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2)

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2)

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98)一、解答题1. 比一比,组成词语。

2. 填空组成成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3. 按课文填空,并给第2题选择正确答案(在横线上画“√”。

)(1)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真像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这比那________。

(2)《题西林壁》的“题”是________的意思,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

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①庐山的景色很美,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它。

②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庐山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③无论做什么事,要全面客观地去认识事物。

④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庐山。

否则不识全貌。

⑤对复杂事物要调查分析,不被局部现象迷惑,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

4. 写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拟人比喻排比(1)泉水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________(2)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________(3)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呀,都挽留不住游人。

________(4)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

________。

5. 修改病句。

(1)王老师亲自陪同我班同学游览。

________(2)树枝头上的小鸟在树上尽情地歌唱。

________(3)看到我的成绩单,妈妈的眼睛射出了欣慰的笑意。

________(4)我为了丰富知识,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买到了一本课外辅导书。

________6. 写出了谁的怎样品质?(1)《穆老师的眼睛》________(2)《饲养员赵大叔》________(3)《在炮兵阵地上》________(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_______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我摔碎了心爱的“小花猪”我有一只“小花猪”储蓄罐,我常常把硬币投进它的肚子里去。

日子长了,小花猪肚子里的硬币越积越多,一摇就能听见硬币滚动的声音。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1. 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①街角上扔着一只______可口可乐______的饮料空罐______还有一只______万宝路______的烟盒______②______不行______太少啦______他轻轻地摇摇头______小梁______说真的______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______2.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豪子弟却要很多报酬。

他出了一则告示,这样写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穷人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富人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

同学们,你们能用不同的标点方法,指出他的这两种读法吗?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3. 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 .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 .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 .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 双引号有不同的用法,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表示什么?请选择。

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着重论述C、表示特殊含义D、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①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______的声音。

②朱总司令领导的红军被藏族同胞称为“菩萨兵”。

______5. 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A .表示特定称谓B .表示直接引用C .表示讽刺或否定6. “天外来客——陨石”中的破折号表示( )。

A .解释说明B .话题突然转变7. 判断下列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A.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B.表重复词语的省略;C.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D.表静默或思考;E.表说话断断续续;F.表语言的中断;G.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①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泸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

泸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

泸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1.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

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吗?”B .我问父亲,为什么高梁下边长了这么多瓜子?C .“哪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D .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

2.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解释说明B.奉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语意的转折D.表示意思的递进①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

”______②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______③每天——特别是下雨、下雪的日子,总会有人在这里滑倒。

______④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______3.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①他在沈阳下了车______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______热闹的地方______对他说______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______②______那又是为什么呢______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______③周恩来站了起来______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_____4. 读句子,再正确选择。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_____,引号的作用是_____。

()A .提示下文;表示引用的话B .提示语后的停顿;表示有特殊意义的话C .提示下文;表示有特殊意义的话D .提示语后的停顿;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5. 加标点。

①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了吗______②妹妹正在认真地做作业______③华山真高啊______④鲁班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______6. 下面标点符号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了孔子、苏格拉底和福楼拜等许多老师的故事。

2024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2024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2024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2024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1(约1041字)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

(重点)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尝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

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谁得出了这样的结果?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

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得出“两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二、小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预习目标逐项进行1、对基础知识的检查(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是否正确、流利)(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

(针对学困生)(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2、对课文内容的检查(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三、课堂反馈练习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

(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

(特别是学困生)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重点是学困生)4、反馈课文主要内容。

(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四、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困惑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五、针对课文内容及疑难布置第二课时的预习内容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2024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2(约1792字)【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

初步感知伽利略追求真理、勇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初步感知伽利略的伟大)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两个铁球,一重10磅,另一个重1磅,同时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来,你们想想看,谁会先着地呢?是的,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5课(板书课题,齐读。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同步练习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同步练习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同步练习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傻孩子!"奶奶说:“月亮怎么会掉进水里呢?"B .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长了这么多花?C .“哪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D .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

2. 这句话中的正确标点应为()一只鹦鹉用英①法②西班牙语轮流向大家问好③欢迎光临本店④谢谢⑤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3. 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①______ 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______ 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______②围观的人越来越多______ 大家赞叹着______ 议论着______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______4. 找出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

A .阿英妹妹是谁?她在哪里?B .小企鹅的样子真有趣!C .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_______在前面挡着人群,_______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

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__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__大爷__您来这里坐吧__谢谢了__姑娘__老人却说__我站站没关系__你坐吧__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

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按课文内容填空(五篇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按课文内容填空(五篇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按课文内容填空(五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按课文内容填空三年级上按课文内容填空复习试卷1替雏鸟给妈妈写,(),().2、我这儿的水很清很清,()。

3、(),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4、学,()。

5、冰冻三尺,()。

6、智慧源于勤奋,()。

7、从山上唱到海边,()。

(),张开喉咙歌唱。

8 空山不见人,(),()复照青苔上。

《鹿柴》 9读万卷书,()。

10、熟读唐诗三百首,()。

11、读书有三到(),(),()。

12、他的头发和胡须,()。

他每一次的呼吸,()。

13、这位和蔼的巨人,静静地躺了几千万年,(),(),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

《大地巨人》14、当微风拂过,(),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合奏出一首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

《大自然的声音》15、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光辉,()。

《五彩池》16、敕勒川,()。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17、满招损,()。

18、三人行,()。

19、尺有所短,()。

20、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有的低着头,();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怀里,();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卢沟桥的狮子》21、()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舟夜书所见》22、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2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乐游原》24、与朋友交,()。

25、言必信,()。

26、一言既出,()。

27、()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蜂》28、一唱雄鸡()。

29、初生牛犊()。

30、骏马蹄下()。

31、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

《山茶花》32、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有一个月,()。

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33、重要的不是胜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暑期专项提升练习-关联词12(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暑期专项提升练习-关联词12(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暑期专项训练关联词一、温馨提示:认真分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加油吧!1.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不仅……还……不是……而是……即使……也……(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眼睛,()嘴和耳朵。

(4)()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2.选词填空。

无论……都……即使……也…虽然……但是.……既……又…①班长()讲得很好,()不骄傲。

②()雨多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

③树木()能绿化环境,()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亚里士多德说的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②()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伽利略说的是对的。

③罗丹()走进工作室,()立刻拿起刻刀修改起来。

④()我什么时候走进公园,()能看到那一群金鱼。

4.巧填关联词。

如果……就……是……还是……要是……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①()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有11磅重。

②()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使老师很难回答,()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③人们都想知道谁会是胜利者,()古代的数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④令我惊讶的是,他()一站就是半天,()从来不说一句话。

⑤谁()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会责备他。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不但……而且……只有……才……①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②()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③扁鹊告诉蔡桓公,()蔡桓公的病不治,()会愈来愈重。

④()纪昌勤学苦练,()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⑤病已入蔡桓公骨髓,()扁鹊不逃往秦国,()治不了他的病。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试题-第7单元第23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试题-第7单元第23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第23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同步练习【精品】一、基础知识积累(共5题;共32分)1.读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wéi bèi shuān zhe tuōzh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jiě shìxuān bùgùzhídǎn dàwàng wé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格________ 辨________ 傍________ 栓________略________ 辩________ 磅________ 拴________3.选词填空。

果然居然①经过试验,两个铁球________同时着地!②伽利略________敢挑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试验实验③通过今天的________课,我们懂得了升华的原理。

④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著名的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①________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自找没趣,________伽利略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

②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________一先一后着地,________同时着地。

③________伽利略失败了,________会遭致人们更为猛烈的嘲笑。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写了________的科学家伽利略在________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________,结果是两个铁球同时________,从而用________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铁球落地说是________的。

二、判断题(共1题;共8分)6.判断正误。

(1)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