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规律: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v)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照相机、眼睛、摄像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2、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规律: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v)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应用: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 f=u/2=v/23、物距(u)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规律:像距(v)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4、物距(u)等于1倍焦距时5、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2F F 2F F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虚像。
应用:放大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若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物体靠近焦点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一倍焦距处,不成像;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凸透镜,光屏应尽量保持在等高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只作了解)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异侧时要带上正负号)物体靠近凸透镜过程中[2F外→F),像距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最后靠到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物体远离凸透镜过程中(O→2F外],像距越来越小,像越来越大。
凹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很复杂,故在此不介绍.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区别一.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
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面镜是反射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方法一:“摸” 。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 加以辨别。(注意: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应 先用很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 方法二:“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
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
方法三:“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
发散加以辨别。
v > u
放大
正立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U<v
Hale Waihona Puke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 像距 (u) (v)
u>2f u=2f
放大 缩小
倒立 正立
实像 虚像
同侧 异侧
应用
像距 物距 的大 小比 较
U>v U=v
f<v< 2f v=2f
v>2f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
倒立 倒立 倒立
能 成
实像 实像 实像
像
异侧 异侧 异侧
照相机
f<u< 2f u=f u<f
投影仪
U<v
凸透镜成像规律(画图法)

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 焦距。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 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倍焦距。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望远镜设计原理
望远镜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学仪器。通过组合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 实现对远处物体的放大观察。其中物镜将远处物体缩小成倒立实像,目镜再将 这个像放大成虚像,供人眼观察。
案例分析:改进摄影技术提高成像质量
高分辨率镜头设计
为了提高摄影成像质量,可以设计高分辨率镜头。这种镜头采用高质量的凸透镜材料和先 进的加工工艺,能够减小像差和畸变,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光源亮度越低,成像越模糊,亮度越 低。
05 应用领域拓展与案例分析
摄影技术中应用
凸透镜作为镜头
在摄影技术中,凸透镜常被用作相机镜头,通过调整物距 和像距,可以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控制景深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摄影师可以控制景深,即在照片中 呈现清晰范围的大小。通过调整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 摄距离等因素,可以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
像距与成像的关系
像距也是影响成像的重要因素之 一。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 的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缩 小的像。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并能够运用画图法进行分析和 解决问题。
能够理解焦距和像距对成像的 影响,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加 以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和实验活动,提高了自己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它具有两个球面,可 以汇聚光线。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
凹透镜和凸透镜知识小结

凹透镜和凸透镜知识小结凹透镜三条特殊光工作原理凹透镜成像的几何作图与凸透镜者原则相同。
从物体的顶端亦作为两条直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后偏折为发散光线,将此折射光线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点;另一条通过透镜的光学中心点,这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为物体的像。
用途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
近视眼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变形,导致光线过早的集合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凹透镜则起到了发散光线的作用,使像距变长,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了。
两侧面均为球面或一侧是球面另一侧是平面的透明体,中间部分较薄,称为凹透镜。
在光疏介质中使用时,能对入射光束起发散作用,故又称发散透镜。
又因其焦距为负,又称负透镜。
对薄的凹透镜,成像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和符号法则均与凸透镜同。
使用说明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其两面曲率中心之连线称为主轴,其中央之点O称为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无论来自何方均不折射。
平行主轴之光束,照于凹透镜上折射后向四方发散,逆其发散方向的延长线,则均会于与光源同侧之一点F,其折射光线恰如从F点发出,此点称为虚焦点。
在透镜两侧各有一个。
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凹透镜的焦距,是指由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透镜的球面曲率半径越大其焦距越长,如为薄透镜,则其两侧之焦距相等。
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成像规律经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物与像在透镜同一侧。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透镜成像公式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凹透镜散光作用对于薄凹透镜: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uf)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像于无穷远;(u=f)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均指绝对值)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fu2f)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u=2f)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以外(指绝对值)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结论大全(超全面)

请将此页图和文字贴于床前、门后熟记之
1、凸、凹透镜的特殊光线: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画出成像光路图并总结成像规律: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实虚异同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
u=2f v=2f
f,<u<2f
u=f
u<f
综上所述:u=f 是物体、、的分界点;
u=2f 是物体和的分界点。
(2)、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实像越大,且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物近像远像变大)
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越大,且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物近像远像变大)
(3)、当物体成实像时:
①、当u>v时,等价于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v时,等价于u=2f 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当u<v时,等价于f<u<2f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一定大于或等于4f。
(5)、当u>2f 时,f<v<2f,物体比像的移动速度快: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当物
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大。
当f<u<2f时,v>2f,物体比像的移动速度慢: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大,当物
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小。
凸透镜、凹透镜成像原理与公式

一、凸面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面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减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面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一)凸面镜成像规律顺口溜:1.二倍焦距之外,倒立减小实像;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一倍焦距之内,正立放大虚像;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面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面镜同侧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二)详见下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像的正像的虚像的位像到透镜的距离应用实u小倒实置v例u>2f减小倒立实像与物异 2f>v>f照相机侧u=2f等大倒立实像与物异 v=2f侧2f>u>f放大倒立实像与物异 v>2f幻灯机侧u=f————————————u<f放大正立虚像与物同——放大镜侧三)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凸面镜,光屏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利用透镜的特别光辉作透镜成像光路:(1)、物体处于 2 倍焦距之外(2)、物体处于 2 倍焦距和 1 倍焦距之间(3)、物体处于焦点之内(4)、凹面镜成像光路四)实验研究凸面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时,获取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获取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时,获取倒立、减小的实像。
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二、凹面镜成像规律:只能生成减小的正立的虚像。
成虚像时,若是放大定是凸面镜生成的,减小的必然是凹面镜生成的。
无论是什么透镜生成的虚像必然是正立的,生成的实像必然是倒立的。
一)凹面镜成像规律公式1/u+1/v=1/f(u为物距,v为相距,f为焦距,与凸面镜同样)凹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焦距的关系二)对于薄凹面镜: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减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面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面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时,成像于无量远;当物体为虚物,凹面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之外两倍焦距之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面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面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减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知识点

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2.基本概念: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①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两边的焦距相等。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②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4. 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
5. 三条特殊光线6. 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边偏折。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看做是三棱镜的组合。
7. 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平行光会聚法测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改变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扩展:空心透镜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2. 实验步骤: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正倒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3.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照相机测焦距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记忆口诀实像异,虚像同。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
具体应用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具体应用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具体应用如放大镜。
(4)物体在2倍焦距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
(5)物体在1倍焦距处(u=f),不成像。
其中,u指的是物距,f指的是焦距,v指的是像距。
成像特点与物距的关系像与物距u的关系表格整理如下:(1)当u<f时,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工作原理。
(2)当f<u<2f时,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幻灯机工作原理。
(3)当2f<u时,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工作原理。
我们的眼睛看物体,就是利用的照相机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知识巩固题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报与眼睛(动或不动),放大镜离报(远或近)一些。
6、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实验用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他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像一定是(放大、倒立、虚像中选一个)。
7、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放映机离屏(远或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或近)一些。
8、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
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使照相机(靠近或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或后),离胶片(远或近)些。
9、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暗箱应略(短或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或小)些。
10.、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在一个装满水的圆形鱼缸上可以形成多种不同原理的像,你能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像吗?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知识巩固题答案1、烛焰、凸透镜、荧屏的中心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1)蜡烛在焦点以内;(2)蜡烛在焦点上;(3)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屏无法移动到该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4、用照相机拍摄完集体照片后,,现在想拍摄登记照,现在如何调节()
A.远离人,减小镜头与CCD感光元件距离B.远离人,增大镜头与CCD感光元件距离
C.靠近人,减小镜头与CCD感光元件距离D.靠近人,增大镜头与CCD感光元件距离
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三、选择题
1、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2、小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2)小明认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了一下,现在能成像吗?不能,请说明原因,能,请说明成的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
_
物距的大小
像距的大小
凸透镜像的性质
应用
虚实
大小
正倒
同异
u>2f
u=2f
f<u<2f
u=f
u<f
备注
物距的大小
像距的大小
凹透镜像的性质
应用
虚实
大小
正倒
同异
练习题
一、作图题在下列框内画出恰当的光学器件
A’为A物体在凸透镜前成的像,请你用作图的方式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和焦点F
A A’
二、填空
打Hale Waihona Puke 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的____的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6、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B、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C、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7、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cm之间,当物体距透镜30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的像B.放大的像C.正立的像D.倒立的像
8.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的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是( )
A.甲B.乙C.丙D.丁
10.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得到了圆形光斑,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及烛焰成像的情况是( )
1、已知凸透镜焦距f=4.5厘米,则
(1)当物距u=10厘米时,能得到______像;
(2)当像距v=10厘米时,这像是______像;
(3)若物距u=6厘米时,则像距在______范围;
(4)若要得到放大的实像,则像距在______范围;
(5)若要得到实像,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6)若要得到与物在透镜同侧的像,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光屏上看到一个非常小且亮的微型蜡烛,光屏离头透镜的距离15cm.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8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A.20cm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像B.20cm以外,成正立放大的像
C.20cm与10cm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像D.20cm与10cm之间,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实验题
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__________
(1)小明把蜡烛、透镜、光屏放在_____________高度,让蜡烛离透镜非常的远,在
4、物体从很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靠近时,像距_______像将(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将(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移动的速度比像移动的速__________(“快”、“慢”)
5、物体从凸透镜的2倍焦距向1倍焦距向靠近时,像距将_________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将(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移动的速度比像移动的速__________(“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