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记录表

合集下载

小学灭鼠主题班会记录

小学灭鼠主题班会记录

小学灭鼠主题班会记录同学A:我觉得我们可以购买一些捕鼠器,把它们放在教室和食堂等容易产生鼠类问题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捕捉到老鼠了。

同学B:我听我爸爸说,猫是天生的鼠捕手,我们可以养一些猫来帮助我们解决老鼠问题。

同学C: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灭鼠药,但是我担心会对其他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主持人:非常好的建议!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尝试以上这些方法来解决老鼠问题。

接下来,我将请大家学习一些基本的灭鼠知识,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同学们:好!主持人:首先,我们要了解老鼠的繁殖能力是十分强大的,一只母老鼠一年内可以生出数十只小老鼠。

因此,一旦发现老鼠的存在,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同学A:那我们该如何确定我们学校存在老鼠问题呢?主持人:很好的问题!最常见的迹象就是发现老鼠的粪便或咬痕。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电线路线是否有脱落、查看食物储存区是否有破损等来判断。

另外,如果同学们在课堂上时常听到教室里有脚步声、响声等,也需要警惕学校是否存在老鼠问题。

同学B:如果我们发现学校存在老鼠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主持人: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可以向学校的后勤部门报告问题,并协助他们采取措施。

跟后勤部门合作,以确保我们的学校环境清洁,灭鼠工作得到有效的进行。

同学C:那我们该如何预防老鼠的产生?主持人:非常重要的问题!预防比灭鼠更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保持学校环境的清洁,确保没有食物碎屑、垃圾等吸引老鼠的物品存在。

其次,我们可以封堵老鼠可能进入的缝隙和漏洞,不给老鼠任何机会进入。

最后,由于老鼠喜欢舒适的环境,我们应该经常打扫教室、宿舍和食堂等区域,不给老鼠留下栖息的地方。

主持人:非常感谢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讨论!我们应该记住灭鼠的重要性,不仅要关心自己学习环境的卫生,同时也要保持学校大家庭的整洁和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落实我们今天所学的灭鼠知识,并与学校后勤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创建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同学们:好!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主持人:本次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虫鼠害风险管理

虫鼠害风险管理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吉木萨尔番茄制品分公司
虫鼠害风险管理
虫害的危害
昆虫、鸟鼠等东西带 有一定种类病源菌,虫害 的防治对食品加工企业是 至关重要的。
虫害风险管理图示
虫害从哪里来?
虫害必须的条件
虫害必须的条件
虫害管理组成部分
I.C.E风险管理的应用
虫害风险识别
虫害风险识别
虫害检查
检查,是识别风除的第一步。通过 对现场全面而仔细的检查,我们发现可 能导致害虫被携带进入、主动入侵和内 部孳生扩散的各种可能性。 在实际环境中,常见的风险来自外 环境的害虫压力、清洁卫生、设施结构 、员工和供应商的管理。
捕蝇灯
捕蝇灯
捕绳灯
我 公 司 的 灭 蝇 灯 监 测 设 备
老鼠站
老鼠站监测设备
老鼠站
老鼠站
老鼠站
仓储害虫信息素诱捕系统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基于对现场检查与监测系统所提供 的定性或定量数据的全面分析,我们可 以进行针对三方面的风险分析:
害虫种类 时间趋势 位置趋势
害虫种类评估
时间趋势评估
持续监测评估
虫毒执行规定 全厂范围生活区甚至包括厂周围 重点:卫生间、下脚料出口、垃 圾箱周围、食堂。
虫鼠害防治计划
虫害风险控制
虫害风险控制
虫害风险控制
虫害风险控制
虫害风险消除
虫害风险消除
防止虫鼠觅食和藏匿
结构设施
结构设施
结构设施
虫害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 清除滋生地 孔洞封堵 预防进入车间:采用风幕、水幕、纱窗、暗 道、扫鼠胶、翻水弯等 杀灭:厂区用杀虫剂,车间入口用灭蝇灯、 粘鼠胶、鼠笼,不能用灭鼠药
日常管理
员工培训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普通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者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浮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过去曾经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车间卫生、虫鼠害检查记录(069)

车间卫生、虫鼠害检查记录(069)

部门/区域:
检查情况 符合 不符合 备注
设备、工 器具卫生 生产、包装、贮存等设备及工器具、生产用管道、 裸露食品接触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灌装机、酒泵 、煮酒锅、车辆、酒桶、酒缸、周转箱等清洁卫生 工器具无散落地面,柜内工器具摆放整齐有序,使 用后进行清洁并置于指定位置。 虫鼠防治设施(灭蝇灯、捕鼠笼、防护网罩等)完 好。 虫鼠防治情况良好。 检查人: 检查时间:
虫鼠防治
注:车间指定人员检查,每个生产日至少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符合打“√”,不符合“×”,如不符合,请及时 处理,并在备注栏填写不符合情况及处理情况。
车间卫生、虫鼠防治检查记录表
XS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zg—069
类别 检查内容 进入作业区域必须规范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帽、鞋 及其他劳保用品,头发应藏入帽内或用发网约束。 进入作业区域不应配戴饰物、手表,不得化妆、染 指甲、喷酒香水,不应留长指甲。 按要求洗手、消毒。 个人卫生 员工健康情况。 进入作业区域不得携带和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 人用品。 不得穿工作服进厕所。 车间地面无积水、污垢和腐败气味。 灯、门窗、墙壁无积尘、积垢。 地沟保持清洁畅通。 环境卫生 卫生间、更衣室设施完好,清洁。 换品种时各工序执行清场制度。 生产中的废弃物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人流、物流、水流、气流等无交叉污染。 物料定点定位堆放整齐,无散落地面,标识清楚。 物料卫生 物料清洁,无发霉、虫蛀鼠咬等现象。 木制品、塑料制品未直接接触食品。 设备工器具保持清洁,无乱写乱贴现象。 与设备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在设备上;与工作无关的 物品不得放置在工作台面。

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

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目的规范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使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安全有效,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食品工厂的外来虫害鼠害预防和消杀。

定义虫害鼠害:指非原料自身携带的昆虫、鼠、鸟类等动物给食品带来直接或潜在的污染的现象。

职责4.1 行政部负责厂区的环境要求部分。

4.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消杀工作。

4.3 品管部负责消杀工作的安全资料识别和现场操作安全监督管理。

5、内容和要求5.1 厂区环境要求5.1.1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5.1.2 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

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5.2 厂房结构要求5.2.1 车间通向外部的排水口和排气孔,应有不锈钢或其它硬质拦网设计,拦网与周围建筑材料连接牢固。

排水管还应有U形水封设计。

排水口拦网孔隙小于1cm。

排气孔孔隙小于1mm。

5.2.2 无其它直接通向车间外超过1mm的孔隙,包括管道穿过墙壁造成的缝隙,均应用硬质材料填封。

5.2.3 门窗均密封严实,无虫害入侵的通道。

纱窗均采用钢丝等硬质材料,密闭牢固能防鼠。

5.3 厂房外围区域的防鼠5.3.1 厂房外围靠墙设置鼠饵盒,内放做成蜡块的诱饵,药物成分为溴敌隆或其它法律法规允许使用于食品工厂灭鼠的药物。

所使用的药物要有处于有效期的农药登记证号,能提供该药品的原包装和复印件。

备案供应商提供的该农药完整的MSDS(化学品安全资料),MSDS详细说明产品化学成分,危害性,被伤害的补救措施等。

5.3.2 鼠饵盒应是密闭的防水盒,雨水不能淋进盒内。

2草原害鼠调查方法

2草原害鼠调查方法

第一章草原鼠虫害调查及防治一、地下生活鼠类调查方法地下生活鼠类调查一般包括分布区域、害鼠种类、种群密度、危害面积、危害程度等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春季应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秋季应在8月末至9月末。

地下生活鼠类分布调查方法采用座谈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在野外实地调查前,首先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再邀请熟悉当地鼠害情况的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群众座谈,初步确定鼠害发生区域,制订详细调查实施方案,确定普查路线及重点调查地区。

然后实施实地调查。

调查时,调查人员应携带地形图(1:5万或1:10万地形图)、GPS、探针、铁锹、鼠夹(地箭)、测绳、记录本等调查用具。

实地调查时,要根据害鼠实际分布情况在地形图上及时标注分布范围,同时,要捕捉害鼠标本鉴定其种类,并将害鼠名称标在分布图上,要求每一个分布区域都要标明害鼠种类名称,且要详细记录每个分布区域的土壤及植被类型、危害情况、优势种、雌雄比例等相关内容。

野外调查结束后,要及时绘制害鼠分布图,如《X X县X X鼠分布图》,要在图例中标明土壤、植被类型、分布面积、调查时间等。

二、地下生活鼠类数量调查方法(1)捕净法是指调查单位面积内害鼠绝对数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一般调查样方为圆形,面积1/4公顷。

即在圆形样地内,根据“越冬老巢”(土堆大且有母质土壤覆盖的土丘下面即为越冬老巢)数置夹,每一个越冬老巢土丘两侧各开一个洞,每洞各置一夹,连续2~3天。

这期间应每隔2~4小时(夜间除外)检查1次,将捕获的鼠及时取走。

如遇风雨天气,需根据实际风雨天数,延长捕鼠天数。

样地鼠捕净后,统计每天捕鼠数,累加结果即为样地内实有鼠数。

捕净法适用于鼢鼠调查。

(2)土丘系数法是指利用土丘系数和单位面积内土丘数估算鼠密度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依据单位面积的土丘密度和单位面积的鼠数之间的关系求出土丘系数,其公式为:每公顷鼠数上丘系数=————————每公顷土丘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统计样方内的土丘数,乘以土丘系数,则为其相对数量。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人员:xxx单位:xxxxxx1.前期准备工作a.检查人员确认到岗,佩戴防护装备(口罩、手套、防护衣等)。

b.确认防制工作相关设备齐备,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现场检查a.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工作区域进行检查,确认各个区域的防制设施是否完好,如防护网、防护栏等。

b.检查昆虫监测设备是否置放正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设备损坏、监测记录不全等。

c.检查灭鼠设备(如捕鼠器、毒饵等)是否设置正确,是否存在捕杀效果不佳的情况。

d.对防制工作进行实地巡查,确认有无病媒生物的迹象,如蚊虫滋生地点、啮齿类动物的活动痕迹等。

3.卫生设施检查a.对卫生设施(如厕所、垃圾堆放处等)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病媒生物滋生的条件,如水池水质是否干净、垃圾处置是否得当等。

b.对卫生设施进行清洁工作检查,如是否按时进行清洗、是否存在污垢和异味等。

4.员工培训和宣传a.检查员工是否接受过病媒生物防制的培训,并核实培训资料的完整性。

b.确认员工是否有足够的关于病媒生物防制的知识,并能正确进行相关工作。

c.检查是否存在宣传标语、海报等,以提醒员工和来访者注意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5.文件和记录检查a.检查工作记录和文件的整理情况,确认是否准确、完整,并能清晰反映防制工作的整体情况。

b.核查设备维护记录,确认是否按时进行设备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c.核查监测记录,确认是否按规定频率进行监测,并能准确记录监测数据。

6.问题整理和总结a.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列表,明确问题的性质和所属区域。

b.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如加强卫生设施清洁、修补设备等。

c.总结本次检查,对防制工作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7.检查报告编写a.根据所得情况,编写本次检查的详细报告,包括问题列表、改进建议、总结评估等内容。

b.报告中应体现本次检查的目的、检查范围和检查人员的身份,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