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课时一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1篇本教材选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
该课中的学案是依据同学现有的阅历和理解水平,将学问点设置成一系列问题。
它体现了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同学用问题启发思维,供应学法指导。
在教学思路上,该课的最大特点是不单纯地讲解学问,而是将详细的学问点进行加工,使其向上与化学原理、观念以及方法相链接,向下能落实到应用层面。
准时利用化学原理整合学问,适时渗透化学学科的讨论程序和思维方法,不仅能使学问条理化和脉络化,消退元素化合物学问的“散、繁”的现象,而且体现了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给同学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建立框架。
该教学设计为同学的学习供应了支架,加强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肯定程度上能发挥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同学进展的双重功效。
教学详细过程[引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Si、Cl,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探究其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硫的氧化物[问题]依据原子结构打算元素性质的原理,我们可通过什么来了解S元素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题。
阅读教材第89页,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2题。
1. 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通常简单_____电子。
2. 单质硫的俗名为________,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成粉末。
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
设计意图:画出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想S元素的性质,使同学把握用原子结构思索元素性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通过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去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培育自学力量。
[问题]常见的硫磺就是单质S,硫磺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可以燃烧。
[老师]回忆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完成学案的3题。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问]依据S燃烧的现象,推想SO2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4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3.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实验、教学资源等;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带有习题和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实例和图表培养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特征;3. 解释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法。
三、示范实验(20分钟)1. 教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3. 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
四、练习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示范实验和讲解内容,完成相关习题;2.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澄清疑问。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写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概念;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预习导航:1.元素的化合价的判定: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又有,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思考: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CaCO3;Fe、FeCl3、FeSO4、Fe2O32.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Fe2O3+3CO高温2Fe+3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1)CuO+H2=Cu+H2O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O2+C=2CO,从CO2来看是反应,从C来看是反应。
(3)C+H2O=CO+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
结论:4.若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分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即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指,还原反应指。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它的外观表现是。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常根据。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与化合价升降的总数是。
课堂互动:一.初中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它们的反应特点用图示表示出来。
基本类型:练习:1.以制得CO 2为目的,分别用四种反应类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学会运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4、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从中不断获取新知识。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师:袋装薯片的包装袋为什么都是鼓起来的呢?(学生应想到薯片很脆,袋子不鼓起来的话,薯片容易压碎)师:怎样才能让袋子鼓起来?(学生会想到充入气体,有学生还能直接联想到充入氮气,从而轻松地走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课题)师:那么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呢?氧化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深入研究的问题师:我们以碳还原氧化铜为例,同学们现在学案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观察分析该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板书】【学生活动】探究一: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思考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学生分析后会发现,有物质失去氧,必然就有物质得到氧)【归纳整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为它的一个半反应。
思考2:标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反应中的变化是怎样的?(在方程式上表现出来)(学生标注各元素化合价,分析化合价的变化,小组内交流,并得出结论,小结发言)【归纳整理】在该反应中,Cu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C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教师整理板书:碳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的分析)【学生活动】探究二:P35 思考与交流(1)以黑板上同样的方式分析后面两个反应(书写过程中,教师强调1、格式的一致性,为后面引出双线桥法做好铺垫;2、在学习的过程中,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提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内容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学会用“双线桥”和“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3)通过分析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能画出其交叉分类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能提高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案课前小作业:1、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O 2 CuSO4KMnO4K2MnO4MnO2HCl2.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氦氖氩氢钠氯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氢气还原氧化铜(3)碳与水高温下的反应思考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1. 2H2 + O2= 2H22. CaO + H2O = Ca(OH)23. 2KMnO42MnO4+ MnO2+ O2↑4. CaCO32↑ + CaO5. Fe + H2SO4= FeSO4+ H2↑6. Cu + 2AgNO3= Cu(NO3)2+ 2Ag7. Ba(OH)2+ H2SO4= BaSO4↓+ 2H2O8. CaCl2+ Na2CO3= CaCO3↓ + 2NaCl课堂巩固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在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N和C3.MnO2与浓HCl反应,可生成Cl2,MnO2+4 HCl(浓)2+Cl2↑+2H2O;点燃若生成7.1gCl需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被氧化的盐酸2的物质的量为。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第1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能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会用元素化合价升降分析判断某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过程方法:通过问题的提出,学会讨论分析问题,培养自己从微观角度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学会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合作精神。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B.2H2S+SO2=3S+
D.2H2O 2H2↑、下列变化过程一定是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C、CO→CO
D、
2。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要达成的目标】1.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并能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3.能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能熟记中学阶段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与“学”的过程】(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复习:1.如何判断某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一、从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学与问】见课本P37学与问1.学与问2.总结:所有的以及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以及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问题与讨论】1:你知道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吗?这些物质在反应中化合价有哪些变化?2.还原剂【问题与讨论】2.你知道常见的还原剂有哪些吗?这些物质在反应中 化合价有哪些变化?总结:氧化剂是 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所含元素 化合价 ,本身被 , 氧化剂具有 性。
还原剂是 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所含元素 化合价 ,本身被 , 还原剂具有 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请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⑴ Mg + 2HCl == MgCl 2 + H 2 ↑⑵ S + O 2 加热 SO 2【问题与讨论】3: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单线桥法:请用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 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师个性化教案 学生学习笔记⑴ Mg + 2HCl == MgCl2 + H2↑⑵ S + O2加热SO2【问题与讨论】4.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B.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C.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预科讲义(六)氧化还原反应(课时一学案)
【学习目标】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
氧化、被还原等概念。
3、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知识重点】从化合价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类型的关系
【知识内容】
问题1:①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分成哪几种类型?分类标准是什么?各举一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②Fe2O3+3CO 高温
2Fe +3CO2反应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1](一)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问题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1. CuO +H2==Cu +H2O
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O2+C=2CO,从CO2来看是反应,从C来看是反应。
3.C+H2O=CO+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
结论:
[探究2](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分析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练习1、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H2S.、S.O2、S.O3、H2S.O4、BaS.O4;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练习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NH 4HCO 3 =NH 3↑+CO 2↑+H 2O↑
2..CaCl 2+Na 2CO 3 = CaCO 3↓+2NaCl
3.2Na+2H 2O = 2NaOH+H 2↑
4.2Na +Cl 2 = 2NaCl
问题3: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结论:
[探究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请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关系填入下图中
【巩固练习】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CuS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3S↓ + 4H 2O
B.6KOH + 3Cl 2
5KCl + KClO 3 + 3H 2O
C.Ba(OH)2 + Na 2SO 4 = BaSO 4↓ + 2NaOH
D.Fe 2O 3 + 2Al Al 2O 3 + 2Fe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Fe + 3Cl 2 2FeCl 3
B. .NH 4HCO 3 NH 3↑ + H 2O + CO 2↑
C CaO + CO 2 = CaCO 3
D. Cl 2 + H 2O = HCl + HClO
△ △ 高温 点燃 △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二学案)
【知识内容】
[探究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发生元素化合价能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讨论] ①2Na + Cl 2 = 2NaCl , ②2H 2 + Cl 2 = 2HCl ,
在这两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阅读课本P36,回答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① 原因
② 原因
思考:得失电子总数与化合价升降总数有何关系?
总结:⎪⎪⎩
⎪⎪⎨⎧⎩⎨⎧⎩⎨⎧电子对偏离电子对偏向共用电子对偏移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电子得失电子转移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氧化反应的实质是 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定义:
凡是有____________转移(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之一-双线桥法
① 双线桥的箭头从左指向右连接不同价态的_______种元素
②线上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③ 电子转移数以a xbe —
形式,a 表示原子个数,b 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a=1或b=1时可省略不写
例 Fe 2O 3+3CO 高温2Fe +3CO 2,
练习: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什么?。
①Zn + H2SO4== ZnSO4 + H2↑
②2Al+3H2SO4 == Al2(SO4)3+3H2↑
③2KClO3 === 2KCl + 3 O2↑
思考: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和失去电子总数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