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祥广州吟诵研讨会课件
让语文课堂真正富有“语文味”——有感于赵志祥老师的阅读教学《鹿和狼的故事》

走 进 名师一
话又嘛” 江 话 又 课 生奥 正 富 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有感 于赵 志祥 老师的 阅读教 学《 鹿和狼 的故事》
李 玉 成 深 圳 市 罗湖 区 明珠 中英 文 小 学
有幸在 “ 深圳市小学语 文教育教 学价值 观研 讨 会” 上, 见识 了“ 深圳 市小 学语文名 师 ” 赵志 祥老 师 的 风采 。赵志祥 老师给大家献上 的精 彩 的阅读教 学《 鹿 和狼的故事》 , 给我留下 了非常 深的印象 , 同时也给 了 我深刻 的启示 。 他 的教学 于平 易朴实 中蕴涵着深厚 的 教学功 底 , 对 于文本 , 他 的把握深 入细 腻 , 人 情人 理 ; 对于学生 , 他 的引导 , 深入浅 出 , 巧妙艺术 ……赵老师 的课堂 , 让我对语文教育教学 又有 了新 的认 识 。 语文课 。 就应该追 求“ 语文昧” 语文课 , 就 应该追求语文 味 , “ 语文味体现 的是一
这部分 内容 时 , 教师为 了引导学生感悟作者 丧父之痛 和对世 界 和平 的强 烈渴望 , 在指 导 朗读时 , 结合 多媒 体把课文 内容做 了格式 的改 变 , 用了诗化的方法, 在凄 婉、 深沉的乐曲声中, 下面的字 , 亍 删 出现 : 我们 如约捧着鲜 花 , 接到 的却是爸爸—— 那覆盖 着 国旗 的遗体 。 鲜 血染红 了他 的征 衣 , 腕上 的手表 , 浸 满 了凝 固 的鲜血 。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 呼唤着什 么。 啊! 我 听见 了, 他呼唤 的是 : 和平 ! 和平 ! ! 和平 ! ! ! 妈妈 听见 了, 他呼唤 的是 : 和平 !和平 ! !和平 ! ! !在场 的叔叔 ,
深圳名师赵志祥谈提高朗读教学效率

深圳名师赵志祥谈提高朗读教学效率一、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一)朗读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三)朗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名家对诵读的看法“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
”“使语言不期然而近于完美”。
(叶圣陶)“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叶圣陶)“对书中的某段文字感觉兴趣,也不妨读熟。
读熟了,不待翻书也可以随时温习,得到新的体会,就是很大的乐趣。
”(叶圣陶)也就是“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
“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
”(叶圣陶)“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起来”,“激昂处还他于激昂,委婉处还他于委婉”,便是叶圣陶先生所推崇的“美读”,他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
“大抵观书,须先读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已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宋朝的朱熹有“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说法。
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阳、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曾国藩)姚鼐有“放声疾读,久之自悟”的观点。
“扬州八怪”的领袖人物郑板桥谈到读书时云:“人皆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诵千遍,舟中、马上、被底,或者忘其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非自忘其所语,皆记书诵也。
”英国诗人密尔顿也重视朗读时体味文字的进作用,他说,从读的情况最容易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作品。
粤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广东教育出版社】共162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Βιβλιοθήκη 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粤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广东教育出版社】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赵志祥说课

三、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设想,我拟订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学会 生字新词,再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脉络, 即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第二课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采用四 层“剥笋”明重点,激趣讨论挖中心的方法, 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一层“剥笋”——“看详略”。 1.在谜语 “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坐着白胖子” 引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弄清楚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 种收吃 谈花生 2.接着追问:哪一部分是主要内容?你的根据是 什么? 板书:(1)在“谈花生”后加上红色“△”。 (2)辅助性板书:看详略。 3.总结引导。 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重点内容作者都写得比较 详细,非重点内容写得比较简略。因此,我们确定文 章重点,可以用“看详略”的方法。
如果你是擅长理性思考的人,结果抽到 了《十里长街送总理》,那你就不要在朗读 上兜圈子,要在文章脉络上下功夫:比如等 灵车时人们的表现,望灵车时人们的样子, 追灵车时人们的心情等等,通过你的理性分 析,将作者、文章的情感脉络十分清晰地呈 现在大家眼前。 不要以为理性分析没有情感打动人,分 析好了,一样可以赢得肯定。如《落花生》。
二层“剥笋”——“看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一共有几个人参加谈话?都有哪 些人?(注意:是五个人,因为“母亲也点点头”— —体态语 ) 板书: 我们谈 父亲谈 2.课文思考:谁谈的是重点内容? 板书:在“父亲谈”的后面加上红色“△”。 3.提供第二种确定重点内容的方法——看内容。 作者叙述时,有些是穿插在一起的。遇到这种情 况,我们就要看哪些内容对展开文章的情节,表现文 章的中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则哪些内容就是文章的 重点内容。这种方法就叫“看内容”。板书:看内容 “谈花生”中,“我们谈”的都是花生实用性方面的 好处,而父亲谈的是花生的特点,说出了花生的品格, 所以,可以确定父亲谈的内容是重点。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二《朗诵的要领》黄亚军PPT课件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公开面试试讲

作业: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文朗诵录音。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品诵见情
PPT课件
朴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P声PT情课互件释: 标注并有感情朗诵《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要求借助动作神情,声情并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因声求情:根据细平节:处陈述理、,说你明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曲:讽刺、夸张、厌恶、幽默
雪(停顿、语声速音低沉)落在中国(重读)的土地上,(句子慢速,句末降调)
寒冷(停顿)在快封:锁热着烈中,国欢呀快…、…兴(奋句、子紧慢张速,句末降调) 慢: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 中: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
特殊手段
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
朗诵的要领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黄亚军
PPT课朗件诵是什么
将文字转化为语言的再创造活动。 (朗读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 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
情感寡淡 基调有误 情绪无变 细节欠佳
赵志祥广州吟诵研讨会课件精编版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入声字不用死记
1.经常浏览入声字表,尽量记一点 规律性的东西。
2.请说粤语或客家话的老师用方 言读古诗。
3.根据平仄基本规律判断。
风 李峤
决绝:汉乐府《上邪》
柔肠寸断:李清照《声声慢》
痛苦:严廷中《百字令.残荷》
百字令 残荷
清·严廷中
潘妃步后,谁留下、一朵断肠颜色? 昨夜轻雷今夜雨,无复旧时明月。
粉脸翻红,新衣褪绿,憔悴真难必。 芳魂何处?归来应感畴昔。
徘徊池上阑干,爱花心事,心事花应识。 颜太娇红都薄命,谁为红颜怜惜?
如此韶华,也能结子,苦味偏堆积。 理香人去,淡烟一缕凝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 – ︱ – — ︱ ︱ ︱ – — ︱﹗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 —︱﹗–— – —﹗︱︱–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 –﹗ – —﹗ ︱﹗ –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五、与学生一起学习
“三百千千”:
《三字经》清版三字经.doc 《百家姓》百家姓.docx 《千字文》千字文.docx
《千家诗》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吟诵的方法》课件

在吟诵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声音传达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吟诵在诗歌朗诵中的应用
增强诗歌朗诵的表现力
吟诵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够丰富诗歌 朗诵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 感受诗歌的内涵。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诗歌朗诵中的吟诵,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 。
提高朗诵者的艺术修养
吟诵的实践与运用
REPORTING
吟诵的实践方法
掌握吟诵的基本技巧
学习平仄、韵律、节奏等基本知识,了解吟 诵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在吟诵前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主题和情感 ,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练习吟诵的语音和语调
通过模仿和实践,掌握吟诵的语音、语调和 节奏,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传递情感
吟诵诗文可以传递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使听者产生共鸣和情 感共鸣。
促进交流
吟诵可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 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
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
2023
PART 02
吟诵的技巧与方法
REPORTING
吟诵的节奏
01
02
03
节奏感
在吟诵时,要把握好节奏 感,使声音抑扬顿挫,富 有韵律。
停顿与连绵
2023
《吟诵的方法》ppt 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吟诵的定义与历史 • 吟诵的技巧与方法 • 吟诵的实践与运用 • 吟诵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2023
PART 01
吟诵的定义与历史
REPORTING
吟诵的定义
吟诵: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 奏地诵读诗文,是一种独特的语
言表达方式。
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年春季读书节诗词大会课件84张

读书节之诗词大会
开场朗诵篇目
开场朗诵篇目
开场朗诵篇目
参赛队伍介绍
第一轮
必答题
第一轮规则
本轮为必答题。共四组题。由队长抽序 号选题,每队依次答六道题(每题有5秒思 考时间),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跳过 不得分,共60分。每队总共有两次求助机 会,本轮可向求助团求助。
大 会
诗 词
广州外校2023 春季读书节
规则说明
• 题目是按五个队设置的
• 1、第一轮为必答题。共四组题。由队长抽序号选题,每队依次答六道 题(每题有5秒思考时间),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跳过不得分,共 60分。每队总共有两次求助机会,本轮可向求助团求助。
• 2、第二轮为抢答题。屏幕将会显示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诗词鉴赏、 诗词理解等题目,各队需在指定时间内自行抢答(每题有5秒钟的思考 时间),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共10题。
惜别之情。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
B 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 ) A、辛弃疾
B、李煜
C、晏殊
D、李清照
根据图画, 说出相ຫໍສະໝຸດ 的诗句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观看视频,说出该歌词来源于 哪首诗歌?
答案:项羽《垓下歌》
第四组
请从下列12宫格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请说出视频中所演唱的诗歌 的作者以及朝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乞 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五、与学生一起学习
“三百千千”:
《三字经》清版三字经.doc 《百家姓》百家姓.docx 《千字文》千字文.docx
《千家诗》
人之初 苟不教 昔孟母 窦燕山
赵(zhào) 钱(qián) 孙(sūn)李(lǐ) 周(zhōu) 吴(wú) 郑(zhâng) 王(wáng) 冯(fãng) 陈(chãn) 褚(chǔ)卫(wâi) 蒋(jiǎng) 沈(shěn) 韩(hán) 杨(yáng) 朱(zhū) 秦(qín) 尤(yóu) 许(xǔ) 何(hã) 吕(lǚ) 施(shī) 张(zhāng) 孔(kǒng) 曹(cáo) 严(yán) 华(huà) 金(jīn) 魏(wâi) 陶(táo) 姜(jiāng)
诵 吟
为什么要吟诵?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 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长言 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 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大序
为什么要吟诵?
1.正确表达汉诗文的声韵含义,再现
其声韵之美。古诗词中的楼.pptx
2.古诗文记得快、记得牢。
3.锻炼身心。 4.让自己有自知之明。
(陈琴)小学组 语言类(吟诵) 《诗经· 木瓜》.mp4
诗经 ·秦风 ·蒹 葭
(徐建顺)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②高呼、猛烈是上声的变种。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入声:是古汉语的一种读音,其发音特点是
紧喉、短促,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 普通话中没有了,方言中含有。粤语、闽南话 中就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入声字,可以上网查 阅。
性本善 性乃迁 择邻处 有义方
性相近 教之道 子不学 教五子
习相远 贵以专 断机杼 名俱扬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三、吟诵方法简单化
一本九法
一本:声韵涵义。运用声韵手段,准 确传达声韵涵义。 九法:入短韵长、虚实重长、依字行 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模 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高级阶段)
简要掌握
平长仄短 入短韵长 依义行调 依字行腔
(中级阶段)
平长仄短韵字延
(初级阶段)
一、掌握基本格律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仄 起
月落乌啼霜满天,
仄 平 仄
解落三秋叶,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江枫渔火对愁眠。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能开二月花。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平 起
朝辞白帝彩云间, 应怜屐齿印苍苔,平仄仄平平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千里江陵一日还。 小扣柴扉久不开。
︱﹗ – — ﹗
– — ︱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 ︱ ﹗ ﹗ ︱ —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 – — – ︱ —– – — – ︱– —︱
诵示范
– — – ︱ ︱ — —– ︱ ︱ – — ︱﹗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国古典诗词 声韵之美
深圳市教科院 赵志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纯洁美好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痛苦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友好、珍惜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坚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女:陈琴。男:徐健顺)
诗经 ·郑风 ·子衿
如阙 挑 三兮 兮 月一 达 兮日 兮 不在 见城 子我 青 宁思 青 不纵 子 来我 佩 不悠 往悠
(徐建顺)
子我 青 宁心 青 不纵 子 嗣我 衿 音不 悠 往悠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令李杜震惊的“拗律”!
这叫对联吗?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 八方协力,四化早成。
梅柳迎春,万里东风迎桃李; 松柏冬青,千条江岸挺杉竹。
二、汉语声调的基本意义
平
幽远
上
婉转 温情
去
坚决
入
痛苦 决绝 轻灵
深长
强烈
上声:①婉转、温情。 孟浩然《春晓》婉转的愁思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曾经风靡全国语文界的“七律”
此头为寻真理抛,骇浪惊涛冷眼瞧。
不觉挫折攀登苦,只见险峰红旗飘。 泰山不倒心不变,黄河不干志不挠。 遥望人类前程广,埋头实干自今朝。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水 向 东 流
愁 恰 似 一 江 春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在 只 是 朱 颜 改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首 月 明 中
风 故 国 不 堪 回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了 往 事 知 多 少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快速学会吟诵的前提条件
敢张嘴,四不怕!
1.不怕高手。 2.不怕讥笑。 3.不怕跑调。 (枫桥夜泊) 4.不怕普通话不准确。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上声韵:友好、爱惜。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去声韵:坚定。
中国读书法 读中国诗词
什么是中国读书法?
——吟诵
吟:拖长腔,有节奏,有曲调。 诵:抑扬顿挫,有节奏,没曲调。 注意:吟诵,与古诗新唱、歌吟、 琴歌不一样,不能混淆。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枝红杏出墙来。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平 仄 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
折 劝君更尽一杯酒, 腰 平 仄 平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注意特殊情况!
红白莲
宋.杨万里
仄起
乞 巧
唐 . 林杰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矿泉水调”——普通话平调
风
仄 平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此头为寻真理抛,骇浪惊涛冷眼瞧。
不觉挫折攀登苦,只见险峰红旗飘。
泰山不倒心不变,黄河不干志不挠。 遥望人类前程广,埋头实干自今朝。
此头为寻真理抛,骇浪惊涛冷眼瞧。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不觉挫折攀登苦,只见险峰红旗飘。 仄 仄 平 仄 平 平 泰山不倒心不变,黄河不干志不挠。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遥望人类前程广,埋头实干自今朝。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四、掌握“基本调”
基本调,古人的“读书调”,是对字的 基本吟咏法。拿到古诗文作品,就能用这个 调吟出来。千篇一律,是基本调的性质。 吟诵调:在基本调的基础上,不断吟 诵,不断微调、修改,终于满意的时候,即 自己认为终于深入理解了作品的时候,吟诵 调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