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四讲生态工程练习苏教版
【苏教版】2019版高考一轮:11.4-生态工程ppt精品课件(含答案)

(1)矿区废弃地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__________。
①造成土体、土壤、植被的破坏 ②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会
阻碍植被的生长 ③影响土地景观 ④可能产生严重的重
金属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8
(2)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到__________ 三者间的持续协调发展关系。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恢复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建。 (5)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3.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桑基鱼塘模式 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 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如 图所示。
34
(2)沼气农田立体养殖模式:不仅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而且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入对人类有 益的部分,如图所示。
29
答案:(1)C (2)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整体 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4)工程机械措施 制造表土、压 实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 (5)矿 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此外,若种植农作 物,矿区的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四章 生态工程第一节 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复习特训第三十

教学资料范本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四章生态工程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复习特训第三十二篇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精选苏教版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四章生态工程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复习特训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某生态农场栽培有水稻、玉米、果树、茶树、食用菌等;建有养猪场、奶牛场、沼气池等;并还建立有相关配套的加工业。
为了减少农药的用量、发展绿色产品,后来又兴建了养鸡场。
鸡场管理人员想方设法提高鸡的产蛋量,采取了种种措施。
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对提高产蛋量影响最大的非生物因素A、放养,使鸡获得更丰富的食物B、利用灯光,延长鸡舍的光照时间C、利用沼气供热提高鸡舍的温度D、改善鸡舍的透光性,增加光照强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请选出以下说中说法错误的是( )A、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一定会转入动物体的细胞中B、我国已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C、生态经济主要是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D、可以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无废气物农业”所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 )A、物种多样性原则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0讲生态工程作业含解析苏教版

第40讲生态工程1.我国某某陇南地区总结出了“九子登科〞的治理模式,即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等,针对不同地形采取不同措施。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协调与平衡解析:“九子登科〞中,对山顶、山腰、荒地、沟底等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表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应当选D。
答案:D2.位于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林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消灭性打击。
这一事例说明,在进展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在进展生态工程建设时,物种多样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物种数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容易受虫害的威胁,这种做法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B符合题意。
答案:B3.如下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如此B.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无废弃物农业主要表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D.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解析: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如此,A正确;生态工程是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错误;无废弃物农业主要表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 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只能单向流动,D错误。
答案:A4.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解析: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D错误。
2019年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Word版含解析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考情知识整合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由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的________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包括以下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生产者是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________主要是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
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具有重要作用。
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其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植物所固定的________,能通过________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________。
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________和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考点突破考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各种组成成分的比较2.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成分,所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或基石);而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讲生态工程学案苏教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讲生态工程学案苏教版途径: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3)目标:修复或重建已破坏的生态环境,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工程体系。
(4)特点:是一类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①核心: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原理。
②含义:物质不断地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大循环,实现物质的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①核心: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原理。
②含义: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较高。
(3)协调与平衡原理①核心:生态学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
②含义:维持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如果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整体性原理①核心:生态学、系统学和经济学相统一的原理。
②含义:生态工程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只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才能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5)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①核心:系统学原理的核心是系统学中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工程学原理的核心是系统整体性原理。
②含义:进行生态工程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工生态系统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结构,通过优化这种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对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xx·湖南长沙长郡中学第12次周测)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
然而,它们在生态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处理生活污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污水流经某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中的“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2)生态工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题苏教课时作业:生态工程

课时作业(四十二)生态工程一、选择题1.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2.(2012·山西大学附中一模)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3.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
这个事实说明了()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地侵害樟子松树C.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D.由于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4.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产养殖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营养级高的鱼类为养殖对象B.“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循环系统C.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当放牧D.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二、非选择题5.(2012·广东肇庆二模)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1)该生态工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选答两项)。
(2)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病甘蔗,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技术将导入了目的基因的甘蔗细胞培养成植株。
(江苏专用)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四十八)生态工程

课时作业(四十八) 生态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2016·扬州四模]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B.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湿地恢复工程的重要方针D.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2.[2016·镇江一模]下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2题图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3.[2017·苏北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3题图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4.[2017·盐城二模]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4题图A .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等B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K 2左右 C .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能增加环境中CO 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D .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5.“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等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图中“X”可代表CO 2,“Y”可代表O 2B .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C .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 .该模式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6.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第6题图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整体性原理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 .协调与平衡原理7.[2015·盐城期末]如图所示的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0讲生态工程学案苏教版

第40讲生态工程[新高考复习目标]1.生命观念:运用结构与功能观,学习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科学思维:运用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进展生态工程模型建构。
3.社会责任:实施生态工程,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91页考点一生态工程的根本原理1.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①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开展。
②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生态经济①原如此:“循环经济〞。
②特点: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③实现手段: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的根本原理根本原理含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整体性原理既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局部之和的效果1.教材选修3 P102“小知识〞:什么叫“石油农业〞?提示:“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
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
2.教材选修3 P102“讨论〞: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提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展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可以进展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1.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开展。
(√)2.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基因工程[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1.如图是江南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
(至少2个)(2)输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
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减轻了__________。
防治农田虫害时,可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功能。
(5)该生态农业园的“食用菌种植”进一步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请根据图示,在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该生态农业园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该生态农业园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而且有产品的输出,据此可推知,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
(2)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稻、麦、油菜、桑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3)题中养殖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4)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减轻了环境污染。
性引诱剂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图中的食用菌为分解者,可为消费者提供能量;图中的稻麦、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输入消费者体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枝败叶、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答案:(1)能量多级利用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2)稻、麦、油菜、桑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人工输入的种子、鱼苗、树苗、鱼饵等物质中的能量(3)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食物等自然资源(4)环境污染信息传递(5)如下图2.(2018·江苏常州模拟)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工程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答两项)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病甘蔗,可通过__________技术将导入了目的基因的甘蔗细胞培养成植株。
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技术。
(3)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
该技术首先要对供体和受体母猪进行__________处理,然后给供体母猪注射__________,做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培养到__________期,与经过__________处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猪体内发育成小猪。
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态工程的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桑基鱼塘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
(2)将受体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3)在胚胎移植中,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同时给供体母畜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卵母细胞需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需要经获能处理才具备受精能力;早期胚胎一般要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的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或系统学与工程学、整体性) (2)植物组织培养DNA 分子杂交(3)同期发情促性腺激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获能早期胚胎在相同的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3.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在种类、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还有其食物链较________________。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_的作用,释放出矿质离子被植物利用。
(4)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体系,它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A.多层次B.多功能C.少污染D.无病虫害解析:(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所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生产者。
生态农业要保持长期稳定发展,需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2)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食物链越短,损耗的能量越少,因此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3)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将蚕粪、蔗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矿质离子,进而被植物利用。
(4)桑基鱼塘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少污染的特点,桑树、甘蔗等仍可感染病虫害。
答案:(1)生产者(或甘蔗、桑树) 能量(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短(3)分解者(4)ABC4.矮岩羊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
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在20世纪80年代四川巴塘地区矮岩羊数量众多,到2008年当地矮岩羊数量不到200只。
下表是1988年、2008年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得到的调查统计表。
请回答相关问题:或“不属于”)同一种群,这种群体性分布体现了矮岩羊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特征。
(2)仅从1988年矮岩羊种群个体组成来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矮岩羊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据表分析,2008年矮岩羊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
(3)表中巴塘地区矮岩羊栖息环境的变化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人类活动往往会使该过程按照不同于自然变化的__________进行。
(4)为避免矮岩羊的灭绝,你认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保护矮岩羊就是保护__________多样性。
解析:(1)2008年(同一时间)当地(同一地点)的34群共计137只(全部)矮岩羊(同种生物),可以相互交配,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
(2)根据1988年的年龄组成看,幼体数量多于成体数量,其种群数量应该增加,但由于人为捕杀和人类活动对栖息环境的破坏,2008年种群数量反而下降。
(3)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答案:(1)属于空间(2)增加栖息环境被破坏(3)群落的演替(演替) 速度和方向(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物种5.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
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
回答下列问题:(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
(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查干湖生态环境中本来存在生物,故其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此为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在竖直方向上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
(4)已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早期恢复过程中,由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能力不足,需要人工输入能量(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
答案:(1)次生演替直接(2)生产者垂直(3)微生物的分解负反馈调节(4)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6.(2018·河北唐山质检)(1)科学家将外源基因导入绵羊的受精卵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由于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受精卵的DNA中,因而有时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分离出来的一类体积小、核大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的细胞是__________。
(3)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处理,经过“最后一道工序”__________,植入到受体母绵羊体内。
(4)我国在“863”计划资助下开展Bt抗虫棉、抗虫水稻等研究,可以减少农药、杀虫剂的使用,这将对__________起到重要作用。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__________、__________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解析:(1)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
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可能导致早期胚胎死亡。
(2)胚胎干细胞(ES 或EK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胚胎分割可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4)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可以减少农药、杀虫剂的使用,这将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