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08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新闻学)

合集下载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威尼斯小报(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16世纪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出现的手写的小报。

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这些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威尼斯小报。

涉及知识点:世界新闻事业史2.“星法庭”(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星法庭”是位于英国西敏寺的一个法庭,其设置的初衷在于对抗社会地位显赫的违法者。

但是最终成为了封建王朝滥用权力的工具。

1586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亦即“星法院法令”,对违犯者处以罚金、判处徒刑和肉刑,甚至可以进行不经辩护的秘密审判。

该法令一直持续到1640年,在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桎梏。

以至在以后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期间,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制的基础。

而伊丽莎白女王1570年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成为的皇家出版法庭,就是被后来新闻学界看作封建社会严厉压制出版自由象征的“星法庭”。

“星法庭”也因此成为了英国专制制度的象征。

涉及知识点:英国新闻史3.约翰.威克斯(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英国历史上著名报人。

1762年下议员威克斯在他所创办的《北不列颠人》报上公开批评国王乔治三世专制和反动的托利党魁布特。

国王下令逮捕威克斯并剥夺他的资格。

在人民的帮助下,威克斯逃到法国,人们再次选举威克斯为中塞克斯郡国会议员,后来经人民几番斗争,威克斯当选伦敦市长,威克斯在人民的支持下向反动的“煽动诽谤法”和“禁止国会报道令”发起攻击,为这一禁令在英国的废除做出了贡献。

涉及知识点:英国新闻史4.《论出版自由》(南京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论出版自由》是在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由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撰写。

西南大学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试卷_传播学2007--2012

西南大学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试卷_传播学2007--2012
第二部分:写作部分(共45分)
一、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则新闻时评(600字内)。(20分)
(1)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贫困学生教育机会的重要举措,截至2005年12月,国家共累计审查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万人次,发放贷款约25.5亿。受各种因素影响,欠贷率达到28%。从上述数字反映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贷款的欠贷率,比普通消费贷款要高得多。教育部负责人认为,大学生欠贷主要是信用意识薄弱,毕业后流动和就业状况不佳无力还款,教育部通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银行各方面提醒追查。
8、媒介环境可分为封闭式媒介环境、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德弗***提出的______________是对倒金字塔结构效果论的超越。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5W模式”
2、隐私权
3、意见领袖
4、“名片”效应
5、传播技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大众传媒中守门人的定义及其责任。
2、简述跨国传播在当今的新特点。
3、简述受众研究理论中社会参与论的主要观点。
四、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不加分)(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并评判麦克直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2、举例论述传播者与受众的四种关系。
3、谈谈在全球化传播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并抵制西方的信息侵略。
而在助学贷款这一政策上,银行有银行的无奈,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利息低,收益少,操作过
程烦冗,催收又难,这些无奈让很多银行认为助学贷款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在政策规定的“高压”下,银行难免要“剑走偏锋”,想其他法子,比如助学贷款更倾向于那些被就业情况良好的学校录取的学生,如此一来,本是为了教育公平,却在公平之中又有了特殊。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案例分析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1.录音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MJC真题)正确答案:这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是由语言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的一类新闻体裁。

它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录音新闻由文字新闻演变而来,它要求简短、精悍、迅速、及时。

结构上同文字新闻差不多,一般也有导语、主题、结尾,背景材料可有可无。

这种形式宜于报道各种重要会议的开幕、闭幕,或重要工程开始和完成的消息;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条占线的新成就;国家或民族间的外交活动等等。

录音新闻是由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

因而,除了一般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注意文字和音响之间的配合。

2.新闻的五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MJC真题)正确答案: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5个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3.导语(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MJC真题)正确答案: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由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是导语是整个新闻中的核心环节,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是把握和掌控新闻全篇的关键环节和第一步。

4.新闻特写(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西南大学2012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新闻学)

西南大学2012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新闻学)

2012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新闻要素
2.解释性报道
3.媒介融合
4.含义论
5.新闻指导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要求。

2.新闻媒介的共性。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不加分)(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中的四次跨越。

2.评价2011年郭美美事件、小悦悦时间、微博局长事件等微博现象分析微博传播学特征及问题。

3.近期,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提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节目播出质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速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味的收视需求,被诸多媒体称之为“限娱令”,请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四、写作题(50分)
根据八毛门事件,用新闻学知识进行论述,1000字以上,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9. 案例分析题名词解释题1.宣传(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宣传是一种劝服活动,直接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他人的意识与使其接受宣传者的某种观念,其最终目的是期望接受宣传的人能够以宣传者期望的方式进行某种活动。

涉及知识点:新闻2.新闻来源(复旦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也叫消息来源。

即一篇新闻素材以及新闻事实报道资料的来源途径,它可以是记者现场采访所来,也可以是从新闻报料人上报的材料而来,不过新闻来源要坚持三个原则,那就是客观性、真实性和原则性。

涉及知识点:新闻3.新闻价值(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北京大学,2009年;复旦大学,2011年MJC真题)正确答案: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

新闻主体是由双重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构成的,而新闻客体也是由双重客体构成的,其一是新闻事实,其二是新闻文本。

新闻事实价值属性主要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兴趣性等。

涉及知识点:新闻价值与选择4.新闻价值观(湖南大学,2009年;辽宁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从新闻客体方面看,必须通过新闻事实和新闻文本共同来完成。

作为新闻客体的新闻事实,具有五方面的新闻价值属性,即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兴趣性。

涉及知识点:新闻价值与选择5.具体真实(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MJC真题)正确答案:具体真实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新闻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

即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要真实无误,新闻报道概括的事实必须真实。

第二,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每条新闻中的事实要真实无误,这仅仅是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方面,是对新闻真实最起码的要求。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传播学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传播学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传播学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参与式观察(北大2013年研)正确答案: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其优点是:可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很好的方法;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以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记者喜欢采取暗访手段的原因。

其缺点是:它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参与式观察的程序是不明确的,观察无系统,它的资料难以用数量表示,它的研究结果也无法重复。

涉及知识点:传播学理论2.双重偶然性(北邮2009年研;武汉理工2008年研)正确答案:双重偶然性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这是因为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条件,便会产生预期的反应。

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涉及知识点:传播学理论3.信息(华南理工2016年研;湖南大学2016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北师2012年研)正确答案: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这是广义的信息概念。

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3)

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3)

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3)一、名词解释1. 新闻体制2. 黄色新闻3.深度报道二、简答:1.简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2.简要谈一谈消息、通讯、评论之间的异同。

三、论述:分析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异同。

四、写作: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500字的当日消息。

6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就此次“亚信”峰会取得的成果等事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下列问题:问:请介绍******在阿拉木图会见印巴领导人的情况,你是否认为此次峰会以及有关会晤在维护南亚和平与稳定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或成果?答:关于******出席“亚信”峰会和会见印巴领导人的情况,新闻媒体已经做了充分报道。

在此,我愿就有关问题向你提供更多的情况。

近一时期,印巴关系持续紧张。

中国作为印巴最大的邻国,对当前局势的发展十分关注。

中方一贯主张,印巴两国从南亚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与对话解决彼此分歧。

这首先符合印巴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从这一立场出发,中国同本地区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一道,为缓解南亚地区紧张局势作出了不懈努力。

6月4日,******主席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期间,分别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阐述了中国对印巴关系问题的原则立场,表达了中方劝和、促和的真诚愿望,为缓解当前紧张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前,唐家璇外长访问了巴基斯坦,并分别与印度、美、英等国外长就缓解南亚紧张局势进行了电话交谈。

6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和部长助理张业遂分别约见印度、巴基斯坦、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驻华使节,向他们通报了******主席会见印巴领导人的情况,并再次就印巴局势做劝和工作。

中方赞赏和欢迎国际社会一切有助于避免战争、促进和平的积极努力,将继续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印巴领导人没有抓住“亚信”峰会来缓和南亚紧张局势,中方是否同意这一看法?答:作为印巴两国的近邻和朋友,我们对当前印巴关系表示关注。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传播学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传播学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传播学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简答题 3. 名词解释题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正确答案:(1)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

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码并传播久远。

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生,使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

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

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根本力量。

技术对媒介的影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

应该承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需求,是媒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

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人类不断改进技术,并迅速应用于媒介领域,从而不断提高人类控制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涉及知识点:传播学理论2.什么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南京大学,2014年)正确答案:(1)传播障碍是指阻碍社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包括结构障碍和功能障碍,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新闻学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共105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来分来,可将新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宣传的角度来说,我们采用的事实应该具有典型性、________和________。

4、________以国家通讯社的形象成为我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

5、我国新闻媒介的公开揭露、批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核心受众确立过程中,主要要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舆论
2、美联社
3、“最小效果论”
4、新闻指导性
5、核心竞争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析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区别。

2、简述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

3、简述新媒体的定义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不加分)(每小题20分,
共40分)
1、试述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和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二者存在的问题。

2、试述新闻媒体的共性、特性、个性。

3、结合新闻价值相关理论,分析评价“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行话。

第二部分:写作部分(共45分)
一、根据下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则新闻报道。

(20分)要求:1、格式规范;
2、使用“倒金字塔结构”;
3、600%字以内。

材料:“闪跳族”,即频频跳槽者,以“80后”为主体。

他们往往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跳槽到另一家单位,不满意再寻找新单位。

某机构针对“80后”上班族进行调查表明,有47%的受访者准备跳槽,表示有好的机会就会选择离开现在的公司;13%表示不需要想那么多,不开心就走人;就有14%称不会主动考虑换工作。

2007年11月3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不少“闪跳族”在继续寻找跳槽机会时,丰富履历反而成为被拒原因。

“为什么会在一年内跳槽3次?”去年毕业于上海某高校的张先生昨天有些郁闷。

每个招聘摊位前,招聘人员都会用怀疑的口气问他。

他在招聘会转了一上午,没有收到一张“面试通知单”。

“短时间内换这么多公司,难免会怀疑他的能力或对公司的忠诚度。

”一位招聘人员说。

张先生刚毕业时在上海一家网站做文字编辑,但他觉得网站的工作太枯燥,在去年底跳槽到南京一家传媒公司。

刚刚做了5个月左右,由于对新领导的管理方式不适应,他再次跳槽到一家体育器材经营公司,前几天,他认为上海工作对长远发展更有利,便
又辞掉了工作。

张先生告诉记者,原以为相比刚刚毕业时的稚嫩,一年里3家公司的工作经验会让自己就业选择增多,谁知竟成了应聘的“绊脚石”。

其实,跳槽在80后上班族中已经越来越普遍。

上海某高校去年的一个毕业班,至少1/3的人这一年里有过跳槽经历,个别人甚至换了两份以上工作。

这些年轻人跳槽多是因为感觉原工作待遇差、公司环境压抑、同事素质低等,但换了新工作后,他们依然存在同样的埋怨。

上海某贸易公司招聘人员万先生表示,他在招聘中常碰到类似年轻人,毕业才一两年,工作却换了四五家。

他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职场规划,有的年轻人个性太强,一旦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冲动的辞职跳槽,还有不少人过度浮躁,只要能够加薪就跳槽,个别年轻人甚至为了能增加一两百元工资就会跳槽。

对于这样的“闪跳族”,招聘单位的顾虑也与日俱增。

记者在昨天的招聘会上随机采访了10多家公司的招聘人员,有半数左右的企业对“闪跳族”存在疑虑。

不少招聘人员指出,即使应聘者很有才干,也会怀疑他是否能为公司带来长久的利益,因为可能没过几个月他又跳了。

“闪跳族”所以会成为职场“不受欢迎的人”,一个重要原因是用人单位会认为他们是浮躁求职者,对单位缺乏忠诚
度。

大学毕业生应该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一次求职时慎重选择单位和职业,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要安下心来做事,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并努力做出成绩。

如果实在不适应,跳一下槽未尝不可,但切不可跳槽成瘾,那可能会什么都懂一些,但什么事都做不成。

上海向阳生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80后比以往年龄段的人更加开放和活跃,对于职业问题的处理似乎也更自我,加上不少人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职场忍耐力,碰到工作不顺或者工作让其不愉悦等情况,跳槽就成了他们的解决办法。

洪向阳表示,80后上班族切忌因为眼前利益,急于提升待遇而频频跳槽,这样可能会让你的职场目标陷入迷茫。

洪向阳建议,在进入职场时,应该慎重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花长一点的时间在该职位上积累自己的职业能力,为事业长远发展储备能量,不要在乎一时的利益得失。

二、任选一题作答,多选不加分。

(3000字以内)(25分)
1、论新闻职业道德。

2、谈谈对网络新闻这一新的新闻形式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