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八册 《4 七彩足迹》

合集下载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精彩教案完整版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精彩教案完整版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精彩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奇妙世界第1课:色彩的认知第2课:色彩的搭配第3课:色彩的运用2. 第二单元:线与形状的奥秘第4课:线的表现力第5课:形状的组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进行绘画和创作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线条和形状的表现力。

2. 教学重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绘画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讲解:(1)色彩的认知:介绍三原色、间色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分类和性质。

(2)色彩的搭配: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相近色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线的表现力:介绍线条的种类和表现力,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5)形状的组合:讲解形状的分类和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板书内容:(1)色彩的认知、搭配与运用(2)线条的表现力(3)形状的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色彩的搭配知识,完成一幅画作。

(2)运用线条和形状,创作一幅有趣的画作。

2. 答案: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色彩、线条和形状的素材,拓宽知识面。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部编本(2015最新精编版)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部编本(2015最新精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四年级美术教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9课,分为10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

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编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例如在上第9课《奇妙的点彩》时,先让学生先欣赏点彩名家作品。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点彩作品的观察、理解、感悟,而应当让学生对艺术家如何通过奇妙的点彩方法描绘景物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引导他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美,了解点彩画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并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

2024年【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魅力第一节:色彩的认知第二节:色彩的搭配第三节:色彩的运用2. 第二单元:线的艺术第一节:线条的表现力第二节:线的组合与创意3. 第三单元:剪纸与拼贴第一节:剪纸的基本技巧第二节:拼贴画的创作4. 第四单元:自然与生活第一节:大自然的美第二节:生活中的美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认知、搭配和运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

3. 通过剪纸与拼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让学生感受自然与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与运用、线条的表现力、剪纸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色彩的认知:讲解三原色、间色、对比色等概念,并展示相关作品。

(2)线条的表现力:讲解线条的种类和表现方法,展示线条创意作品。

(3)剪纸与拼贴: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展示剪纸与拼贴作品。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练习色彩的搭配,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

(2)让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创作一幅线条画。

(3)学生动手进行剪纸与拼贴,创作一幅创意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色彩的魅力第一节:色彩的认知第二节:色彩的搭配第三节:色彩的运用2. 第二单元:线的艺术第一节:线条的表现力第二节:线的组合与创意3. 第三单元:剪纸与拼贴第一节:剪纸的基本技巧第二节:拼贴画的创作4. 第四单元:自然与生活第一节:大自然的美第二节:生活中的美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运用第1课:色彩的世界第2课:色彩的搭配第3课:色彩的情感表达2. 第二单元:线与形状第4课:线的魅力第5课:形状的创意表现第6课:线与形状的组合3. 第三单元:自然景观第7课:大自然的美第8课:四季的变化第9课:家乡的风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线与形状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欣赏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线与形状的组合以及自然景观的表现。

2. 教学重点:色彩的情感表达、线的魅力、形状的创意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PPT、画纸、画笔、颜料、彩铅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彩铅、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美术元素。

2. 新课讲解:第1课:介绍色彩的世界,讲解三原色、间色等概念。

第2课:讲解色彩的搭配方法,展示优秀作品。

第3课:探讨色彩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第4课:介绍线的魅力,讲解线条的种类和表现力。

第5课:讲解形状的创意表现,展示各种形状的组合方法。

第6课:引导学生将线与形状进行组合创作。

第7课: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描绘自然景观。

第8课:分析四季变化的特点,创作四季景观画。

第9课:以家乡风景为题材,进行创作。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课题,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题、重点知识、创作步骤、优秀作品展示等。

2.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美观,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用三原色和间色创作一幅画。

第2课:运用色彩的搭配方法,创作一幅风景画。

第3课: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一幅情感画。

第4课:用线条描绘一个场景。

浙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

浙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
f.饮茶的好处。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的作用。
4.发表感受。
通过学习,你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感想?
小结:(1)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为祖先的勤劳、智慧而骄傲。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使得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也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②图案。这些图案不仅有大有小,而且位置也各不相同,请同学在课件图片中说明。这些图案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摄影、绘画、纹样等。
③色彩。文字、图案、卡片底的色彩非常丰富,如何使这些文字、图案更清晰?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要注重色彩的对比。
(3)探究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①提问:这三张茶文化卡片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茶文化卡片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哪些形状?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呈现各种卡片形状。
①文字。提问:文字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文字的内容与茶有关。一般可以写茶叶的历史、不同茶的特点、饮茶的好处、诗人写茶的诗句等。
②图案。提问:茶文化卡片上图案的内容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图案的内容也与茶有关系。
③色彩。卡片、文字、图案都有不同的色彩。
(2)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b.茶叶的制作过程。
不同的茶叶品种有不同的制作过程,采摘鲜茶叶后,主要是杀青、揉捻、干燥、加工成成品等。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茶香四溢一、教学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

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

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

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

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浙美版 四年级 8册 4七彩足迹 课件

浙美版 四年级 8册 4七彩足迹 课件

七彩的足迹
你知道, 这些大学 生手里拿 着的是什 么吗?
说说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书本式
折叠式
除了刚才看到的, 你还可以设计出其 他样式吗? 插入式 活页式
提袋式
书本式
提带式
屏风式
插入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折叠式 活页式
作业要点
1.成长记录袋的 设计式样 2.袋面的设计 (学校、班级、 姓名 等,包括图 形和文字讯息)
学生作 品展示
谢谢聆听
黄色
黄色是明度极高的颜色,能刺激大脑中与焦虑有 关的区域,具有警告的效果,所以雨具、雨衣多半是黄色 。艳黄色象征信心、聪明、希望;淡黄色显得天真、浪漫 、娇嫩。提醒你,艳黄色有不稳定、招摇,甚至挑衅的味 道,不适合在任何可能引起冲突的场合如谈判场合穿著。
绿色
绿色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受,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可扮演重 要的角色。绿色象 色彩征自由和平、新鲜舒适;黄绿色给人清新 、有活力、快乐的感受;明度较低的草绿、墨绿、橄榄绿则给人沉 稳、知性的印象。绿色的负面意义,暗示了隐藏、被动,不小心就 会穿出没有创意、出世的感觉,在团体中容易失去参与感,所以在 搭配上需要其它色彩来调和。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茶香四溢一、教学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

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

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

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

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