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4群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ppt课件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ppt课件
• 生态时间学说:考虑时间尺度,认为物种的分布 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时间。
精选PPT课件
33
33
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
• 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或空间异 质性越高,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 多样性也越大。如山区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平 原;群落中小生境丰富多样,物种多样性越高。
•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 物的种类越丰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 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可能是最稳定的。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 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8)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精选PPT课件
11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4.2 群落种类组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 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 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精选PPT课件
34
34
4.3 群落结构
生长型: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 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 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陆生植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生长型:
➢ 树木:在都是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 ➢ 藤本植物:木本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 ➢ 灌木:是较小的木本植物,通常高不及3m。 ➢ 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体上。 ➢ 草本植物:没有多年生的地上木质茎,包括蕨类、禾
27
盖度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 地面积的百分比。

第4.2章-群落生态学(分类)PPT课件

第4.2章-群落生态学(分类)PPT课件

群系组:建群种亲缘关系、生活型(三、四级)近似、生境相近
群系: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
亚群系:群系内次优势层片及其反映生境条件有差异
群丛组:层片结构相似、优势层片及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
群丛: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
亚群丛:群丛内生态条件、群落发育年龄有差异
2021
7
群落的命名
29个植被型为: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 林、暖温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 交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珊瑚岛常 绿林、红树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草叶灌丛、落叶阔叶 灌丛、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草原、稀树干草原、荒漠、肉质 刺灌丛、高山冻原、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草甸、 沼泽、水生植被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
植物群落的命名
群落的数量分类
➢ 群落排序
排序的概念
排序的类型
2021
3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机体论(群丛单位理论)
群落类型是自然单位,有明确的边界 分类的途径,将群落归于从小到大的分类单位
个体论
群落是连续的,没有明确的边界 排序的途径,生境梯度分析方法研究群落的连续变化
2021
12
群落的数量分类
数学与生态学的集合 过程
属性数量化 相似系数计算(不同方法) 聚类分析(不同方法) 结果处理
2021
13
N个样方p个物种数
样方 1(A) 2(B) 3
Form. Castanopsis chinensis+Cryptocary chinensis
2021
11
根据上述系统,中国生态学家于1980年完成了《中国植被》 一书和中国植被图的制作。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 被型、560多个群系、群丛则不计其数

群落组成ppt课件

群落组成ppt课件


<5%
Sol.
稀少
很少
Un.
个别
单株
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某一物种的 多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多度之和的百分比
密度(density):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
体数目
D=N/S
N-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S-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某一物种的密 度(个体数目)占样地内所有物种密度(个体 数目)之和的百分比
1.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 种类组成调查——巢式样方法
种——面积曲线
• 表现面积(群落最小面积):能包括群落绝大多数种类, 反映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热带雨林2500m2 亚热带森林600m2 北方针叶林 400m2 草原灌丛25~100m2 草原1~4m2
• 优势种和建群种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结构和群 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多度+相对显 著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3 综合优势(summed dominance ratio): SDR
密度比 盖度比 频度比 高度比 重量比等综
4. 种间关联
• 种间关联(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群落中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程 度
相对盖度(relative coverage):某一物种的盖 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cover ratio):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
显著度(conspicuousness):某一物种基部断 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调查: 乔木——以胸高(1.3cm)断面积计算, 测胸径

《群落生态》PPT课件

《群落生态》PPT课件

2021年3月21日7时11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2.6 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在群落演替研究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 经典演替观,二是个体论演替观。 经典演替观的两个基本观点 1、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个阶段的群落 2、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
建立 个体论演替模型 1、促进模型 2、 抑制模型 3、耐受模型 此外还有适应对策演替理论,资源比率理论,等级演替 理论
2021年3月21日7时11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2.7 演替顶极学说
演替顶极是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
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1、单元顶极论
认为在任何一个地区,一般的演替系列的终点取决于该地区的 气候性质。
2、多元顶极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4.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空间异质性:群落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 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 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生存。 1、非生物环境 的空间异质性 2、植物空间异 质性
2021年3月21日7时11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4.4 岛屿与群落结构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中的密度增大的趋 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2021年3月21日7时11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岛屿
生物因素
平衡说和 非平衡说
干扰
一个物种 丰富度的 简单模型
2021年3月21日7时11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4.1 生物因素
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 但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 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和捕食。

农业生态学-第4章-生物群落

农业生态学-第4章-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合理的空间与时间结构是高产
高效生态系统的基础。
一、群落的垂直结构 (upright-structure)
生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分化和成层现象。
成层现象,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
的主要表征。即:不同生活型的物 种在地面以上不同高度(或地面以 下不同深度)分层排列的现象。
地上分层 的环境因
素,主要是光照、温 度和湿度条件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群居在一起,在生物 和生物之间就发生了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相 互关系包括生存空间,各种生物对光能的利用, 对土壤水分和矿质养料的利用,代谢产物的彼 此影响以及彼此间附生、寄生和共生的关系等 等。同时,群居在一起的生物受环境影响,又 作为一个整体影响于一定范围的环境。一个生 物群落具有下列9个基本特征:
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量度,它在计算林木蓄 积量时非常有用。单株乔木的体积,由胸高断 面积乘树高而求得。即: M(林地蓄积量)=∑G(为树木断面积总和) ×H(林样均高度)×f(树干体积与等高同底 的圆柱体体积之比)
(7)重量(weight)
指群落中生物有机部分重量的量度,是衡量种 群或群落生物量或现存量多少的指标。可分为 鲜重和干重来表示。
第四章 生物群落 Biocenose
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 第三节 群落的演替

概念与术语
本 章 提 要
生物群落 (Biotic Community) 生态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群落结构 (Community Structure) 生物群落演替 (Community Succession) 顶极群落 (Climax Community)

群落PPT精品课件

群落PPT精品课件
第五章 群落
第一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 种
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 构
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概念
一定空间内所有 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他具有一定的结构、 种类构成和种间相互 关系,并在环境条件 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 出现。
注意辨析:
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 生物(动物、植物、 微生物)
理解群落的内涵:
落的 A.时间结构 B.空间结构 C.垂直结构 D.水平结 构
• 5.下图纵向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地区在不同海拔的植 被分布在不同海拔的植被分布情况,横向表示我国 湿润森林地区在不同纬度的植被分布情况。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在热带雨林中,不同的 植物一般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 度,形成了群落的 垂直 构。 下列植物在热带雨林中自下而 上的排列顺序是 ①④③② 。
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个体数量多、占有竞争优势、 并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优先占有地位、这种优势不易改变。
二、群落的种内和种 间关系
(一)种内关系
1.种内斗争
例如:植物过度密植造成减产; 动物过度繁殖后因食物、空间、 配偶等因素发生斗争
2.种内互助
例如: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
(二)种间关系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的关系 群落的空间配置……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物种的组 成是区别不同群 落的重要特征。
热带雨林
我国南方 北方
不 间 一用 不同 物 样什 同的 种 的么 群群 组 吗来 落落 成 ?区 呢之 是别 ?
2.群落中物种数目 常绿阔叶林 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
出芽生殖
当我们走过青春期之后,我们将走向成年,最 终将走向衰老与死亡。

群落PPT教学课件

群落PPT教学课件
2023
群落ppt教学课件
目录
• 群落概念 • 群落结构与演替 • 群落中的生物多样性 • 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 群落生态学应用 • 案例分析
01
群落概念
群落定义
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 系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群落是由许多物种组成的,这些物种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 用和依存关系。
生态恢复的方法
生态恢复的方法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水域治理等 ,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以实现生 态系统健康和稳定。
生态恢复的实践
在实践中,生态恢复项目广泛开展于森林、草原、湿地 等受损生态系统,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支持推动生态系 统的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
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
生态农业的概念
加强监管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非 法狩猎、贩卖野生动物等行为。
迁地保护
通过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保护那 些在原产地无法得到保护的物种。
公众教育
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 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04
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群落的影响
1 2
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影响群落的分布和组成,如干旱和湿 润的气候对森林和草原群落的影响。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 差异和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湖泊、 河流等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它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
生物多样性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 保证了地球上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群落演替
定义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群落生态》PPT课件

《群落生态》PPT课件

2.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 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生存。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 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裸地 上绿色植物(先锋)--动物种群、微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并非种群的简单集合。能够组合在一起构成群
落的种群具备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
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
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
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但若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 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 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态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2021/4/26
15
16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 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 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群落的不同 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比如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 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乔木 层的优势种,即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2021/4/26
24
重要值(IV) = 相对密度十相对频度十相对优势度 上式用于草原群落时,相对优势度可用相对盖度代替:
重要值 = 相对密度十相对频度十相对盖度
※ 重要值的意义:
1 是一个反映种群的大小、多少和分布状况的综合性指 标;
2 反映了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可确定群落的优势种;表明群落的性质 4 可推断群落所在地的环境特点; 5 是用于群落分类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顶级群落假说:Tansley (1954) 认为若群落在生境中基本稳定, 能自行繁 殖,并停滞了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而不必汇集于 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在一个气候区域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 除气候顶极外,还可有土壤顶极、 地形顶极等。
顶级群落格局假说:Whittaker (1953, 1956)根据种群分布特性和景观 环境的梯度分析,认为顶极群落是种群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优 势种替代的稳定状态,其中种群的相互作用是围绕平衡密度波动的,并 认为群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续存在的,不可能有明显的边界。
非 线 性 相 关
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
在一定的地域内原有群落被另一群落所替代的现象
关于演替的两种哲学观念
有机体论—整体论:群落演替是有序的,定向的,从而 可预见的群落内部控制过程,而且终止于具有内控自调 特征的稳定阶段(即顶级群落);
个体论—简化论:群落演替只不过是种群动态的总和, 因而它的演替并不是有序的或预见的
退耕还林
农业中的生物群落问题
• 杂草问题:竞争 • 病虫害问题:捕食 • 合理套作:空间结构、互利共生 • 生物防治:食物网
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
顶级群落:是行进性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 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 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单元顶级群落假说:Clements 认为在任何地区演替系列的终点是取决 于当地的气候条件,表现在顶极群落的优势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 只要气候不急剧改变,又无其他外界条件影响,就不 可能出现新的优 势种。
Superorganismic view
– 群落是有一定结构和功 能的自组织的实体;
– 群落之间有明显界限, 可以很容易区分开来;
– 群落都要经历从先锋群 落到顶级群落的演替, 类似于有机体的生长
个体论
Individualistic view
– 群落是物种的偶然组合, 并非自组织的独立实体;
– 群落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是连续变化的;
原生演替: 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又称为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 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由其他地方进入或残存的根 系、种子等重新生长而发生的。可认为它是原生演替系列发 展途中而出现的。
简单的说, 原生演替就是从没有生命体的一片空地上植被类群的演替, 而次生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
– 群落的演替,类似于有机 体的生长。
Henry A Gleason (United States, 1882-1975)
群落结构(1):种间作用
00
中性:两个种群彼此不受影响,和平共存。
-0
偏害共生:一种受抑制,另一种无利也无害。
+0
偏利共生:一种有利,另一种无害也无利。
--
竞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性影响。
农业生态中的群落关系
• 什么是生物群落 • 种间作用与生物群落的结构 • 生物群落的演替 • 农业中的生物群落
群落(community)
• 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植物群落、动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土壤生物群落
土壤生物群落
关于群落的两种观点
超有机体论
Frederic E Clements (United States, 1874-1945)
+-
捕食或寄生:一种被另一种群取食。
寄生:外寄生、内寄生、植物寄生、巢寄生
+ + 互利共生:原始合作(两种都有利,可分开);专性互 利共生(两种都有利,不可分开)。
基础生位
实际生态位 竞争可能导致 生态位分化
生态位分化与资源剖分 Resource Partitioning
Similar or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divide up resources and avoid competition (-/-)
专性共生:有的共生生物需要借助共生关系来维系生命,这属于
专性共生。例如地衣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
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例如猎豹和羚羊
关键种:是它们的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
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关键种的个体数量可能稀少,、但也可能多, 其功能或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例如河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