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2)地方课程
-根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
(3)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特色和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2.选修课程
(1)学科拓展课程
-为学生提供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提高学术素养。
(2)兴趣特长课程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3)职业技能课程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设置理念
1.发展性理念:课程设置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2.适应性理念:课程内容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
3.多样化理念:提供多元化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实践性理念:强化课程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设置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形成学科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程结构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领域。
3.时代性原则: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
4.实践性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5.综合性原则: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三、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国家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课程设置策划书范文3篇

课程设置策划书范文3篇

课程设置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课程设置策划书范文》一、引言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策划书旨在通过对市场需求、学生特点和学校资源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的发展迅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企业用人需求(三)学生就业前景分析当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趋势,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前景,确定课程设置的方向和重点。

三、学生特点分析(一)学生兴趣爱好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置相关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四、学校资源分析(一)师资力量了解学校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等情况,根据课程设置的需求,合理调配师资力量,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设施(三)课程资源收集和整理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例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五、课程设置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实用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前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创新性原则课程设置应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

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

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在大学专业选择中,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到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两个方面来探讨大学专业选择中的相关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是指在某个专业领域内,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学通常会依据当地社会的需求、专业的发展趋势、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设计。

1.基础课程在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都会包含一些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所选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比如,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逻辑学等基础课程,以便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学生在所选专业中必须学习的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专业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例如,在经济学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

3.选修课程除了必修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外,大学专业课程设置还会提供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些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学习内容除了专业课程设置外,学习内容也是大学专业选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学习内容包括教材、实验、实习和科研等方面。

1.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也是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教材通常由专业教师编写,内容丰富、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

2.实验实验是大学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内容可以是模拟实验、实物实验或虚拟实验等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是大学专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专业领域的实际运作和需求。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一、课程设置。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课程安排。

课程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将占据课程的60%,实践操作将占据课程的40%。

二、实施方案。

1.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资源。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以提供学生所需的学习支持。

3. 教学评估。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团队。

我们将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包括专业教师、实践导师和行业专家,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5. 教学环境。

为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将积极改善教室设施、实验室设备和网络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

6. 教学效果。

我们将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总结: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的详细规划,我们将确保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原则1. 引言学校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科目、内容和学时。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学校课程设置和调整的原则,旨在提供一些思考和参考。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核心,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应被充分考虑,课程设置应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教育教学目标导向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与教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教育教学目标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清晰地表达出其教育教学目标,并将课程设置为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

4. 实用性和应用性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能力。

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关注学生实际问题和情境。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跨学科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综合性课程或开设跨学科项目来实现这一原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

6. 终身学习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自主学习项目等方式来实现这一原则。

7. 包容性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重视包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课程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背景、文化、能力和学习风格,避免对某些学生的过度要求或忽视。

8. 反馈和评估原则学校课程设置应确保有效的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和优化。

学校可以开展学生评价、同行评估等形式的评估活动,为课程调整提供依据和参考。

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

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

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
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课节数因地区和学校而异。

一般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学校的教育目标来制定的。

在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常会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设置课程。

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每门课程的总课节数、每周的课节数以及每节课的时长等。

在普通高中阶段,学校通常会根据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方案来设置课程。

这些方案通常会规定每门课程的名称、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除了国家标准外,一些学校还会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特色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会涉及一些新兴领域、拓展性知识和技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课节数因学校而异,但通常都会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指导,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2024中职教务处课程设置

2024中职教务处课程设置

2024中职教务处课程设置一、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教务处特制定2024年中职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置原则1. 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强化实践教学。

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4. 动态调整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

三、课程体系结构2024年中职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五个部分。

1. 公共课程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

2.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

3.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我校各专业特点设置的,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技能拓展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修读。

5.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实训、社会实践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1. 课程实施: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2. 课程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 课程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反馈,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五、附录1. 2024年中职课程设置详细目录2. 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3. 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指南教务处2024年。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一个好的课程设置和合理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发展综合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课程设置是指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安排学科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进度。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课程设置应该与学科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课程内容应该紧密围绕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展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和实例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调整。

例如,在英语课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课程设置还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学习。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领域。

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与课程设置相对应的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一个好的教学内容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化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教学内容应该适度超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范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物理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复杂的实验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124;专科为020205;独立本科段为020218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累计学分:总学分144学分,其中专科段69学分,独立本科段75学分。

二、报考条件以下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经济学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工业外贸、财政学、金融学、税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证券投资等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管理工程、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工商管理类: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商管理、投资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经济、邮政通信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品学、审计学、会计学、理财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宾馆管理等专业;公共管理类:海关管理、行政管理学、警察管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政务、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人口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等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等专业;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科学档案等专业;政治学类: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0071)社会保障概论、(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64)劳动经济学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2.(18948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市场营销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091;专科为020207;独立本科段为020208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二、报考条件以下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经济学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工业外贸、财政学、金融学、税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证券投资等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工商管理类: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商管理、投资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经济、邮政通信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品学、审计学、会计学、理财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宾馆管理等专业;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等专业。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0058)市场营销学、(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114;专科为080306;独立本科段为080307 一、课程设置及说明说明:1.通过(00015)英语(二)课程可顶替(00012)英语(一)课程;二、报考条件所有工科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2159)工程力学(一)、(02185)机械设计基础、(02232)电工技术基础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2.(09946选择和改装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和数控软件个别模块的编程及编写出作业说明书,主要任务是培养分析解决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较全面的训练。

3.(09944)机电一体化工程毕业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只通过(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132;专科为080304;独立本科段为080313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累计学分:总学分166学分,其中专科段83学分,独立本科段83学分。

二、报考条件所有工科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2159)工程力学(一)、(02185)机械设计基础、(02232)电工技术基础3门课程。

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2.技能考核课程:(01548)AutoCAD绘图、(01559)模具CAD(PRO/E)、(01560)模具CAD(UG)、(01561)模具CAM(MASTERCAM/POWERMILL)3.(01563)模具设计与制造设计实习4.(04017)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试;只通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只通过(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018;专科为080748;独立本科段为080749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说明:通过(00015)英语(二)课程可顶替(00012)英语(一)课程;二、报考条件以下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通信工程、计算机软件、信息管理与服务、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业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信息安全、数控技术、船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应用电子、光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港口与航运管理、公路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管理类:工程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2.(046163.(1799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只通过(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工程管理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008;专科为020278;独立本科段为020279 一、课程设置及说明二、报考条件以下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土建类: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工程、房地产管理、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岩土工程、公路工程管理、公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2389)建筑材料、(04617)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04618)工程施工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2.技能考核课程为:(046293.(17996)工程管理毕业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只通过(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040;专科为082209;独立本科段为020221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二、报考条件以下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建筑学、建筑设计、城市(乡)规划、城镇建设、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矿井建设、矿山建设、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工程造价、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航道与海岸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测址工程、测量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与桥梁工程、隧道与桥梁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城市燃气工程、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等专业。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2430)工程制图与房屋构造、(02655)建筑施工(二)、(02657)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部分12.(18552)建筑经济管理毕业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四、新旧课程衔接注:只通过(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试;只通过(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生,须参加(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考试。

只通过(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中一门的考生,须参加(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