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归省.(xĭng)闭塞.(sāi) 参差.(cī) 星宿.(sù)B.撺.掇(cuān) 漂渺.(miăo) 蕴.藻(yùn) 叱咤.(zhà)C.羁.绊(jī) 惬.意(qiâ) 嗔.视(chēn) 颦蹙.(cù)D.亢.奋(kàng) 冗.杂(rŏng) 戛.然(jiá) 晦.暗(huì)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括号内。
(4分)A.装模作样大彻大悟变换多姿浑身解数()B.振做精神叹为观止胸有成竹低回婉转()C.破口大骂嘎然而止本色当行惊鸿一瞥()D.不识好歹参差不齐叱咤风云尽态极研()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B.一段一段的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C.施八尺屏障..中。
..,口技人坐屏障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4分)(1)秩秩斯干,。
(《诗经·斯干》)(2),花鬘斗薮龙蛇动。
(白居易《新乐府·骠国乐》)(3),无所不有。
(林嗣环《口技》)(4),黄梅时节家家雨。
(南宋·赵师秀《约客》)5.对本单元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社戏》一文不仅仅写地方戏曲方面的内容,更主要地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我”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B.《安塞腰鼓》不仅写出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给人的震撼,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C.《竹影》的内容主要写绘画艺术,说明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D.《观舞记》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印度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印人民的友谊。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蹒跚(pán shān)缄默(jiān mò)B. 箴言(zhēn yán)迤逦(yǐ lǐ)瞠目(chēng mù)C. 徜徉(cháng yáng)踯躅(zhí zhú)恣意(zì yì)D. 蹉跎(cuō tuó)峥嵘(zhēng róng)缱绻(qiǎnquǎn)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朱自清C. 老舍D. 巴金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4-1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4-10. (略)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 文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2. 文中“她”是如何帮助“他”克服困难的?3. 文中描述的事件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4. 根据文段,你认为“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四、古诗文默写(每题5分,共20分)1. 默写《静夜思》的全文。
2. 默写《望岳》的全文。
3. 默写《春望》的全文。
4. 默写《登鹳雀楼》的全文。
五、作文(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字数不少于600字。
2. 内容要具体,表达要真实。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总结复习测试卷试题及参考含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累积与运用(23 分)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归省 (x ǐng) 行辈 (h áng) 撺掇 (chu ān du ó)昏暗 (hu ì)B、亢奋 (k āng) 羁绊 (j ī)冗杂 (r ǒng) 蓦地 (mò)C、舒适 (qi è)颦蹙 (p íng) 粲然 (c àn) 瞋视 (ch ēn)D、花鬘 (mán) 梦话 (y ì)齁声 (h ōu) 叱咤 (zh à)2、选出以下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恍然大悟惊叹不已尽态极妍错落不齐B、一应俱全奇伟澎湃离合悲欢息息相通C、变化多姿昂首阔步低回委宛全身解数D、本色当行叱咤风云盛意难却挺身矗立3、选出说法无误的一项 ( ) (2 分)A、《口技》一文运用正面描绘和侧面描绘相联合,显现了口技人热潮的技艺。
B、《竹影》的作者是丰子恺,是现代有名的漫画家,文学家。
C、《安塞腰鼓》一文是高原生命火烈的颂歌,民族魂魄的礼赞。
D、《社戏》是一篇回想性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绚丽、自由风趣的童年生活的回想。
4、下边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B.月还没有落,忧如看戏也其实不好久似的。
C.天空仿佛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逐渐地减弱。
D.像湿婆天同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却了观众,也忘却了自己。
D、西服本来一套六百元,此刻降低到原价的三分之二。
5、按要求仿写。
( 2 分)模仿所给例句,依据下边所给词,睁开联想,给它们做出色的解说。
〔例〕执拗:你是一堵墙,令人关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答: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默写。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B. 一狼洞其中(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C.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D. 亡处亡气(逃亡)【答案】D【解析】D项句意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亡同“无” 没有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⑤①⑥②④③B. ⑤⑥①④③②C. ⑥④③②①⑤D. ⑥②③①④⑤【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要排序的内容正是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的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 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应该衔接在一起③和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该衔接在一起①和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且⑤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应该放在最后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⑥④③②①⑤故选C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D.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答案】D【解析】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旧历丁卯年除夕逝世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B. 《望岳》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圣” 诗中的“岱宗”就是指泰山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答案】C【解析】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六一居士D. 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答案】C【解析】C项“晚年号六一居士”有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答案】B【解析】B项“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是“曾巩”7.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 思君/不见/下渝州B. 未若/柳絮/因风起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C【解析】C项变诈巧变诡诈其间不断句“禽兽之变诈”结构完整其后断句故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此未足为吾学也足 _______________②闭户读书户 _______________③日沃汤数次汤 _______________④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 _______________8.(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4处)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8.(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②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8.(4)阅读【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答案】(1)①值得, ②门, ③热水, ④起名命名【解析】(1)①句意为这些不值得我学习足值得②句意为闭门读书户门③句意为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洗几次汤热水④句意为后来他将读书的书斋称作“七录” 名起名命名【答案】(2)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解析】(2)“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意思是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句意完整后面应断开“不起草”“对客挥毫”是张溥的两种行为应各自断开故断句为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答案】(3)①再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②家中长辈应当把这看做(作)忧虑的事不能把这看做(作)可喜的事【解析】(3)①又再如是像这样已停止②当应当忧忧虑的事喜可喜的事【答案】(4)熟读经典做人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解析】(4)【丙】文从治学、品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来论述“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告诉我们治学要熟读经典锤炼品性要做到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人际交往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坚持长久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9.(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9.(3)下列对文章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9.(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A. 国人道之(讲述)B. 闻之于宋君(知道)C. 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D. 及其家穿井(等到)【答案】B【解析】(1)B项句子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答案】A【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B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介词在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答案】(4)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解析】(4)对应答回答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作者说“冬至是所有节气里过得最为像模像样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冬至过得如何的“像模像样”10.(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先一天是过小冬后一天是过大冬大冬是正日家家必庆之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10.(3)下面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示例①吃是最隆重的庆祝方式冬至那日家里会吃汤圆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②冬至那日一家人围桌而坐企盼团圆家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了相处起来客客气气亲亲密密【解析】(1)根据原文第⑧段“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吃是最隆重的庆贺方式”、原文第⑨段“这时候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连脾气火爆的我妈脸上也多了笑容……但在过冬那几天却看到她们见面客客气气的晕黄的灯光下她们亲密地坐在一起搓汤圆”来概括即可【答案】(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大冬前的过“小冬”比作戏剧开演前的“插科打诨” 把过“大冬”比作“主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解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在“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这个句子中把“小冬”比作“插科打诨的” 把“大冬”比作“主角”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答案】B【解析】(3)B项“而又茫然的心情”理解错误“我们进进出出的不知怎么快乐才好”写出了节日里的人们的忙碌和兴奋之情11.(1)第②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11.(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 列数字打比方B. 举例子分类别C. 列数字举例子D. 举例子分类别【答案】C【解析】(1)根据第②段中“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等内容可知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C【答案】B【解析】(2)根据“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早气候控制”等内容可总结出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D【解析】(3)A项原文表述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B项原文表述为“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C项原文表述为“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故选D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综合性学习进入初三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多数家长都不赞成学生再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时机不好在有限的应考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名著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为此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共同发声老师请不要让我的孩子阅读名著对此你怎么办?请你代替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回复一下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答案】各位家长你们好!我能够理解你们的意思你们希望在中考中学生们能够获得一个好成绩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名著这些也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上而且多读名著还能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古人曾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但不能一味地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要学会扩大视野走进名著世界领略民族风彩【解析】这里要针对家长不赞成学生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名著与中考成绩的关系、名著对孩子的影响等角度回复即可注意是以班主任的名义来回复注意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甲文段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13.(2)乙文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13.(3)这部作品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请结合选文说说理由【答案】(1)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可知这四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答案】(2)示例“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该句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徒” 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对即可)【解析】(2)找到文中的拟人句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将蝉比作歌唱家把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答案】(3)示例如乙文中“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意对即可)【解析】(3)《昆虫记》独特的魅力与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从“用它突出的嘴……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文中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蝉比作歌唱家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生动有趣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作答时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即可。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复习测试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复习测试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复习测试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清字词2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3背默相关篇目4重点语段练习重点难点1理清字词2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3背默相关篇目4重点语段练习教学过程一、给加粗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惊讶(yà)苔(tāi)藓躲藏(cáng)痛悼(diào)B.榛(qín)子分杈(chà)潜(qiǎn)力赠(zēng)送C.鸟雀(qǜe)翌(lì)日梳(sū)浩瀚(hàn)D.褐(hè)色一胎(tāi)蛰(zhé)伏孤僻(bì)二、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训良矫健船舵B.帽樱玄耀四枝C.碗豆惹脑雏形D.编扎摩擦玩耍三、下面词语加粗字读音完全一致的是()A.勉强强硬强词夺理B.立即既然即刻C.暖和温和和面D.警觉觉察觉悟四、给下面的词语解释找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错杂机警玲珑蛰伏警觉乖巧1.灵活敏捷。
()2.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
()3.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4.两种以上的东西夹杂在一起。
()五、不能构成同义词或反义词的一项是()A.宝贵——珍贵B.宽广——宽度C.沉睡——苏醒D.踌躇——犹豫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逃到别的树上去。
A.如果才或者B.只要便而是C.只要就或者D.如果不是而是七、句中横线处应选填的词句是()刚步入游乐园的大门,就看见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型的前爪分立两侧,,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A.张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B.血盆大口张开着化作了城门C.城门就是张开的血盆大口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八、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句子,使它们与前面画波浪线部分构成排比句。
马拉松比赛的发令枪响了,男女老少一齐向前跑去,没有人畏惧路途遥远,没有人计较金牌名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殉.职(xùn) 帐蓬隐秘拈.轻怕重(zhān)B.狭隘.(yì) 铁青琢磨刨.根问底(páo)C.坍.塌(tān) 派遣溜达麻木不仁.(rén)D.喧.腾(xuān) 热沈痴想精.益求精(jī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或许因为周围的环境和人员过于陌生,对于值班人员的询问,孩子沉默寡言....,就是不说话。
B.放眼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从漠不关心....到重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C.香港当时在英文里是叫“一块不长毛的石头”,也就是一个荒岛,是一个不毛之地....。
D.有的人贪图热门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但是,教育公平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B.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C.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在九江市市民服务中心。
D.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从此,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②究其原因,固然有客观因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③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④为此,我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在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⑤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A.⑤②③①④B.③⑤②④①C.②④①③⑤D.③④①⑤②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A.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全部都佩服,全部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对普通话生梳,于是不耻.(chǐ)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sháo)性的意见。
B.蒙胧.(lóng)的月光好像微微的烛光,照入了他那颗在颠沛.(fèi)流离的生活中逐渐冰凉的心房。
C.小茅屋经过修茸已经焕然一新,这天夜里,窗外寒风凛.(lǐng)冽,我却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D.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qì yuē),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杜甫悲天悯人....,有一颗古仁人之心,所以他的诗大多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D.关于用字问题,先生认为必须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这件事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3.[2022·贵港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之所以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因为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我国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社戏》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语?A. 高兴B. 红色C. 大小D. 快乐4. 《春》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A. 春天的景色B. 春天的活动C. 春天的感受D. 春天的声音5.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月亮像小船。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雪花像白蝴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
()2.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3. “五彩斑斓”这个词语表示颜色丰富。
()4. 《背影》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父亲的形象。
()5. 《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冬天的景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
2. “满载而归”这个词语中的“载”字的意思是______。
3. 《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表达了对______的感慨。
4. 《社戏》这篇课文中,主人公______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5. 《春》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______,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请解释“拟人”这种修辞手法。
3. 请简述《背影》这篇课文的主要情感。
4. 请解释“排比”这种修辞手法。
5. 请简述《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比喻句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色。
2. 请用拟人句描述一下小草的特点。
3. 请用排比句描述一下夏天的活动。
4. 请用对偶句描述一下冬天的景色。
5. 请用设问句描述一下春天的感受。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成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
海枯石乱资态万千更胜一愁豪不犹豫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匀称.()吮.吸()篡.夺()躯壳.()
3、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些恐怖分子在法官面前昂首挺立
....,听候法官审判。
B、王小倩讲故事真有意思,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
C、那天她穿一件天蓝色衬衣,我看见她骑自行车轻盈地离去,夜灯下的天蓝色历历在目
....。
D、她扣球的手法变化无常,叫人防不胜防。
5、《蚊子和狮子》选自,其中大部分是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6、默写:10分
①、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童趣》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③、,洪波涌起。
④、《观沧海》中队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⑤、《次北固山下》中直抒胸臆,书法思乡之情句子是,。
⑥、《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7、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2分)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8、假如你是《探索月球奥秘》的主持人,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有关月亮的美称、。
1分
②、瞎子阿炳有一首著名的有关月亮的作品是《》1分
③、请为本次活动写一个开场白:2分
④、你准备在这次活动中开展哪些形式的活动?2分
⑤、在铺天盖地的“神六”报道和“超女”报道中,我们听到了聂海胜、费俊龙的故事,也知道了李宇春、周笔畅的成长。
假如让航天员和超女比一比,你会投票给谁?请说明你的理由。
2分
三、阅读与欣赏:
(一)《天净沙·秋思》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这首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2分
(二)读语段,做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与儿女
..讲论文义俄.而
差可拟.未若
..
12、翻译句子:3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3、、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的家庭气氛。
2分
1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请你再写一个形容飞雪的好的比喻。
3分
理由:
我写的比喻句:
(三)阅读下面语段,做题:1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请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1分
16、这段文字是按顺序来写的,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是、、、。
3分
17、这段文字点明小山的特征是2分
18、“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一句运用了、修辞,“带水纹的花衣”是指
(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
(四)阅读语段,做题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
”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
“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
”我说。
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
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
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
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
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
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
我只有恨,恨我爸。
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
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
因为,她像妈妈。
”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
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
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
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
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
笑一笑,你笑一笑。
”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
”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
我永远也忘不了。
19、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0、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的外表和______ 的心灵。
2分
21、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
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____。
4分
23、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___________的赞歌。
2分
24、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四、作文:50分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请你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