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 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习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建立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

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近其本质。

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概念;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预习导航:1.元素的化合价的判定: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又有,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思考: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CaCO3;Fe、FeCl3、FeSO4、Fe2O32.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Fe2O3+3CO高温2Fe+3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1)CuO+H2=Cu+H2O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O2+C=2CO,从CO2来看是反应,从C来看是反应。

(3)C+H2O=CO+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

结论:4.若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分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即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指,还原反应指。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它的外观表现是。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常根据。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与化合价升降的总数是。

课堂互动:一.初中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它们的反应特点用图示表示出来。

基本类型:练习:1.以制得CO 2为目的,分别用四种反应类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

只有充分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

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4、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1、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归纳与整理]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根据物质得氧和失氧为标准来判断。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

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与探究]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叫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Fe + CuSO4 == FeSO4 + CuMg + 2HCl == MgCl2 + H2 ↑S + O2 加热 SO2CuO + H2 加热Cu + H2O[归纳与整理]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要深刻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案课前小作业:1、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O 2 CuSO4KMnO4K2MnO4MnO2HCl2.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氦氖氩氢钠氯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氢气还原氧化铜(3)碳与水高温下的反应思考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1. 2H2 + O2= 2H22. CaO + H2O = Ca(OH)23. 2KMnO42MnO4+ MnO2+ O2↑4. CaCO32↑ + CaO5. Fe + H2SO4= FeSO4+ H2↑6. Cu + 2AgNO3= Cu(NO3)2+ 2Ag7. Ba(OH)2+ H2SO4= BaSO4↓+ 2H2O8. CaCl2+ Na2CO3= CaCO3↓ + 2NaCl课堂巩固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在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N和C3.MnO2与浓HCl反应,可生成Cl2,MnO2+4 HCl(浓)2+Cl2↑+2H2O;点燃若生成7.1gCl需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被氧化的盐酸2的物质的量为。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要达成的目标】1.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并能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3.能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能熟记中学阶段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与“学”的过程】(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复习:1.如何判断某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一、从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学与问】见课本P37学与问1.学与问2.总结:所有的以及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以及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问题与讨论】1:你知道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吗?这些物质在反应中化合价有哪些变化?2.还原剂【问题与讨论】2.你知道常见的还原剂有哪些吗?这些物质在反应中 化合价有哪些变化?总结:氧化剂是 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所含元素 化合价 ,本身被 , 氧化剂具有 性。

还原剂是 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所含元素 化合价 ,本身被 , 还原剂具有 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请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⑴ Mg + 2HCl == MgCl 2 + H 2 ↑⑵ S + O 2 加热 SO 2【问题与讨论】3: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单线桥法:请用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 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师个性化教案 学生学习笔记⑴ Mg + 2HCl == MgCl2 + H2↑⑵ S + O2加热SO2【问题与讨论】4.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B.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C.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环节二:新课讲授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碳与氢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

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既要复习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__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__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者。

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__教学__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被氧化、被还原等概念。

3、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知识重点】从化合价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类型的关系
【知识内容】
问题1:①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分成哪几种类型?分类标准是什么?各举一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②Fe2O3高温
2Fe +3CO2反应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1](一)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问题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1. CuO +H2==Cu +H2O
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O2+C=2CO,从CO2来看是反应,从C来看是反应。

3.C+H2O=CO+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

结论:
[探究2](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分析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练习1、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H2S.、S.O2、S.O3、H2S.O4、BaS.O4;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练习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NH4HCO3 =NH3↑+CO2↑+H2O↑
2..CaCl2+Na2CO3 = CaCO3↓+2NaCl
3.2Na+2H2O = 2NaOH+H2↑
4.2Na+Cl2=2NaCl
问题3: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结论:
[探究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请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关系填入下图中结论
【巩固练习】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CuS + 8HNO3(稀) 3Cu(NO3)2+ 2NO↑ + 3S↓ + 4H2O
B.6KOH + 3Cl25KCl + KClO3 + 3H2O
C.Ba(OH)2 + Na2SO4 = BaSO4↓ + 2NaOH
D.Fe2O3 + 2Al Al2O3 + 2Fe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Fe + 3Cl22FeCl3
B. .NH4HCO3NH3↑ + H2O + CO2↑
C CaO + CO2 = CaCO3
D. Cl2 + H2O = HCl + HClO
【学案】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知识重点】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得失的关系
【知识难点】学习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内容】
[探究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发生元素化合价能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讨论] ①2Na +Cl2=2NaCl ,②2H2+Cl2=2HCl,
在这两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阅读课本,回答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①原因
②原因
思考:得失电子总数与化合价升降总数有何关系?
总结:⎪


⎪⎪⎨
⎧⎩⎨⎧⎩⎨
⎧电子对偏离电子对偏向共用电子对偏移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电子得失电子转移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氧化反应的实质是 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定义:
凡是有____________转移(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之一-双线桥法
① 双线桥的箭头从左指向右连接不同价态的_______种元素
②线上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③ 电子转移数以a xbe —
形式,a 表示原子个数,b 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a=1或b=1时可省略不写
例 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
练习: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什么?。

①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② 2Al+3H 2SO 4 == Al 2(SO 4)3+3H 2↑
③2KClO3 === 2KCl + 3 O2↑
思考: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和失去电子总数有何关系?
【学案】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的含义
2、了解中学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知识重点】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知识难点】学习用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内容】
[探究一] 、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探究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之一-单线桥法
①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________元素原子间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
②箭头由_____________原子指向______________原子
③线桥上只标_____________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练习:用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2FeCl3 + Cu = 2FeCl2 +CuCl2
2、Zn + H2SO4 = ZnSO4 + H2↑
是氧化剂,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是还原剂,【探究三】常见氧化剂和常见还原剂
在所学过的反应中,哪些物质属常见氧化剂,哪些物质属常见还原剂?
整理:常见氧化剂:等;
常见还原剂:等。

小结:【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所发生的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情况、及电子得失情况分析
①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②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关系:
【知识检测】
1、Zn + H2SO4 = ZnSO4 + H2↑
被氧化的元素是,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

2.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并填空:
(1)C + 2H2SO4(浓)===CO2↑ +2SO2↑ +2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

【学案】氧化还原反应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知识重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知识难点】电子守恒规律
【知识内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
什么是氧化性?
什么是还原性?
原子或离子得电子能力,物质氧化性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能力,物质还原性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H2S+O2==2S↓+2H2O,
4NaI+O2+2H2O==2I2+4NaOH,
Na2S+I2==2NaI+S↓,
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A.O2>S>I2
B.S>I2>O2
C.I2>S>O2
D.O2>I2>S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条件来判断
4.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1)Fe+S = FeS
(2)2Fe+3Cl2==2FeCl3
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
•化合价降低总值=化合价升高总值
某氧化还原反应可表示为:N2H5++4Fe3+→4Fe2++Y+…,若作为还原剂N2H5+只生成一种氧化产物,这唯一氧化产物是()
•A.NH3B.N2 C .NO D.NO2
2价态规律
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
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转化规律
相邻价态之间转化最容易
只靠拢不交叉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