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一)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选种的时候,要选择()。
A.饱满无损伤的种子B.比较干瘪的种子C.光滑有斑点的种子2.一位同学轻挠桌面,另外三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不同的位置,发现都能听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能够在气体中传播C.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慢3.池塘里生长着各种植物,下面()生长在水底。
A.菱B.芦苇C.金鱼藻4.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伤害人B.音乐一定不是噪声C.从环保角度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5.观察下图小葱的根和玉米的根,下列对根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A.根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B.根有固定植株的作用C.AB两项均对6.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B.水向一个方向流C.水面会振动起来7.我们在制作雨量器时,需要把水先加到()刻度。
A.0B.一5C.58.在瓶中放一些水,在水面覆盖一层植物油,把带根的凤仙花放进去,只把根浸人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A.瓶中的水减少了B.瓶中的水增加了C.瓶中的水不变9.下列条件中,不属于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的是()。
A.适量的水分B.适宜的温度C.人工施肥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自然中有很多材料是天然材料B.棉花与腈纶棉没有不同点C.生活中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11.生长在海水中的红树为了防止海浪冲击,()。
A.主干会无限增长B.从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C.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12.取一株有叶的植物,插入红色颜料水中,过一段时间这株植物的茎和叶()。
A.无变化B.变得更绿了C.变红了二、填空题13.使用雨量器时,要将雨量器______放置,待液面______后再读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
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
A. 树木
B. 石头
C. 小草
D. 猫咪
二、填空题
2. 天空中的太阳是由____组成的。
()
3. 生物需要营养,例如:__(填一个生物及其食物)需要吃草。
4. 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__和__。
三、判断题
5.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
6. 所有的动物都能自由运动。
()
四、简答题
7. 请简述生物的特征。
()
8. 请列举三种你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
五、应用题
9. 如果你是一棵植物,你将如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10.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哪个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影响最大。
()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石头
二、填空题
2. 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
3. 牛需要吃草。
4. 动物和植物。
三、判断题
5. 正确
6. 错误
四、简答题
7.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8. 略。
五、应用题
9. 如果我是一棵植物,我将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自己需要的养分。
10. 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三套

⼉童天⽣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童提出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科学课程将抱以极⼤的热忱,使⼉童的思维得以展开,使他们在⼀系列活动中找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答案,使好奇⼼得到限度的满⾜.为⼤家准备了苏教版⼩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三套,希望对⼤家有所帮助!苏教版⼩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我会填:1、种⼦萌发的条件是__ ____ 、___ ___、___ ___2、要把固体从⽔⾥分离出来,常⽤的⽅法有______ 、______、______。
3、不同的液体质量,黏稠度。
4、⼀株完整的开花植物⼀般都有、、、、、六个部分。
5、风速⼜叫,共分为个等级6、花中的和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7、植物向着⽅向⽣长,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
8、桃花、油菜花依靠传粉,它们因此被称为花。
9、我们可以从、、、、等⽅⾯来描述天⽓。
10、32摄⽒度写作: 0摄⽒度写作:零下4摄⽒度写作: —14℃读作⼆、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同样多的液体重量⼀样。
()2、种⼦萌发时要把种⼦放在光线充⾜的地⽅,否则种⼦将不能发芽。
()3、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4、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与重量⽆关。
()5、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6、实验是科学课研究的重要⽅法。
()7、⾬量器的⼤⼩、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不可能⼀致。
()8、⼀次性⽊筷及卫⽣⼜⽅便环保。
()9、百叶箱⾥放置的测量仪器有⼲湿计、⽓压计、温度计()10、⼀天中⽓温的时刻在中午12点。
()三、我会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1、下列物质中________能溶解在⽔中。
( )A粉笔灰 B⾯粉 C味精2、“举伞步⾏艰”所指的风级是。
()A、5级B、6级C、7级D、8级3、像⽯头,⽔,空⽓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A、⽓体,液体,固体B、液体,固体,⽓体C、固体,液体,⽓体4、成熟松果的鳞⽚会长开,说明天⽓当时()A、空⽓⼲燥B、要下⾬了C、阴天D、有风5、能够改良⼟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的是()A、蚂蚁B、蜗⽜C、蚯蚓6、在观察种⼦时⽤不到的⽅法是()A、⽤⼿剥B、⽤放⼤镜看C、⽤磁铁吸7、铁块在盐⽔中会()A、上浮B、下沉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8、马铃薯放在()⾥会浮起来。
2020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梳理试题(含答案) 四套

2020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梳理试题(一)(时限 40分钟)班级:姓名:等级:_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
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科学关键词:○1果实○2雄蕊和雌蕊○3直立茎○4向光性○5根○6人工辅助授粉○7由外向里○8风力传播○9虫媒花○10风媒花○11适宜的温度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人们在播种时要选择适宜的季节,错过季节往往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11___。
2.外面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的是:○1。
3.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6。
4.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5。
5.白杨树的茎是○3。
6.植物的繁殖器官:○2。
7.解剖桃花时要按照的顺序是:○7。
8.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4。
9.唐朝大诗人韩愈的《晚春》中有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杨树和榆树的种子的传播方式:○8。
10.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 ○10 ,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 ○9 。
二、构建思维导图(将合适的科学概念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方格中) 科学概念:○1萼片 ○2叶 ○3空气 ○4雄蕊 ○5制造花粉 ○6昆虫 ○7花瓣 ○8接受花粉 ○9适宜的温度三、实验探究1.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我知道的有(请将植物的序号填到相应的表格中):○1浆果 ○2刺果 ○3挪威枫 ○4蒲公英 ○5椰子 ○6榆树 ○7苹果 ○8莲 ○9绿豆 ○10苍耳种子“旅行”方式植物名称 随风飘送 ○3○4○6 随波逐流 ○5○8 动物运送 ○1○2○7○10 “自我爆炸”○9 2.以下是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填空。
○2 ○8 ○4 ○5 ○7 ○1 ○3 ○9 ○6实验现象结论乙烧杯中__没有____种子萌发种子萌发需要__适宜的温度____。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4.果实的外部有(),内部有()。
5,种子是由()、()、()等构成。
6.不管种子怎样放置,发芽后根都朝()长,茎、叶朝()长。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1.香蕉是果实,大蒜不是果实。
()2.种子萌发离不开水和空气。
()3.有阳光时,种子才会发芽。
()4.桨果的种子可以靠小鸟来传播。
()5.有些植物的种子可以吃,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
()6.把种子完全泡在水里,种子发芽的速度会更快。
()7.椰子是椰树的果实。
()2课、根和茎一、填一填。
1、菠菜的根是()根,葱的根是()根。
2.胡萝的根是一种特殊的()根。
3.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和()。
4.大多数植物都有(),茎有()的形态。
5.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的任务——把土壤中的养料从()运送到()中去,又把()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
6.植物的根可以分为()、()、()。
7.植物的地上茎按照生长状态可以分为()、()、()、().8.肥壮的“特殊根”含有丰富的()和()。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1.有的植物的茎在地上,有的植物的茎在地下。
()2.植物发出的小芽是没有茎的。
()3.我们吃的土豆(马铃著)是植物的茎。
()4、植物的根都不能食用。
()5.发芽是植物关键的生长期。
()三、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的作用?答:取一林有茎、叶的新鲜植物,切除根部,插入滴有红墨水的花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的颜色。
如果茎和叶显红色了,则说明植物的茎有运输的作用。
3课、叶和花一、填一填。
1、叶子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叶片上有()。
2、针叶和阔叶是按植物叶的()分类的。
3、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
如油菜花、桃花。
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蝴蝶等。
4.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如玉米、水稻的花。
5.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
苏教版科学(2017)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总复习及期末练习题

2.()的树干里储存水,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
3.仙人柱适合生长在炎热、干旱的()中。
4.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器官,根、茎、叶属于植物的()器官。
5.木兰、百合、玫瑰等植物的传粉方式是()。
6.植物的()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
7.苹果、枣、冬瓜和蚕豆的种子各有特点,其中()的种子前端有种脐。
8.植物的茎具有输送()的作用。
9.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和适宜的()。
10.果实由()和()两部分构成。
11.物体发声时共同之处都在做快速的()o12.操场上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能在()传播;操场各处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向()传播。
13.不同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不同,产生的()也不同。
14.声音的大小叫(),声音的高低叫()o15.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o16.()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7.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18.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属于()o19.塑料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造成()污染。
20.金属具有()、()、()等共同性质。
2L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用()、()、()等也可以造纸,我们要节约用纸。
22.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玻璃是()材料,是由沙子等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形成的。
23关于小麦花传粉,我们知道()A.小麦花需要依靠昆虫传粉 B.小麦花需要依靠风力传粉 C.小麦花可以自花传粉24不属于果实的一项是()A.黄瓜 B. ±豆 C.番茄2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水里的植物都不需要呼吸 B.水里的植物有一些不需要呼吸 C.水里的植物也需要呼吸26音量是指()A.声音的强弱 B.声音的高低C.声音的频率2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 B.火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花粉必须落在雌蕊上才可以结果B.花粉必须落在雄蕊上才可以结果C.花粉落在任意花蕊上都可以结果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番茄和花瓜的生长过程完全相同 B.番茄和花瓜的生长过程完全不同C.番茄和花瓜的生长过程完有相同也有不同5.关于红树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不可以在海水中生存B.它的主干是无限增长的 C.它的主干上会长出很多的支持根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冷水不可以传播声音B.温水可以传播声音C.热水不能传播声音8.用同一种力击打长度不同的钢管,钢管越长,声音的音调越()A.高B.低 C.短9.可以浆化为“纸”的材料是()A.木质纤维 B. 沙粒 C.石油10.下列属于塑料特性的是()A.可以隔热 B.防水 C.能导电3.小麦、豌豆能自己给自己传粉,被称为()A自花传粉B.风媒花 C.虫媒花5.大小相同的瓶子,水量不等时,敲击发出的声音高低()A相同 B.不同1.试验完后不需要对结果进行二次讨论。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部分。
2.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种子才能萌发。
3.37 摄氏度写作___________。
4.腐殖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变成的。
5.风吹来的方向叫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A 蜗牛B 蚯蚓C 蚂蚁2.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A 挖土烧砖B 植树造林C 喷洒农药3.下列属于固体的是()A 果汁B 塑料杯C 洗发水4.下列描述天气的是()A 小雨B 干旱C 湿润三、判断题1.花开了,就会结果。
()2.有些植物的种子是食物,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
()3.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是正午12时()5.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四、连线题1.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部分,请用线连起来。
西红柿根甘薯茎马铃薯种子花生果实2.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沉的是_____________ A 塑料瓶盖 B 硬币 C 蜂蜜 D 乒乓球E 树叶F 铁钉H 木块F 乱石G 泡沫板参考答案一、填空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空气、适宜的温度。
3、37C4、动植物的遗体5、风向二、选择题1.B2.B3.B4.A三、判断题1.×2. √3. ×4. ×5.√四、连线题1.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部分,请用线连起来。
西红柿根甘薯茎马铃薯种子花生果实2.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__ADEHG______下沉的是__BCF___________ A 塑料瓶盖 B 硬币 C 蜂蜜 D 乒乓球E 树叶F 铁钉H 木块G 泡沫板。
202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练习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练习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发芽了2.幼苗长大了3.植物开花了4.植物结果了第2单元植物与环境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6.沙漠中的植物7.水里的植物8.石头上的植物第3单元声音的奥秘9.声音的产生10.声音的传播11.不同的声音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3.纸14.金属15.塑料第5单元观测天气16.测量气温17.云量和雨量18.风向和风力19.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番茄种子一般不容易发芽,要提前做好栽种试验和温水浸种处理。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要记哪些内容?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植物幼苗柔嫩,需要细心照料,适时浇水。
注意不可以直接浇自来水,要将自来水放在盆里24小时以上再用,目的是使水中的氯气等物质挥发,否则会烧死幼芽。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1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5、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6、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7、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8、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9、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0、(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1、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12、、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3、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4、(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15、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16、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7、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18、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2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种子)。
2、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才能萌发。
3、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
(2)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
(3)利用弹力:如豆类的种子。
(4)利用动物:如浆果、刺果等。
4、根可以分为(直根)和(须根)。
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直根)。
5、(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6、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杉树的茎是(直立茎)、爬山虎的茎是(攀缘茎)、西瓜的茎是(匍匐茎)。
7、(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8、叶子都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9、不同植物的叶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是不同的。
10、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1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
12、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13、观察解剖油菜花时要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
14、花的构造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15、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
萼片:保护未开的花。
花瓣:吸引昆虫。
雄蕊:制造花粉。
雌蕊:接受花粉。
16、(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17、(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
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18、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
19、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如(油菜花)、(桃花)等。
20、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如(玉米)、(水稻)的花等。
21、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2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3、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部分:甘薯——根、胡萝卜———根、马铃薯(土豆)—茎、西红柿—果实、花生—种子、24、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提供(食物)、(药材)、(饮料)、(纺织材料)、(家具)、(燃料)、(建筑材料)……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3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像(石头)、(橡皮)、(玻璃)、(塑料)、(丝巾)、(大树)、(螺帽)等形态的物体是(固体)。
2、固体的共同性质是(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
3、面糊、牙膏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4、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5、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6、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7、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有:木块、塑料、泡沫板、铅笔、火柴盒、苹果、树叶、香油等。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有:橡皮泥、玻璃球、卵石、硬币、铁钉、土豆、一瓶饮料、蜂蜜等。
8、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放在水里,都会(浮在水面)。
9、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10、在水中能溶解的固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等。
11、在水中不能溶解的固体有(面粉)、(沙子)等。
12、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有三种:过滤(米与水的分离)、沉淀(泥沙与水的分离)、蒸发(水与盐的分离)。
13、像(水)、(油)、(醋)、(酒精)、(牛奶)、(果汁)、(洗发剂)、(钢笔水)等形态的物体是(液体)。
14、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都(会流动),都(有表面张力)。
15、不同液体在(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是不同的。
16、比较液体性质的方法有:(眼看)、(鼻闻)、(舌尝)、(比轻重)、(比流动的快慢)、(比露珠的形状)等。
17、按同体积的液体由重到轻的顺序排列:(蜂蜜、牛奶、水、油)。
18、按流动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水、油、牛奶、蜂蜜)。
19、液体在水中存在(沉浮)现象,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倒液体的顺序)无关。
20、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热水会(浮)在冷水上。
21、液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22、在水中能溶解的液体有(蜂蜜)、(牛奶)、(醋)。
在水中不能溶解的液体有(油)。
23、不同液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24、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
25、在渔网上面拴泡沫塑料等轻的物体,下面拴铁块等重的物体,可让渔网立起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4第四单元《关心天气》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1、我们可以从(气温)、(降水量)、(风向)、(风力)、(湿度)、(云量)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2、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靠(观察周围的)环境来进行。
3、现在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有:(看电视)、(打电话)、(上网查)、(听广播)、(看报纸)、(手机短信)、(问老师家长)等。
4、认识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晴)、(阴)、(多云)、(雨)、(风)、(雪)等。
5、能预报天气的谚语有:(蜻蜓低飞要下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6、用来测(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
7、学会温度的读法和写法:37摄氏度写作(37℃) 0摄氏度写作(0℃)零下5摄氏度写作(—5℃)4℃读作(4摄氏度)12℃读作(12摄氏度)35℃读作(35摄氏度)8、同一时刻在不同的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9、同一时刻在学校内测得的温度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阳光下—背阴处—教室)。
10、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最高时并不在中午12点,而是(午后2点左右)。
11、世界各地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相同)的,都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
12、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
雨量的大小用(毫米)做单位。
13、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
14、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15、天气预报中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5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00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
16、(风向)和(风力)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1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从东面吹来的风是(东风)。
当红旗飘向西时,吹的是(东风)。
18、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9、用(风力计)可以测出风力的大小,也就是风速,用(风级)表示,通常把风力分为(0——12级),共13个级。
20假如我们既看到了三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四级风的现象,这时风力应该是四级。
21、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22、(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3、(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特征划分的时间段。
24、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春季(发芽长叶)、夏季(生长茂盛)、秋季(树叶枯黄)、冬季(树叶落光)。
25、春季气候特征:阳光温暖,冰雪融化,植物发芽开花,冬眠动物苏醒。
26、夏季气候特征:阳光炎热,雷雨大风,荷花盛开,植物茂盛。
27、秋季气候特征: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雨绵绵,穿上了毛衣。
迁徙动物离去。
28、冬季气候特征:日照最弱,寒风刺骨,植物树叶落光,白雪压上枝条。
29、把器材与测量内容连线:寒暑表——气温雨量器——降水量风向标——风向风力计——风速湿度计——空气的湿度气压计——大气压血压计——血压电子秤——重量秒表——时间长短30、我们的观察器官有(眼睛)、(鼻子)、(舌头)、(耳朵)、(手)。
31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当依靠观察(工具)来进行观察。
32、(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最新测量的高度是(8844.43米)。
33、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沙漏)和(漏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