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空间、实体空间与现象学变更
从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透视教育技术中的人—机关系

唐 ・ 德 ( o h e 1 3 一 ) 当代 美 国著 名 现 象 学 家 和 伊 D nId ,9 4 是
技 术 哲学 家 ,对技 术哲学 和 现象 学有 自己非常 独到 的 见解 , 他
注重 对 具体 知 觉 经验 的分析 , 提倡 案例 研 究 , 当代技 术 哲 学 在
界拥 有非 常大 的影 响 力 。 17 年 至今 伊 德共 出 版 、 著书 籍 从 91 编
中 图 分 类 号 :4 — 5 G 00 7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2 0 — 0 于教 学实 践具 有 积极 的作用 。
0 引 言
1 唐 ・ 德 的 现 象 学 技 术 哲 学 的 主 要 内容 伊
关系、 解释 学 关 系、 背景 关 系和他 者 关 系 出发 , 审视 教 育技 术 中的 人一 机 关 系, 清作 用 于技 术的 主 体 同客 体 的 关 认 系. 这对 正 确认 识教 育技 术 学这 门学科 以及 更好 地将教 育技 术理论 运 用 于教 学实践 具有 积极 的作 用 。 关键 词 : 术现 象学 ; 育技 术 ; 技 教 人一 机 关 系
逐 技术 》 。 的研 究 包含 了技 术哲 学 和现象 学 , 等 他 国内部 分学 者
将 其 理 论 称 之 为 后 现 象 学 , 有 学 者 根 据 其 理 论 将 现 象 学 与 技 也
由A C 9 E T’4定 义 可 知 , 育技 术 是 关 于学 习过 程 和 学 习 教 资 源 的设 计 、 开发 、 理 、 用 和 评价 的理论 和实 践 。 定 义 明 管 利 该 确 了教 育技 术 作 为一 个 学 科领 域 的研 究 形 态 ( 论 和实 践 ) 理 、 研 究 对 象 ( 习 过程 和学 习 资源 ) 学 和研 究 任 务 ( 计 、 发 、 设 开 管 理 、 用 和评 价 ) 虽然 定 义 中没 有 直接 描 述 媒体 , 是这 并 不 利 。 但 排斥 媒 体在 现 代 教 育技 术 中的作 用 ,它实 际 上是 学 习过 程 和 学 习资 源 的支 撑技 术 。 育 技术 中最 核心 、 教 最关 键 的要点 应 该 是 “ 育 中 的技术 ” ] 教 E。因此 认 清作 用 于技 术 的主 体 ( 或教 2 人 育) 同客 体 ( 技术 ) 关 系 , 助 于人 们 正确 认 识 教育 技 术 学这 的 有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分支,但它们共同关注的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符号学侧重于研究语言、符号以及其意义和使用规则,而现象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类对于事物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符号学是以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德·索西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他是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语言学家和哲学家。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即“语言学的结构主义”,这种方法将语言视为符号系统,并强调语言的符号性质和符号之间的关系。
符号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具有固定的规则和方法,它们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符号学的核心理念是“符号即语言”。
与此相反,现象学是以德国哲学家爱德华·胡塞尔(Edmund Husserl)为代表的,他是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
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现象学”,这种方法将人类对于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视为研究重点。
现象学的核心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即人类对于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是人类认知和理解的一个重要转变。
符号学认为语言是可以被规则、方法和形式化的,这使得语言可以被翻译、传递和记忆。
而现象学则认为感受和体验无法被语言所描述,只能通过内心的经验才能理解。
由此可见,符号学和现象学两种方法的本质差异在于,符号学关注语言和符号的形式化规则和方法,而现象学关注事物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强调人类意识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分支,它们对于人类的认知和理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符号学主张将语言和符号视为符号系统,探究其规则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增进语言的翻译和交流的效率;而现象学则主张人们关注感受和体验,通过直接的内心经验来理解世界,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两者的不同方法和观点,都可以为人类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互影响。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强调的是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而现象学则是研究现象和人对现象的认知方式的学科,强调的是人的主观体验和意义的构建。
符号学最早起源于语言学。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声音、字母和汉字等符号来表达意义。
符号学家主要关注语言符号的结构和使用规则,以及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符号学家会研究一个词语如何代表一个特定的物体或概念,以及不同语言中相同符号的意义是否相同。
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社会学、文化学和艺术学。
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是人与世界之间交流和理解的媒介。
符号可以是语言、图片、音乐、行为等等,它们通过传递信息和传达意义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在社会学中,符号学家会研究符号如何用于社交交流和群体认同,例如旗帜、徽章和口号等。
在文化学中,符号学家会研究符号如何用于文化表达和符号系统的变化,例如传统节日、艺术作品和流行文化等。
现象学关注的是人对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现象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包括直觉、感觉、情感和意识等。
现象学家认为人的主观体验是构建意义和理解世界的基础。
当人们看到一朵花时,他们的感官会接收到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等感觉信息,而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也会对花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意义。
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是“水清则无鱼”。
现象学家认为人的主观体验和真相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偏差。
人的主观体验是受到文化、语言、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的。
现象学家强调要用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理解世界,去去除主观的扭曲和偏见,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象。
现象学与符号学的交叉点在于人类对现象的理解和意义的构建是通过符号来实现的。
符号是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它们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意义和信息。
通过使用符号,人们能够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分享和交流意义。
符号学和现象学在探究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场所精神下历史街区的空间内涵与再造反思——以武汉吉庆街为例

场所精神下历史街区的空间内涵与再造反思——以武汉吉庆街为例摘要:历史街区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之一,在后工业时代来临后愈发彰显出城镇文化记忆的符号价值,成为时代变迁中珍贵的怀旧地标。
在城镇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主要采用旧址修复和移址重建两种手段,实现街区空间保护性建设与商业化再造。
本文以武汉市吉庆街为例,基于历史街区与“场所精神”理论视域,分析吉庆街的场所精神表征,揭示吉庆民俗街的发展现状,并从民俗文化重塑、街区建筑空间复原等方面对吉庆民俗街空间再造失败进行反思,为吉庆街区以及其他历史街区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场所精神历史街区空间再造吉庆街每一片城镇地域内的历史街区都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所谓的“旧时老街道”“儿时走街串巷的区域”,它更是生活居住、休闲娱乐与从事商业活动的特定区间范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性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旧城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历史街区逐步走上旧址修复和移址改造重建的道路,实现文化遗产空间保护性开发与商业化再造,但实际境况却不容乐观。
归根究底是在定量式科学规划中没有处理好街区本体所蕴含的“场所精神”与利益导向性开发之间的关系,造成原住民与消费者的大量流失,商业性经营业绩不佳,最终陷入衰落的泥潭。
一、场所精神及其与历史街区空间的关系(一)场所与场所精神的内涵及相互联系场所在人类活动过程中诞生,并随着人类在建筑历史发展长河中对场所的认知解读逐渐深化,场所精神从重视量化指标的建筑设计中得以显化。
场所精神(geniusloci)是一个可追溯至罗马时期的悠久观念。
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个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守护神灵(guaraian spirit),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1]。
这种古老的观念由挪威著名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提出,他认为“场所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元素所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建筑现象学相结合的主体事物”,由包含尺寸、颜色与材质的物质空间形态和情感意志等人化性因素组成,自始至终保留着人类创造物、生活方式以及主观意识系统的烙印,是自然物质环境与人文意志环境的空间结合体;场所精神产生于客观物态因素和人物情感体验历程之间的和谐交融中,为意识行为主体与环境客体缔结着价值关系,同时也让处于场所之中的人获得方向感、归属感与认同感,场所是场所精神的承载体,场所精神是场所的情绪舒张与外溢。
略论卡西尔“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

众所周知,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以所谓“符号形式哲学”而闻名于世。
在卡西尔看来,符号乃是人类最本己的、甚至是惟一的通向“对象性”的媒介,只有凭借符号,人才能构造并理解现实的文化世界。
因此一门作为“文化批判”的哲学只有尽可能地对不同世界内凭借符号而实现的对象化给以描述,世界理解的宏伟目标才能完成。
卡西尔在澄清他的“符号”概念的来源时,更多地是谈论着这个概念与自然科学(尤其物理学)、以及德国人文主义思想(尤其是歌德的符号思想)之间的联系[1]。
可以说,自然科学和德国人文主义的符号思想才是卡西尔“符号”概念的直接来源。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尝试以卡西尔对赫兹、迪昂思想接受为例,对“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予以粗浅的梳理。
一卡西尔一生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
他写过众多著名的科学认识论著作,如《认识论问题》(四卷本)、《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
这一哲学思考对卡西尔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把自然科学中的“符号”概念改造成了一个对人类认识方式普遍有效的本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其符号形式哲学大厦。
在这个概念改造中,首先要说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1857-1894)。
在1907年发表的《认识论问题》(卷二)中,卡西尔就在关于莱布尼兹真理概念的讨论中介绍了赫兹的观点。
莱布尼兹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知识乃现实之忠实摹写的哲学主张。
在观念和它所表达的内容之间,不需要任何一种相似性。
观念并非图式,而是关于实在的符号。
符号并不摹写一个确定性的客观存在的一切细节和特征,而只是满足于用自己的语言把存在内部诸因素间的关系自在地而完整地表达和翻译出来,比方,用句子表达思想,用几何方程表达圆形略论卡西尔“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石福祁内容提要“符号”概念是理解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来源之一是自然科学中的符号思想。
空间符号学概论

空间符号学概论
空间符号学是一个涉及符号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它主要研究空间中的符号及其意义。
符号学由瑞士哲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而空间符号学则将其应用于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研究。
空间符号学认为,建筑、城市、景观等空间元素都可以被视为符号,它们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
这些符号通过其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来表达意义,并与观察者产生互动,从而影响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和感知。
在空间符号学的研究中,通常会涉及到符号的分类、编码和解码、意义生成等方面的问题。
符号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例如按照符号的形态、功能、文化意义等进行分类。
编码和解码则是指如何将符号转化为意义的过程,这涉及到符号的解读和理解。
而意义生成则是指符号在空间中所产生的意义是如何被创造和传递的。
总的来说,空间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解读空间,它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建筑、城市、景观等空间元素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
同时,空间符号学也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持。
1。
现象学及其效应

现象学及其效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时间、空间、物体、意识等一切我们所能感知和体验到的现象。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现象学试图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意义,以及我们如何与这些现象相互作用和互动。
现象学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方法,更是一种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方式,它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和生活的意义。
现象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主体性和体验性,它认为人类的认知和理解是建立在我们自身的主观经验之上的。
现象学要求我们首先要认真观察和体验我们所遇到的现象,尽可能地抛开主观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发现现象本身的真正含义和特征。
现象学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它呼吁人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发现其中的美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真实和奇妙。
现象学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经验”,即回归到我们自身的体验和观察中,发现其中的真实和丰富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们所处的世界。
现象学的研究对人类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身以及周围的世界。
现象学的效应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更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现象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
通过对主观经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从而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现象学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认知和理解是有限的,因此要保持谦逊和谨慎,不断地去探索和学习。
现象学促使我们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美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
现象学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从而过上更富有意义的生活。
现象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世界。
通过对他人的主观经验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
现象学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观经验,因此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建立和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

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领域,涉及到语言、文字、符号系统等方面。
下面列举了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帮助我们了解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1. 符号:指代某种事物、概念或想法的视觉、听觉、触觉或语言表达。
2. 符号系统:一组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用于传递特定信息。
3. 符号学: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领域,涵盖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4. 符号的产生与发展:符号的起源及其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演化过程。
5. 符号的意义与解释:符号的意义是由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解释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6. 符号的生成:人类使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验。
7. 符号学家:研究符号学的学者,使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和解释不同符号系统。
8. 符号与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元,通过语法和语义规则组织和传递信息。
9. 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的符号系统由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组成,用于交流和表达思想。
10. 文字符号系统:文字是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用于记录和传递信息,具有持久和广泛传播的特点。
11. 图像符号系统:图像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通过视觉元素表达和传递特定信息。
12. 数学符号系统:数学是一种用符号表示和推理的系统,用于描述和解决数量和结构方面的问题。
13. 简化符号系统:为了简化和加快信息传递,人们常常使用简化的符号系统,如缩略语、符号和图表等。
14. 比喻与象征:比喻和象征是通过符号来传达隐含意义的一种表达方式。
15. 符号的多义性:符号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和解释,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者的理解。
16. 符号的一般性:某些符号和符号系统具有普遍性,跨越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17. 符号的特殊性:某些符号和符号系统只在特定的文化、社会和群体中有特殊意义和用途。
18. 符号的共时性:符号以及符号系统的意义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构建和理解的。
19. 符号的历史性:符号在历史进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异,反映了特定时期和文化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 用 “ 念 空 间” 概 的表 达方 式 。
③ 如雅默 ( xJmme) 物理学 中的空 间思 想史演 变进行 过考察 , 德等人对 牛顿绝对 空间 的意 义的探讨 , Ma a r对 康
卡西尔对相对论空 间的意义进行过探讨 , 等 。 等
④ 马会端 、陈凡:全 球化与技术 :国外技术哲 学研究 的新趋 势》 《 ,载 《 哲学动 态》2 0 ,0 8年第 5期 ;D n i M. e ns
作 者 简 介 :杨 庆 峰 , 海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副 教 授 。 上 ① 此文 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 创新重点项 目 《 现代技术在 人类空间构成 中的作用》 项 目编号 :9 S 0 ) ( 0Z 13 的
阶段性成果 。
② 卡西尔( rs C si r较多地用“ E nt asr ) e 符号空 间” “ 象空间” 或 抽 这一表达 ; 国学者 卡尔 - 尔逊 ( al er n 更 英 皮 K rP as ) o
杨庆峰
摘 要 : 类利 用现 代技 术 创 造 出不 同 于 自然科 学 中 的符 号 空 间 类 型 : 人 实体 空 间。实体 空 间 的 主 导表 现 形 式 是 以虚 拟 技 术 为 主 的虚 拟 空 间 。当前 反 思 这 一 空 间形 式 的 方 法 是 认 识 论 上 的二 元论 . 区分 虚拟 与 现 实 的 空 间。 这 一 方 法 导 致 其 意 义被 遮 蔽 。 助 被 解 构 的 现 即 但 借 象学 变更 概 念 , 虚拟 空 间 与 现 实 空 间之 间 的 互 相 变换 中虚 拟 空 间 的本 质 显 露 无 疑 。 虚 拟 空 间意 味 着 人 之 生存 结构 的显 现 。 与 现 实 空 间的 变换 中这 一 结构 得 以 开 显 。 在 关 键 词 : 象 学 变更 :虚 拟 空 间 ;实体 空 间 现
中 图分 类 号 : 1 .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0 5 0 7( 0 0) 3 1 1 7 B8 53 2 9 -0 4 2 1 0 —0 3 —0
基 于 几何 学 与 自然 科 学 的历 史 来 看 , 类 的空 间 形 式 不 断发 生 着 进 步 。从 欧 氏空 间 人
_
Me t g Su e i , mme ,C re t n, C,2 0 i t /www.p .r / p 2 0 / p 2 07 p o r m0 0 2 . d 。 n r ha l so S 0 7, n h t / p: s t gs t0 7 st 0 - rg a 7 5 8p f o
空 间等等 。 ②由数学 和 自然科 学而出 的空间类 型其 意义已经得到 了充分 的研究 。 ④同样 ,
现 代 技 术 的发 展 为 我 们 创 造 了新 型 的空 间 类 型 。 国学 者 M. i ) s 技
术 同样培育 了新 的机会 去创造新 的空 间和家园或者使得人类 的存在空 间再 生 。 这些 空
由现代技术所出的空间类 型完全不 同于 由科学所 出的空间类型 。 从古代科学一直到 现代科 学 , 不断产生着新 空间类型 , 而且 由数 学与 自然科学所 出的空间类型历来受 到特
间 类 型 以虚 拟 空 间 ( VmH lS a e VS 等 多 种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 们 完 全 不 同 于 自然 科 学 所 a p c , ) 它
提 出 的符 号 空 间 或 抽 象 空 间 。由于 诸 多 原 因 其 意 义 并 没 有 得 到 太 多 的 关 注 。如何 理 解 这 些 新 的 空 间 类 型 本 性 及 其 意 义 成 为技 术 哲 学 反 思 的必 要 问题 。 文 试 图借 助 现 象 学 变 更 本
・
1 31・
哲学分析
2 1 第 3期 0 0年
来 获 得 对 虚 拟 空 间 的本 质 做 出反 思 。 们 之 所 以 采 取 现象 学变 更 为 方 法 来 分 析 虚 拟 空 间 我 的本 质 , 要 是 发现 在 变 更 中 , 种 揭示 虚拟 空 间 的可 能性 存 在 着 。 主 一
第 1卷 第 3期 21 年 1 月 00 0
哲 学 分 析
Ph l s ph c l An l ss i o ia a y i o
Vo . .No 3 11 . Oc . 01 t .2 0
・ 科 学 技 术 的 哲 学 理 解
・
符号 空间、 实体 空 间与 现 象 学变 更 ①
( u l e ns a e 到 非 欧 空 间 n n E cien sa e ; 绝 对 空 间 (b oues a e 到 超 文 E ci a p c ) d o — u l a p c ) 从 d a slt p c )
本 空 间 (y esae , 等 。这 些 空 间形 式 被 冠 以 如 下 名 称 , 符 号 空 间 、 象 空 间 、 念 h pr c )等 p 如 抽 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