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练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后同步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后同步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后同步练(含答案)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课课练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课课练 (含答案)

《月是故乡明》一、比一比,再组词。

渺()萌()澄()垠()峨()妙()盟()橙()根()饿()沙()明()登()很()鹅()二、给句子中的“望”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人所敬仰的,有名的;⑤向,朝着;⑥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1.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2.昨天我因去探望病情严重的好朋友,知道他时日无多心情无比沉重。

()3.那些老人们听说我们小朋友来看望他们并为他们表演节目,人人脸上泛起了红光,精心地梳妆打扮起来。

()4.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三、读句子,加标点。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2.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1.(1)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yún tián()sāng yīn()zhìzǐ()二、把下列的诗句补充完整。

1.童孙未解供耕织,.2. ,彩丝穿取当银钲.3。

牧童归去横牛背,。

三、给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 )①解决。

②理解,懂得。

2。

稚子..金盆脱晓冰 ( )①稚嫩的孩子。

②幼小的孩子。

3。

短笛无腔信口..吹()①随口.②书信的封口。

四、看图写诗句。

五、课内阅读。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写出下面词语的释义。

(1)陂:(2)漪:(3)腔:(4)信口:3。

翻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祖父的园子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蚂蚱.(zhà zà) 啃.果树(kěnɡ kěn) 蚌.壳(bènɡ bànɡ) 拔.出(bá bō) 樱.桃树(yīnɡ yīn) 倭.瓜(wō ǎi) 二、辨析形近字.{挺( )蜓( ) {拔( )拨( ){锄( )铲( ) {割( )豁( )三、仿句练习。

童年就像一幅画, 色彩鲜艳,线条柔美;童年就像 ;童年就像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②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小学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画“”的句子属于___,体现了___的高贵品质。

2.从画“”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__”可以体会到海力布牺牲自己救乡亲们的坚定决心。

3.联系全文,说一说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目录1 古诗三首 (3)2 祖父的园子 (6)3*月是故乡明 (10)4*梅花魂 (15)5 草船借箭 (19)6 景阳冈 (24)7*猴王出世 (28)8*红楼春趣 (31)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 (37)○我爱你,汉字 (41)9 古诗三首 (45)10 军神 (48)11 青山处处理忠骨 (53)12*清贫 (57)13 人物描写一组 (61)14 刷子李 (65)15 自相矛盾 (69)16 田忌赛马 (73)17 跳水 (77)18 威尼斯的小艇 (81)19 牧场之国 (85)20*金字塔 (89)21 杨氏之子 (93)22 手指 (97)23童年的发现 (101)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yún tián sāng shù fú xiǎo二、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昼.(zhòu zòu)出耘田夜绩.(jī jì)麻。

2. 彩丝穿取当.(dāng dàng)银钲.(zēng zhēng)。

3.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pō)。

三、形近字组词。

昼()耘()桑()晓()供()但()耕()嗓()浇()洪()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五、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答案(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答案(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答案(全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

如改为“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场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地吹着自己编的小曲,虽不成调但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

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三、小练笔根据诗歌內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稚子弄冰冬天的早晨,凉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稚子跑到昨晚放铜盆的地方。

一夜之间,铜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

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

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

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提起来就像银钲一样。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作业+课后作业(含答案)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作业+课后作业(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作业+课后作业21《杨氏之子》课堂作业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 y 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梁()惠()诣()乃()禽()粱()慧()指()奶()离()三、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

(2)甚:。

(3)惠:。

(4)诣:。

(5)乃:。

(6)设:。

(7)曰:。

(8)未:。

(9)闻:。

【答案】一、shì shèn yì wèi yìng qín二、梁国高粱;实惠智慧;造诣手指;乃是奶奶;家禽离开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诣:拜访,拜见。

(5)乃:就;于是。

(6)设:摆放,摆设。

(7)曰:说。

(8)未:没有。

(9)闻:听说。

第二课时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l____ n____ ____ì ____èn q____梁乃氏甚禽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示:________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闻:________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三部编五年级下册句子专项练一、选择。

1.下面四句话属于祈使句的是()A.开花,多么有意思啊!B.他不得不去拉黄包车。

C.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D.还有人活着吗?2.和例句句意不同的一句是()例句:蝴蝶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A.蝴蝶飞得那么快,不会追不上。

B.蝴蝶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C.蝴蝶飞得那么快,怎么可能追不上?D.蝴蝶飞得那么快,追得上。

3.给下列病句原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同学们在这次考试中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B.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知道了改正就好。

C.XXX穿上棉衣和帽子走出了家门。

D.济南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①搭配不当②重复啰唆③概念不清④次序颠倒A.④②①③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B.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C.XXX被授予2019届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D.XXX任事很果断,从不滞滞泥泥。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尼罗河是埃及生命的摇篮。

B.这只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刷板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D.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牵扯着、牵扯着……6.以下诗句应用的修辞手法排序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敲成XXX穿XXX,忽作玻璃碎地声。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①对偶②比喻③夸张④意味⑤借喻⑥反问A.①②③④B.①⑤③④C.④⑤⑥①D.④⑤③①7.下列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前路千难万险,我就勇往直前。

B.无论出于哪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

C.因为XXX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最后转败为胜了。

D.如果XXX造不成十万支箭,就会受到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练习(精编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课时练(含答案)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

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

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玩累了,我又缠着爷爷陪我去guàng()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圆明白亮笑热三、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答案】一、拔瞎铲割瓢逛二、圆滚滚明晃晃白花花亮晶晶笑嘻嘻热乎乎三、可以看出孩子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显示出她的富有。

(意思对即可)第二课时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蚌壳(bàng bàn)樱桃(yīng yīn)啃吃(kěn kěng)倭寇(wōwēi)水瓢(piáo páo)玩腻(mìnì))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花园一()李子树一()大草帽一()谷穗一()狗尾草一()倭瓜花一()果园一()白蝴蝶一()大蜻蜓三、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比喻()夸张()拟人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拟人()夸张()反问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比喻()排比()拟人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比喻()夸张()排比四、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答案】一、蚌壳(bàng)樱桃(yīng)啃吃(kěn)倭寇(wō)水瓢(piáo)玩腻(nì))二、一(个)花园一(棵)李子树一(顶)大草帽一(个)谷穗一(棵)狗尾草一(朵)倭瓜花一(个)果园一(只)白蝴蝶一(只)大蜻蜓三、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四、1.排比2.童年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

(答案不唯一)3.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

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

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课时练(含答案)3 月是故乡明课时练第一课时一、读一读,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

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míng)发。

抬头望去,那澄(dèng 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

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三、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答案】一、(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2)mào dié zhuì二、(1)陪衬(衬托)不可胜数(不可计数)(2)大概(可能)(3)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三、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第二课时一、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月亮一()柱子几()大苇坑一()明月一()知了几()土山二、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2.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3.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三、默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四、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

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写的。

2. 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4.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答案】一、一(个)月亮一(个)柱子几(个)大苇坑一(轮)明月一(群)知了几(座)土山二、1.清光四溢 2.离乡背井 3.碧波万顷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不唯一。

)四、1.季羡林月是故乡明2.(1)(2)(3)(4)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

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4.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4 梅花魂课时练(含答案)4 梅花魂课时练第一课时一、辨字组词。

侨()缕()绢()甚()骄()楼()涓()其()梳()衰()稠()眷()流()哀()绸()着()二、选字填空。

竟竞境(1)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2)智力()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凉飕飕的。

(5)保护环(),人人有责。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 拉拢、联络;G帮助。

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5.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答案】一、辨字组词。

侨(华侨)缕(一缕)绢(手绢)甚(甚至)骄(骄傲)楼(高楼)涓(涓涓细流)其(其中)梳(梳理)衰(衰老)稠(稠密)眷(眷恋)流(流水)哀(悲哀)绸(丝绸)着(看着)二、(1)竟(2)竞(3)境(4)竟(5)境三、1.( C ) 2.( D ) 3.( G ) 4.( F ) 5.( A )第二课时一、给加粗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二、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蜡月天气( )眷峦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叶明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