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古典文献学》部分书籍简介

《古典文献学》部分书籍简介

1.总集介绍:(一)选集举要1.《昭明文选》:萧统(501-531),字德施,南朝兰陵人。

梁武帝长子,卒后谥昭明,故后世称昭明太子。

《文选》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约800年间130位知名作者或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700多篇,分为38类,大致为赋、诗、文三部分。

诗歌类四百三十余篇,辞赋类九十九篇,杂文类二百一十九篇。

始于先秦,终于萧梁。

(选入篇数最多的是陆机113篇。

谢灵运41篇,江淹38篇,曹植32篇。

)《文选》最有名的注本:李善注本:唐李善为《文选》作注。

五臣注本:唐开元年间,相继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等五人为《文选》作注。

六臣注本:后来把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是为《六臣注文选》。

2.《玉台新咏》编者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陈时人。

初仕梁,历任东宫学士、尚书吏部郎、秘书监等职。

后入陈。

后主时官至左光禄大夫、录太子少傅。

内容:《玉台新咏》十卷。

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六百六十余首。

卷一至卷八大体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来编排,都是五言诗。

卷九收杂言诗,卷十收五言短诗。

多为艳歌。

注本:清吴兆宜注本。

3.《文苑英华》一千卷,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等奉敕编4.《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编。

5.《乐府诗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编。

6.《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金元好问编。

7.《列朝诗集》八十一卷,清钱谦益编。

(此仿金元好问《中州集》而作,收明人诗集2000余家,分甲、乙、丙、丁四集。

)8.《元曲选》,明臧懋循编。

此集共收元杂剧十集100种。

9.《元曲选补编》,隋树森编。

(隋氏此集收《元曲选》未收杂剧62种)10.《六十种曲》,明毛晋辑。

(本集除一种元杂剧《西厢记》外,均明代传奇。

明崇祯间至清初毛氏汲古阁刊,分六帙,每帙十种。

为历史上最早、最丰富的传奇剧本总集。

)(二)全集举要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代严可均编。

2.《全唐诗》此集据季振宜《全唐诗》、胡震亨《唐音统签》重编增辑而成,所以仅用一年半即刻成。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初级阶段:1上海古籍:王欣夫说文献学(王欣夫)2。

中州古籍:中国文献学(张舜徽)3。

杭州大学: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4。

齐鲁书社: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5。

中华书局: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以上各书,皆目录版本校勘均有所涉及,内容大同小异中级阶段:1。

高教出版社: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2。

上海古籍:中国文献学概要(郑氏兄弟)3。

齐鲁书社: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4。

商务: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5。

上海古籍:余嘉锡说文献学(余嘉锡)6。

岳麓等出版社:书林清话(叶德辉)7。

武大出版社: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8。

上海书店: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9。

上海书店:校勘学释例(陈垣)10。

汉志与隋志论述部分11。

四库总目各部大小序高级阶段:(一)基础通论类(1)*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2)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目录·版本·典籍)。

(4)*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凡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2001。

『蓬莱阁丛书』系列。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1998。

『蓬莱阁丛书』系列(1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系列。

(11)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2000。

『蓬莱阁丛书』系列。

(12)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3)曹伯韩,《国学常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指定阅读书目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指定阅读书目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指定阅读书目一、必读书目1.《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2.《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8年修订版。

3.《古典文献及其利用》,杨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余嘉锡说文献学》(含《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余嘉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7.《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训诂学》,郭在贻著,中华书局2005年修订版。

10.《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二、选读书目1.《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校雠广义》(含目录编、版本编、校勘编、典藏编),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1998年版。

3.《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洪湛侯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目录学与工具书》,蒋礼鸿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收入《蒋礼鸿集》第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古籍版本学》,黄永年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增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邵懿辰撰、邵章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收入《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其它版本也可以)10.《经史说略——十三经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刘起釪、王钟翰等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11.《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汉语俗字研究》,张涌泉著,岳麓书社1995年版。

13.《汉语语音史》,王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古典文献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的收藏、整理、研究和传播,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等。

考研复习期间,建议考生重点阅读以下教材和书籍。

一、古典文献学专业核心教材:1.《中国古代文献学》孙荣临著此书是国内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文献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的体例、篇目、版本、流传、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

这本书对于古典文献学的入门学习和深入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2.《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李宝峰等著此书主要涉及古代文化遗产的类型、分类、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考古学、古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古籍整理学》王顺才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籍整理的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标准和规范,将整理学做了全面的阐释和细致的分析。

在古籍整理方面有志者可以阅读此书,获得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古典文献学实践研究的参考书目:1.《《诗经》研读与翻译》陈德希著这是一本针对《诗经》的研究专著。

陈德希老师对《诗经》的每首诗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不仅破解了不少古语的奥秘,还对于《诗经》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对于想系统学习《诗经》的同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2.《道家难经导读》徐文渊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道家经典的导读书籍。

全书从《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家的思想、历史渊源和哲学体系。

3.《史记指南》杜忠诚著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史记》的指南和参考书。

书中详细纪录了《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版本和流传情况等。

此书不仅对于《史记》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把《史记》作为门径,学习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书籍:1.《中国诗歌史》蒋献可著这本书是一部记录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巨著,全书从诗歌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时期划分等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诗歌的历史形态、作者和作品,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必读之作。

文献学

文献学

文献学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 库的钥匙。 张之洞《輶轩语·论读书宜有门径》:“泛滥 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范围是:目录、版本、 校勘。 目录,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 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 反映文献出版和收藏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 图书等文献的工具。目录学即是研究目录的 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学 问。目录学向来被看成治学之门径和指南, 为学中第一要紧事。
一,“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 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郑玄:“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 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则本之经 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 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 也。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 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 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正史 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 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
卷子摆在架上,不易检寻,所以一头往往悬 挂标签,标签是牙制的,所以叫牙签。唐韩 愈《送诸葛觉往隋州读书诗》:“邺侯家多 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 触。” 卷子不便携带,通常还有装书的袋子,叫作 “帙”,通常每十卷装作一帙。帙一般为丝 织品,因卷和帙为相互配合的产物,后来就 成为卷帙一词,形容书多为“卷帙浩繁”。
包背装:蝴蝶装也要包背,不同的是:包背 装每页版面向外对折,装订不在版心,而在 版心折线对面的余纸上。包背装一般认为起 于元代。 线状书:包背装书背容易破,容易散,于是 就出现线装书。

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

(温馨提示:以下参考书目仅供各位考生参考,考试范围不局限于此)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中国古典文献学
02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
03 中国俗文化文献
04 宗教文献
05 敦煌文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35 文学评论写作
④ 914 中国文学(含中国古
代、现当代文学)
635文学评论写作: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
大学出版社2010年
914中国文学:
(1)《中国文学》,(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刘黎明等主编
(2)《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干天全,重庆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
学出版社
(5)《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出版社
复试科目:中国古典文献学
(1)《中国文献学》,张舜徽,中州书画社1982
(2)《古典文献学》,项楚、张子开,重庆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 甲骨四堂:
• 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 • a郭沫若(字鼎堂)、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 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 最大成就。 • b董作宾(字彦堂)、《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 • c罗振玉(号雪堂)、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 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 • d王国维(号观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1917。
•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 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 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 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 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 盛。”
• 二,金
• 先秦时期称铜为金,故铭刻在铜器上的 文字叫做金文,同时有少量铁器、银器。 • 楚季寶鐘,氒(厥)孫廼(乃)獻于公, 公其萬年受氒(厥)福。” • 若敖,名熊仪,熊咢之子。周平王七年 (前764年)熊仪卒,被尊为“若敖”, 这是楚君有谥号的开始。楚季或谓若敖 子。
• 二、文献活动 • 文献活动是指人们围绕文献所采取的有 目的的社会行动。作为一种概念,它有 以下的属性: • 第一,文献活动是一个抽象概念。 • 第二,文献活动是一个过程概念。 • 第三,大文献观和动态文献观
• 三、文献学 • 古典文献学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狭 义文献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 古典文献整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1、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 时代角度: •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献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罗凌主讲
目录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的载体 古代文献的著述与流播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 • • • •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张舜徽著:《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2005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洪湛侯著:《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徐有富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纪昀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叶德辉著:《书林清话》,岳麓书社1999年版毛春翔著:《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版本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张舜徽著:《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校勘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华书局1958年版梁启超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55年版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通考》,黄山书社1998年版杨绪敏著:《中国辨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曹书杰著:《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孙启治、陈建华编:《古籍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中华书局1997年版杨树达著:《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年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标点符号用法》,语文出版社1990年版杨伯峻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郭在贻著:《训诂丛稿·训诂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潘树广编著:《古籍索引概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卢正言主编:《中国索引综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焦玉英等编著:《信息检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施蛰存著:《金石丛话》,中华书局1991年版褚良才编著:《敦煌学简明教程》,中华书局2000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来源:李士彪柘人的日志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据说是北师大教授郭英德推荐的书目。

不是很多,但看完这些也就够了。


通用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古籍编纂学书目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古籍版本学书目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古籍校勘学书目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古籍目录学书目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补:《古籍整理学》,刘琳、吴洪泽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文献学大辞典》,赵国璋、潘树广主编,广陵书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