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课件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温故知新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
及其比例_高__茎___∶__矮__茎___=___3_∶___1___,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
____D__D_∶__D__d__∶__d_d____1_∶__2__∶__1____。
F2
2.相关结论 (1)F2中黄∶绿=3∶1,圆∶皱=3∶1,都符合基因的分 离定律。 (2)F2中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3)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
(4)纯合子 (1YY 1 R YR Y 1ryry R 1y Ry共r占r)
16 16 16 16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绿色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 3 : 3 :1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133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_2__种性状 由__2__种
遗传因子控制
P配子 YR
yr
配子只得_一__半__ 遗传因子
F1 F1配子 YR
Yy Rr
黄色圆粒
Yr yR
F1在产生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
温故知新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
及其比例_高__茎___∶__矮__茎___=___3_∶___1___,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
____D__D_∶__D__d__∶__d_d____1_∶__2__∶__1____。
F2
2.相关结论 (1)F2中黄∶绿=3∶1,圆∶皱=3∶1,都符合基因的分 离定律。 (2)F2中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3)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
(4)纯合子 (1YY 1 R YR Y 1ryry R 1y Ry共r占r)
16 16 16 16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绿色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 3 : 3 :1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133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_2__种性状 由__2__种
遗传因子控制
P配子 YR
yr
配子只得_一__半__ 遗传因子
F1 F1配子 YR
Yy Rr
黄色圆粒
Yr yR
F1在产生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2(1)

常规题型6 自由组合中的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例.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得F1,F1再 自交得F2,若F2中绿色圆粒豌豆个体和黄色圆粒豌豆个体分别进行自交、 测交和自由交配,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如下表所示:
项目
表现型及比例
yyR_( 圆)
自交 绿
测交
常规题型4 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的概率计算
序号 1 2 3 4
类型 患甲病的概率m 患乙病的概率n 只患甲病的概率 只患乙病的概率
计算公式 不患甲病概率为1-m 不患乙病概率为1-n
m(1-n)=m-mn n(1-m)=n-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1-mn-(1-m)(1-n)或m(1-n)+n(1 -m)
D 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7
患病概率
m(1-n)+n(1-m)+mn或1-(1(1-n)
例.如图为某家系成员患多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和甲型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及图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Ⅰ-1和Ⅰ-2均为杂合子 B.Ⅱ-2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8 C.Ⅱ-2患多指症的概率是1/4
常规题型3 多对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分析
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亲本相对性
苏教版教学课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复习 三星验收课件

5 8
典例1.(2010北京)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
(b)、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 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 的比例是 (B ) A.1/16 B.3/16 C.7/16 D.9/16 2.(广东高考题)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 瓜(都为纯合体)杂交,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F2 中出现白色球状南瓜96株。那么,F2中黄色盘状 南瓜约有 ( B ) A.192株 B.96株 C.48株 D.32株
P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圆粒种子:R 皱粒种子:r 黄色种子:Y
配子
YR
Yy Rr黄色圆粒来自yr绿色种子:y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不 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自由组合
F1
F1配子 YR
Yr yR yr
F1配子
F2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29题都考查了关于两种遗传病的判断,基因型,概率
计算等问题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思考: × 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1.F2出现几种表现型?
2.有没有出现新性状?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圆粒 315 黄色 绿色 绿色 皱粒 圆粒 皱粒 108 32 101
9 : 3 : 3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典例】求特定个体出现概率
1.AaBb与Aabb杂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1/8 后代aabb概率_______; 后代AaBb200个,则 100 aabb约_____个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考情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年26考
高考指数:★★★★★
2014年(10考):新课标全国卷ⅠT32,山东T28,江苏T4、T28, 福建T28,安徽T31,海南T22、T29,四川T11,重庆T8 三年 2013年(7考):新课标全国卷ⅠT31,新课标全国卷ⅡT32,福 考题 建T28,天津T5,安徽T31,海南T16,四川T11 2012年(9考):山东T6、T27,江苏T11、T30,广东T25,福建 T27,天津T6,浙江T32,海南T24
【小题快练】 1.考题诊断: (1)(2014·海南高考T22D)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 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
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
)
× 【分析】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 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 现的概率都等于2/4×2/4×2/4×2/4×2/4×2/4×2/4=1/128,二者
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
)
进行分析。
(2)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 数是8。 × 【分析】由基因型可知该二倍体生物有4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 析思路应拆分为4个分离定律,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 数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
B.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C.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D.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考情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年26考
高考指数:★★★★★
2014年(10考):新课标全国卷ⅠT32,山东T28,江苏T4、T28, 福建T28,安徽T31,海南T22、T29,四川T11,重庆T8 三年 2013年(7考):新课标全国卷ⅠT31,新课标全国卷ⅡT32,福 考题 建T28,天津T5,安徽T31,海南T16,四川T11 2012年(9考):山东T6、T27,江苏T11、T30,广东T25,福建 T27,天津T6,浙江T32,海南T24
【小题快练】 1.考题诊断: (1)(2014·海南高考T22D)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 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
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
)
× 【分析】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 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 现的概率都等于2/4×2/4×2/4×2/4×2/4×2/4×2/4=1/128,二者
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
)
进行分析。
(2)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 数是8。 × 【分析】由基因型可知该二倍体生物有4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 析思路应拆分为4个分离定律,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 数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
B.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C.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D.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5.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

导析 的显隐性?
(1)根据题干中哪两代间的性状关系,可判断性状
(2)鲤鱼的体色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解析: 由题干 “用黑色鲤鱼和红色鲤鱼杂交,F1 全为黑鲤” 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由表格的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 位于细胞核中的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 A、a 和 B、b)控制的。黑 鲤的基因型为 A_B_、A_bb 和 aaB_,红鲤的基因型为 aabb,符 合 孟 德 尔的 基因 自 由组 合 定律 。 F1 与 隐 性亲 本 ( 红 鲤 ) 杂 交 (AaBb× aabb),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 3∶1。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 (1)实质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细胞学基础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 (如 下图所示)
高考警示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注意三点 (1)同时性: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 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 子中去。 (3)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7)F1 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 1(√ ) (8)F1 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细胞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 为 1∶ 1(× )
[学后存疑] ① ② ③
师生互动•突破疑难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质 [重要 程度★★★★☆ ]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 D 基因发生分离的时 期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 异 性 个 体 的 基 因 型 分 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Ⅰ(生物必修2课件)

心 突
前
破
预 习
A.F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
· 教
B.F1全部是黄色圆粒
材
研 读
C.F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两种类型
综 合
训
D.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
练 ·
答案 A
能 力
提
升
菜单
生物·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新
知
2.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
探 究
·
性,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样 核 心
综 合
③双隐型,绿色皱粒:_y_y_r_r_
训 练
·
能
力
提
升
菜单
生物·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 预习小测 ]
新
知
探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每一对相对
究 ·
核
课 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
心 突
前 预 习
2.因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所以F2中遗传 破
· 教
因子的组合形式也有16种。(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新
知
探
究
·
核
心
课
突
前 预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二)(Ⅰ)
破
习
·
教
材
研
综
读
合
训
练
·
能
力
提
升
菜单
生物·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新
知
探
究
课程定位
重点难点
· 核
心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背景介绍
孟德尔是一个奥地利的修士,他在19世纪50年代进行了豌豆杂交的实验。
在他的实验中,他观察到豌豆的形态和性状遵循一定的比例。
这些发现成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孟德尔也被认为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实验过程
孟德尔的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自交和杂交。
第一部分:自交
孟德尔选择了一些纯种豌豆进行自交。
所谓“纯种”,即这些豌豆是以相同的方式遗传其性状,并且与其他豌豆的基因不发生杂交。
通过自交,孟德尔观察到了在后代之间表现相同的性状的比例。
第二部分:杂交
在杂交实验中,孟德尔选择了两种具有明显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
例如,他选择了一个形状光滑的豌豆和另一个形状皱褶的豌豆进行杂交。
通过杂交,孟德尔观察到了在后代中表现不同性状的比例。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表明,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并且遵循一定的遗传比例。
这些遗传比例可以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来描述。
孟德尔的实验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遗传学的重要里程碑。
孟德尔的实验成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其发现对人们在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性质,并找到遗传疾病的治疗方法。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5.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课件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条纹对非条纹为显性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5单元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考情概览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课堂在线 1.依据题图如何判定绿色对黄色是完全显性还是不完全显性? 提示:分析题图可知,F1绿色个体自交后代中只有绿色和黄色,没 有中间类型,说明绿色对黄色是完全显性。 2.条纹和非条纹,哪个是显性性状? 提示:分析题图可知,F1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有条纹的性状, 说明非条纹是显性性状。 3.如何说明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关闭
由F1的表现型可知,野鼠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F1雌雄个体间相 互交配,F2出现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说明双显性为野 鼠色,双隐性为棕色,即M_N_表现为野鼠色,mmnn表现为棕色,只具有M或关闭 NA(M_nn或mmN_)表现为黄色或黑色,A项符合题意。
考情概览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6-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2)试写出F2四种表现型可能包含的基因型 ①黄色圆粒:a. YYRR ,b. YYRr ,c. YyRR , d. YyRr 。 ②黄色皱粒:a. YYrr ,b. Yyrr 。 ③绿色圆粒:a. yyRR ,b. yyRr 。 ④绿色皱粒: yyrr 。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5单元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考情概览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F2中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3)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
(4)纯合子 ( 1 YYRR 1 YYrr 1 yyRR 1 yyrr)共占
16
16
16
16
4 ,杂合子占 1 4 12 , 其中双杂合个体(YyRr)占
16
16 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③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数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
显性,占 6 。 16
②P:YYrr×yyRR→F1
显性和双隐性,共占 10。 16
F2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单 F2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双
对位训练
1.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基因 型结果,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YR
1
2
YyRr
Yr
1.自交法 (1)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 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 (1)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1 ∶1∶1∶1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_互__不__干__扰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分__离__,决定不同 性状的遗传因子__自__由__组__合__。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__成__对__存__在__,不相__融__合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分__离___,_分__离___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配__子__遗传给后代
亲本相 对性状 的对数
1
F1配子
F2表现型
种 分离比 可能组 种 分离比
类
合数 类
2 (1:1)1 4
2 (3:1)1
F2基因型 种 分离比 类
3 (1:2:1)1
2
4 (1:1)2 16 4 (3:1)2 9 (1:2:1)2
3
8 (1:1)3 64 8 (3:1)3 27 (1:2:1)3
4
16 (1:1)4 256 16 (3:1)4 81 (1:2:1)4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绿色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 3 : 3 :1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133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④表现型类型的问题 示例 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 型数 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 型。
⑤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 示例 求ddEeFF与DdEeff杂交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 比例 分析:将ddEeFF×DdEeff分解: dd×Dd后代:基因型比1∶1,表现型比1∶1; Ee×Ee后代:基因型比1∶2∶1,表现型比3∶1; FF×ff后代:基因型1种,表现型1种。 所以,后代中基因型比为: (1∶1)×(1∶2∶1)×1=1∶2∶1∶1∶2∶1; 表现型比为:(1∶1)×(3∶1)×1=3∶1∶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_2__种性状 由__2__种
遗传因子控制
P配子 YR
yr
配子只得_一__半__ 遗传因子
F1 F1配子 YR
Yy Rr
黄色圆粒
Yr yR
F1在产生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
此_____分_,离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可
yr
以____自__由__组合
Aa Bb Cc ↓↓ ↓ 2 × 2 × 2 = 8种
②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 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 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 4=32种结合方式。
2.乘法法则的熟练运用 (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
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
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 定律:Aa×Aa;Bb×bb。 (3)题型 ①配子类型的问题 示例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3.(2008·广东理基,45)两对基因(A—a和B—b)位
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
后代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B )
A.3/4
B.1/4
C.3/16
D.1/16
解析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不同的纯合子,与亲本(AaBb)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F2
1YY(黄)
2Yy(黄)
1yy(绿)
1RR(圆) 1YYRR(黄圆) 2YyRR(黄圆) 1yyRR(绿圆)
2Rr(圆) 2YYRr(黄圆) 4YyRr(黄圆) 2yyRr(绿圆)
1rr(绿) 1YYrr(黄皱) 2Yyrr(黄皱) 1yyrr(绿皱)
2.相关结论
(1)F2中黄∶绿=3∶1,圆∶皱=3∶1,都符合基因的分 离定律。
4 ,单杂合个体(YyRR、YYRr、Yyrr、yyRr)各占
16
2 ,共占 8 。
16
16
(5)YYRR基因型个体在F2的比例为1/16,在黄色圆粒
豌豆中的比例为1/9,注意范围不同。黄圆中杂合子
占8/9,绿圆中杂合子占2/3。
(6)重组类型:指与亲本不同的表现型。
①P:YYRR×yyrr→F1
【思考·提示】非等位基因一定都能发生自由组合吗?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1.(2010·潍坊质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
过程
(A)
A.①
B.②
C.③
D.④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 ——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
2.(蓝本P72)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
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
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示例 小麦的毛颖(P)对光颖(p)是显性,抗锈(R)对 感锈(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可自由组合。已知毛颖感 锈与光颖抗锈两植株做亲本杂交,子代有毛颖抗锈∶ 毛颖感锈∶光颖抗锈∶光颖感锈=1∶1∶1∶1,写出两 亲本的基因型。 分析:将两对性状分解为:毛颖∶光颖=1∶1,抗锈∶ 感锈=1∶1。根据亲本的表现型确定亲本基因型为 P rr×ppR ,只有Pp×pp,子代才有毛颖∶光颖=1∶1, 同理,只有rr×Rr,子代抗锈∶感锈=1∶1。综上所述, 亲本基因型分别是Pprr与ppRr。
④基因位置: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 相对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 以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 状遗传。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规律分析
1.实验分析
P YYRR(黄圆)×yyrr(绿皱)
↓
F1
YyRr(黄圆)
Yy Yy 1YY:2 Yy:1yy Rr Rr 1RR:2 Rr:1rr
其中 圆粒∶皱粒≈ 3∶1 黄色∶绿色≈ 3∶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 __基__因__的__分__离__定__律___。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性状表现的比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3∶3∶1
有新的性状出现吗? 出现新的性状组合了?
性状重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⑥计算概率
示例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
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
分析:将AaBb
Aa Bb ,则Aa →
1/2Aa,Bb →1/4BB。故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
为1/2Aa×1/4BB=1/8AaBB。
3.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遗传规律如下表:
F1在产生__4__种配子
F1配子 F2 YR
yR
Y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