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说课)-第四单元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说课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说课)-第四单元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说课 人教部编版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和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的,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情感。

这一课时分两个版块进行。

第一版块的话题是“我们都爱父母”。

此话题呈现了来自不同家庭的三幅图,分别从生活中一些具体场景切入,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担心、体贴与想念,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浓于血脉的情感,那就是父子情与母子恩,这是世界上最纯粹、最自然的爱。

教师在执教时,要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激发出孩子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对父母难以割舍的自然情感。

第二版块的话题是“我们了解父母吗?”。

教材第73页主持人的提问有两个,第一问“你了解父母吗?”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第二问“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教材中的三幅插图旨在提示学生了解父母的途径,比如在与长辈的聊天中、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中,与他们的朝夕相处中的感受等等,这个活动旨在为开展给父母写档案的活动做铺垫。

父母精心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但我们对父母了解多少呢?围绕此话题设计了“我为父母写档案”的表格,这份表格不是简单的问答填空,而是让孩子们第一次认真地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让他们领悟到:原来父母的身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康,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父母的原来也是有烦心事儿,他们也会心情低落,需要疏导和安慰;原来他们在工作时很忙碌,工作千头万绪很繁杂,他们也会遇到困难,也会受到指责;当只有他们深入的了解父母,才会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部编版(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部编版(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部编版(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培养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以及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行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和付出,并愿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但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尊重父母、对父母的爱和付出视而不见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父母的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2.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以及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行为。

3.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付出,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父母的爱和付出。

2.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和感受,培养他们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用于课堂上分享和讨论。

2.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爱和付出。

3.准备一颗爱心形状的板书,用于课堂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爱和付出,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爱。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父母的爱。

然后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和感受,培养他们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行为。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银川市西夏区华西希望小学马志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调查中了解父母,明晰爱父母的表现。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课前调查和课上讲座,接近家长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家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体会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激发感谢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通过课前调查和课上分享,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难点:如何领会爱的博大,并将对父母的关心付诸到行动上。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一)快问快答1.早上吃早饭了吗?谁给你做的早饭呀?2.昨天晚上有没有人给你检查作业呢?是谁呢?3.你的衣服真好看!谁给你买的呀?还有三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来回答1.我们最亲的人是?2.最疼爱我们的人是?3.最值得我们信任的人是?总结:是呀,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爸爸妈妈很爱你们,那么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二)播放视频《让爱永远住我家》老师:同学们,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上节课,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大家都愿意让爱永远住在我家。

作为家里的小主人,我们都很爱父母。

谁想谈谈你有多爱他们?教师小结: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特别关心父母。

爸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幸福和谐的一家!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的做法。

二、讲授新课(一)我们都爱父母1.让我们走进故事会:花花的小故事有一次,花花去同学的家里玩,同学的爸爸刚从国外出差回来,带回了一种很特别的糖果。

花花分到了两颗,但是花花却舍不得吃,她心想“这糖果的包装真好看,我要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尝一尝。

”【思考】你怎么看待花的做法?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吗?2.花花无论在哪里,心里都装着自己的父母。

我们可能都会有过同样的感受,或者是牵挂着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心疼着自己的父母、或者是担心着自己的父母,又或者是想念着自己的父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顺之情。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懂得如何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可能已经能够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但还缺乏深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知道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学会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孝顺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爱,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从而增进对父母的理解。

4.情感激励法: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张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讲授新课:a.介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b.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c.学生讨论:父母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体会父母的爱。

3.实践体验:a.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XXX《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明白父母爱我们,我们也爱父母,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父母,感恩父母。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的父母。

3.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与付出。

重点:正确认识父母,了解父母。

难点: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树立感恩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爸爸妈妈辛苦了》。

1)刚才播放的音乐中都有谁和谁?2)最爱我们的亲人是谁?2.揭示课题。

对,父母最爱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他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要时常把父母放在我们的心中。

3.板书课题。

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我们都爱父母。

1.观察图片,猜一猜。

图中的小男孩此时心理在想什么?2.窥察图片,说一说。

1)图中的妈妈怎么了?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此时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样?心理在想些什么?3.窥察图片,想想。

1)图中的小女孩在期待什么?2)奶奶是怎么跟她说的?你是怎样理解奶奶说的这句话的?(引导学生明白:小女孩的父母也是奶奶的子女,奶奶在想念他们的同时也很担心他们。

)4.经由过程对上面3幅图的窥察和相识,信赖同学们也有过和图中小朋友们同样的经历和感受,谁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5.引导小结: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我们都爱父母。

二)我们了解父母吗?1.我们要很好的爱自己的父母,那就得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

父母精心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

我们也爱他们。

让我们也来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吧。

1)提问:你了解你自己的父母吗?2)测一测:你相识父母什么?(让学生说说本人对父母的相识)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父母呢?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分别是以哪些方法去相识父母的?(引导学生窥察和相识教材中的插图,并归结板书)2.相识父母,贡献父母,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相识父母的?①出示古训,让学生读一读。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和我,非常辛苦,我很心疼她。

(8)我的爸爸是一名支援边疆建设的工作人员,我盼望着他早日回来和我们团聚。

8.素材:我的妈妈教学环节二:我们了解父母吗?1.文本学习:父母精心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

我们也爱他们。

让我们也来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吧。

2.文本学习:你对父母了解多少?通过哪些方法了解的呢?3.图片+文本学习:学会了解父母(1)和亲人交流我是问了外婆后,才知道妈妈的生日的。

(2)去父母工作的场所看一看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3)平时留心观察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

(4)和父母一起运动、玩耍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

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

”4.素材:了解父母的方法-5.图片+文本学习: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写一写画一画。

6.文本学习:了解父母的途径(1)多和父母交流。

(2)去父母工作的场所看一看。

(3).和父母一起运动、玩耍。

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补充汇报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们打开思路,激发出孩子爱父母的自然感情。

文本点明父母精心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

我们也爱他们。

教学主持人的提问有两个,第一问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第二问旨在为开展给父母写档案的活动做铺垫。

四幅插图旨在提示学生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

课前,学生根据教材第74页表格的内容观察和了解父母。

在围绕主持人的提问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父(4)平时留心观察。

(5)……7.文本学习:名言学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译文:要知道父母的年龄。

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逐渐衰老而担忧。

第11课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11课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了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

2. 能够朗读课文,并对文中涉及到的生词进行逐一解释。

3. 能够使用已学过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表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方法:1. 讲故事与观看图片,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 问答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教师播放一些家庭日常的图片,如父母照顾孩子、家人共同渡过的欢乐时光等,让学生通过图片来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并迎合学生的情感引导,引导学生谈论出自己对于家庭的认识和感受,然后进入下一步学习。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并在学生朗读时进行语音纠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意思。

3. 关键词解析将生词与课文联系起来,深入理解和记忆:重要性: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依赖:依靠。

思念: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思念和想念。

感激:对父母的行为和存在心存感激。

4. 教师提问让学生对每一段的内容做出回答,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思。

段落一:孩子在文中如何描述他们的父母?段落二:孩子觉得父母为他们做了什么?段落三:孩子觉得父母很重要,除了哪些原因?5. 教育实践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家庭中更有爱和责任感,能够和父母更好地沟通。

6. 课堂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资源:1. 教学图片及课本。

2. 大屏幕、PPT等视听教学辅助设备。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对于图片和课文的反应,判断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文本。

2. 通过学生的回答及表述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课程背景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一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培养良好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本节课将以“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父母,以及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学习目标•理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掌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关爱的方式;•发展自我认知和情感认知。

课堂活动活动1:家庭背景图展示1.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由家庭成员组成的大合照,并标注每个成员的名字,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2.让学生将家庭合照贴在黑板上,以此展示家庭背景;3.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作用,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活动2:家人的重要性1.让学生讲述自己为什么认为家人很重要;2.给学生准备一些朴素的食品,并邀请父母到课堂分享经验,让学生体会到家人之间的温暖与幸福;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家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怎么对待家人。

活动3:向父母表达爱意1.引导学生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内容包括感激父母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心与爱意;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写的信,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到父母的付出和爱意。

活动4:讨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1.以班级为单位,讨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2.指导学生开展父母之间的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家庭之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方法;3.让学生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父母具体对自己的何种帮助和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们了解了什么是父母,以及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增强了自我认知和情感认知。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性格阳光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设计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孩子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新课导

二、新知讲授
教师:孩子们,在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的是——(爸爸妈妈),最值得我们信任的是——(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

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播放视频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双手”。

学生看完谈感受。

活动一:我们都爱父母
教师: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过同样的感受吗?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
例: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的
三、教师总结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活动二:我们了解父母吗?
教师:你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
学生交流:我是问了外婆才知道妈妈的生日。

学生交流: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学生交流: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

学生交流: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

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


教师:我们了解父母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的“我为父母写档案”)请同学们拿出课下调查结果“我为父母写档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师: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妈妈做钟点工,一天要做好几家。

爸爸开出租车,别人回家吃饭时却是爸最忙的时候。

遇上刮风下雨就更不用说了。

爸爸妈妈真辛苦。

学生交流:……
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