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会写本课11个生字,正确认读文中7个生字。
2.理解“叩醒、斑斓、深沉、辽远、融进”等词语并积累懂得的词语。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本课生词较多,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阅读适时加以理解。
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
如“斑斓、辽远、深沉”可根据图片理解,教师加以点拨,“叩醒”可以配合动作理解。
诵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是文章的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能抓住重点字、词、句读出相应的情感,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达到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解生字、词,布臵预习任务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 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使学生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欣赏过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后,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4. 教师导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板书“走进”二字,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课件展示(学习提示)2. 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先指读,后开火车读。
课件展示(读读认认)3. 分小节读诗歌,听者给予评价。
课件分小节展示课文。
三、分步解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的。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
从“追着……追着……追着……”,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的心情。
课件展示第一小节及思考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 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第一单元Lesson1-冀教版

教案:冀教版三年级上英语第一单元Lesson 1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字母AH。
(2)能够根据图片和情景,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英语学习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单词: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and you,Mr,Miss,Mrs,class,student。
2. 句子:Hello,Mr/Miss/Mrs + 姓氏. 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 And you?3. 字母:AH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能够正确书写字母AH。
2. 难点:字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字母卡片、生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2)学生模仿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2. 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字母卡片AH,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3. 新课呈现(15分钟)(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模仿说。
4. 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对话。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书写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字母的正确书写,学生跟随教师书写。
(2)学生独立书写字母AH,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字母AH2. 句子:Hello,Mr/Miss/Mrs + 姓氏. 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 And you?七、作业设计1. 抄写字母AH,每个写两行。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1 Hello!Lesson 1: Hello!Teaching objectives:1. To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2. To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greet each other in English.3. To practice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Teaching key points:1.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Hello!"2.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of "Hello!"Teaching difficulties:1.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pronounce English correctly.2.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use simple English greetings.Teaching methods:1.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multimedia to show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Hello!"2. Role-play: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greeting each other in English.3. Game method: Use game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Teaching procedures:1. Review: Review the previous lesson to ensure that the students have a grasp of basic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2. Greeting: Use "Hello!" as the entrance, let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greet each other in English.3. Practice: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greeting each other in English, focusing on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4. Game: Design a game for the students to play, such as "Who Can Say Hello?" Let the students practice their English greeting ability in a lively atmosphere.5. Summary: Summarize the lesson, focusing on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Hello!" and the correct usage of English greetings.6. Homework: Assign homework to let the students practice their English greeting ability at home, such as asking their family members to greet each other in English.。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冀教版)Unit1单元教案

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使每堂课都上得很好。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课题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
三
学科
英语
主备教 师
复备教师
Lesson 2 Boy, Girl and Teacher
课型 新授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Lesson 2:Boy,Girl and
T: Let’s sing a song:
What’s Your Name? (利用录音机教会新歌曲 T:Can you sing this song
with your own name?
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编排动作,提高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 趣。)
.
Class Closing
1. 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 么?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敢
于开口,乐于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
学习策略目标:
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培养模仿跟读的习惯,大胆运用所学知识交流的
习惯
1.听懂、会说和认读单词 boy ,girl ,teacher。把所学的单词用到 This
is a
.
2.会对 What is his /her name ?句子进行回答。
教学策略分析
课前准备
教学环节
StepⅠ Class Opening.
教师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课时)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Let’s begin our class. First let’s sing a song. 2. Review Let’s sing a song. (page3part 2) The teacher sings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编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Lesson 1 Hello!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目标:1. 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hello, hi.2. 能熟练运用hello, hi 及他人打招呼。
能够用My name is ____. 做自我介绍;并能用What’s your name? 来询问他人的姓名。
情感目标: 1. 怎样有礼貌地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 乐于开口,积极参及。
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中西方互致问候时的不同。
教学重点: 1. 词汇hello, hi.2. 句型:My name is ______.What’s your name?教学过程:I. Warm upT: Hello! Hi!教师用“Hello or Hi”向学生不断地问好,使学生自然地明白要用“Hello”或“Hi”回答。
Ss: Hello! Hi!S1: Hello! / Hi!S2: Hello! / Hi! 同桌或前后桌用Hello和Hi互相问好。
II. New Concept1. Introduce “ English’’ .T: This term we’ll study a new subject “English”, I hope you all study hard .(呈现一些说英语国家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英语的普及程度,为什么学英语,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致和热情)。
2. 视频呈现三个人物:Li Ming, Jenny and Danny. (此处教师并不说出三个人的名字)(教师告诉学生这三个人将陪伴我们一起度过未来的四年英语学习时光。
)Li Ming:Hello .Jenny : Hello .Danny : Hi .出示China and Canada的地图,Li Ming is a Chinese boy. Jenny is from Canada. They are good friends. They are also our friends. We are good friends.(学生了解到加拿大是一个国家,离中国很远,但他们及我们都是好朋友。
2024年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带反思第一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Unit 1 Hello!
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明确学习目标与内容: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问候用语,如“Hello!”等,学会如何询问和告知姓名。
学习和掌握与问候相关的歌曲,通过歌曲加深对问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利用插图和实物,创设与问候相关的情境,如见面打招呼、询问新朋友姓名等。
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实践问候和询问姓名的用语。
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练习:
详细讲解问候和询问姓名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融合歌曲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单元中的歌曲,通过唱歌的方式加深对问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鼓励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参与度,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整个教学思路涵盖了第一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第一单元Lesson 2-冀教版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第一单元Lesson 2-冀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单词apple,orange,banana和pear的发音和拼写。
2.学生能够掌握句型What’s this? It’s an apple. What’s this? It’sa pear. What’s this? It’s an orange. What’s this? It’s a banana.并能正确应答。
3.学生能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听、说和读的练习,并能够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重点1.单词和句型的掌握。
2.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模仿语音准确发音。
2.掌握句型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1. Warm-up1.与学生打招呼,为课程调整好气氛。
2.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名字,例如,“My name is Tom.”等。
2. Presentation1.展示出一些水果的图片(例如:apple,orange,banana和pear等),然后让学生一起喊出水果的名字。
2.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单词,向学生讲解每个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3.引导孩子们跟着老师模仿发音,并纠正他们发音中的错误。
3. Practice1.老师出示图片或用小卡片,通过问“What’s this?”让学生回答相应的水果名称。
2.让学生在操场上或教室里进行水果名称的游戏。
老师指出一个水果名称,然后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跑到相应的地点(例如跑到操场的某个角落或教室里的某个角落)。
3.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植树造林,拯救地球”的角色扮演练习。
其中一人充当销售员,另一人是顾客。
销售员向顾客介绍各种水果,顾客可以选择购买哪些水果。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水果名称以及相应的句型。
4. Production1.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练习。
让他们组成两人一组,一个人出示水果图片或卡片,另一个人用英语回答相应的水果名称。
2.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相应的单词、句型询问老师或同学班里的问安和交流。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认识万以内的数说课稿

《认识万以内的数》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大数》中万以内数的认识。
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本课教材的内容。
一、说教材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
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课前调查有关生活中的大数信息、课件,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
三、教法学法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感官、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对于千以内数的读、写简单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会写本课11个生字,正确认读文中7个生字。
2.理解“叩醒、斑斓、深沉、辽远、融进”等词语并积累懂得的词语。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本课生词较多,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阅读适时加以理解。
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
如“斑斓、辽远、深沉”可根据图片理解,教师加以点拨,“叩醒”可以配合动作理解。
诵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是文章的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能抓住重点字、词、句读出相应的情感,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达到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解生字、词,布臵预习任务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 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使学生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欣赏过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后,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4. 教师导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板书“走进”二字,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课件展示(学习提示)2. 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先指读,后开火车读。
课件展示(读读认认)3. 分小节读诗歌,听者给予评价。
课件分小节展示课文。
三、分步解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的。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
从“追着……追着……追着……”,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的心情。
课件展示第一小节及思考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 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
引导学生抓住“叩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做动作理解“叩醒”。
看插图理解“斑斓”。
进行感情朗读,体会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充满诗意的生活。
课件展示第二小节及思考题。
3. 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
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课件展示第三小节及思考题。
4. 回归全文,整体把握诗歌。
全诗共三小节,第一小节是“急切地投身自然”,第二小节是“热切地接触自然”,第三小节则是“忘我地融入自然”了。
四、品诗悟情,熟读成诵1. 自读全诗,体会人物情感。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小朋友们在走进大自然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联系具体的语句来说一说。
学生自学,汇报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边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边谈感受,边朗读体会情感。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享受、陶醉等情感。
2. 再次回归整体,带着上述情感朗诵全文,达到背诵的目标,并升华情感。
展示课件,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和背诵。
板书设计:走追着小鸟小溪花朵进走进密林深山大自然关注生命大叩醒山石访问花瓣热爱自然自举起昆虫网网住秋天然变成大树白云体验深沉辽远融进大自然生活更灿烂教学反思:2 火烧云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
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重难点分析: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解生字词,布臵预习任务第二课时:一、从认识事物着手,导入新课(一)教师请学生回答:你们见过火烧云吗?知道什么是火烧云吗?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查工具书来解决。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
(二)播放课件,了解和感受火烧云的景观。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一,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一)自由读两遍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出示课件采蘑菇,用“采蘑菇”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课件播放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订正字音。
(三)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师生交流解决。
课件展示学习提示二。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写作的?课件展示学习提示二。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小结: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来观察和描写的。
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着——火烧云下去了。
三、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火烧云的发生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三:默读第1-2自然段,想象课文描写的火烧云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画出有关词句。
学生自学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从晚饭过后、乘凉以及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可以看出课文是描写日落时的火烧云。
至于出现火烧云时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下面的角度来理清(课件展示):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黄狗——红的红公鸡——金的黑母鸡——紫檀色小白猪——金的白胡子——金的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部分课文。
四、细读课文第3-7自然段,体会火烧云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一)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哪两个特点?画出有关的语句。
课件展示学习提示四。
1.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课件展示学习提示四):火烧云的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火烧云的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课文中写到的“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其特点是前面是某物,后面是这一事物的颜色),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说出几种类似的颜色,一方面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另一方面让学生拓展想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从而加深对火烧云颜色丰富多彩的体会。
2. 让学生留意:这段话中,最能说明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的是哪些词?课件展示阅读提示五说也说不出来——看见过,但不知叫什么颜色,不能给出恰当的名字说明这种颜色。
见也没见过——在实际生活中连看也没看见过。
3. 火烧云变化实在太多了,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颜色多。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斑斓)4. 指导朗读,体会。
(二)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画出有关的语句。
课件展示学习提示六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指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象火烧云的样子及其变化过程。
变化快——一会儿、突然两三秒、一转眼、不见了……变化多——马、狗、狮子1. 教师小结:这三段在写法上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来写的。
按这样的思路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2. 指导朗读背诵。
五、延伸拓展,想象训练教师请学生想象:天空还可能出现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又会是怎样变化的?仿照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方法,说一段话。
看谁想得好,想得有趣。
(一)先请学生想象,然后交流。
(二)教师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七,请学生根据课件中提供的火烧云的样子来进行想象,训练说话。
板书设计:脸、胡子上来了云霞狗、鸡、猪颜色:快、多火烧云变化着形状:快、多动态变化的晚霞图下去了恍恍惚惚教学反思:3会说话的草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真正融入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分析: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解字词,布臵预习任务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草吗?你知道的草都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或你知道它们都有什么用?(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图片,认识狗尾草和矢车菊。
(二)进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草的诗歌《会说话的草》。
板书课题:会说话的草。
学生质疑:草怎么会说话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随文猜一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并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二)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三)分小节读课文。
(四)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课件出示读读认认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一)学生再次自由读文,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什么?(二)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点拨,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小节说的是“我”来到草坪上,和草地亲密接触。
第二小节说的是“我”在草地上听到的。
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说的是“我”产生的美妙的幻想。
(三)回归整体,带着这种对大自然向往的心情,将自己“臵心”于文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回读课文,拓展延伸(一)这么美的诗歌,你们一定还很想读吧,小组内读给同学听,比一比谁读得最美。
全班同学练习朗读。
配乐朗读诗歌。
(二)你有没有过在树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的经历,一定也有许多独特的感受吧,和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会说话的草看到:矢车菊、狗尾草仰卧在草坪上听到:花在嬉笑,草在喧嚷,叶子在歌唱想到:变成须根,扎进土壤,会说话的草教学反思:课堂习题文中“我听见花儿嬉笑,听见草在喧嚷,听见每一片叶子都在耳边歌唱”,这话写得多生动啊!你能试着写两句吗?大胆点,你能行的!如果感觉困难,你可以参考课本第23页中的采蜜集。
4 诗的材料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
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重难点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课题是难点。
抓住学生的心理修改课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后,再体会课文题目的妙处。
学习散文,品味语言的魅力也是文章的重点。
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诵读,感悟与品位,恰到好处地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布臵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欣赏荷花,讨论课题,导入新课(一)谁见过荷花?在什么地方?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二)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荷花这种植物。
(三)咱们先一起游览荷花大观园。
课件播放配乐荷花幻灯片。
(四)请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看到的荷花。
如: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瑕、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艳……导入: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形容荷花,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诗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