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2015-2016模版)
(完整版)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5版)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二、课程性质(黑体四号)(例如:《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为全日制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
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NET系列课程与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
(宋体五号)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黑体四号)(宋体五号)四、教学要求(黑体四号)(宋体五号)五、课程学时安排(黑体四号)六、主要内容(黑体四号)(含各章节/专题/模块主要内容,注明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掌握、理解、了解),列出各章节学习的重难点、思考题等)(宋体五号)思考题:(五号楷体)七、教材与参考书(黑体四号)1、教材选用:教材: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选用原因,宋体五号)2、参考书目:[1]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2]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黑体四号)1、考核方式:(宋体五号)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九、补充说明(黑体五号)(在此可做补充说明,宋体五号,可删除)课程教学大纲模板:《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根据招聘工作的流程,从招聘计划、招聘准备工作、招募信息发布、甄选、录用等过程进行展开讲述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胜任企业招聘实践工作。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培养招聘实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四、教学要求1、正确认识《招聘与录用》这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等。
《三笔字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三笔字训练课程》教学大纲(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三笔字训练》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总学时/学分:其中实训学时:授课时间:共周,逢周一上午3-4节下午5-6节7-8节授课地点:图书馆611室开课单位:师范学院适用专业班级:2015汉语师范、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班任课教师姓名:张锡麟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137********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集体答疑时间、地点与上课基本相同,个别答疑主要通过电话联系与微信联系等方式。
二、课程简介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三笔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书法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师范生学习“三笔字”的目的意义在于:1、适应以后的职业需要;2、有助于树立为人师表的风范;3、接受生动的美育教育;4、通过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程主要对“三笔字”楷书进行规范的基本训练(包括书法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美观、流畅而实用的“三笔字”。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汉字及书法产生发展的主要线索,即由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草书到楷书、行书的历史演变过程。
2、掌握毛笔书法学习的正确途径。
了解楷书四体(欧、颜、柳、赵)的基本常识,学会如何选帖、读帖以及临帖的方法技巧等。
3、学习和掌握毛笔字的执笔方法,楷书基本点画的写法、单字的结构规则以及临帖和创作方法技能。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本学期主要学习毛笔书法,要求学生按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课程表),先学习毛笔楷书的基本常识,然后学习毛笔的用笔原理和基本点画的书写技巧,进而学习毛笔临摹方法和毛笔楷书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原则及方法。
每周每人至少临写五遍(所学楷书例字),交一幅习作(一张带格毛边纸,约35x40CM),抽查批改,课堂点评,择优展示。
期末全班集中展示。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1、选用教材:《“三笔字”训练教程》,王兴国、邱红峰编著,2007年10月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系“21世纪高校艺术教育教材”。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二、加黑)一、课程基本情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0.5行,单倍行距)填写说明:注意学时分配各项之和应等于课程总学时。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填写说明:1、从宏观角度简要说明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和课程总体培养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可包括(1)知识要求:明确本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2)能力要求:明确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2、若无特别说明,除表格内的正文均为: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三、课程培养标准填写说明:1、设置要求:课程三级指标应该是专业培养标准中三级指标的具体落实,课程三级指标应该结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结合课程知识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需求进行具体的描述,专业课程的一、二级指标直接与专业培养标准中的一、二级指标一致;若课程为大平台课程(如电子实验中心开设的某些课程)或公共类课程,难以与各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标准一一对应,可宏观描述该课程的培养标准。
2、指标个数:每门专业课程的三级指标数一般不超过5个。
3、(表格中的内容文字:小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行距:最小值:0磅,行高最小值0.6厘米)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填写说明:1、按课程结构,分章、节或专题列出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每章节、专题的主要内容(知识点)。
课程的重点内容用★标示在内容编号前,难点用△标示在内容编号前。
2、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包括课程的实验、上机、实习等),均需按照教学需要的安排顺次填写;各项教学内容的学时总数应为该门课程的总学时数。
3、若该门课程融入了教学改革,其教学方法应能体现该门课程的特色和改革过程,可包括讲授、课堂讨论、课堂演讲、学生实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物流学》(汝宜红主编)教学大纲 2015--2016年第一学期

新疆大学“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4 学分:3分适用对象:物流管理本科先修课程:管理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物流学》,第二版,汝宜红主编,田源副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9参考书:《物流管理:供应链一体化》,(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著;林国龙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物流学》课程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存储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和先导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物流学科的理论体系、物流的功能要素、物流服务模式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等中心问题,初步了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通过介绍物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正确理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了解物流学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物流问题,学会进行文献调查及现场调查的方法;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
二、教学基本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物流的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教学中不仅要对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必要的讲授,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本概念教学要求:掌握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定义、物流管理的定义;了解各国对物流概念的形成、定义以及分析特点与背景;掌握物流服务的定义及本质、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和内容;理解物流服务的重要性、物流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掌握物流成本的定义、构成以及特征;掌握降低物流成本的思路;了解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意义;了解分析物流的属性及分类方法。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 年2 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二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y课程编号:12600082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西方社会学理论这一门课比较全面而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外国社会学理论,尤其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注重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大家理论中的精华和经典著作,它对社会学或相关专业学生在深层次上理解社会、剖析社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它将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并与国际社会学界进行对话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重点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3学时)第一节生平与著述一、生平、学术背景二、著作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知识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难点二、科学体系的分类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的建立第三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重点一、社会静力学二、社会动力学三、动力与静力的关系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点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比较法四、历史法第五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重点一、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二、牧师的特殊作用三、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四、对孔德的评价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孔德的社会学理论及社会改革思想。
教学大纲模板

教学大纲模板一、教学大纲的编写目的。
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提纲,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写教学大纲的目的在于明确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素。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在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和操作方法,包括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等方面。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定。
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面。
5.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资源。
在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包括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教学人员等方面。
三、教学大纲的编写步骤。
1.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和内容。
2. 制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3. 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和实践等方式。
4. 规划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包括考试、作业和实践等环节。
5. 配置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包括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教学人员等方面。
四、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评估。
1. 教学大纲的实施,在教学大纲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法律人生教学大纲

《法律人生》教学大纲
制定依据: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素质教育选修课
学分数:1.5学分
学时数:24学时
开课学期:2015年-2016年第2学期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外各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仅能够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而且还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成为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二、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法学概论
后续课程: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考虑学生已有的法律基础知识,以及该课程的性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为指导,尽可能将教学手段多样化,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全部课程的教学课件与相关案例的教学课件,通过直观、多样化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方式相关法的理论和制度外化。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穿插、结合的较为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一章法的基本原理 2课时
第二章婚姻家庭法 4课时
第三章劳动法 4课时
第四章侵权责任法 6课时
第五章公司法 4课时
第六章网络著作权法 2课时
第七章商标法 2课时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以开卷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各项成绩采用百分制(五级制)计算。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法学概论》
主要参考书:《民法学》《经济法》
(执笔人:刘琼瑶批准人:)。
药物合成综合实验大纲

《药物合成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5197490课程名称:药物合成综合实验课程学分: 3课程学时: 48 (实践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归属:科学素养开课部门:生物工程学院建议修读学期: 2015-2016-1适用对象:制药工程(本)实践场所: 6301/6302课程概况教学目的我国的药物研究正经历着一个从仿制到创制新药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要抓住此次机遇,顺利实现这个历史性转变,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药物合成中的专业技能实训是制药及药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也是一们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在药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依据药物合成反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实训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对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与修饰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课程地位先修课程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合成反应。
学好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对实践进行指导,可以加深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体会,增加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学时分配实验分组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室名称主要实验设备类别人数1二苯甲醇的制备4综合15/306301/6302磁力搅拌器2- 亚胺基 -4- 噻唑酮的6301/630224综合15/30磁力搅拌器制备32,4- 噻唑二酮的制备4综合15/306301/6302磁力搅拌器3 , 4- 二氯硝基苯的合综合6301/63024415/30磁力搅拌器成5桂皮酸的制备4综合15/306301/6302磁力搅拌器6415/306301/6302烟酸的制备综合磁力搅拌器71615/306301/6302苯佐卡因的合成综合磁力搅拌器82615/306301/6302苯佐卡因的合成综合磁力搅拌器9香豆素 -3- 羧酸的合成 16综合15/306301/6302磁力搅拌器10香豆素 -3- 羧酸的合成 2615/306301/6302综合磁力搅拌器教学内容及要求1.二苯甲醇的制备(实践内容)实践目的和要求了解酮的还原反应机理、还原剂的种类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数学》教学大纲
学分:4学分
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2014级经管系会计、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经济数学是财经类、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为了培养经济管理等方面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需要而设置的。
因此,本课程以“数学为体,经济为用”,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涵盖了学院经管类及相关专业必要的数学基础。
课程的任务:通过教学要实现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两方面的教学目的,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关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中要认真探讨和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教学重点要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为学习经管类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经济数学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和线性代数与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
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判断和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四、教法说明
根据本学院学生特点,本门课程教学中应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耐心细致地进行运算。
教学中应举典型例题精讲,加强课堂练习,并且注重各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习题课、作业、辅导参考)的有机联系, 强化作业与辅导环节,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考核形式
考核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
2.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 == 平时成绩(作业、到课率、课堂表现等)50%+期末成绩50%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经济数学》何鹏、徐晓静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经济应用数学》何良材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罗国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经济数学》何先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赵益坤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