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综合辅导:糖尿病足病的预防

合集下载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及护理糖尿病足的相关措施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及护理糖尿病足的相关措施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及护理糖尿病足的相关措施说到糖尿病足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糖尿病大家都很了解,其实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发生了病变等状况。

所以,糖尿病足这种疾病,只会发生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

接下来,就给大家具体地介绍一下,什么是糖尿病足,如何预防糖尿病足,以及护理糖尿病足的相关措施。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就是由于血管发生了病变造成供血不足、神经发生了病变导致感觉的缺失,而且发生了感染的糖尿病人的脚。

所以,糖尿病足又叫做糖尿病脚。

而糖尿病足这种症状是由于患者自身有多种的代谢紊乱,例如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引起了供血不足;高血脂、较高的血液粘稠度等症状引起了血管堵塞;在这些症状的作用下就会引起糖尿病足。

而糖尿病足是患者的神经发生病变和血管发生病变的一个演变过程,且是较严重情况下的一个结果。

糖尿病足的患者的第一个反应症状就是走路的时间不能太长,这是由于患者的血管供血不足,导致其每走一段路就会感觉到脚疼,但是休息一会,患者就能继续走路了。

可是当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更加严重时,不在走路的情况下,患者就会感觉到脚部非常疼痛,同时,脚部也会破裂。

而破裂后的脚非常容易发生感染,以至于脚部发生溃烂。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脚,并且保护自己的脚,保持脚部的干净和干燥,以防止脚部的感染。

糖尿病足病变的程度可以分为5级:1级:皮肤表面由冻伤、烫伤而引起的皮肤浅层的感染;2级:皮肤深层肌肉组织破坏,并带有脓性分泌物。

3级:肌腱韧带组织破环,且坏死组织增多;4级:引发骨髓炎、破坏关节炎;5级:足部大部分区域感染,一般为了防止波及到小腿,要采取截肢手段。

二、如何预防糖尿病足?预防糖尿病足,最关键的还是要尽量控制自身的血糖在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同时也要多观察自己的脚。

2.1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最主要的治疗就是需要进行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许有的人不需要医学治疗,也有的人进行身体的锻炼。

然而,控制血糖一定要做的就是合理地进食。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作者:王戈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1期【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其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肢端坏死,深层组织破坏经久不愈,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截肢,或因严重感染引发脓毒血症死亡[1]。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年增加趋势,约2%~25%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2],因此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足愈合,减少截肢,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概述1.1糖尿病足的病因糖尿病足部损害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所致,足部病变可导致足部肌群无力、麻痹和萎缩,痛觉、压力和温度感觉丧失,同时由于糖脂代谢紊乱、血液粘稠高凝等多种因素,使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造成溃疡或坏疽。

1.2糖尿病足的分级常用的糖尿病足临床分级为经典Wagner分级方法[3],根据剖面的深度和坏疽的范围把糖尿病足分为0~5级。

0级:足部皮肤没有开放性病灶,主要表现为颜色紫褐,皮肤发凉,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

1级:足部有开放性病灶,但未累及深层组织,有水疱血疱,有冻伤烫伤或其他皮肤浅表组织损伤形成的溃疡。

2级:感染的病灶累及深层肌肉组织,但韧带肌腱未受损伤,有多发性的脓灶、窦道,脓性分泌物较多。

3级:韧带、肌腱被破坏,但骨质破坏不明显,脓性分泌物多,坏死组织多。

4级:骨质有缺损,部分趾、足形成坏疽。

5级:大部分或全部足部形成坏疽,甚至累及踝关节和小腿。

1.3糖尿病足的诱因多因外伤或护理不当引起,如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溃破、水泡破裂、烫伤、碰撞伤、修脚损伤、新鞋磨破伤等。

1.4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既往有足部溃疡或截肢史;吸烟;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血糖控制不良;鞋袜不合适等。

1.5糖尿病足的治疗①基础治疗: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利用敏感抗生素控制足部感染;②扩张血管及抗凝治疗③中医中药治疗④营养神经⑤溃疡面治疗等。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并掌握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早期识别、治疗、饮食和日常护理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知识。

一、预防1.1 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血糖水平稳定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定期检测血糖,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避免高血糖发生。

1.2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足部情况,包括皮肤、指甲、趾间隙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3 合理锻炼: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足部疼痛和溃疡的发生。

二、早期识别2.1 观察足部症状:密切关注足部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破溃等症状,及时就医。

2.2 检查足部神经:定期检查足部神经功能,发现神经病变及时处理。

2.3 注意足部血液循环:保持足部血液循环畅通,避免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糖尿病足。

三、治疗3.1 及时处理破溃:对于足部破溃,要及时清洁、消毒,并进行包扎,避免感染。

3.2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3.3 足部保护:避免穿着过紧或摩擦的鞋袜,保护足部皮肤,减少受伤风险。

四、饮食4.1 控制饮食:合理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4.2 多摄入蛋白质: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细胞修复。

4.3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足部伤口愈合。

五、日常护理5.1 定期清洁足部: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足部,保持足部干燥。

5.2 保持足部皮肤湿润:使用润肤霜或足部护理霜保持足部皮肤湿润,避免皮肤干裂。

5.3 定期检查足部:定期检查足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通过预防、早期识别、治疗、饮食和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重视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做好足部护理,保持健康。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题型:单选题(共5题100分)
1. 糖尿病患者正确修剪趾甲的方法是(20分)
A:尽量剪短一些
B:如有嵌甲,要将边上的趾甲减到底,防止长出来的趾甲进到肉里C:平着修剪,保留边角
D:尽量不要在洗浴后剪趾甲
E:剪得不光滑的趾甲不要用挫刀修理,以防磨伤皮肤
2. 足病高危患者的洗脚方法下列哪项正确(20分)
A:缺血的患者因为足部发凉,可用45度左右的热水泡脚
B:泡脚的时间应在半个小时左右,可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C:神经病变患者每次洗脚都需要测量水温,最好用肘部皮肤测量
D:为了更好的清洁皮肤,应使用碱性的肥皂洗脚
E:洗完脚后用深色的毛巾擦干足部特别是足趾间水份
3. 足病患者的穿鞋方法哪项正确(20分)
A:为防止摩擦及挤压,应选择比原来鞋号大一码的鞋
B:应选择鞋底较薄的鞋,比较轻便
C:鞋腰应高过脚踝,起到因定的作用
D:为了穿脱方便,最好选择一脚蹬的鞋
E:鞋内要平滑光整,不能有异物
4. 鸡眼的特点正确的是(20分)
A:有致密的角质核心,强烈的压痛
B:常常发生在足底的位置
C:面积通常在于1cm以上
D:常由人类乳突病毒感染引起。

E:通常在两年后不治而愈
5. 爪形趾/鹰爪趾的高危患者穿鞋时最需要注意的是(20分)
A:鞋跟要低于5公分
B:鞋底较厚,起到减震的作用
C:鞋要有尼龙搭扣
D:鞋腰要低,以免摩擦足踝
E:鞋头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

糖尿病足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足的健康宣教
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 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的成因
01
02
03
长期高血糖状态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病 变、神经病变和免疫力下 降,增加糖尿病足的风险。
吸烟
吸烟会加重血管病变,影 响血液循环,增加糖尿病 足的风险。
足部创伤和感染
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后, 由于神经病变和免疫力下 降,容易引发感染,导致 糖尿病足。
03
教授患者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技巧,帮助缓解紧张和焦
虑情绪。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培养乐观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调整生活方式
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 动等。
增强自我效能感
通过教育、训练和鼓励,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咨询
鼓励患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团体治疗
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足相关的团体治疗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和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注意足部卫生
保持足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注意不要 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皮肤。
保持干燥
洗完脚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保 持足部干燥,预防感染。
注意修剪指甲
指甲过长容易造成足部感染,应定 期修剪指甲,但不要修剪过短,以 免损伤甲沟。
03 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
正确处理伤口
定期检查足部
每天检查足部,注意是否有伤口、 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以及皮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看这篇就够了!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看这篇就够了!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看这篇就够了!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Ulceration,DFU)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 深部组织的破坏。

发生糖尿病足,除了控制血糖,有效的健康教育,局部伤口处理也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值得大家学习参考!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糖尿病足及高危足的概念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高危足:糖尿病患者未出现足溃疡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不管是否存在足畸形或周围动脉病变或足溃疡史或截肢(趾)史。

二糖尿病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流行病学国外资料显示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在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有85%是发生在足部溃疡后。

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4%~10%。

国内多中心研究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为19.5%。

单中心研究显示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为35.4%。

我国糖尿病患者1年内新发溃疡发生率为8.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年内新发溃疡发生率为31.6%。

三发病机制一、外周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可见其基底膜增厚,血管弹性差,使在灌注压减低时,小动脉代偿性扩张的能力低,在局部损伤时充血反应减弱。

•基底膜增厚亦阻止活化的白细胞向组织的移行,局部易发生感染。

•毛细血管结构异常和硬化,加重组织缺血和缺氧,促进组织坏死和溃疡。

•高血糖对血管内膜的化学刺激。

二、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

1.感觉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它导致痛觉、温度觉、触觉、振动觉和位置觉的减退或丧失。

•感觉神经病变使皮肤完整的保护机制丧失,增加足部损伤的机会(如刺伤、烫伤、擦伤和不自觉的步态改变)•使皮肤在出现小的破损或创伤时而不被察觉,诱发或促发溃疡的发生。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

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脉搏微弱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早期采取积极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以及溃疡所致截肢。

现就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作一综述。

1 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联合作用所致。

有报道,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60%~70%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周围血管性病变的亦占相当比例[1]。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可致患者足部的感觉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患者足部疼痛、麻木、蚁行感,皮肤出汗减少、干燥,甚至皲裂,很容易发生外伤和感染。

当发生血管性疾病时,如微血管病变、大血管闭塞性疾病和动脉硬化性周围血管疾病,产生肢端血循环障碍。

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氧气及营养物质缺乏,代谢障碍,导致纤维化、色素沉着、皮下脂肪坏死和皮肤萎缩,最后使表皮细胞坏死而形成溃疡[2]。

近年发现,足部承受压力的改变及由此形成的胼胝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胼胝发生破损、出血或液化坏死时形成溃疡[1]。

另外,糖尿病使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降低,加之足部的解剖区域化间隔结构的存在,当糖尿病足部发生感染时,很容易扩散[3]。

2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2.1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现代对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不仅局限于药物的治疗。

糖尿病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3]。

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众多研究显示[4],患者教育在糖尿病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丽等[1]研究表明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足部的自护能力。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常常由于忽视和缺乏正确的护理而导致病情恶化。

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以预防糖尿病足的进一步恶化,保证患者的安全。

以下就是关于糖尿病足护理措施的几点建议。

一、保持足部清洁保持足部清洁是预防糖尿病足的第一步。

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出汗较多,因此必须勤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同时,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水温过高而烫伤皮肤。

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之间,避免皮肤破损。

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

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包括皮肤、血管和神经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如皮肤破损、感染、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三、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对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鞋子应该宽敞舒适,避免夹脚或磨脚,袜子应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袜子,避免穿质地粗糙的袜子。

四、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患者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五、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六、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因为疼痛和感染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七、注意饮食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同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健康。

八、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因此患者应该戒烟限酒。

如果无法立即戒烟,可以逐渐减少吸烟量,最终达到戒烟的目标。

同时,应避免酗酒,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九、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

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足部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7月10日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比南方地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病,且发病年龄轻,糖尿病病程长,足病病情重。

适当改变北方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从而防止糖尿病人外周及大血管的病变,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糖尿病人长期代谢异常会导致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由此引发足部出现溃疡、间歇性跛行等,我们称为糖尿病足,严重者需要截肢,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这一并发症的特点是:发生率较高(糖尿病程达10年以上的,40%会有患糖尿病足的风险);所需医疗费用高并可致残、致死。

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人的费用约1000亿美金,而其中50%用于糖尿病足,美国因糖尿病足病截肢的患者,其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超过了同期美国心肌梗死(6.9天)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9.9天)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我国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我国糖尿病足病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5万元人民币,与同期糖尿病人因其他原因入院的费用相比,高出26%。

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只脚因糖尿病而被截去。

可见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是糖尿病患者应重点防治的并发症,因此,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为“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足病学组组织了北京、武汉、哈尔滨、天津、广州、长春、南京、石家庄、长沙、汕头等7个省2个直辖市14所三级甲医院糖尿病专科合作,首次进行了关于中国糖尿病足患病特点地区差异的多中心调查。

研究者对2004年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足及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调查,共有634例患者入选,按照长期居住地,以长江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349例、南方地区285例。

结果显示,北方地区患者年龄轻,足病发病年龄早、病情重,局部溃疡更为严重;经济水平低(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达50%以上);北方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糖类脂类代谢指标控制比南方地区差;并发冠心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比率高于南方;北方地区糖尿病足病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南方地区;从足溃疡的治疗结果看,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治愈率分别为19.1%和10.3%,截肢率分别为2.6%和9.7%,说明北方糖尿病足患者的愈后明显差于南方。

以上结果可能与北方人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如北方气候较冷,饮食高糖、高脂较多,膳食纤维相对较少,喜烟酒等有关;同时,也与经济收入低,从而生活条件差、就医不足,难以即保证营养、又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饮食有关。

这些最终势必导致北方地区患者长期血糖、血脂等控制差,从而导致糖尿病足病情重、愈后差,由此投入费用也就相应增高。

国外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疆域辽阔,但国内尚无关于糖尿病足病地区差异的大规模、多中心调查,此次研究填补了这项空白。

这项研究成果提示,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北方地区的糖尿病患者经济水平低,长期血糖、血脂等控制差,需要特别关注,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全国范围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