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认识浮力》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2认识浮力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2认识浮力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2认识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的第10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其中G排为排开的流体的重力。

5. 浮力的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实验报告册、浮力计算器、浮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漂浮、游泳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浮力概念的讲解:通过浮力演示器,直观地展示浮力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

3. 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4. 浮力计算方法的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5. 浮力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6.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7. 随堂练习:布置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浮力的概念、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方法。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流体中的深度有关。

()(2)计算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96N,求物体在水中的体积。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10.2 认识浮力15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10.2 认识浮力15
世界
认识浮力
竹筏
3
帆船
远洋鱼轮
辽宁舰
救生圈
潜水器
热气球
认识浮力
3
飞艇
想想议议
这些物体为何能浮在 水面上或空气中呢?
F浮
G船 分析可知:船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船能保持静止,说明 : 船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 ——浮力。
一、浮力 (F浮)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


6.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
距水面20 cm,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 强差是
_1_0_0_0_ Pa,物体受到的压力差是__1__0 N,物体受到 的 浮力为____1_0N.
谢谢
对物体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4.浮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
巩固练习作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B.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
加竖直向上浮力 C.只要下沉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 D.浮力的方向不一定都是向上的
2.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 竖直向上的浮力,游泳时, 身体可以漂起来是受到 对水人的浮力。
3.画出下列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F浮
F浮
4, 小玲将一块体积为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然后又将此矿石浸没在水中,测力计两次示数分别 如图甲、乙所示。 矿石受到浮力的大小多大?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 G =8.8 N 在水中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2 N 则:F浮=G-F= 8.8 N-7.2 N = 1.6 N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23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23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2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认识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应用。

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十章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条件解释实际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及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计算器、纸张、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器,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液体表面,有的物体却沉入液体底部?”3. 例题讲解: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并解释物体浮沉的条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物体浮沉现象,并进行计算。

5.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物体浮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救生圈等。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定义。

(2)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木块能浮在液体表面,石头和铁球会沉入液体底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浮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计算浮力时,部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2)探讨浮力与物体形状、大小、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
021 •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上午5时57分25秒上午5时57分

课堂练习
一个2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 计上,当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浸没在水中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是1.2N,这个钩码 受到水的浮力是 0.8 N
一、认识浮力
①浮力: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 的托力 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②方向:竖直向上 施力物:液体和气体
实验探究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 烧杯、水等器材,比较物块在空气和水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步骤:(1)物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
示数G(即物块的重力)。
(2)将物块浸在水中,弹簧测力
在水中,人有上浮的感觉,受到了向上的浮力作用。 在水中,人有什么感觉?
用钢铁制造成的万吨巨轮在水 中,为什么不下沉? 因为万吨巨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
水底下的乒乓球为什么会浮到水面?
氢气球、热气球、气象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氢气球、热气球、气象气球 在空中受到浮力的作用。 气体浮力演示实验介绍:
计示数F。
思考:两次示数相等吗?为什么?
③大小:“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年11月6日星期六5时57分25秒05:57:256 November 2021 •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上午5时57分21.11.605:57November 6, 2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水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游泳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浮力概念讲解:通过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浮力的定义。

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如何计算浮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概念: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答案: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单位为牛顿。

2. 请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并说明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答案:船只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只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游泳圈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游泳圈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3. 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0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23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23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课件2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2节“认识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应用。

涉及的教材章节为第十章“力与运动”的第二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学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并能运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3. 掌握浮力的应用,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浮力的定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一道浮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分析解题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10分钟)针对练习题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产生原因、计算方法。

2. 物体的浮沉条件。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判断一个物体的浮沉状态。

2. 答案:(1)F浮=ρ水gV排(2)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深入了解浮力在船舶、救生设备等领域的作用。

教科版八下物理 10.2 认识浮力 课件 (共22张PPT)

教科版八下物理  10.2 认识浮力 课件   (共22张PPT)
结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 液体的体积有关;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在 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①探究与固体的密度的关系
G/N F水/N F盐/N F浮水/N F浮盐/N 铝块 0.3 0.2 0.18 0.1 0.12 铜块 0.88 0.78 0.76 0.1 0.12 大铝块 0.6 0.4 0.46 0.2 0.24
分组实验: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哈哈,在 水中搬运 货物比在 岸上轻松 多了!
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
F浮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物体是不是只有在液体中才受浮力呢?
一切浸入 液 体(或气 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 体(或气 体)
对它的 竖直施向力上物体的力
受力物体
方向

3.(多选)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
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物体受到的压强增大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探究与固体的密度的关系铝块大铝块铜块gnf水nf盐nf浮水nf浮盐n0308806020780404607601802010102401201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大小与有关浮力大小与无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浸入液体深度固体密度洪山嘴中学詹振亚制作
§10.2 认 识 浮 力
是不是只有在水中漂浮的物体 才受到浮力呢?
3.设计实验:
①探究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G/N F水/N F盐/N F浮水/N F浮盐/N 铝块 0.3 0.2 0.18 0.1 0.12 铜块 0.88 0.78 0.76 0.1 0.12 大铝块 0.6 0.4 0.46 0.2 0.24

物理八下(教科版)精品教学课件10.2认识浮力

物理八下(教科版)精品教学课件10.2认识浮力
物理八下(教科版)精 品教学课件10.2认 识浮力
目录
• 浮力的概念 • 浮力的应用 • 浮力的计算E
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定义
01
02
03
浮力
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 上托的力。
流体
指气体和液体,浮力主要 存在于液体中。
产生条件
物体浸在液体中,与液体 接触。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以及排开液体的重力,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实验中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形状、密度和体积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情况,加深对阿基米德 原理的理解。
05
CATALOGUE
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针对浮力的基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等基础知识设计 的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提高练习题
总结词:应用提升
详细描述:结合实际情境,考察学生对浮力的理解及应用。例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判断物体沉浮等,提升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练习题
总结词:思维拓展
详细描述: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等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船只的浮力原理是利用了阿基米德原 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 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不同类型的船只(如货船、客船、军 舰等)在设计上会有所不同,以满足 不同的需求和用途。
潜水艇的浮力原理
01
02
03
04
潜水艇能够在水面上和水中航 行,主要依靠的是其内部的液
舱和推进器。
潜水艇的浮力原理是通过调节 自身所携带的水量来改变自身 的重量,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小结
一、浮力
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都受到液 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方 向: 竖直向上 受力物体:该物体
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二、 计算方法 1、 称重法: F浮 = G – F2 2、 原因法: F浮 = F2– F1
浮力的大小与 哪些因素有关呢?
F浮
F浮
F浮
F浮
热气球 注意:
飞艇
物体不仅浸在液体中会受到浮力,其实在气体 中也受到浮力。
一、什么是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 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部分浸入 (1)浸入 全部浸入即浸没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体:该物体
(3)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1
解: F浮=G-F2 F2=G-F浮=27N-10N=17N 答: 测力计的示数为17N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三、认识浮力
1、 实验探究 3
猜一猜
乒乓球会不会浮 上水面?
试一试
怎样才会使乒乓 球浮起来?
3、求浮力的方法二:原因法(压力差法)
F浮=4.2N-2N=2.2N
G= 4.2 N
求浮力大小的方法一: 称重法
(1)物体静止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力G。 (2)当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读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由力的平衡知识得浮力
公式1

F浮= G – F
练习2
1、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 中称时,示数为27N ,把它一半浸没在水中称 时,浮力为10N,那么这时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牛?
观察思考:感受浮力
把一乒乓球按入水中,使它处于静止 状态。然后放开手,乒乓球会怎么运动? 这是为什么?
现象: 松开手后,乒乓球会向上运动,最后浮 在水面上。
受力分析:
F
v
它受到了重力和向上 的力,在这两个力共同作 用下会向上运动,最后浮 在水面上。 问题:
G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 那些和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类似的实例呢?
F1
(1) 计算出物体下表面受到液 体向上的压力 F2 (2) 计算出物体上表面受到液 体向下的压力 F1
(3) 公式2: F浮 = F2 – F1
F2
F1
F2
图(1)
图(2)
图1是物体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F浮 = F2 图2是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F浮 = 0N
1.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 杯子放在斜面上,如图,此处小球受到 的浮力方向如何( B )
A 平行斜面向上
B
竖直向上
C
垂直斜面向上
二、测量浮力
实验探究2
问题 :
2N
4.2N
1、第二次读数为 什么会减小?
物体受浮力作用
F2=2 N
F1= 4.2N
F浮=? G= 4.2 N
2、浮力的大小是 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