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西省来宾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鲤鱼跳龙门阅读答案

d.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已成为当地名片,其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2012年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0题。
宰相与虱子
王介甫、王禹玉①同侍朝,见虱自介甫襦领②而上,直缘③其须,上④顾而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戴帽子的自己
①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就被教数学的班主任老太太扣了一顶大大的帽子——?事儿多?!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教学楼还没有盖起来,一排排全是平房,一年级就在最前面那一排。我们三班挨着二班。开学要大扫除,为了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我第一个扛起了扫把,走出教室,在院子里扫起来。老太太眼尖,一眼就看到我,一个箭步冲过来。我心里一阵狂喜,哈哈,等着瞧,老师来表扬我啦!老太太一把把我拉过去,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卫生区’?你过线了,你在替二班扫地,你知不知道!?七岁的孩子还以为这是在表扬自己呢,因为学前班老师说了,要时时想着帮助别人。帮二班扫地,难道不是在做好事吗?我可以帮二班扫完了,再扫我们三班啊。老太太丢下三字——?事儿多?,转身就走了。我站在原地,想了好久好久,?事儿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最早的风筝是由春秋时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我国制作的风筝,向来以精巧美观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而且花色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从外形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动物、人物、物品。从结构上看,风筝可分平面、浮雕、立体三种。依照观赏的角度,可把风筝分为板子类、硬翅类、软翅类、串式类、自由类等五个类别。依照风筝的地域分布,可以把风筝分为: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天津风筝、南通风筝、江南风筝、台湾风筝等等。
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来宾二中高一年级2015年秋季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学的现实意义马季最近,有关部门对网络文学进行盘点,获得以下共识:一是代际缩短引发的写作方式的变化。
早期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虽然存在观念差异,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仍然趋同,但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新一代网络写手基本脱离了传统思维模式,写作方式也相应产生较大变化。
二是已经形成“集体写作”的话语特征。
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方式。
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的平民化互动模式产生巨大能量,所表现出的集体力量远远超出了个体力量。
三是网络写作通过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通过对网络写作特征与网络作品文本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传统文学相比较,我们还可以对它的现实意义做出如下判断:其一,网络文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其二,网络文学的交互性和超文本特性导致书写和阅读方式产生变革,及其全民参与的形式,对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其三,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开端产品,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具可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
网络作品—电子收费—书籍—电视剧本—漫画和动画—网络游戏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其四,传统文学一直以关注现实生活为己任,而网络文学侧重于对幻想世界的描述。
这也是新一代作家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做出的自然反应,比如玄幻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穿越小说、军事幻想小说等等。
这类小说虽然不够成熟但具有实验意义,潜藏着新的文学发展空间。
同时,对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网络写作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使文学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标榜多元、对抗主流、疯狂复制、杂乱拼凑等严重问题,耗散了文学写作的精神价值。
广西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广西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语段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抗日”成了时下影视、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同时对人性的分析,鞭辟入里,震撼人心,让一群“人渣”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
作者用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今时今日的我们,尤其需要对未来抱有信心。
A . 炙手可热B . 抑扬顿挫C . 鞭辟入里D . 讳莫如深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 .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民众而非精英,民众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B . 陈光标近几年广行善举,受到民众的赞誉,此次穿标准“雷锋”装亮相湖南卫视,也只是一种行为艺术,目的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好事。
C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 . 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名字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熟悉的,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曾经影响了无数人。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②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③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的④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⑤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A . ①②④⑤③B . ①②③④⑤C . ②①④③⑤D . ②①⑤④③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字”有多解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形音义三者一体的“六书”构造系统,使得汉字本身具备相当的完整性,从而能够灵活组词。
广西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广西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渭南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 . 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C . 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 . 同心离居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2. (2分)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_______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_______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健康,_______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_______人际关系等学问。
A . 启发规范以至调整B . 启迪规范乃至协调C . 启迪规定乃至协调D . 启发规定以至调整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所谓“年轻气盛”,观念的差异、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可能会导致和父辈意见相左。
B . 由于未能及时跟进时代的步伐进行技术创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柯达在数码相机领域未能保持已有优势,并最终走向没落。
C .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我们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借鉴他国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
D .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4. (2分)下面关于名著导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论语》中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必须具备道义、礼仪、谦逊、忠诚等多种品质,不能只像器具一样。
《论语》B . 大卫是一个“遗腹子”,他在母亲和女仆的照管下长大。
母亲改嫁后,继父把他看成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女仆的哥哥坡勾提先生家里。
《大卫-科波菲尔》C . 卡西莫多在艾丝美拉达被执行绞刑后失踪了,后来人们发现他们紧紧连在一起的尸骨,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
广西来宾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广西来宾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他唱歌非常动听,在老家名气很大,但是到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上,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B . 由于表达能力不强,学生答诗歌鉴赏题经常会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 . 北京是一个理想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 . 我们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事我都要鼎力相助。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中国近年来对野生动物的养殖和利用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规范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B . 又是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新疆吐鲁番一个美丽的村庄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分享着丰收的幸福。
C . 要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改变教育思想,而教育思想的改变,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
D . 理想不能付诸于行动,就成了空想。
3. (2分)(2017·南充模拟)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人面对日食,有的以为末日来临,惊恐万分;有人以为天降处罚,跪地求饶;有人举火照明,鸣锣击鼓。
在人类对日食的原理还不了解时,也不可能对日食的发生作出预报时,出现这样的现象毫不奇怪。
①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②每次能观察到日全食的地方不过一百平方公里,只占地球面积很少的一部分,③那些地方未必有人居住,观察时还会受到时间和气候的影响,④一个人一生中能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并不多,不可能积累多少直接的经验。
⑤以往见过,⑥听长者说过,一旦日全食真的出现,还是免不了会产生恐惧。
A . AB . BC . CD . D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8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广西来宾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资料

广西来宾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与屈原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
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
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
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
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
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
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
即使《离骚》、《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
庄子、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远远超出了哲学、诗歌艺术的范畴,而具有了整个文化精神领域的意义。
庄子与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第一个高潮。
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
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任何一个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
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
来宾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

来宾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高一下·南阳开学考) 对于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数罟不入洿池洿:深不积小流流:动词做名词,水流B . 虽有槁暴暴:晒干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C . 举匏樽以相属匏:酒杯吾师道也师:老师D . 山川相缪缪:缭、盘绕耻学于师耻:以……为耻辱2.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感慨系之矣B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 .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D .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3. (2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中)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墓地)不省所怙(知道)故舍汝而旅食京师(谋生)其又何尤(怨恨)B . 傃东山而归(向)挹山人而告之(斟酒)予乃摄衣而上(提)故病且怠(疾病)C .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弥漫)志气日益微(神志,精神)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动摇)乃其一气之余烈(余威)D .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天性)名我固当(本来)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4. (2分)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 . 弟子孰为好学?B . 子路行以告。
C . 晨门曰:“奚自?”D . 居则曰:“不吾知也!”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进入12月以来,雾霾由华北蔓延至半个中国。
要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乃至整个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探索一条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发展道路。
B .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给进出口贸易大省江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上海隔江相望、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的南通市,更是闻风而动。
C . 新生企业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的企业学习,起初是邯郸学步,但只要不懈努力,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
来宾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来宾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2015高一上·山西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云翳(yì)逋欠(bū)装殓(liàn)凫趋雀跃(fú)B . 棱角(líng )博弈(bó)怪癖(pǐ)质疑问难(nàn)C . 青睐(lài)攻讦(jié)湎怀(miǎn)灯影幢幢(chuáng)D . 渐染(jiān)亲昵(nì)翔实(xiáng)余勇可贾(jiǎ)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毗邻bí蕴藉jiè刽子手guì咬文嚼字jiáoB . 夹袄jiá采撷xié颤巍巍chàn畏葸不前xǐC . 付梓zǐ筵席yàn削铅笔xuē混混沌沌hùD . 症结zhēng亲昵nì汗涔涔cén叱咤风云chà3. (2分)(2016·徐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 . 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 . 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 . 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69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吉祥瑞兽龙是国家祥瑞。
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
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
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
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
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
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
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
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
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
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
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
“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
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
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沭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
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
吉祥瑞兽是龙的主要属性,却并非龙性的全部。
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动物比龙更难以言说,没有一种动物的文化属性比龙的文化属性更复杂,也没有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多样。
在我国,对龙的认知、崇拜是多民族共同的事情。
龙,这个主要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千百年来已深深地扎根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它出现在皇宫朝廷,也出现在民宅陋巷;它现身于婚嫁场合,也现身于丧葬礼中;它舞动于街头,也张挂于家门;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
龙有容九似于一体的包容大度,亦有兴云布雨、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它刚健有为,昂扬奋进,它仪表威武,不容侵犯……龙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
今天,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更盼望中华民族能够像龙一样迅速地腾飞起来,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
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众在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祥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
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和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龙风呈样、龙腾虎跃、龙飞风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
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来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石普,字元周,徐州人。
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
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
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
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
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沮之,减其军半。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
由是诸将疾普功。
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
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
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
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
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
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
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
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
”普叱曰:“死贼奴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
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选自《元史·石普》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普勒余兵,血战良久勒:招集B.至日夕,援绝,被创堕马被:蒙受C.由是诸将疾普功疾:嫉妒D.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致:表达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①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②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③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④树帜城上,贼大惊溃⑤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⑥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B.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C.张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张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破敌策略,并拨给他精兵三万。
D.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5分)(2)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
(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12分)营州①歌高适营州少年厌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①营州:古地名,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②厌:同“餍”,饱。
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
8、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营州少年”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6分)9、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6分)10、补写名句。
(6分)(1)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7题。
(23分)木鱼馄饨林清玄⑴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⑵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
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⑶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⑷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施化缘,得些斋衬钱。
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极好的佐证。
⑸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
因而每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⑹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⑺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
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一头走来。
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
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⑻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