,∴EB ⊥AB ,又∵平面ABED ⊥平面ABC ,平面ABED ∩平面ABC =AB ,EB ⊂平面ABED , ∴BE ⊥平面ABC ,∴BE ⊥AC . 又∵AC =BC =22AB , ∴CA 2+CB 2=AB 2, ∴AC ⊥BC .又∵BC ∩BE =B ,∴AC ⊥平面BCE . (3)取AB 的中点H ,连GH ,∵BC =AC =22AB =22, ∴CH ⊥AB ,且CH =12,又平面ABED ⊥平面ABC∴GH ⊥平面ABCD ,∴V =13×1×12=16.。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 统计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 统计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统计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某地区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肺活量调查.经了解,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肺活量有较大差异,而同一学段男女生的肺活量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抽签法B.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C.按学段分层随机抽样D.随机数法2.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分布情况汇总如下表:身高[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频数535302010由此表估计这100名学生身高的中位数为(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A.119.3B.119.7C.123.3D.126.73.高二(1)班某宿舍有7人,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70,168,172,172,175,176,180,则这7个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为()A.168B.175C.172D.1764.在抽查产品尺寸的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的一组.已知该组的频率为m,该组上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高为h,则|a-b|等于()A.mhB.C.D.m+h5.2020年2月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自由滑比赛中,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以总分217.51分拿下四大洲赛冠军,这也是他们第六次获得四大洲冠军.中国另一对组合彭程、金杨以213.29分摘得银牌.花样滑冰锦标赛有9位评委进行评分,首先这9位评委给出某对选手的原始分数,评定该对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成绩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得到7个有效评分,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6.为了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如图C4-1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后5组频数之和为62,设视力在4.6到4.8之间的学生数为a,最大频率为0.32,则a的值为()图C4-1A.64B.54C.48D.277.某商场一年中各月份的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如图C4-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C4-2A.支出最高值与支出最低值的比是8∶1B.4至6月份收入的平均数为50万元C.利润最高的月份是2月份D.2至3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与11至12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相同8.为了研究一种新药的疗效,选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名,一组服药,另一组不服药.一段时间后,记录了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x和y的数据,并制成图C4-3,其中“*”表示服药者,“+”表示未服药者.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C4-3A.服药组的指标x的平均数和方差比未服药组的都小B.未服药组的指标y的平均数和方差比服药组的都大C.以统计的频率作为概率,估计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指标x低于100的概率为0.94D.这种疾病的患者的生理指标y基本都大于1.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悦跑圈”是一款基于社交型的跑步应用,用户通过该平台可查看自己某时间段的运动情况.某人根据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每月跑步的里程(单位:十公里)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4-4所示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C4-4A.月跑步里程逐月增加B.月跑步里程的最大值出现在9月C.月跑步里程的中位数为8月份对应的里程D.1月至5月的月跑步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10.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一周生活方面的支出(单位:元)情况,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将样本数据按[20,30),[30,40),[40,50),[50,60]分组后所得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4-5所示,其中支出在[50,60]内的学生有6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C4-5A.样本中支出在[50,60]内的频率为0.03B.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132C.n的值为200D.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则一定有600人支出在[50,60]内11.统计某校n名学生某次数学同步练习的成绩(单位:分,满分150分),根据成绩依次分成六组[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4-6所示,若不低于140分的人数为1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C4-6A.m=0.031B.n=800C.100分以下的人数为60D.成绩在区间[120,140)内的人数超过50%12.某市12月17日至21日期间空气质量呈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经市政府批准,该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某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得到如图C4-7所示的扇形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C4-7A.“不支持”部分所占的比例是10%B.“一般”部分对应的人数是800C.扇形图中如果圆的半径为2,则“非常支持”部分对应扇形的面积是65πD.“支持”部分对应的人数是1080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总分答案题号9101112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0,12,13,x,17,19,21,24,其中位数为16,则x=.14.某校为了了解学生收看“空中课堂”的方式,对该校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把结果绘制成如图C4-8所示的扇形图,那么该校通过手机收看“空中课堂”的学生人数是.图C4-815.国家禁毒办于2019年11月5日至12月15日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网络平台上开展2019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答题活动,活动期间进入答题专区,点击“开始答题”按钮后,系统自动生成20道题.已知某校高二年级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答对的题数分别是17,20,16,18,19,则这五位同学答对题数的方差是.16.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4-9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a=.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图C4-9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1,0,4,x,7,14,已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18.(12分)某车站在春运期间为了了解旅客的购票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名旅客从开始在售票窗口排队到购到车票所用的时间t(以下简称为购票用时,单位为min).下面是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组频数[5,10)100.10[10,15)10②[15,20)①0.50[20,25]300.30合计1001.00解答下列问题:(1)在表中填写出缺失的数据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4-10所示);(2)估计旅客购票用时的平均数.图C4-1019.(12分)某班主任利用周末时间对该班2019年最后一次月考的语文作文分数进行了统计,发现分数都位于20~55之间,现将分数情况按[20,25),[25,30),[30,35),[35,40),[40,45),[45,50),[50,55]分成七组后,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4-11所示,已知m=2n.(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m,n的值;(2)求该班这次月考语文作文分数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每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图C4-1120.(12分)已知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击的命中环数如图C4-12所示.(1)求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方差;(2)请根据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分析谁的射击水平高.图C4-1221.(12分)某地区100位居民的人均月用水量(单位:t)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分别为[0,0.5],4;(0.5,1],8;(1,1.5],15;(1.5,2],22;(2,2.5],25;(2.5,3],14;(3,3.5],6;(3.5,4],4;( 4,4.5],2.(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估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当地政府制定了人均月用水量不超过3t的标准,若超过3t则加倍收费,当地政府说,85%以上的居民不超过这个标准,这个解释对吗?为什么?22.(12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家庭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户家庭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将数据按照[0,2),[2,4),[4,6),[6,8),[8,10]分成5组,制成了如图C4-13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都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求全市家庭月均用水量平均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2)求全市家庭月均用水量的25%分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图C4-13参考答案与解析1.C[解析]由题意得,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按学段分层随机抽样,故选C.2.C[解析]设中位数为t,则有5100+35100+30100× -12010=0.5,解得t≈123.3.故选C.3.B[解析]将这7人的身高从小到大排序,可得168,170,172,172,175,176,180.∵7×60%=4.2,∴第5个数据为所求的第60百分位数,即这7个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为175.故选B.,所以h= | - |,则|a-b|= ,故选C.4.C[解析]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等于频率组距5.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不变的数字特征是中位数.故选A.6.B[解析]前两组的频数为100×(0.05+0.11)=16.因为后五组的频数之和为62,所以前三组的频数之和为38,所以第三组的频数为38-16=22.又最大频率为0.32,故第四组的频数为0.32×100=32.所以a=22+32=54.故选B.7.D[解析]由图可知,支出最高值为60万元,支出最低值为10万元,其比是6∶1,故A错误;4至6月份的平均收入为13×(50+30+40)=40(万元),故B错误;利润最高的月份为3月份和10月份,故C 错误;由图可知2至3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与11至12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相同,故D正确.故选D.8.B[解析]服药组的指标x的取值相对集中,方差较小,且服药组的指标x的平均数小于未服药组的指标x的平均数,故选项A中说法正确;未服药组的指标y的取值相对集中,方差较小,故选项B 中说法错误;服药组的指标x值有3个大于100,所以估计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指标x低于100的概率为0.94,故选项C中说法正确;未服药组的指标y值只有1个数据比1.5小,则这种疾病的患者的生理指标y基本都大于1.5,故选项D中说法正确.故选B.9.BCD[解析]2月跑步里程比1月的小,故A错误;月跑步里程9月最大,故B正确;月跑步里程从小到大对应的月份依次为2月、7月、3月、4月、1月、8月、5月、6月、11月、10月、9月,故月跑步里程的中位数为8月份对应的里程,故C正确;1月至5月的月跑步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正确.故选BCD.10.BC[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样本中支出在[50,60]内的频率为1-(0.01+0.024+0.036)×10=0.3,故A错误;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为0.0360.3×60+60=132,故B正确;n=600.3=200,故C正确;在D中,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则大约有600人支出在[50,60]内,故D错误.故选BC.11.AC[解析]由图可知10×(m+0.020+0.016+0.016+0.011+0.006)=1,解得m=0.031,故A正确;因为不低于140分的频率为0.011×10=0.11,所以n=1100.11=1000,故B错误;因为100分以下的频率为0.006×10=0.06,所以100分以下的人数为1000×0.06=60,故C正确;对选项D,成绩在区间[120,140)内的频率为0.031×10+0.016×10=0.47<0.5,人数不超过50%,故D错误.故选AC.12.ACD[解析]“不支持”部分所占的比例是1-45%-30%-15%=10%,A正确;“一般”部分对应的人数是2400×15%=360,B不正确;“非常支持”部分对应扇形的面积是π×22×30%=65π,C正确;“支持”部分对应的人数为2400×45%=1080,D正确.故选ACD.13.15[解析]由中位数的定义知 +172=16,∴x=15.14.25[解析]∵该校通过手机收看“空中课堂”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25%+70%)=5%,∴该校通过手机收看“空中课堂”的学生人数是500×5%=25.15.2[解析]这五位同学答对题数的平均数 =17+20+16+18+195=18,则方差s2=15×[(17-18)2+(20-18)2+(16-18)2+(18-18)2+(19-18)2]=2.16.0.0303[解析]因为10×(0.035+0.020+0.010+0.005+a)=1,所以a=0.030.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人数为100×(0.030+0.020+0.010)×10=60,其中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人数为100×0.010×10=10,所以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1060×18=3.17.解:因为数据-1,0,4,x,7,14的中位数为5,所以4+ 2=5,解得x=6.设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s2,则 =16×(-1+0+4+6+7+14)=5,s2=16×[(-1-5)2+(0-5)2+(4-5)2+(6-5)2+(7-5)2+(14-5)2]=743.18.解:(1)表中缺失的数据分别为①50,②0.10.补全后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估计旅客购票用时的平均数为7.5×0.10+12.5×0.10+17.5×0.50+22.5×0.30=17.5(min).19.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2 ,(0.01+0.03+0.06+ +0.03+ +0.01)×5=1,解得 =0.04, =0.02.(2)该班这次月考语文作文分数的平均数为22.5×0.05+27.5×0.15+32.5×0.3+37.5×0.2+42.5×0.15+47.5×0.1+52.5×0.05=36.25.因为(0.01+0.03+0.06)×5=0.5,所以该班这次月考语文作文分数的中位数为35.20.解:(1)由折线图可知甲射击10次命中的环数分别为9,5,7,8,7,6,8,6,7,7.乙射击10次命中的环数分别为2,4,6,8,7,7,8,9,9,10.则x 甲=110×(9+5+7+8+7+6+8+6+7+7)=7(环).x 乙=110×(2+4+6+8+7+7+8+9+9+10)=7(环),甲2=110×[(9-7)2+(5-7)2+(7-7)2×4+(6-7)2×2+(8-7)2×2]=1.2,乙2=110×[(2-7)2+(4-7)2+(6-7)2+(7-7)2×2+(8-7)2×2+(9-7)2×2+(10-7)2]=5.4.(2)因为x 甲=x 乙, 甲2< 乙2,所以甲的射击稳定性比乙好,故甲的射击水平高.21.解:(1)作出频数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0,0.5]40.04(0.5,1]80.08(1,1.5]150.15(1.5,2]220.22(2,2.5]250.25(2.5,3]140.14(3,3.5]60.06(3.5,4]40.04(4,4.5]20.02合计1001.00(2)由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0.25×0.04+0.75×0.08+1.25×0.15+1.75×0.22+2.25×0.25+2.75×0.14+3.25×0.06+3.75×0.04+4.25×0.02=2.02.∵人均月用水量在[0,2]内的频率为0.04+0.08+0.15+0.22=0.49,在(2,2.5]内的频率为0.25,∴中位数为2+0.5−0.490.25×0.5=2.02.众数为2+2.52=2.25.(3)月用水量在3t以上的居民的比例为6%+4%+2%=12%,即大约有12%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t以上,88%的居民月用水量不超过3t,因此政府的解释是正确的.22.解:(1)因为0.06×2×1+0.11×2×3+0.18×2×5+0.09×2×7+0.06×2×9=4.92.因此全市家庭月均用水量平均数的估计值为4.92t.(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用水量低于2t的频率为0.06×2=0.12.用水量低于4t的频率为0.06×2+0.11×2=0.34.故全市家庭月均用水量的25%分位数的估计值为2+0.25−0.120.11≈3.18(t).。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FB EAND CM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四个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平面的是( )A.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B.空间两条直线C. 空间任意三点D.两条平行直线2.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α⊂a ,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必定是( )A. l 与a 无公共点B. l 与a 异面C.l 与a 相交,D.l ∥a 3.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确定平面的个数最多的是(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8个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个①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公共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②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③如果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0 B.1 C.2 D.35.123,,l l 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313221//,l l l l l l ⇒⊥⊥ B.313221//,l l l l l l ⊥⇒⊥ C.321321,,////l l l l l l ⇒共面 D.321,,l l l 共点321,,l l l ⇒共面6.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与ED 平行.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 ③CN 与AF 垂直.④DM 与BN 是异面直线.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7. 已知不同的直线,l m ,不同的平面,αβ,下命题中:①若α∥β,,l α⊂则l ∥β ②若α∥β,,;l l αβ⊥⊥则 ③若l ∥α,m α⊂,则l ∥m ④,,l m αβαββ⊥⋂=⊥若则 真命题的个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8.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命题是( ) A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 统计 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 统计 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统计单元检测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A.在某年明信片销售活动中,规定每100万张为一个开奖组,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确定号码的后四位是2709的为三等奖B.某车间包装一种产品,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一包产品,称其重量是否合格C.从8台电脑中逐个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台,进行质量检验,假设8台电脑已编好号,对编号随机抽取D.从20个零件中一次性抽出3个进行质量检查2.对于考试成绩的统计,如果你的成绩处在第95的百分位数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你得了95分B.你答对了95%的试题C.95%的参加考试者得到了和你一样的考分或还要低的分数D.你排名在第95名3.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7个有效评分.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4.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120件,80件,60件.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3件,则n=A.9B.10C.12D.135.《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A.0.5B.0.6C.0.7D.0.86.设样本数据x1,x2,…,x2020的方差为4,若y i=2x i+4(i=1,2,…,2020),则y1,y2,…,y2020的方差为A.13B.14C.15D.167.已知一组数据:125,121,123,125,127,129,125,128,130,129,126,124,125,127,126.则这组数据的第25百分位数和第80百分位数分别是A.125128B.124128C.125129D.125128.58.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20名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就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①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②每个运动员是个体;③所抽取的20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为20;⑤这个抽样方法可采用随机数法抽样;A.④B.①②C.②③D.⑤10.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某次体检,6位同学的身高(单位:米)分别为1.72,1.78,1.75,1.80,1.69,1.77则这组数据的第50%位数_________(米).12.某学校高一年级1802人,高二年级1600人,高三年级1499人,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98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禁毒知识竞赛,则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中抽取的人数分别为_________13.若40个数据的平方和是56,平均数是22,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__14.在高一年级学生身高的调查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如果不知道样本数据,只知道抽取男生23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70.6和12.59,女生27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60.6和38.62.用这些数据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身高平均值为_______,方差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对甲、乙两名同学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1)甲、乙的平均成绩谁最好.(2)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16.有1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12.5,15.5),6;[15.5,18.5),16;[18.5,21.5),18;[21.5,24.5),22;[24.5,27.5),20;[27.5,30.5),10;[30.5,33.5],8.(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含累计频率).(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频率分布表的累计频率估计样本的90%分位数.甲6080709070乙806070807517.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均用水量标准,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照平价收费,超过a的部分按照议价收费).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通过抽样获得了100位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制作了频率分布直方图.(1)由于某种原因频率分布直方图部分数据丢失,请在图中将其补充完整;(2)用样本估计总体,如果希望80%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则月均用水量的最低标准定为多少吨?并说明理由;(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该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代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统计单元检测答案解析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一)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一)

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面α⋂面β=l ,A α∈,B α∈,AB ⋂l =D ,C β∈,C l ∉,则平面ABC 与平面β的交线是()A .有无数条B .有两条C .至多有两条D .有一条2.圆锥的轴截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圆锥的表面积为()A.)π1 B.4π C.3πD.5π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0ABC ∠=,2AB =,11BC CC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10B .5-C .5D .54.点E ,F ,G ,H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AD 的中点,若AC=BD ,且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90°,则四边形EFGH 是()A.梯形B.空间四边形C.正方形D.有一内角为60°的菱形5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Q 为AD 中点,点M 在线段PC 上,且PM tPC =,0t >,试确定实数t 的值,使得//PA 面MQB .A .14B .1C .23D .136.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2BAC π∠=,12AB AC AA ===,点,G E 分别为线段111,A B CC 的中点,点,D F 分别为,AC AB 上的动点,且GD EF ⊥,则线段DF 的最小值为A .12B .1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设a ,b 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C 所在直线与,a b 都垂直,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有以下结论:(1)当直线AB 与a 成60 角时,AB 与b 成30角.(2)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60角.(3)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4)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60.则正确结论的序号为A (1)B(2)C(3)D(4)8.一张A4纸的长宽之比为,E ,F 为AD ,BC 的中点.现分别将ABE ∆,CDF ∆沿BE ,DF 折起,且A ,C 在面BFDE 同侧,下列命题正确的是()(1)A ,G ,H ,C 四点共面.(2)当面ABE //面CDF 时,AC //面BFDE .(3)当A ,C 重合于点P 时,面PDE ⊥面PBF .(4)当A ,C 重合于点P 时,设面PBE ⋂面PDF =l ,则l //面BFDE .A (1)B(2)C(3)D(4)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A 1=C 1D =5,C 1A 1=BD =,DA1=BC 1=.则三棱锥B -A 1DC 1的体积为________10.已知点E ,F 分别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B ,AA 1点,且12AE AB =,113AF AA =.点,M N 分别为线段1D E 和线段1C F 上的动点.则与面ABCD 平行的直线MN 有__________条.1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AB 的中点,F 在1CC 上,且12CF FC =.点P 是侧面11AA D D 上一动点,且1//PB 面DEF ,则tan AB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2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 ,m ,n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γ,β⊥γ,则α∥β;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③若α∥β,l ⊂α,则l ∥β;④若α∩β=l ,β∩γ=m ,γ∩α=n ,l ∥γ,则m ∥n.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和____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本小题满分16分)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AA =E 为1CC 中点,F 为AB 上一点.证明面EBD ⊥面1A FC .14.(本小题满分18分)如图,已知二面角α-MN-β的大小为60°,菱形ABCD 在面β内,A ,B 两点在棱MN 上,∠BAD=60°,E 是AB 的中点,DO ⊥面α,垂足为O.(1)证明:AB ⊥平面ODE;(2)求异面直线BC 与OD 所成角的余弦值.15.(本小题满分18分)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BC=2,过A 1,C 1,B 三点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个角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ABCD-A 1C 1D 1,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403(1)求棱A 1A 的长;(2)求经过A 1,C 1,B ,D 四点的球的表面积.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选D 2选C 3选C 4选C 5选D 6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选B ,C 8选A B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20解析:111114B A DC B A B C V V V --=-长方体.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易求得5a =,4b =,3c =.所以111114B A DC B A B C V V V --=-长方体20=.10.无数条解析:取113BH BB =,连接FH ,则//FH AB .在线段1D E 上取113OE D E =,在线段DE 上取13EK DE =.连接,,OH OK BK .则易得四边形OKBH 为矩形.连接HE ,在段1D E 上任取一点M ,过点M 在面1D HE 中,作//HO MG ,交1D H 于G .再过点G 作//GN HF ,交1C F 于N ,连接MN .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面MNG //面ABCD ,又MN ⊂面MNG ,所以//MN 面ABCD .由于M 为1D E 上任意一点,故与面ABCD 平行的直线MN有无数条.11.11333⎡⎢⎣⎦,.解析:取112AM MA =,连接11,,B M B F DM .易证四边形1MDFB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B M DF .取11D C 中点N ,连接1,B N MN ,则1//B N DE .故面1//B NM 面DEF .作//NG DF ,连接MG ,则1//NG MB .因此面1//B NGM 面DEF .所以点P 落在面11AA D D 与面1B NGM 的交线上,即P MG ∈.易求得tan ABP ∠的取值范围是11333⎡⎢⎣⎦,.12(3)和(4)①不正确,面α,β可能相交.②不正确,当直线m ,n 平行时,α,β还可能相交;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有当m ,n 相交时,α∥β.③正确,根据面面平行的定义可知l 与β无公共点,即可知l ∥β.④正确,因为α∩β=l ,可知l ⊂α,又因为l ∥γ,γ∩α=n ,则m ∥n.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本小题满分16分)证明:如图所示,易知BE ⊥1CB .又BE ⊥11A B ,1111CB A B B ⋂=,所以BE ⊥面11A B C .由于1A C ⊂面11A B C ,所以BE ⊥1AC .又BD ⊥CA ,BD ⊥1A A ,1CA A A A ⋂=,所以BD ⊥面1A AC .由于1A C ⊂面1A AC ,所以BD ⊥1AC .由于BE BD B ⋂=,所以1AC ⊥面EBD ,所以面EBD ⊥面1A FC14(本小题满分18分)(1)因为DO ⊥α,AB ⊂α,所以DO ⊥AB.连接BD ,由题设知,△ABD 是正三角形.又因为E 是AB 的中点,所以DE ⊥AB.而DO∩DE=D ,故AB ⊥平面ODE.(2)因为BC ∥AD ,所以BC 与OD 所成的角等于AD 与OD 所成的角,即∠ADO 是BC 与OD 所成的角.由(1)知,AB ⊥平面ODE ,所以AB ⊥OE.又DE ⊥AB ,于是∠DEO 是二面角α-MN-β的平面角,从而∠DEO=60°.不妨设AB=2,则AD=2,易知DE=3.在Rt △DOE 中,DO=DE·sin 60°=32.连接AO ,在Rt △AOD 中,cos ∠ADO=DO AD =322=34.故异面直线BC 与O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15(本小题满分18分)(1)设A 1A=h ,因为几何体ABCD-A 1C 1D 1的体积为403,所以V ABCD−A 1C 1D 1=V ABCD−A 1B 1C 1D 1-V B−A 1B 1C 1=403即S 四边形ABCD ·h-13·S △A 1B 1C 1·h=403,即2×2×h-13×12×2×2×h=403解得h=4.所以棱A 1A 的长为4.(2)如图,连接D 1B ,设D 1B 的中点为O ,连接OA 1,OC 1,OD.因为ABCD-A 1B 1C 1D 1是长方体,所以A 1D 1⊥平面A 1AB.因为A 1B ⊂平面A 1AB ,所以A 1D 1⊥A 1B.所以OA 1=12D 1B.同理OD=OC 1=12D 1B.所以OA 1=OD=OC 1=OB.所以经过A 1,C 1,B ,D 四点的球的球心为点O.因为D 1B 2=A 1D 12+A 1A 2+AB 2=22+42+22=24,所以S 球=4π·(OD 1)2=4π·(D 1B 2)2=π·D 1B 2=24π.故经过A 1,C 1,B ,D 四点的球的表面积为24π.。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y=x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A.相切B.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C.直线过圆心D.相离2.点(1,1)不在圆(x-a)2+(y+a)2=4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a<1B.0<a<1C.a≤-1或a≥1 D.a=±13.方程x2+y2+x+y-m=0表示一个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2B.m<-12C.m≤-12D.m≥-124.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3,5),B(3,1,4),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6 B. 6C.30D.425.圆(x+1)2+y2=2的圆心到直线y=x+3的距离为()A.1 B.2C. 2 D.2 26.两圆x2+y2+4x-4y=0与x2+y2+2x-12=0的公共弦长等于() A.4 B.2 3C.3 2 D.4 27.与圆(x+2)2+y2=2相切,且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条数是()A .1B .2C .3D .48.直线l 过点(-2,0),l 与圆x 2+y 2=2x 有两个交点时,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22,22)B .(-2,2) C.⎝ ⎛⎭⎪⎫-24,24D.⎝ ⎛⎭⎪⎫-18,18 9.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 轴反射后与圆(x +3)2+(y -2)2=1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53或-35 B .-32或-23 C .-54或-45D .-43或-3410.若圆x 2+y 2=4与圆x 2+y 2-2ax +a 2-1=0相内切,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1D .011.若直线x -y =2被圆(x -a )2+y 2=4所截得的弦长为22,则实数a 的值为( )A .-1或 3B .1或3C .-2或6D .0或412.若过定点M (-1,0)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x 2+4x +y 2-5=0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 5B .-5<k <0C .0<k <13D .0<k <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在z 轴上与点A (-4,1,7)和点B (3,5,-2)等距离的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14.两个圆C 1:x 2+y 2+2x +2y -2=0与C 2:x 2+y 2-4x -2y +1=0的公切线的条数是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1,0)为圆心且与直线mx-y-2m-1=0(m∈R)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16.已知直线l:mx+y+3m-3=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若|AB|=23,则|CD|=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求圆心在直线x-3y=0上,且与y轴相切,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2的圆的方程.18.(本小题满分12分)点M在圆心为C1的方程x2+y2+6x-2y+1=0上,点N在圆心在C2的方程x2+y2+2x+4y+1=0上,求MN的最大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过原点O作圆C:x2+y2+6x=0的弦OA.(1)求弦O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2)延长OA到N,使|OA|=|AN|,求点N的轨迹方程.20.(本小题满分12分)求与直线x+y-2=0和圆x2+y2-12x-12y+54=0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x2+y2-2x-2ay+a2-24=0(a∈R)的圆心在直线2x-y=0上.(1)求实数a的值;(2)求圆C与直线l:(2m+1)x+(m+1)y-7m-4=0(m∈R)相交弦长的最小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的圆心为原点O,且与直线x+y+42=0相切.(1)求圆C的方程;(2)点P在直线x=8上,过点P引圆C的两条切线P A,PB,切点为A,B,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y=x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A.相切B.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C.直线过圆心D.相离解析:圆心(0,0)在直线y=x上,故选C.答案:C2.点(1,1)不在圆(x-a)2+(y+a)2=4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a<1B.0<a<1C.a≤-1或a≥1 D.a=±1解析:因为点(1,1)不在圆(x-a)2+(y+a)2=4的内部,所以(1-a)2+(1+a)2≥4,所以a≤-1或a≥1.答案:C3.方程x2+y2+x+y-m=0表示一个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2B.m<-12C.m≤-12D.m≥-12解析:由题意得1+1+4m>0,解得m>-1 2.答案:A4.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3,5),B(3,1,4),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6 B. 6C.30D.42解析:|AB|=(3-2)2+(1-3)2+(4-5)2= 6.答案:B5.圆(x+1)2+y2=2的圆心到直线y=x+3的距离为() A.1 B.2C. 2 D.2 2解析:圆心(-1,0),直线x-y+3=0.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0+3|12+(-1)2= 2.答案:C6.两圆x2+y2+4x-4y=0与x2+y2+2x-12=0的公共弦长等于()A.4 B.2 3C.3 2 D.4 2解析:公共弦方程为x-2y+6=0,圆x2+y2+2x-12=0的圆心(-1,0),半径r=13,d= 5.所以弦长=2×13-5=4 2.答案:D7.与圆(x+2)2+y2=2相切,且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条数是()A.1 B.2C.3 D.4解析:当截距均为0时,即直线过原点易知有两条切线;当截距不为0时,设切线为xa+ya=1,即x+y-a=0,由圆心(-2,0)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2,解得a=-4,即此时切线为x+y+4=0,故共有3条.答案:C8.直线l过点(-2,0),l与圆x2+y2=2x有两个交点时,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A .(-22,22)B .(-2,2) C.⎝ ⎛⎭⎪⎫-24,24D.⎝ ⎛⎭⎪⎫-18,18 解析:设直线方程为y =k (x +2),圆x 2+y 2=2x 化为标准形式为(x -1)2+y 2=1,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即|3k |k 2+1<1,解得-24<k <24.答案:C9.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 轴反射后与圆(x +3)2+(y -2)2=1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53或-35 B .-32或-23 C .-54或-45D .-43或-34解析:由于反射光线经过点(-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2,-3),故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 +3=k (x -2),由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可得|5k +5|1+k2=1,解得k =-43或-34.答案:D10.若圆x 2+y 2=4与圆x 2+y 2-2ax +a 2-1=0相内切,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1D .0解析:x 2+y 2-2ax +a 2-1=0的圆心为(a ,0),半径为1,两圆内切,故(a -0)2+(0-0)2=|2-1|,所以a =±1. 答案:C11.若直线x -y =2被圆(x -a )2+y 2=4所截得的弦长为22,则实数a 的值为( )A .-1或 3B .1或3C .-2或6D .0或4解析:圆的半径r =2,圆心(a ,0)到直线x -y -2=0的距离d =|a -2|2,由⎝ ⎛⎭⎪⎫|a -2|22+(2)2=22,得a =0或a =4. 答案:D12.若过定点M (-1,0)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x 2+4x +y 2-5=0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 5B .-5<k <0C .0<k <13D .0<k <5解析:定点M (-1,0)在圆内,而圆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0,5),所以0<k < 5.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在z 轴上与点A (-4,1,7)和点B (3,5,-2)等距离的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设C 点的坐标为(0,0,z ), 由|AC |=|BC |,得|AC |2=|BC |2.于是有16+1+(7-z )2=9+25+(-2-z )2, 解得z =149,故点C 的坐标为⎝ ⎛⎭⎪⎫0,0,149.答案:⎝ ⎛⎭⎪⎫0,0,14914.两个圆C 1:x 2+y 2+2x +2y -2=0与C 2:x 2+y 2-4x -2y +1=0的公切线的条数是________.解析:圆C 1的圆心为C 1(-1,-1),半径r 1=2,圆C 2的圆心为C 2(2,1),半径r 2=2,圆心距|C 1C 2|=32+22=13,|r 1-r 2|<13<r 1+r 2,所以两圆相交.所以有两条公切线.答案:2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1,0)为圆心且与直线mx-y-2m-1=0(m∈R)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直线mx-y-2m-1=0(m∈R)恒过点(2,-1),所以当点(2,-1)为切点时,半径最大,此时半径r=(2-1)2+(-1)2=2,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答案:(x-1)2+y2=216.已知直线l:mx+y+3m-3=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若|AB|=23,则|CD|=________.解析:取AB的中点E,连接OE,过点C作BD的垂线,垂足为F,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3m-3|m2+1,所以在Rt△OBE中,BE2=OB2-d2=3,所以d=|3m-3|m2+1=3,得m=-33,又在△CDF中,∠FCD=30°,所以CD=CFcos 30°=4.答案: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求圆心在直线x-3y=0上,且与y轴相切,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2的圆的方程.解: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由题意可得⎩⎪⎨⎪⎧a -3b =0,|a |=r ,b 2+8=r 2,解得⎩⎪⎨⎪⎧a =3,b =1,r =3或⎩⎪⎨⎪⎧a =-3,b =-1,r =3.所以圆的方程为(x -3)2+(y -1)2=9或(x +3)2+(y +1)2=9.18.(本小题满分12分)点M 在圆心为C 1的方程x 2+y 2+6x -2y +1=0上,点N 在圆心在C 2的方程x 2+y 2+2x +4y +1=0上,求MN 的最大值.解:把圆的方程都化成标准形式,得(x +3)2+(y -1)2=9及(x +1)2+(y +2)2=4.如图,C 1的坐标是(-3,1),半径长是3;C 2的坐标是(-1,-2),半径长是2.所以|C 1C 2|=(-3+1)2+(1+2)2=13,因此,MN 的最大值是13+5.19.(本小题满分12分)过原点O 作圆C :x 2+y 2+6x =0的弦OA .(1)求弦OA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2)延长OA 到N ,使|OA |=|AN |,求点N 的轨迹方程.解:(1)圆C :x 2+y 2+6x =0可化为(x +3)2+y 2=9.如图①所示,连接CM ,则CM ⊥OA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以OC 为直径的圆,其圆心为⎝ ⎛⎭⎪⎫-32,0,半径为32,所以弦OA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 ⎛⎭⎪⎫x +322+y 2=94,即x2+y2+3x=0.图①图②(2)设点D为圆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连接ND,AC,如图②所示,因为A,C分别为NO,DO的中点,所以|ND|=2|AC|=6,所以点N的轨迹是以D(-6,0)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其轨迹方程为(x+6)2+y2=36,即x2+y2+12x=0.20.(本小题满分12分)求与直线x+y-2=0和圆x2+y2-12x-12y+54=0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解:如图所示,将圆方程配方是(x-6)2+(y-6)2=18,所以圆心为(6,6),半径为3 2.圆心(6,6)到直线x+y-2=0的距离d=|6+6-2|2=5 2.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则r=52-322=2,圆心(a,b)在直线y=x上,且(a,b)到直线x+y-2=0的距离为 2.所以⎩⎪⎨⎪⎧|a +b -2|2=2,a =b ,⎩⎪⎨⎪⎧a =2,b =2,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y -2)2=2.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 :x 2+y 2-2x -2ay +a 2-24=0(a ∈R)的圆心在直线2x -y =0上.(1)求实数a 的值;(2)求圆C 与直线l :(2m +1)x +(m +1)y -7m -4=0(m ∈R)相交弦长的最小值.解:(1)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1)2+(y -a )2=25,将圆心坐标(1,a )代入直线方程2x -y =0中,得a =2.(2)因为直线l 的方程可化为(2x +y -7)m +(x +y -4)=0(m ∈R),所以l 恒过点M (3,1). 由圆的性质可知,当l ⊥CM 时,弦长最短,又|CM |=(3-1)2+(1-2)2=5,所以弦长为l =2r 2-|CM |2=225-5=4 5.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 的圆心为原点O ,且与直线x +y +42=0相切.(1)求圆C 的方程;(2)点P 在直线x =8上,过点P 引圆C 的两条切线P A ,PB ,切点为A ,B ,求证:直线AB 恒过定点.解:(1)依题意得:圆C 的半径r =421+1=4,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y 2=16.(2)因为P A ,PB 是圆C 的两条切线,所以OA ⊥AP ,OB ⊥BP ,所以A ,B 在以OP 为直径的圆上,设点P 的坐标为(8,b ),b ∈R ,则线段OP 的中点坐标为⎝ ⎛⎭⎪⎫4,b 2,所以以O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4)2+⎝ ⎛⎭⎪⎫y -b 22=42+⎝ ⎛⎭⎪⎫b 22,b ∈R ,化简得:x 2+y 2-8x -by =0,b ∈R ,因为AB 为两圆的公共弦,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8x +by =16,b ∈R ,所以直线AB 恒过定点(2,0).。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测试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测试

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立体几何初步)班级 姓名 考号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ABα B 、AB α⊄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D 、以上都不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3.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4. 正方体////D C B A ABC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AD C A //⊥ B 、AB C D //⊥C 、/AC 与DC 成45°角D 、//C A 与C B /成60°角5. 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直线l 与直线a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直线l ∥直线a B 、直线l 与直线a 异面 C 、直线l 与直线a 相交 D 、直线l 与直线a 没有公共点6. 下列命题中,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 1 B 、 2 C 、 3 D 、47. 在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EF 、GH 能相交于P ,那么( )A 、点P 不在直线AC 上B 、点P 必在直线BD 上C 、点P 必在平面ABC 内D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7题图 9题图8. 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π332,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A 、22 B 、332 C 、324 D 、334 9. 正方体////D C B A 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AA 、AB 、/BB 、//C B 的中点,则异面 直线EF 与GH 所成的角等于( )A 、45°B 、60°C 、90°D 、120°10. 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 若a ∥M ,b ∥M ,则a ∥b ; ②若b M ,a ∥b ,则a ∥M ;③若a ⊥c ,b ⊥c ,则a ∥b ;④若a ⊥M ,b ⊥M ,则a ∥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11. 已知m 、n 为直线,α、β为平面,有以下命题:①n n m m ⇒⎩⎨⎧⊥α⊥∥α; ②n n m ⇒⎩⎨⎧β⊥β⊥∥m ;③α⇒⎩⎨⎧β⊥α⊥m m ∥β; ④⇒⎪⎩⎪⎨⎧βαβ⊆α⊆平行n m m ∥n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2. 如图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体积为V ,点P 、Q 分 别在侧棱1AA 和1CC 上,并且Q C AP 1=, 则四棱锥B-APQC 的体积为( ) A 、2V B 、3VC 、4V D 、5V 二、填空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13. 正方体////D C B A ABCD -中,平面//D AB 和平面D BC /的位置关系为14.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15.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主视图和左视图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16.在直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 时,有111D B C A ⊥.(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43中学十月月考数学试卷
2018.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程序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3=x
B. x =3
C. 03=-x
D. 03=-x
2. 已知变量a ,b 已被赋值,要交换a 、b 的值,应采用的算法是( ) A . a b b a ==, B . b c a b c a ===,, C . a c a b c a ===,, D .c b b a a c ===,,
3. 我们已学过的算法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减消元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等。

对算法的描述有:
⑴对一类问题都有效; ⑵对个别问题有效; ⑶计算可以一步一步进行,每一步都有唯一结果;
⑷是一种通法,只要按部就班的做,总能得到结果。

以上描述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下列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A.1,2,1
B. 1,2,2
C. 2,1,2
D.2,1,1
(第5题)
5.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57=s ,则判断框内应填写( )
A. 4>k B . 5>k C. 6>k D. 7>k
6. 以下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 )
1=i ;
while 8<i
2+=i i ; 3*2+=i s ; 1-=i i ;
end s
A. 1 7
B. 1 9 C . 2 1 D. 2 3
7. 程序: for 100:2:10=i 中循环的次数为( )
A. 45
B. 46
C. 55
D.56
8. 现有60瓶矿泉水,编号从1至60 ,若从中抽取6瓶检验,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
A. 3 , 13 , 23 , 33 , 43 , 53
B. 2 , 14 , 26 , 38 , 42 , 56
C. 5 , 8 , 31 , 36 , 48 , 54
D. 5 , 10 , 15 , 20 , 25 , 30
9. 有一学校高中部有学生2000人,其中高一学生800人,高二学生600人,高三学生600
人。

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
分别为( )
A. 15 , 10 , 25
B. 20 , 15 , 15
C. 30 , 10 , 10
D.10 , 20 , 20
10. 给出一下四个问题:
⑴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相反数 ⑵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
⑶求3个数a,b,c 中的最大数 ⑷求函数0
.10.2{)(≥-<+= x x x x x f 的值
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1.下面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当输入的值为3时,输出的结果为
12.程序框图如右上图所示,则该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功能是
13. 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6
5
4
3
2
3567983512)(x x x x x x x f ++++-+= 在4-=x 时的值为
14. 用辗转相除法或者更相减损术求三个数 324 , 243 , 135 的最大公约数为
15. 下列程序运行后的结果分别是(1) (2)
(1) 0=i ; (2 ) 0=i ;
0=s ; 0=s ;
while 20<=s while 20<=s i s s += ; 1+=i i ; 1+=i i ; i s s += ; end end
i i
(第12题)
16.下面的程序语句执行时输入5,1,3=-==n b a ,输出是c =
a = input(“a=”); x = input(“x=”);
b = input(“b=”); if 50>x n = input(“n=”); 2*+=x x y ; for 2:1:1-=n i else if 10<=x b a
c +=; 0=y ; b a =; else if 30<=x c b =; x y *1.0=; en
d els
e x y *25.0=; c end end
print (%io(2), y );
end
( 第16题) (第17题)
17. 上面的程序语句执行时输入40,输出是y =
18. 阅读下面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m = 4 , n = 3 , 则 输 出 a = _______ , i = ________。

北京市第43中学十月月考数学试卷答题纸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1. 12.
13. 14.
15.(1) (2) 16.
17. 18. a = _ , i =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
推证过程)
19.设计一个算法,求表达式2
2
2
2
99531++++ 的值,要求画出程序框图
20. 设计一个算法,求使得3001
31211<++++
n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 的值,要求写出基本语句编写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